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作妃为:误惹嗜血暴君
字体: 16 + -

第四十章 风起云涌

这几日北辰夜离似乎都很忙,至少胡依梦是这么认为的。

每天胡依梦早上醒来的时候,北辰夜离已经穿戴整齐去上早朝去了。

每当这个时候,胡依梦就会深深的自我反省,她是不是已经被北辰夜离为她提供的这种闲适奢华的生活攻破了防线,彻底沦陷在糖衣炮弹下了。要知道穿越前她可是个很勤奋的人呢,可是现在呢,她居然比大禹国尊贵的皇帝陛下起床起得还晚!

至于北辰夜离这几天究竟在忙什么呢?

很简单,大禹国最尊贵的皇帝陛下北辰夜离自从那日想好了对付王家的对策之后就一直忙于将这个计划实施起来的工作之中。

一大早,在文武百官歌功颂德口呼万岁的声音中,北辰夜离缓步走上大殿,在龙椅上坐了下来。

俊美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一派云淡风轻。

“众卿平身。”伴随着他低沉而有磁性的声音。

众臣这才起身,一个个恭敬的躬着身,垂着首,手中拿着玉笏,聆听圣训。

“众位卿家,前两日左相及朝中诸位大臣纷纷向朕上疏,奏请朕为了大禹国的江山社稷,为了皇室子嗣昌盛,一定要朕广纳良家女子扩充后宫,但朕以为选秀之事声势浩大,劳民伤财,不是可取之法,朕想着不如就请众位爱卿在朝中诸位大臣家及各大世家之中为朕挑选几位贤良淑德、才德兼备的女子选入宫中,不知众位卿家以为如何?”北辰夜离威严的声音从大殿之上传来。

众位大臣一听这个消息,大殿之下立刻炸开了锅。

皇帝要扩充后宫,还只是小范围的面向他们这些朝中大臣和各大世家的选拔。这对于他们来说可是个天大的机会啊!若是自家的女儿能被选中入宫为妃,这可是整个家族的荣耀啊。

一时间,家中有女儿的大臣一个个都是眉开眼笑的,而那些没有女儿的也急忙绞尽脑汁开始回想自己的亲戚家中可有适龄未婚的贤淑女子。

而左相则微微皱起了眉头,面色有些不好看。

虽说北辰夜离是顺着他的心意决定扩充后宫,可原本只属于他一家的便宜怎么到头来却变成了朝中众位大臣和各大世家的集体福利了?左相越想越发暗暗懊恼自己居然跳进了北辰夜离的圈套中。

右相不动声色的打量了一眼正襟危坐于龙椅之上冷眼旁观众位大臣或喜形于色或凝眉苦思的样子的皇帝陛下,又看了眼,黑着脸,咬牙切齿的左相,心中慢慢浮现出一抹微笑,那一派仙风道骨的脸上不动声色,眼中却闪过一抹精明的目光。

他渐渐明白了这件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左相所代表的王氏一族已经强大到足以令皇帝夜不能寐的地步了,他们还想要争夺更多的利益。哼!这简直无异于在找死!

自古以来,皇帝最怕的就是外戚和宦官专政了,一个朝代一个国家的衰亡无外乎是从这里开始的。

北辰夜离作为一个出身卑微的皇子,却能够机关算尽在当初那场血腥无情的皇位争夺战中保全自己成为最终的胜利者,可见他的心机绝非一般人可以比拟,而这样的人做了皇帝又岂会是一个敢于受人摆布的傀儡?

若是说现在他不动声色,表面上对王家也很是袒护,那只能说明他正在积攒实力,暗中掏空王家,而他现在所有的妥协也不过是避其锋芒,寻找最薄弱的地方下手罢了。

这个道理他知道,想必王家也不会没有觉察,只可惜王家太过自信,甚至自信到自大的地步,他们似乎坚信北辰夜离不管怎么跳也跳不出他们的手掌心,可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这么有自信呢?右相猜不透,但他却暗暗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现在不知道不要紧,他会慢慢的弄清楚的。

耳边听着众位大臣们纷纷议论着自家的女儿,他不由自主的想起了自家那个自小就被众人捧在手心中的长孙上官xx,那小子一直在天璇城的华卷书院读书,不愿来帝都,可他到底在干些什么他这个做祖父的可是一清二楚,以那小子的才学哪里还需要在书院中和那群书呆子们一起读些四书五经,他不过是贪恋着他在天璇城的那群红颜知己的温柔乡吧。

右相一想到自己那个明明才华横溢却玩世不恭的厉害的长孙,就忍不住一阵头痛,不过这次他可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命人将他带回帝都来了。据他观察,不久的将来,这后宫之中,这朝堂之上,这大禹国的万里江山必定会经历一番颠簸动荡。

新皇登基,用的却是老臣,这本身就有无限的隐患,任何一个皇帝都绝对不会放任自己的权利受到威胁而不管不顾的,所谓江山代有才认出,是时候让年轻人一展才华的时候了。右相想到。

“众位卿家。”北辰夜离的声音再次响起。

众人立刻默默收声,恭敬的朝皇帝的方向垂首站好。

“想必众位卿家对朕方才的提议并没有其他意见了,若是这样此事就由右相负责,礼部尚书白卿家和户部尚书莫卿家从旁协助,三位卿家务必要以大禹国江山社稷为重,为朕挑选几位温良恭俭的闺秀进宫才是。”北辰夜离交代道。

“皇上,微臣遵旨。”右相、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出列跪下向北辰夜离叩首领命。

“三位爱卿请起。”北辰夜离面上挂上一抹温和的笑意,朝三人虚扶了一下,说道。

三人从地上爬了起来,礼部尚书与户部尚书退回到朝臣的队伍中去,而右相依旧站在原地,他朝着北辰夜离拱手一拜,说道:“皇上,微臣有一事启奏。”

“爱卿请讲。”北辰夜离示意右相说下去。

“皇上,微臣有一长孙,名唤上官墨轩,今年已及冠,先帝在世时就常夸奖他博学多才,这几年他随居于天璇城华卷书院读书,但素有贤名流传在外,如今微臣年事已高,特向皇上推荐我这个孙儿入朝为官,为皇上效力,臣恳请皇上准许。”

“上官墨轩的大名,朕虽居于帝都宫中,却也是有所耳闻的,上官墨轩确实是个人才,右相之请,朕允了。”北辰夜离说道:“好了,今日早朝众位卿家可还有事要奏,若是无事,就退朝吧!”

众臣再次朝着北辰夜离口呼万岁,在一片跪拜声中,北辰夜离起驾退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