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引凤
字体: 16 + -

第五章窜掇分家

“行了,有什么话进来说,别在外面嘀嘀咕咕的,好象这里有什么见不得人似的。”林婆子不满的说道。

本来林婆子因为林大嫂在门外听墙角是有些不乐意,老大媳妇就是这样,总怕家里有什么事瞒着她,时不时的就没声没响的去听动静,不过这会林大嫂说的话既对了林婆子的心思,又把林婆子善待子女给捧了一番,林婆子心下还算受用,也就没去跟她计较,再说就算计较,林婆子也不会现在说什么,毕竟林大嫂现今怀着林家的长孙呢,家里有好吃的现在都紧着她用,只盼着能生下个白白胖胖的大孙子。

林大嫂本来就是实在忍不住才接的话,进了屋里偷着瞧着林婆子的脸色没变,才算是放下了提着的那颗心,不得不说,林婆子在媳妇中很有威严。

林大嫂平时倒没这般会说话,只是对于林二郎领回来这个姑娘的事,林大嫂早就有意见,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一点活也不能帮着干,本以为呆几天就走的,忍忍也就过去了。

没成想几天下来并没有听见这姑娘要回家的动静,怕是早就忘了家在哪里的,说来也不奇怪,这时代的女子多数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没事也不能经常上街,能知道自己住在哪个镇子,哪个村就不错了,这被拐子拐了的,说不定都离家多远了,哪里还记得了。再加上林大嫂本身也不是多勤快的一个人,本想着等林二郎娶个媳妇进门,自己也能支使支使,要是娶个这样的,自己还哪敢支使,干什么都不会,到时候少不得自己得挨婆婆的骂。

林大嫂说完一通见林婆子没像往日那般骂骂咧咧的,便有恃无恐地接着道:“二弟,不是做嫂子要管小叔子的亲事,只是嫂子现在有了身子,肚子里怀的可是老林家头一个金孙,眼看着嫂子的肚子一天比一天的大了,家里的活计都落在了娘和三妹身上,嫂子心理也有些不落忍,可娘疼惜孩子,嫂子就算有心帮忙,怕是娘也不乐意呢,嫂子能遇到这么好的婆婆真是前世修来的福份,如今帮不上忙就想着二弟赶紧娶个能干的弟妹进来帮衬着些,娘和三妹也能轻巧些。”话说到这,下面就不言而喻了,屋里人都没有实傻的,哪听不出来林大嫂对月娥的不满。

林婆子见大儿媳妇今天说话越发受听,便一直坐着没吭声,别看林婆子平日也瞧不上大儿媳妇偷懒耍滑的样子,只是在对待月娥的问题上两人到是出奇的一致。

林二郎平日就没有顶撞父母的时候,也知道长嫂如母的道理,眼看着林大嫂一个不孝的帽子就扣了下来,林二郎再糊涂也不敢去接,古代不孝可是大过,就算再有理也说不出了。不过林二郎心里并没有想放弃月娥的念头,憨笑道:“娘和大嫂多虑了,我有一身子力气,月娥平时在家少干些,等我田里的活拾掇完了回家再多干些也就是了。累不着娘和大嫂的。”

林大嫂说了半天见月娥还在那杵着,按说说亲事都是长辈或是媒人到场的,像这种两个人当面锣对面鼓的还真没见过,不过月娥的情况在那摆着呢,算是林二郎捡回来的,当着她面谈吧,虽然不和礼数,可走到这一步想避就有些刻意了。

林大嫂转动着眼珠子来了主意道:“按说二弟和月娥也算是有缘分,不然这天南海北的怎么两个人就碰到了一起,只月娥这么大的人了,从打来了咱家从没提过家里的情况,虽说是拐子拐的,可再有没有别的事咱们也无从打探,更何况月娥这么大的人了总还记得家里的情况,这么些日子也没见月娥念叨过,别说嫂子说话难听,嫂子这心啊,也真是跟着提着,这以后真有什么事出来,怕是这一大家也跟着受牵连,若是二弟和月娥单过,以后就算有什么事,与咱们家也没什么关系了!”

林婆子一听瞪眼道:“我和你爹还没死呢,你就敢窜掇着分家,当心回头我让老大削你!”

林大嫂一哆嗦,不过想到肚子里还有块肉,一手摸着肚子,一边还是哽着脖子道:“娘也别吓唬我,我也都是为了咱家着想,二弟一心想娶月娥进门,可月娥的来历咱们到现然也不知道,虽然我没出过门,可戏文里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事,有多少逃奴后来被主家寻了去,一顿乱棍打死不说,就是对包庇的人家也有些惩治手段的。我就算小心眼些,可为了肚子里的孩子考虑,也不能受这牵连不是。”

原来林大嫂见月娥来了这么长时间,竟不提回家的事就有些怀疑,暗地里就跟林大郎嘀咕过,没准是哪个大户人家的逃奴,从小被卖,不知道家在哪里呢,就算回去了,少不得一顿乱棍的。

林二郎一听忙辩道:“月娥才不会是那样的人,大嫂莫要诋毁她。”

月娥也眯着眼睛觑着林大嫂,林大嫂被看得讪讪的,见林婆子也在寻思,便又靠近林婆子一步缓声道:“娘,要我说二弟要实准想跟月娥过,咱们别做那恶人,只是我丑话说在前头,在一个屋檐下我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放心的,只怕要委屈二弟搬出去单过了,到时候请了族里的人来说明因由,以后有什么事可莫要牵连我们这房。”

林婆子瞪了大儿媳妇一眼,才对着林二郎道:“你想好了?”

林二郎知道娘这是让自己表态呢,看了一眼紧张的月娥,林二郎使劲的点了点头道:“我想好了。”

林婆子自来对这个二儿子就不大关注,本以为大媳妇都说这么多了,老二也能想明白了,没想到这小子到是一根筋到底了,不过到底不是自己一直放在手心上的孩子,到也没怎么难过,只叹气道:“这事还得跟你爹说,回头等我们两老商量一下,再说吧。”

林二郎也知道这事让娘为难了,见娘这会精神有些不好,瞅了一眼月娥,给她一个放心的眼神,便率先退了出去。

林大嫂还在屋里留了一会,见二人都出去了,才上前给林婆子按了按头,小声嘀咕道:“娘,要我说二弟也有力气,既然一心要跟月娥过,若是咱们硬猜散了,怕是心理也得落埋怨,以后就算再娶个媳妇进来也不能好好过日子,不若就让二弟带着月娥出去过,自己开几亩地,就两人也够吃了。”

林婆子哪里不明白大儿媳妇的算计,只是这家计确实艰难,若是给二小子说上媳妇,等到四小子的时候怕是又要攒个几年,再有个姑娘还没出嫁,总得陪嫁些,不然到婆家还不得被人笑话死。再说家里的田地本就有限,产出就那么些,一年到头一家人紧绷紧的能够吃就算不错了,这还得说是年头好的时候,若是赶上年头不好,一年到头能顿顿喝上粥就阿弥陀佛了。

林婆子在心里一叹,相比较自己心疼的大儿子,小儿子,再有一个姑娘,让老二吃些亏也就认了,既然别的事上老二吃了亏,那娶个合自己心意的媳妇就算她这做娘的补偿了。以后两人是穷是富老婆子也不管了,也管不了,路是个人选择的,怎么走就看自己的了。

林婆子在家说话一向都好用,再加上林老爹不大管这些事,只用心经管着那几亩地,所以林婆子把自己的打算和林老爹一说,林老爹也就默认了,后来林老爹请来了族里的人做的见证人,林二郎和月娥成亲后,自己出去单过,家里没什么东西分给二人。

族里的老人都不大赞同这般,一个族老叹息着指着林老爹,道:“二郎他爹,族里也知道你们家日子艰难,可再难也不能让孩子这般饿肚子不是。”

林老爹拿着族老递给他的大烟袋,狠狠的抽了两口,才道:“叔,我也是没法子,老二好歹还有一身力气,出去了只要剎下心来干,肯定也饿不着他们两口子,可是今年年头不好,大伙都知道,眼瞅着家里的存粮连上秋都费劲了,到时候还不知道能不能接上秋收粮食下来呢,这时候分出去也好,带几天口粮,老二再上山里转悠转悠,万一能弄个野物什么的也能充充饥,不然一大家子都要挨饿了。”

族老一听也是无奈,各家日子都不宽裕,虽说古话常道:“父母在不分家。”可那也只是看情况,这时候你也不能去指责什么。

不过林二郎也是真老实,只要爹娘答应他娶月娥,就真的没争取什么,月娥心理憋着股气,也就没撺掇什么,还是林三郎实在看不过去眼,哭着闹着给二哥和二嫂争取了几斗粮食,还被大嫂好顿挖苦。

月娥又偷偷让林二郎把捡到自己时穿的那身衣服还有一件头上戴的首饰拿到十里外的镇上给当了,换了些钱,两人这样算是净身出户,连住的房子都没有。

还是林大伯的爹把原来的二间茅草屋借给二人先住着,又送来了些米粮,林二郎在村里的人员一向就好,人勤快,愿意帮助别人,林家村统共算起来也没有多少人家,可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林二郎出不起钱,也都出把力气,所以好些人家也都一桌、一凳、一碗、一筷的给送来。小夫妻才算一点点的把日子过起来。

林文到家直接进了林二郎的屋子,关心道:“听小武说爹爹才吃了半个窝窝,可是哪里不舒服?”

林二郎见大儿子回来了,脸上的表情松快些,他这身体,自打媳妇去了便一直不好,本来还想着自己挺着挣点银子好给大儿子说上一房媳妇,可到底是不争气,家里连点吃的都得这大儿子自己出去张罗,昨天家里就没米了,今天大儿子进山就是打了猎物换粮的,他在家里一直不放心,直到狗子来送了吃食,还说留了大儿子在他家吃饭,林二郎才算心落地,虽然吃食足够父子二人吃,可林二郎心疼儿子,再加上家里下顿还没着落,便省着吃了半个窝头就不吃了。

林二郎见林文问起就笑着道:“爹这肚子都被药灌饱了,哪还吃得下多少东西。”

林文倒也不算粗心,大概也是猜出林二郎是为了给家里省粮食,便起身道:“小武说饭菜还有些,我去给爹爹热来吃,晚上天凉,吃点热乎的抵寒。”

说着就起身去热,林二郎忙叫住了他道:“没事,别折腾了,快跟爹说说,今天在山上是不是出了什么事,狗子来也没说明白,我就想着等你回来再问问。”

林文本来也是要跟爹提的,便把山上的事跟爹说了,还有冯大叔竟然和林大伯是相识的,人留在林大伯家了,等伤养好了再回去。

林二郎便夸道:“这事做的好,都是出去讨生活的,谁都不容易,咱们见到就得伸把手,与人为善才能修得福缘。”

林文点头道:“爹爹从小就教育我们兄弟与人为善,娘也说过不能占人便宜,别人有困难能伸把手就伸把手。”

说到这林文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道:“还有个事想跟爹说。”

林二郎很少见到林文这般的样子,便笑着道:“说吧,爹听着呢。”

林文就把冯老爹想把姑娘嫁给他的事说了,末了还道:“我原是怕冯大叔为了感谢我才把姑娘嫁过来,再说咱家的条件,现在实在不是说亲的时候,我就拒绝了。”

林二郎道:“应该的,爹虽然想你早些说亲,可咱们家现在有上顿没下顿,别说是像样的财礼,就算是一般的定亲物件都拿不出来,没得让人家姑娘再来咱们家受罪,我看这事就算了。”话是这样说,林二郎心理难免不有些哀伤,好容易有人肯把姑娘嫁给儿子了,可家里的条件也确实太说不过去了。

林文知道爹的心思,一方面是因为不能为自己说亲的愧疚,一面又不想拖累别人家的孩子,接着林文又道:“冯大叔说了不嫌咱家穷,也不是为了救命的事,就是觉得我人还行,家里的姑娘找个时间相看相看,若是姑娘不反对这事就能成,若是姑娘不同意,就当这事没提过。大伯说过两天大叔脚伤好了让我送大叔回去,也不算正式的相看,就是大家认个脸。”

林文娘没的早,跟嬷嬷家的人又不亲,所以这些家常里短也是父子商量着来。

林二郎一听想了想道:“既然这样,也算是你的机缘,咱们也不用表现的太过,只是平时如何还如何,若是人家看得中,咱就好好对人家,若是看不中,咱也别埋怨。”

林文腼腆的笑道:“不会的,爹。”

这边冯老爹和林大伯两人喝完了酒,农家没有茶业,林大娘就冲了两碗糖水给二人端去,冯老爹有心打听打听林文家的具体情况,林大伯有心把这事做成,两人心思一致,便捡着这个话题聊了起来,林大伯也说了当年林文爹和娘从家里分出来的事,不过也提到了跟老屋那边的关系不大好。

冯老爹听着也嘘唏不已,叹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孩子也不容易。”

林大伯好些年不提了,如今一想起来林二郎夫妻俩那个时候的艰难,还有林二郎媳妇自打生了林文后,又有过两个孩子,都是因为生下来身体弱没养活,郁结于心,后来才逐渐身子不好的,直到生下老四小武身子彻底不行了,林二郎也是个重情的,自打媳妇没了这两年也一天不如一天了。

且说林狗子和林杞子得了冯老爹家的地址,一大早鸡还没叫就起来喝了口粥,带了干粮去报信,等翻过身到了冯家的时候已过了正午了,二人在村里打听的清楚,上门报了名号,冯家此刻正是忙乱的时候,一是着急冯老爹去了山里说晚上就回到现在没见到人,二是冯家的大儿媳妇要生孩子了,听说稳婆都在里面忙活半天了。

冯家老大冯铁柱这会帮不上忙,在院里转来转去的,听说是给爹送信的,忙迎了二人进堂屋。

林狗子也不耽搁,刚坐下就把冯老爹的情况跟冯家大哥学了,接着道:“冯大哥莫担心,大叔现在恢复的挺好的,我爹治这跌打损伤在我们那一片都很有名,大叔在家里住得好着呢,怕你们担心,我们兄弟就起早送个信。”

冯铁柱一听是又怕又吓的,这要真是困在了山里可怎么办,这会急忙感谢道:“真是谢谢二位兄弟救我爹一命。”说着就要给二人鞠躬。

林狗子和林杞子忙拦了,林杞子急道:“冯家大哥,人不是我们救的,是我文哥救的,因为我爹治伤好才送去我家的,我爹说大叔的伤还得养两天才能下地,等你这不忙了再接大叔回来。”说着就要回去了。

冯铁柱忙感激道:“实在是麻烦二位小兄弟了,家里现在实在忙乱,二位兄弟坐好,我让妹子做了晌饭来,吃过了再回去。”

林狗子和林杞子都推辞起来,林狗子道:“家里忙,别麻烦,我们兄弟都带了干粮,路上吃了,这会也不饿。”

冯铁柱哪能让人这般回去,回头爹还不得骂死他,正好那边也传来了稳婆急切的声音说是孩子露头了。

冯铁柱忙道:“二位兄弟怎么也得吃了饭在走,更何况你嫂子马上就要生了,回头知道男娃女娃好给俺爹说一声,省得他着急。”

林杞子看了林狗子一眼,林狗子点了点头,道:“大哥去忙吧,我们兄弟坐一会喝口水就好,等嫂子得了好消息我们就走。”

冯铁柱也不狠劝,让兄弟俩坐着喝水,他转头去厨房支会妹子一声,赶紧做饭。

冯二丫正在给大嫂熬粥,以为大哥是给大嫂送吃的。笑着道:“大哥,别急,三妹刚才送热水说大嫂还得等会能吃上呢。”

冯铁柱一拍脑袋道:“大哥糊涂了,没跟你说明白,家里来了两个客人,是给爹送消息的,你赶紧做了饭,回头让人家去,这翻山越岭的,太晚了也不安全。”

冯二丫一听问道:“他们在哪碰到爹的,爹怎么不回来?”

冯铁柱忙道:“具体的情况我也不知道呢,说是爹脚伤了,在他家养伤呢,我想着明早儿早些去看看呢。”

冯二丫一听爹脚伤了,担心的眼圈就有点红,还是冯铁柱急道:“先别说了,赶紧做饭吧。”

不一会冯大嫂子产下冯家长孙的消息就传了出来。冯大妈高兴的给孙子收拾妥当,送了稳婆出来,笑得嘴都合不拢了,稳婆姓张,是这一带接生的好手,见冯家得了长孙,一摞的好话可着劲的夸,冯氏心里激动,忙从怀里掏出二十个钱道:“大妹子,今儿真是麻烦你了,回头孩子洗三你可得早些来,不然我可要生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