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引凤
字体: 16 + -

第六十二章摆脱

说到这,吴婆子倒似想起来什么,笑着道:“也不能说是不心疼,这老爷子好像对三郎的孩子喜欢些,有时候也能看到这老爷子抱着三郎家那小的,逗得嘿嘿直乐,这也是老爷子身上少有笑容的时候,平素大都是一张面无表情的脸,那不常接触的总以为这老爷子是个不苟言笑的呢。”

二丫心头有些疑惑,她没听林文提过这茬,可能连林文也不知道老一辈的这些事吧,不过二丫还是问道:“那头些年回来的二叔公,婆婆还有印象吧?”

吴婆子一听,笑着道:“是不是那个林婆子没让进门那个?”

二丫点了点头,二叔公带着张氏回来那年,就是因为那边没让进门,才与他们成了邻居,后来辞的世。

吴婆子笑着道:“你是想说那老爷子是倒插门,咋还有兄弟吧?”

二丫点了点头,一般都是孤身一人,没有父母兄弟,再没什么能力,就做了倒插门,可是瞧着二叔公那样,也不是能让他哥做倒插门的人啊。

吴婆子笑着摇了摇头道:“当年的事我也不大清楚,不过这老爷子可能是为了让他兄弟活命吧,那时候他兄弟俩也不容易。知道这些事的老一辈也都没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些沉年往事,也没有人刻意的去提起喽。”

吴婆子话音刚落,外面又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林三郎,那些陆续回去的妇女有的去给家里的孩子、男人送饭的,就把刚才林家门口的热闹说了一遍,林三郎和林大郎都在地里,林三郎一听就瞪了林大郎一眼,林大郎嘿嘿笑了两声,缩了缩脖子,这事他还真知道,吴氏也不是去一天两天了,林大郎当时想着反正都是自家人,有财大家一起发,再加上自家儿子打听回来的消息一定没错,林大郎也就默许了。

不过吴氏还是留了个心眼,这事瞒了家里的其他人,每次她去林文家的时候都是林大郎给她打掩护,要不说这一对夫妻是凑到一处了,好吃懒做,还溜尖耍滑,连分家出去的亲侄子都算计。

这会事败,林大郎也知道瞒不住自家老三,索性就低着头,假装干起活来,反正我是你大哥,你总不能对我不敬吧。

林三郎这些年要不是碍着一个兄长的名份,早就对林大郎动起手来了,又狠狠的瞪了林大郎一眼,把手里的家伙什往地上一扔,才道:“我去看看爹娘,大哥在地里先干着吧。”

林三郎说完抬脚就要走,林大郎却吱唔道:“地里这些活计,咋就扔给我一个人了,爹娘都在那,还能吃了亏去。”

林三郎一听,回身盯着林大郎的目光让林大郎打了一个激灵,林大郎丝毫不怀疑若是现在他再敢有任何疑议,只怕林三郎就敢把他撕了,被自家弟弟这般盯着,林大郎也没了在别人面前装装样子的本事,讪讪的笑了两声,才道:“行了,地里还有小子们呢,你快去看看吧。”

林三郎这才调转了身子往外走,那边低头干活的林大壮一直偷眼描着这边的情形,见自家三叔走了,忙直起腰来,几步就到了林大郎身边问道:“爹,我三叔干啥去了?刚才地头那些人都嘟嚷啥呢?”

林大郎在自己儿子面前还是很有威严的,一个横眼过去,骂道:“孩子家家的,瞎打听啥,老实的干你的活去,我可告诉你,这活计可不能偷懒,到了秋都指着这些粮食呢,不然你就得喝西北风去。”

林大壮闷闷的哼了一声,不过老子的话还是得听的,嘟嚷着:“爹也就跟我们兄弟几个耍耍威风,到了三叔面前从不曾见爹这般过。”

林大郎一听,一个大巴掌拍了过去道:“浑小子,还敢跟你爹犟嘴?”

林大壮一闪身就躲了过去,害得林大郎差点没闪了腰,林大壮忙又小心的扶了一把,一脸小心的笑道:“爹,你老费这个力气干啥,儿子皮糟肉厚的,没得让您老人家再闪了腰。”

林大郎恨恨的看了这个奸滑的小子一眼,哼道:“有这靡嘴皮子的功夫,地里的活计早就干完了。”

林三郎因着担心林文那边的情形,脚下的步子就迈得大了些,路上碰到的人想跟他打个招呼,还没等开口这人都过去了。

待远远看到林文家的门口时,就见到那站着的几个人,这会也就剩下林老爹、老里正还有林文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林婆子和吴氏就颓废的回去了。

林三郎还是头一次看到自家爹把背脊挺得那般直,这么大岁数的人,倒是比年青的时候更让人感觉到了自信昂扬。

林三郎远远的就瞧见林老爹与老村长的脸上都有了笑意,虽然在一旁的林文脸上瞧不出什么,可是眼睛里也是一派平和。

林三郎大步走着,待到了近前,还没等开口,林文就先叫了声:“三叔。”

林三郎这边也先叫了声:“三叔,爹。”

然后林三郎才问道:“这是咋了,村里传的都是咱家的闲话?”这声问的是林老爹。

林三叔见林三郎过来了,笑着道:“三郎来的好啊,你陪着你爹在这跟文子说会话吧,我这还得家去,家里人都下了地,我还得回家看着小重孙去。”一边说着一边就往下坡的路走。

林文忙在后面跟着道:“三叔公,我送你回去吧。”

林三叔回身一瞪,笑骂道:“你小子,真当你三叔公这腿脚不好使呢,几步路的事,还用得着你送一趟,跟你三叔说两句吧,我可知道这些年你跟你三叔可是有往来的,孩子,心理也别太记恨了,凡事往平和了看,谁都有不容易的时候,说白了不也都是没银子闹得,啥时候咱们村子里人人都富得流油了,这些破事也就不会发生了。”说完三叔公也是一叹,每一任里正,都想着带动着村子里越来越好,可这些事不是嘴上说说的,至少他们父子两代人就没做到,希望下一辈的人能把村里的日子变好吧。

看着三叔公下了坡,林文才回身跟林三郎道:“三叔,地里的活都忙的差不多了吧?”

林三郎听林老爹几句话把事情说了,包括末了林老爹当着大家伙的面说的事,林三郎心理也是替林文他们高兴,原本他也没有想过去占林文家便宜的事,如今这样,倒是更好,把等方面挑明了,省得爹娘去了,大哥大嫂又要借着各种名义来这索要,到时候没人对证,林文就算是再能辩驳,也跑不出一个长辈二字去。

林三郎点了点头道:“你爷爷都跟我说了,以前三叔还为你担心过,这回也不用了,家里的日子以后只会越过越好,对了小武农忙也没放假吗?”

林文跟林三郎从来都是和颜悦色的,打心眼里尊敬的,笑着道:“回了,这两天地里的活都是些收尾的事,我就没让他下地,想让他在家再把读过的书归笼归笼,省得到了学里再忘了。”

林三郎点了点头,对于林家能出一个读书人,不只林老爹,林三郎也是高兴的,一是因为林家以后这门楣有人光耀了,再一个就是因为二哥一直的期盼,既然儿子能完成,也算是让二哥含笑九泉了。

林武这会在屋里看了二丫一眼,二丫笑着点了点头道:“刚才是你不好出去,这会既是三叔过来了,你就出去打个招呼吧,三叔要是不忙就进屋坐坐。”这是虚话,别说林三郎是从地里来的,就是不忙,现在外面还有一个林老爹呢,你总不能让着儿子不让老子吧,林文要是有心让他往里进,这会也不至于站到院外了。

林武点了点头,自己开了屋门往出走,对着林三郎叫了一声:“三叔。”看了林老爹一眼,嘴嗫嚅了半天也没叫出口一个字。

林老爹也不怪他,笑看着他道:“这是小武吧,一恍都这么大了。”林老爹不知道镇里读书的人都是什么样,一辈子土里刨食的人,别说是秀才,就是童生,只怕他们村这么小的也就林武一个,如今瞧着林武一身书衣袍,头戴书生巾的打扮,就好像看到了以后林武成了官老爷的样子,一时心理就美滋滋的,连带着脸上的笑意也更盛。

林三郎自然看到了爷俩的不自然,这也不足为怪,这些年,这两孩子只知道爷爷的称呼,还从没开口叫过,林三郎看着林武道:“听说你要考秀才了,小子,得好好努力啊,你哥供你可不容易啊。”

林三郎讲的是实话,林文供着林武那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这些林武都知道,笑着点了点头,道:“不只我哥,我嫂子也跟着受累了。”

林文笑着道:“小武,没事,只要你想读,能读出个名堂来,哥和你嫂子多受些累也没事。”

屋里的林妙妙这会也穿戴好跑了出来,她就是纯属好奇心作祟,想看看那样能把儿子撵出去不管不顾的爹是个什么样的人。这会听到林文的话,林妙妙就笑着接道:“我也供小叔念书。”

林武一听,忙回身看着跑出来一个小团样的小人,笑着回身去抱林妙妙抱了起来,道:“你这丫头,怎么也跟着跑出来了?”

林妙妙只嘻嘻笑着靠在林武肩上也不答话,大眼睛骨碌转着把在场的人打量了一遍,由着岁数区分,也能看出林老爹是年龄最长的,林妙妙不着痕迹的打量了林老爹一眼,可能是由于常年劳作,那手都有一层干干的厚茧子,手掌虽不自厚,可是带着的老茧,显示着这人还是勤劳的,难怪村里人常说林老爹最大的喜好就是侍弄地,那伺候的比自己孩子还精心。

再往上看去,一身普通的棉布衣裳,胳膊和前襟有两个补丁过的口子,裂口不大,林妙妙一皱眉,这老头要么就是节俭,要么就是林家的条件也没自己想像中的那么好,待看到那张饱经风霜的脸时,还有那眼底的浑浊,林妙妙一叹,这个老人家也是为了家事操心劳力的,若不是那样的身份娶得媳妇,只怕也不会将日子过成这样。

额前那深深的皱纹显示着岁月的痕迹,见林妙妙在打量他,林老爹也不恼,只觉得这小人竟是比别人家的孩子都要讨人喜欢。

送走了林三郎与林老爹,吴婆子听着动静也要从屋里出来,二丫忙留道:“婆婆也是头一次来家里,就在家里多坐会呗,我娘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听了您说了这半天的话,才觉得我娘这话说的真对。”

二丫的话音刚落,林文带着林武和林妙妙就从屋外进了屋里,吴婆子一听,看着林文笑道:“你这媳妇可是个好了,小子可不能亏了人家去。”

林文笑着道:“放心吧,婆婆,不会的。”

二丫被二人这般一弄倒有些不好意思,张氏那边见人都散了,山子和海子急着回家看家里的情况,也就跟了过来,霍清和自然也就跟了过来。

山子和海子进屋的时候就忙问一句:“爹、娘,妹妹,小叔,你们有没有事。”

张氏的声音了随后传来道:“刚才可是吓坏我了,这两孩子还要一个劲的往外跑,我哪敢让他俩出来,这么多人,真要是碰到磕着了,就是那吴氏真有耍起泼来,伤着两个孩子,咱们也不好评理,好在林老爹后来过来了,不然啊,只怕还闹个没完。”

张氏带着霍清和是最后进来的,这会才看清炕上还坐着个老婆子,她就笑着道:“刚才还是多亏了婆婆仗义直言了。”

吴婆子虽说不认识张氏,可是张氏的绣活她见过,那些常去她那的大姑娘小媳妇的,时常也会拿些新鲜的样子给她看,问问可见过这样的针法,当时她瞧着新颖而且也有些熟悉,那是大户人家少有的一种绣法,就是现在不少人对这种针法也只有听说,知道的却极少,她还年轻的时候,曾见过,后来不知道这家人如何,好像是得罪了什么人,整个家族都被抄家了,然后这种针法就很少问世,所以她想着或许是她年纪大了,看花了眼也没准,就没与那小媳妇提,不过她还是问了这针法从何而来。

那小媳妇正是旺儿媳妇,笑着说在林文家与二丫说话的时候,看到她家小丫头摆弄的,说是张姑姑给她玩的,她一时喜欢就借来看看,想着要是能琢磨出来,绣出来的东西定然能好看,到时候卖到镇里也能值些银子,用来贴补家用也好,做了私房也好,总归是能多挣些的。

吴婆婆那时候就留了个心眼,知道林文家这个亲戚怕是个有才学的女子,这会见张氏虽然也是普通的村妇打扮,可是那举手投足间不经意带出来的良好的教养,让吴婆婆心理点头,想着这个妇人也许是家道中落了,不过从她这行动作卧的派头还能看出以前的家里应该是个富裕的人家,要说书香人家也不为过,因为只有书香人家才会注意对自家姑娘礼仪的驯化,那些商人之家,除了有些银子以外,在这方面确是欠缺的远了。

而且那紧随着张氏身后进来的孩子,吴婆婆一眼就能瞧出这孩子不是一般庄户人家能教育出来的孩子,就像林武,他爹林二郎也是认几个字的,从小听说也教了两个孩子一些,林武这学堂也读了一段时间了,可是也没有完全脱去他那庄户人家孩子身上的气息,那咱与泥土相近的味道,可是跟在张氏身边的孩子,那是从里到外都透着些微的贵气,与这个村子里的风气是格格不入的。

吴婆婆也不是多管闲事的人,尤其一个女人带着个孩子能在这里安顿下来。定然是有苦衷的,她从不做与人为难的事,笑着对张氏点了点头,道:“这就是这小丫头嘴里的姑姑吧。”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着林妙妙。

林妙妙此刻正跟着霍清和说话呢,霍清和自打上了学堂,打扮起来更显得规矩,很有些那种小学生刚上学的骄傲,再加上山子和海子每每用崇拜的目光看他,他更是刻意把小身板拔得直些,生怕这两个孩子笑话他。

如今到了林妙妙面前,也有些要显摆的意思,不过还是因为长时间不见林妙妙,有些想念这小丫头,所以脚下的步子急了些。

林妙妙笑着道:“清和哥哥越来越有风度了。”

霍清和还不知道风度是什么意思,不过看林妙妙的表情像是夸赞他,笑着道:“妙妙好长时间没见到清和哥哥了,有没有想我,我从镇里给你带了好东西回来!”

一听到有好东西,这会没了危机意识的山子和海子两人顿时吵嚷道:“清和哥哥只记着小妹,都没记着我们兄弟俩,刚才在屋里都没给我们看过。”

见大人们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霍清和笑着道:“我给妙妙带的都是女孩儿子家玩的东西,难道你们两个也是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