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水谣
字体: 16 + -

第344章 史官

    雨夜。

    临江城七十里外的一处小路上,一辆马车正在冒雨疾驰。

    “爷爷,你说咱们要到什么地方去?”

    马车内,一个老者正抱着他的小孙子,两人依偎在一起,脸上满是担忧。

    就在这时,门帘子掀开了,寒风和雨滚了进来,两人顿时都打了一个寒颤。

    满脸是水的马夫探过脑袋来,大叫道:

    “成大人!马上就要到临江界了!您在稍微等一会,我拼了这匹马,今天也会将您送到!”

    “好!兄弟高义!成某感激不尽!待到临江城,必有厚谢!”

    其实风雨声大,马夫并没有听的很清楚,只是点了点头,又钻回去了。

    老者深深的叹了一口气:“河玉呀!咱们啊,要找个能活下去的地方!爷爷我是史官、你爹也是史官!你也会是史官!咱们要活下去,将一切都写下来才行!”

    “爷爷!”小孩儿似懂非懂,只是听到爷爷提起父亲,眼珠子啪嗒啪嗒的就落下来了:“爷爷!爹爹没死!爹爹没死!对不对!”

    “哎!”老人无语凝噎,白发人送黑发人是什么感觉?自己最难受了!只是当着孙子的面,一切苦楚都要藏在心里。

    “陛下啊!你到底是怎么了呢?”

    雨水哗啦啦的下着,打在马车的顶子上噼啪作响,老人的思绪渐渐的飘向了远方,飘向了过去。

    大约是在二十天前吧。

    皇帝因病不朝。

    这其实没有什么,成家是祖传的史官世家!历经几十朝,不知经历了多少事情。历朝历代,除了开国之君后,皇帝都会有些懈怠,放天假什么的,都不过是最小的事。

    只是皇帝却一连三天不朝,甚至将自己锁在一处小殿之中,连宫人都见不得了。

    而且小殿之中,还时常传出一阵阵凄厉的惨叫声和鞭挞声。

    惨叫声不绝于耳,令宫人胆战心惊。消息更是走漏到了外庭,大臣具惊!

    本朝皇帝虽然初期有些非议,行事颇有几分荒唐,但随着年纪渐长,逐渐表现出非人之资!龙行虎步,行事果断,被大臣私下称为:有太祖遗风!只是一直身体不太好,却也没有到这种程度……

    于是大臣跪拜于开滦殿前,请圣出。

    无果。

    就当大臣决定事急矣,强闯内宫之时,皇帝却从小殿中冲出。

    披头散发,双目血红,仗剑怪叫:“这天下都是朕的!谁敢杀朕!”

    大臣无一不心惊胆战!只是此刻也退不得!就算是头破血流,此时也要硬着头皮上!

    于是当场大臣被皇帝斩杀一十四人!受伤之人更是不计其数,一时间血流成河!好不容易将皇帝制住,唤太医医治后稍作稳定。

    当夜记:“帝偶发癫痫,狂性大发,杀臣属一十四。”

    清早阳光明媚,以为是新的一天开始,谁知道这才是恶梦的开始。

    皇帝的行为举止看上去正常了不少,起码不会拿剑砍人了,不过拿剑砍人才能伤几个人?皇帝很快调集了城中禁军,将白日劝阻的大臣全都抓了起来。

    皇帝这次好像没有疯,而是给出了理由:朕就算身体不适,也有侍卫、太监处理!有太医医治,大臣私闯后宫,与皇帝对殴,这是大罪。

    记:“帝怒,召禁军,以谋逆罪诛杀大臣七十二!夷九族者十七!垒首为京观!天下大骇!”

    记:“帝锁京城,缉捕不轨之徒,六日杀人千余。”

    记:“蚩尤将军率本部一千五百人叛,帝亲指三百禁军,大破之,斩首无数。”

    记:“帝招四方之军回援,勤王!”

    书:“帝阅史书,不喜。命吾等改为京城有叛贼作乱,又有瘟疫肆虐?吾答:不可!帝怒,挥剑斩吾一耳,吾记:某年月日,帝斩史官一耳。帝大怒,呼力士……”

    “哎……”老人眼泪满眶,想起自己的儿子血肉模糊的被抬回家中,已死久矣。然后皇帝命令老人的另一个儿子继任史官,入宫修史。

    第二日,次子头颅被黄衣太监扔在家中,幼子继之。

    第三日,幼子死于宫中。

    第四日,帝亲临府前,持白纸一尺,问:“汝三子尽死,汝欲死呼?按朕之意写之,可活。”

    老人叩首见血:“史官当秉实而书,虽死不敢妄改,否则愧对祖宗先帝。”

    帝大笑归之。

    是夜,老人遣散家奴,带幼孙出逃。

    尚未出城,已见火起。

    却不能回头,只能老泪纵横。

    “爷爷不哭!”

    “河玉啊!你爹最后写的史你记下来了?”

    “是!”

    “爷爷这不是跑路,也不是当了叛贼,只是去南方老家,将带家中族人回京。赴死也好!成书也罢!总而言之史官可死,史书不能断之!你呀,就留在老家,若是有一天爷爷回不了!皇帝派人找到老家,你一定要活下去,什么祖宗姓氏,都可以不要!唯独这一段史,你要牢牢记住!写在纸上,藏于深山!人死,史不能断!”

    “河玉啊,你记下了吗?”

    小孩子有些似懂非懂,却还是认真的点了点头。

    老人倍感欣慰,又觉得有些难过,小孩子才八岁,家中亲人尽逝,本来正是最痛苦的时候。自己却还把这副重担压给了他,这不像是一个合格的长辈所为。

    只是,自己不也毫无办法吗?就算是千不想万不想,史家的坚持总需要人守下去。

    这是他们的无奈。

    也是他们的坚持。

    “国家养士几十年,仗义死节,就在此时!”

    老人低声呢喃着,小小的车棚子里,充满了一种悲壮的气氛。

    他们抱的更紧了些。

    马夫没有察觉到车里的变化,他被寒雨冻的浑身发抖,几乎不能看清道路,只是凭借记忆和经验催促马车前进。

    “快快快!这雨怎么越下越大!冻死个人!到了地方,我要烫壶酒喝!要不然身子骨可熬不住!”

    马夫心里想着,忽的一道闪电划过苍穹,扯烂了黑暗。

    在道路的尽头,居然站着一个黑影!

    马夫猛的一拉缰绳,骏马半身立起,差点翻倒!

    风雨皆急,黑影纹丝不动。

    仿若是一座石雕。

    马夫早年来也是在江湖上摸爬滚打过的人物,什么场面没见过?他狠狠的掐了一下自己的人中穴,让痛楚刺激的自己清醒一点!然后摸着刀小心的走下马车。

    大雨磅礴。

    每一步都泥泞不堪。

    马夫小心的踱着步子,拖着刀缓缓的上前。

    “石雕”依旧一动不动。

    雷声,雨声交织在一起。

    马夫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恐惧从心头升起,他怒吼一声,快步前行!

    沉重的大刀挥起落下,却斩了一个空。

    就在一个呼吸之前,还在身前的“石雕”却诡异的不见了踪影。

    不知何所踪。

    马夫一惊,猛然转身,只见刀光与一道雷霆合二为一,闪过眼前。

    一颗头颅飞了起来。

    马夫眼前迅速的模糊,就在他即将彻底失去意识的瞬间,他看到“石雕”的真容。

    一个年轻女人。

    一个年轻漂亮的女人。

    一个年轻漂亮,面无表情的女人。

    雨还在下。

    女人将沾了血的长刀横在雨水之中,让雨水冲刷干净了刀上的血迹。

    她缓步前行,一刀斩断马腿。

    “好汉饶命!”老头儿早就察觉了马车外的异状,只是一辈子与史书打交道的他,并不是很清楚遇到这种情况该如何处理。

    他的脑海中一瞬间转过很多念头,直到马腿被斩断,马匹发出悲鸣之时,依旧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只不过此时已经没有时间去让他多想,他捧着从家中带出来的一块金砖,小心的钻出马车,跪在泥水中大声叫道。

    “好汉请饶我等一命。”

    没有答话。

    叮叮叮!

    老人迟迟等不到回应,却听到了一声声如铃铛般的声音在自己的耳边响了起来。

    他猛地抬头,却发现女人正用手上的钢刀,敲着自己捧着的金砖。而那女人的面孔,他并不陌生。

    “是你……张家姑娘?”

    叮叮叮。

    而在他的身边,已经悄然围上了许多黑衣人。

    黑衣人和女人都是一个打扮,一身黑衣、头戴蓑笠、面无表情。

    他们同时拔刀。

    老人自然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在生死一刻,他大声叫道:“且慢!”

    他这一声,居然让众多黑衣人生生的停了下来。

    只不过,他们的刀也没有收回去。

    “老夫有罪!当死则死!不过不累家人,孩儿方六岁,就算大徐例也不该死!还望诸位饶他一命!令外,诸位是哪路神仙,让老夫不做一个枉死之鬼?”

    无人应答。

    站在老人身前的女子突然把钢刀一松,刺入了老人的心窝。

    老人还没有断气,他看着女子用雨水冲刷干净了刀上的血迹,然后一挥手。

    围着马车的黑衣人同时扔出了一个小陶罐。

    刺鼻的油味,就算是雨夜也不能遮掩分毫。

    老人的瞳孔猛的放大,他无神的眼睛里,倒映出了惊天的火光。

    雨声、风声、孩子的惨叫声。

    黑衣人依旧一动不动。

    为首的女人转了身。

    “记住我们的名字,别做枉死的鬼。”

    “我们是……无常!”

    “我叫……张攸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