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水谣
字体: 16 + -

第381章 求贤 下

    “回师父的话,四位前辈吵闹了半天,明义先生说,难得有这个机会,不去是傻子。”

    老头儿嘲笑道:“就他积极。”

    “明礼先生说:去去也好,不行再回来,权当出去骗吃骗喝一翻。”

    老人大怒:“这厮,愧对师父给他起的名字。”

    “明智先生说:万万去不得!朝廷纵然一时失势,却终归势大,几日后缓过劲来,定然还要将触角伸进来。岂不见少陵野老的下场?去不得!去不得!好不容易清净了,切不可以贪小利而失大。”

    老人不屑道:“畏手畏脚,想要干大事岂有惜身的道理?以前天不怕地不怕,现在也知道厉害了?”

    一旁正在埋头吃鱼的小猴子忽抬起头,说:“师傅啊,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横竖怎么着都不行,我看你就是想说他们一顿!”

    老人大怒:“小猴子!小猴子!你讨打不成?吃饭!吃饭,堵住你的嘴巴!”

    汉子嘴角扯了一下,不过当师父看过来时,就已经迅速的收了回去:“明信先生说:你们光在这里一厢情愿,说不定出去了,会被国公抓起来示众!”

    听了这话,老人只剩下苦笑,摇摇头:“吃饭吃饭!那四个混蛋还有个清醒的,这我就放心了!吃!”

    一顿饕餮。

    小猴子虽被师傅揍了一顿,说了一顿,吃完饭之后却依旧主动去洗刷收拾。老人桌上却上了酒,红泥小盅,清口慢饮。

    “这南国多荒地怪沼,人口甚少,有点能力的,哪个长了翅膀之后不飞出去?四周十几城,人物有些,人才却是没有几个。好不容易有几个真材实料的,前几日都被杀的一干二净!守黑啊,那李牧原既然下的求贤诏,你要是投靠,最少能做个将军,甚至更高!只是你可知道,师父为什么不允你去。”

    “弟子不知道,不过也没什么,师父的学问弟子才学了微末,更愿意陪伴师父左右。”

    “哎,学问啊,谁也学不完。师父我日日看书,日日还有所得。你这般年纪,正是好时候,自打你将你叛贼将军头颅斩下时,师父就知道你心里的想法,只是不行啊……你应该知道师父我这一辈五人,虽以仁义礼智信为名,实际上却是一群大盗。”

    “小盗窃金银以养家,中盗窃官爵以立命,大盗窃苍生为己用。”

    “这是祖师传下来的教训!咱们门中法度,也有日月运转,兵法部阵之事。只是师父我等年少时,达不到那中盗之术,也犯下不少事情,到了后来名声大了,许多飞贼、淫贼为了避事,还将一些个事情安放在我们的头上。这名声就这样臭了。”

    “三十年前,无论有什么事师父都不敢入城,满城都是师父们的通缉告示,好不容易躲起来,藏了这么久,才将过去的事情冲淡。只是只要有一日官府,我等曾经犯下的事情,就不会消失,只是压在了箱子底下。想要翻出来那还不简单?”

    老人淡淡说着,言辞中完全是对过往的后悔和苦涩。

    汉子静静的听着,也没有什么情绪波动,作为一个在师父身边长大的孩子,这些话已经不知道被老人絮絮叨叨说了多少遍。

    他知道师父要说什么,知道师父为什么这么说,前前后后他都很清楚,只是他依旧认真倾听。

    “后来,师父在山上捡了你。本来不愿意教你什么,怕再引导你误入歧途,后来实在拗不过你。于是师父就自己搬到了这里,将门中传承下来的东西改了改。糟糠之处,师父都已经老了,自己吃也就算了,却不能让孩子们再重蹈覆辙……”

    “师父,没事了!我不去的!”

    汉子笑道,岔开了话题:“师父你说这李国公,能走到哪一步?真能?”

    老头儿叹口气,说道:“守黑,你随我走走吧!”

    汉子恭敬起身,跟着老人一路向南,直至一处竹林之中,老人这才苦笑道:“小猴子在那,我却不敢说什么!他去城里听了两次书,就把那李牧原当做了天下最好的人,什么绝世剑客,什么为红颜冲冠一怒,什么飞剑仙人……”

    汉子也苦笑道:“小猴儿暗地里已经雕了很多把木剑,说过几日就去城里,奔那求贤令,去找李国公论剑。”

    “那混蛋!”老人怒道:“看我不打断他的腿!不过那小猴儿说的那些,其实都对。只是我看,李牧原是好剑客,好仙人,好朋友,却不是一个好君主。”

    “我曾远远看过他的面相,乃是超凡脱俗,云中仙鹤之相!这种人追求的是个清静自在,自由自得!怎么会割地自立?老夫只觉得,这人其实并不在乎功名利禄,只是有事不得已,只得暂时俯身于此。有朝一日,说不定就会振翅高飞,冲入云霄潇洒去了。”

    老头儿压低了声音:“徒儿啊,这是师父掏心窝子的话,假如你从了军,有朝一日这李国公撒手不干了。他是仙人,一剑敌千,谁也奈何不了他,就算是走了也能潇洒自在。我估计就算是他去皇城睡觉,皇帝也要先给他盖上被子。可你们这些人呢?该怎么办?你既然搀和进去了,能像他那样走的干净?”

    汉子这才知道老人的良苦用心,嘴巴张张,却说不出话来。

    “老夫知道你看不起朝廷做下的那些事,炼丹求长生,纵容邪教泛滥,你认为这李牧原是个人物!是个英雄!想要跟着他闯出一番宏图霸业!只是说不定在人家眼里,这一切不过是一场玩乐而已。”

    “师父啊……”

    “守黑啊!老夫给你起这个名字是为何意?知白守黑,进退有度!你切不可……”

    老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阵急切的呼喊。

    “是小猴子的声音,那混小子难道是出事了?”

    老人大袖一甩,顾不上别的,急急冲了过去,却见小猴子满脸焦急的正在寻找他们。

    “你这小猢狲,吓死师傅了,到底怎么了。”

    小猴子惊魂未定,急道:“师傅,刚才野鹤传来信,四湖的四位爷爷,都入城去了!说是要投奔李国公!信信信信,信在这里。”

    老人气的浑身发抖,展开信一看,却是这么个意思。

    “他们师兄弟当了一辈子的小盗,窃金银,行仗义。终于有机会完成师父意愿,能窃局官爵,以成中盗,纵死而无悔!”

    “那些个混蛋!真个不知死活!”

    老头子着急的来回转着圈,一只手揪着胡子,转眼间扯下了一大把。

    “走!”

    “去哪?”

    “进城!”

    临江城。

    虽然三人走的急,却走不快,当他们来到临江城时,已经过了两天了。

    老人连走了几日,又不让徒弟背着,早就疲惫到了极点,步子都有些犯虚。

    “守黑啊,城门还没开,我们去那边喝完茶再走。”

    汉子早就恨不得让老人坐下来歇一会,眼见老人终于提出来缓缓,自然高兴坏了,忙不迭将老人请到茶摊上,一摸口袋,却犯了难。

    他前几日虽然得了一些赏银,却转瞬花的精光,眼下口袋空空,一个子都没有。

    “这可如何是好?”

    汉子心中大愁,只想着无论如何也要让师父休息一会,就搓着手朝店主人走去,问问他可否先赊些帐。

    “店家……”

    “哎呦,这位客官,走了不少路吧!快坐下吧,小的我这就上杯茶,解解乏!”店主人瞅了他一眼,只觉得这汉子威武不凡,好似金刚降世!远处的老人须发皆白,亦有些仙风道骨的气质,顿时心里就有了数。

    他非常麻利的泡茶,虽是老叶梗儿,热水一冲,香气却也立刻升了起来。店主人又叫道:“来了早客,老婆子快些将你的饼弄上来。”

    这些汉子彻底慌了,他结结巴巴道:“店家,店家!你先别急,我口袋没有银钱!你先给我师父来一碗茶水,出了城我双倍给你钱!”

    店家看着汉子窘迫着急的样子呵呵一笑:“就你说的这话,就知道你是从外面来的?不知道国公爷为了求贤,早就将四下安排好了?你这顿饭啊,国公爷已经掏过钱了!你要是想要还钱,就去入城找国公爷还吧!别再跟老头我提一个钱字啊!国公虽然宽厚,规矩也严,我要是收了二遍钱,说不定将我赶出城去!趁早坐下!快快快!”

    汉子哑口无言,只得悻悻坐下,幸好师父居然坐着睡着了,微微打起了鼾,听不见刚才店家的话,否则定人起身就走。

    小猴儿也趴在桌上,呼呼大睡,汉子一时就有些心痛。轻轻拍了拍小家伙的脸蛋,他却将脸埋了起来。

    左右无事,他又坐立不安,所幸摇晃着脑袋四处看去。

    忽的他瞅见小店的柱子上,贴着一张白纸,站起来看时,却又是一张求贤令。

    熟悉的题目,不同的内容。

    只是跟之前写的,似乎有些不同。

    文风更直白、恳切。更要紧的是文末有两句:“今天下得无有被褐怀玉而钓于渭滨者乎?又得无有盗嫂受金而未遇无知者乎?吾当唯才是举,得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