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水谣
字体: 16 + -

第39章 老父

    李牧原从小母亲多病,几乎是父亲一个人带大的。

    生了多病娃儿,妻子身体又颇为虚弱,导致李翰林的经济直线下滑,仆人无奈请走了不少,到了最后只剩一个小丫鬟和门头老黄。

    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老翰林,做过饭、卖过画。书局的老板要出杂刊,讲一些洛阳的风情趣事,大多都是些荤话俚语,上不得大雅之堂,满京城只有李翰林曾经在杂刊上写过几篇小文。

    只因三两银可以给孩子买一根老参须。

    老父严厉、唠叨、衰老、贫穷。

    离家几日,李牧原嘴上不说,心里挂念极了。尤其是昨日慕容鹰犬突然翻脸,让他心里一点谱没有。

    第二天一早,李牧原求小柔补好了衣服,根据老纪的指引,穿过山洞,寻了一条小路。

    曲径通幽处,李牧原快马加鞭,手时时放在剑上。

    老纪他们准备的后路以隐蔽为第一,完全藏在了深山老林里。李牧原顺着小道翻过一座山,才看到远处有零散的村落存在。

    从风起昨晚陪醉鬼喝了不少酒,得知了不少消息,十七年前剑仙敲宫门后,据说留下了宝物在京城。

    本月月圆之夜,宝物就会现世,如果没人找到,只要新年一过,宝物就会隐匿无形。

    今日已经二十日了,十日后就是新年。

    只要过了年,武人们肯定会消失的无影无踪,这场京城的动乱自然也就会过去。但是时间越往后推,找不到剑仙遗宝的武人们就会越发疯狂。

    此时的京城应该是最乱的时候,若是昨天慕容鹰犬认出了丁老夫子和老纪,那李牧原肯定也连带上了。且不说朝廷会不会把李翰林拿起来,这种动乱的时刻,如果稍微失去了朝廷的庇护,等待一家人的肯定是……

    翻过山,踏过冰河。

    李牧原怀里有一小块令牌,这令牌是前朝的信物,可与当今的兵部侍郎联系上!

    这就是李牧原回城的依仗!令牌沉甸甸的,可他已经顾不上这些了。

    为了避开人,李牧原专走小路,一个时辰左右,他就远远的看见洛阳了。

    忽的,李牧原从山间小路听见脚步声,颇有些急促,唬的他一个纵跳跃到了一颗老树上。

    冬日里老树没有枝叶,李牧原就缩在树干后小心的打量。待到人走过去,他再小心的从树上滑下来。

    “可能是赶路的行人!可除了自己这种着急回家的,谁会走这条路呢?”

    李牧原没有多想,也没有好奇,刚要继续前进,就听得一声熟悉的呼唤:

    “牧原!”

    李牧原如遭雷劈,当场呆立,战战兢兢的回头,就看到远处的山路上一个老者正一溜小跑过来。

    心里似有万千思绪,千般不是,最终只化作一个字。

    “爹!”

    李翰林一身褐色衣裳,头发近乎全白,步履蹒跚,小跑几步就气喘吁吁,不过他丝毫未停,保持着一路小跑冲到儿子的跟前。

    “好!好!好!”

    老父亲一把抓住李牧原的手,热泪盈眶,说不出话来。李牧原找一块干净石头扶他坐下,老人才肯放手。

    “瘦了不少!”李翰林笑道:“不过长高了!”

    说着,他敏锐的注意到了李牧原身上的伤口:“这是怎么回事!都是爹没本事!噢噢噢噢,对!你的小马兄弟又给送过药来!我带着呢!”

    老头慌忙扯下包袱,当着李牧原献宝似的打开,包袱里有一块干粮,一个小水囊,一小块碎银子,再有的就是一个大盒子。

    盒子里面是各色药膏,十分齐全,跟崔如海给李牧原的一模一样。

    老翰林不分由说,拿起李牧原的胳膊,就要给他涂药。李牧原听得马无相没事,心就放了下来,他也知道拗不过老爹,就任他施为。

    “爹!你可是有什么要紧事!莫耽误了!”

    “爹哪有什么事呀!就是听小马说你们走散了,心中焦急。那日老先生上门,偶然说了个地址,我就实在等不得,就出来寻你。”

    “家里怎么样?”

    “莫担心莫担心!哦哦,对了,宫里昨日还遣使女上门,说你在外杀敌有功,有不少赏赐!银子赏了不少,不过都是前朝的老银,成色很差,这世道,皇命都敢贪腐……”

    “前朝老银?”李牧原心思一动,似有所查。

    “是,哎!你瞅爹这记性,陛下还赏赐了一幅画。”老翰林一拍脑袋,从怀里掏出一幅小小的画卷。

    画卷展开,乃是一一幅隐士雅居图,四个隐士在山林之间纵酒高歌。

    皇家行事往往都有特别的意味,怎么会赏李牧原这样一幅画?

    “老爹也不明白啊,昨夜一宿没睡,心想莫不是你在外面惹了什么祸事?”老翰林道:

    “爹也想过了,咱们不求什么大富大贵,陛下有陛下的要求,我们有我们的活法!爹在乡下还有亲戚,本想到找到你我们去投奔,现在正好!我们去躲过了风头再回来!莫要参加什么猎官大会。”

    “正好!我这几天也在一个小村,认识了些……朋友!”李牧原道:“不如爹你跟我一块过去?”

    “也行!”老翰林道:“凡事莫求亲戚最好!特别是咱家没钱!你爹这辈子,最不愿求人。”

    李牧原本来想着背上老爹去桃源村,只是老翰林无论如何也不同意。只得又让老翰林休息了会,二人就顺着李牧原来路返回。

    来的时候一路太平,可惜返程的时候运气却差了很多。

    他们刚走上一条平坦道路,就听得一阵马蹄声从不远处传来。李牧原不愿意生事,拉着老爹在路旁躲开,岂料骑士与他们擦肩而过,便骤然拉马,下来一个背着铁枪的江湖汉子。

    “俺乃卸甲门弟子赵庆功,我说……这位兄弟怎么有些面熟,咱们是不是在哪见过!不知道尊姓大名?”

    老翰林吓了一跳,拍拍李牧原的手臂,自己挡在儿子身前:“犬子有些怕生,这位好汉有什么吩咐只管对我说!”

    “谁要管你!”赵庆功一把推开老翰林,李牧原当时就要拔剑,教训这不知天高地厚之徒。谁知道老翰林被推了一把,后退一步,反倒连连朝着李牧原打手势。

    “好汉有话好好说……”

    老翰林一句话没说完,赵庆功就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小的卷轴,打开一看,上面竟有李牧原的画像!

    “错不了!错不了!今天黄道吉日!抓住了好大一条鱼!不想吃苦的,你小子就乖乖跟俺走!”

    老翰林大急:“好汉且慢!在下这里还有银两,拿去给好汉喝酒!只求好汉网开一面!”说着又作揖又鞠躬。

    可怜天下父母心,老翰林这般模样,哪里还有往日从容儒雅?只可惜赵庆功完全不为所动,一口差点呸在老翰林脸上。

    “网开?什么网?俺已经不打鱼了!行了吧!你看你那穷酸样,能有几两银子!这小子可值一千两哩!咦,你是他爹吧,正好一块拿去,也好表个功!你们两个泥腿子识相的就听话点!要不然爷爷一枪戳死你!割了脑袋一样换钱!”

    看着赵庆功凶神恶煞的模样,李牧原不怒反笑。

    “你那画卷可给我看看?兴许是你认错人了。”

    赵庆功愣了一下,再次掏出画卷,对着李牧原打开,冲着他指指点点:“没错啊!”

    “那画上的我少画了一样东西!自然不太像,你很容易就认错人!”

    “啥?”

    “剑!”

    好个赵庆功,间不容发之际竟然抓下了身后的钢枪,向前一隔。

    只听当的一声,剑锋砸在钢枪上。一股莫大力道传来,差点让他抓持不住!

    “好大力气!”赵庆功双手发麻,心中叫苦,谁曾想到这豆芽菜似的少年,竟有如此力量?

    好在他临场作战经验丰富,用枪拄地,如蛤蟆般向后跃开!身子刚刚站定,胳膊一甩,整个人如一张上弦的弓,甩过枪来就是一刺!

    这是他自己根据实战经验和派内武艺研究出来的回马枪,这些年用这招不知杀了多少朝廷官差,可谓无往而不利也。

    面对突袭来的钢枪,李牧原浑然不惧,一手倒背,淡定在身前挥剑。

    枪至。

    离人头见红只有分毫距离。

    却只差一分。

    剑刃划过,将枪杆斩断,枪尖落在地上,自然也没了力量。

    一只手抓住了断掉的枪杆,赵庆功只觉一股冰寒气力透枪而来,手竟被黏在枪杆之上挣脱不得!

    李牧原背剑,双脚微错。

    一手发力。

    五大三粗的汉子被他用枪杆挑了起来,在半空中不停挣扎,好像一面旗。

    “我爹生平不求人,今天也不能破例。”

    “你死了就不算人了。”

    杀机大现。

    老翰林叹口气,突道:“别再杀人了。”

    李牧原应一声:“今天先把人头存在你肩上。”

    一甩手,赵庆功倒飞数丈,砸在一颗树上,一柄无尖长枪破空而来,穿透赵庆功的衣服,将他扎在树上。

    “下次见人,可别光信画,光看着银子!”

    “这人是来送马的!走吧,爹!我带你去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