梧桐引凤
字体: 16 + -

第一三四章当年的尴尬  

冯大妈笑着打发走了屋里的几个小子道:“行了,都别在屋里闷着了,大过年的,都出去疯去吧,你们这些表兄弟也好不容易凑到一处。”

冯天明早就有这个意思了,当先打头带着林家几兄弟还有于家的几兄弟都出了屋子寻乐子去了。

林妙妙、林云曦和冯月娇都留在了屋里,冯大妈对着洛氏道:“老大媳妇,你也忙了半边了,快跟着坐着歇会。”

三丫靠着二丫的身边,笑道:“二姐,你瞧瞧,咱娘啊,疼嫂子比疼闺女多呢!”

冯大妈轻嗔道:“你们姐几个就算你离的近,也不能天天在爹娘跟前不是,说到底能长在爹娘跟前的就你嫂子一人,咋还不兴我拿你嫂子当闺女。”

二丫也跟着起身拉着洛氏坐到了炕边,笑道:“这些年可不得回有嫂子在爹娘跟前吗,三丫离的近,也能时常因来看看,就数我一人离的远些,娘家有事也伸不上手。”

洛氏一听,乐道:“得了吧,咱们家啊如今这好日子可都是借着你们家的光喽。”

冯月娇小声的贴着林妙妙和林云曦身边道:“我娘又要发感慨了。”

然后对着林妙妙道:“得回表姐不是我娘的闺女,不然我在这个家里只怕一点地位都没有了。”

林妙妙一愣,问道:“这是从何说来?”

冯月娇小声的嘟着嘴道:“我娘说了,要是谁家有表姐这么一个孩子,别看是闺女,只怕那得用的小子有十个也抵不住表姐一个。”

冯月娇才说完,洛氏就在那边说着,道:“虽说咱们家以前手里也算是宽绰些,可是与这几年比起来还是差了些,以前爹和你们大哥一年总要进几次山的,可是这几年,家里种了土豆,又跟着妙妙鼓捣了玉米,现在一年可是连山边都不进了,连着我跟娘的心都放下了不少。”

说完抬眼瞧着林妙妙道:“说来咱们家如今过成这样的样子也是借了妙妙的光呢。”

冯月娇小声道:“瞧瞧,我娘又来了吧。”

林云曦嘻嘻的笑着,林妙妙摇头,道:“大舅母,这是什么话,咱们自家人要是再这样说,以后我可真不敢登门了。”

这几年随着冯家的生活明显的改观,冯老爹跟冯大妈,连着冯铁柱两口子都对林妙妙是赞不绝口,种了一辈子的爹,却没一个小丫头鼓捣的东西赚钱,这能不让人觉得有希望吗!

冯大妈也是乐得林妙妙与家里人亲近,冯老爹私下里也与冯大妈嘀咕过,瞧着林家现在的样子,以后指不定要发达成什么样呢,林家又是顾念亲情的,冯家的小辈就是没出一个爱读书的,不然指不定冯家也有起来之日,所以冯老爹现在对自家的孙子们也要求道:“这一代若是没个读书人就算了,等重孙一代,一定要考出个读书人来,到时候有林家在前边拉扯着,自家的门庭没准也能变一变呢。”

如今虽说冯家的读书人还不知道在谁的肚子里,可是冯家的经济又一次的得到了改变,别说男人们激动,就是女人们心理也是兴奋的,冯大妈高兴的搂着林妙妙道:“好,咱们都是自家人,以后啊,姥娘交待她们,都不许再说这见外的话,等到咱们妙妙什么时候嫁人了,让她们都把那添妆准备的厚厚的,到时候谁要是准备的薄了,姥娘给妙妙上门要去。”

林妙妙一愣,这怎么又提到这上头了,二丫也跟着笑道:“娘,妙妙现在还小呢。”

冯大妈却是摇头笑道:“闺女在爹娘跟前多大都嫌小,你那时候娘还说你小呢,就是出门子也不着急,可到了咋的,不还是急伙伙的就把你嫁了,如今我也算看好了,世事变化,哪有总是按部就班的,还是提前做好了打算才好。”

家里的孩子多了,冯家晚上就有些住不下,三丫就笑着道:“还是让妙妙和云曦到我那住吧,连着月娇,让她们三个闺女在一屋,正好我婆婆之前就嘱咐了,家里的炕都烧了,住不下正好过去。”

根子也笑道:“就是,去年不也是这么住的,赶着天不那么冷,让三个丫头都去。”

洛氏在三丫身边调笑道:“不会是你婆婆又催着你生闺女,你就想着把妙妙弄去睡两天吧。”

三丫脸一红,这话她婆婆可不是说了好几回了,刚成亲那会,她婆婆就让她把妙妙接到家去住了几天,回头她就接连生了三个小子,而且打头的老大于亮又是最聪明的,还顾着家里的弟弟。

于大娘一高兴,就觉得这孩子沾了林妙妙的灵气,以前家里是没孩子,盼孙子,可现在三丫一连气的生了三个孙子之后,于大娘就盼着孙女了,还像是之前那样,时不时的就与三丫嘀着,让把林妙妙接到家里再住两天,没准就能生个机灵些的闺女呢。

洛氏一语中的,林妙妙看着三丫脸红,自已也忍不住有些脸红,想起小时候她去三丫家住的那几天,林妙妙的小心肝也忍不住扑通扑通的跳着,这次总不能再让她与三姨跟三姨父睡在一铺炕上吧,那可真是太刺激了,两人都不知道自已人小,可是内里却是个大人的灵魂,所以办那事也就没了顾忌,可是现大自已都这么大了,要是再听到三姨跟三姨父办事的动静,那得多尴尬了。

基于这样的理由,林妙妙觉得还是在姥娘家挤一挤安全。想着就拉着洛氏道:“妙妙跟大舅母一块睡吧,妙妙都好长时间没跟大舅母说话了。”

洛氏心理一乐,道:“大舅母还以为妙妙不想大舅母呢。”

林妙妙一听,忙乐道:“那怎么可能,大舅母还经常给妙妙和妹妹捎好吃的呢,妙妙啊,最喜欢大舅母做的那个炒豆,嚼头足,就是我娘觉得小姥娘吃着不文雅,我和妹妹才总偷着吃的。”

林云曦困的有些睁不开眼睛了,这会靠着冯月娇,正好听到了林妙妙的话,还以为洛氏要去做炒豆呢,忙举着手道:“大舅母,云曦也要,大舅母做的炒豆最好吃了。”

林妙妙一乐,逗道:“你这丫头,眼睛都合上了,听到吃的还能这般精神,正好,你和月娇跟着三姨去三姨家住吧,我跟着大舅母一块住。”

林云曦还以为洛氏要给林妙妙开小灶,忙摇头道:“我也跟着大舅母一块住,到时候大舅母做好了炒豆,云曦就能直接吃了。”

三丫和二丫都听得笑了起来,二丫拉着洛氏道:“大嫂这个手艺我是比不了的,这两丫头每回见了大嫂捎去的东西,都是抢的欢,我原本还想着姑娘家家的,整天就嘎蹦嘎蹦的吃着,有失文雅,可是这两丫头却偏偏喜欢的紧,那一小袋子,没个十天的功夫,就能让这两丫头都吃没了。”

洛氏对自已的手艺一向有些自豪,这些小食,也是她自已琢磨出来的,虽然她也教了二丫和三丫,可是姐妹俩就是掌握不了那个火候,要么就是糊了,要么就是生了,总是炒不出那个酥脆感来。

三丫带走了冯月娇和林云曦,冯铁柱原本要跟着家里小子们挤在一铺炕上的,却没想二丫笑着道:“我那屋睡大嫂和妙妙咱们三个正好,让文哥跟大哥一处睡去。”

就这样,洛氏、林妙妙、二丫,三人睡到了二丫原本在家的那间屋子,这屋里的炕小,不然林云曦和冯月娇也不用走了。躺在热乎乎的炕头,林妙妙对着洛氏道:“大舅母,我觉得你那个炒豆要是拿到集上卖,应该也能赚些钱的。”

洛氏一听,笑道:“那东西有啥稀罕的,再说那玉米粒子也就你们这些小的牙口能咬动,你姥娘却是连动都不动的,你几个表弟到是挺喜欢的,所以我才时不时的炒些。”

林妙妙却是想着这东西做为干果类,在杂货店里应该也有市场的,想着福记杂货铺子似乎也收这些东西,便对着洛氏道:“大舅母,我觉得春天马掌柜来送种子的时候,你不妨就炒些与他尝尝,马掌柜的杂货铺子种类也挺全的,没准就能相中这东西,咱们知道是玉米做的,可是这一带的人却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做的,到时候咱们卖它个神秘感,没准还真能赚上一些,不过要是通过马掌柜的杂货铺卖,价钱上就应该比咱们自已卖要低些,不过也能胜在每天的收入稳定一些。”

洛氏有些不确定的问道:“妙妙,这东西,真能有人舍了钱来买?”

林妙妙想着现代的那些爆米花,不家薯片这种零食,不也是遍布超市吗。

二丫也有些不确信,不过想着自家的闺女这脑袋还算是好使,每每出的点子总能让家里赚到银子,便小声道:“要不大嫂就按妙妙说的,炒些试试,要是能卖当然好,要是卖不动,就当自家人吃了也不浪费。”

林妙妙也赞同二丫的话,道:“大舅母,这些东西在咱们村里可能没人买,可是要到了镇里,送到那些酒楼,戏院,还有别的场所,只怕也能当成一种点心来卖呢。”

那个别的场所,是林妙妙临时想到的,就是古代的妓院、青楼这种地方,这些地方的客人从来都不缺银子,没事听曲来点小食,不正好做了消闲的食品。

当然这话她一个小姑娘自然不能往出说,这种分寸她还是知道的,可是她能想到的是,想必马掌柜也能想到,到时候只怕利润上就要翻上好几翻,就像那现代ktv里的一袋瓜子就要十块、二十块的,到了外面,一斤瓜子才七、八块钱,这就是差距。

想到这,林妙妙又道:“反正你跟我姥娘在家也没什么事,这东西应该也不太累人,再说一天能用的量也不知道有多少,要是用量不大的话,就当给家里添个零花钱也是好的,要是用的多了,到时候大舅母就只管着炒,别的事也可以雇人来做。”

按劳分成,这在现代很普通。

洛氏却忙摆着手道:“这可使不得,咱们家又不是那些地主,家里还要雇人伺候的,再说家里的活计我一人就能忙的过来,地里的活,你大舅舅和你姥娘也不用家里的女人插手,你天明表哥,还有天奇和天宝也能跟着跑跑,大舅母如今正一个人在家闲的闷的慌呢。”

冯家这两年也不养猪了,实在是那个味太大,院子不好清理,再说于家那边,二槐又做起了生猪的生意,到了要用的时候,这猪肉也不耽误事,而且价钱也公道,都是亲戚,缺斤少两的事那是不可能干的,所以洛氏在家也就收拾收拾菜园子,再就是打扫打扫屋子,连着院子,有几个小子在也不用她管了。

当然冯家还养个二十来只鸡,留着下蛋自家吃,还有鸭子和大鹅,不过这些冯天奇和冯天宝基本上就都包了,连踩水草的活都不用管,洛氏也是在家闷的慌,才没事琢磨了这个炒豆子。

如今林妙妙说这东西还能赚银子,洛氏也有心要试试,别说赚的多少,至少她也有个营生。

要说以前,她还认为女人就只管着相夫教子就好的话,这两年在林妙妙的潜移默化之下,无论是洛氏还是三丫,连着冯大妈、二丫都在一定承度上独立了起来,家里的大事小情能自已拿得定主意,而且也更努力的积极进取了,与一个孩子相比,她们为家里做的贡献太少了,在这种良性循环的带动下,整个家风都有了变化,因此就算家里人宠着冯月娇,作为家里最小的女儿,冯月娇也是极懂道理的。

这也是林妙妙对冯家赞叹的地方。

而此刻于家,也发生了不小的地震,不为别的,就因为根子爹带回来的消息,直到三丫带着林云曦和冯月娇一块进了自家的院子,于大娘也没从惊喜中反应过来,还是根子爹听到大门响,推了她一下,她才本能的穿鞋下地去看看。

等到三丫安顿好了林云曦和冯月娇,于大娘迫不及待的让根子喊来了三丫,再次确认道

:“三丫,你外甥女真的说要把那种参的技术教给咱们家?”

三丫笑点了点头,道:“娘,不只是咱们家,还有我大哥那。”

于大娘自然知道这样的好事不会落了冯家,只是能教给她们家,都让她激动了不少,那参到底有多值钱,她在去镇里办年货的时候就好奇的去医馆里打听过,就那么一个小根,说是能有个十来年的样子,就要三、四十两的银子,那小医童还说这是便宜的,要是那上百年的,指不定要多少银子呢。

于大娘拉着三丫问道:“三丫,你说妙妙把这么大的好事告诉了咱们家,咱们家该咋谢谢她才好啊。”

三丫也不知道这个问题该如何答,于根子看着难得失了分寸的娘,道:“娘,二丫说了,这算是给三丫的添妆。”

于大娘一愣,随即感悟道:“二丫这是怕咱们有负担呢!”

三丫也想起之前于根子的做法,点头道:“可不是吗,开始的时候妙妙把这事说出来,根子哥还没同意呢,后来我二姐才说了算给我的添妆。”

于大娘也不是那种见利忘义的人,虽然羡慕这东西的利润大,也知道能种上这东西,以后家里的日子自然不用愁了,可是也不会昧着良心做事。

根子爹更是个忠厚的老好人,被冯老爹愣是拉到了里正那里听说要买山头都愣了半晌,路上也不及细说,冯老爹只是三言两语的交待了要让两家合着伙的种人参,待他想要多问的时候,冯老爹就止住了话头,说是在外面人多嘴杂,这事也不是现在就往出宣扬的时候,等到以后事事都稳妥了,山头也定下来了,再说出来也不怕大伙知道。

一知半解的回了家,跟自已老伴把这事说了,老伴的激动自是可想而知,这会听了三丫的话,也点头道:“根子做的对,咱们对林家没帮过啥,也没助过啥,如今这么大的收益的事,人家能想着咱们,咱们就承情,可是也不能腆着脸的往上靠,我看既是说给三丫的添妆,那这东西以后就算是你们两口子的,不算是家里的。”

这也是根子爹闷头考虑半晌的意思,不知道二丫说了这番话的时候,他就想过了,财帛动人心,这么大好处,于家之前的那些根本就不算什么,两兄弟尚算齐心,可是这妯娌只怕就不好说了,还是趁早把这事分清了,到时候也省得两个儿子掰扯。

于大娘和二丫都齐声的道:“爹,那哪能行呢。”

婆媳两个说完又互看了一眼,虽然各自打算不同,可是不得不说,于大娘对三丫这个长媳妇还是满意的,要是碰上那自私自利的,这个时候只怕就把好处自已吞下了,哪里会想到兄弟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