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八公主
字体: 16 + -

第二百零四章 一个决定,就是一辈子

这就是那夜你对小雪说的话,很绝情是吧,很不可思议吧?你莫羽居然会说出这种话。当时,我去看小雪,小雪和我说的时候,我也不相信。我不相信你这样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男人,思想里还会有这样迂腐陈旧的思想。但是,那句话终归是你说的。只是一个星期,一个星期的绝食,很快就让小雪不像个人了,只剩下一层皮包着一个骨头。她的灵魂却比她的躯体死的更早。我不知道她在挣扎着拿起桌子上的剪刀剪断自己的血管的时候,有没有过一丝犹豫,或者,她是幸福的吧,带着对你的爱和恨,她脸上的笑容到死都是温润的。莫羽,你在听我说话吗?”

刘薇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忽然发现莫羽的头慢慢垂了下去,还以为他听懂了自己的话,难过地哭起来了。低头一看,莫羽居然像是完全没有听到她在说些什么似的,弯着腰在捉地上的蚂蚁玩了。

“唉,明知道你听不懂我在说什么,但是我还是想把一切都告诉你-这样,我就可以没有遗憾地走了。”刘薇自嘲地笑笑,笑容里又如释重负地轻松,“而你现在也受到了惩罚,变成了这样一个样子,如果你是清醒的,看到自己现在这个样子,只怕是会痛哭出声的吧---你一直是个那样骄傲的人-----莫羽,我走了,以后也再不会回来了。十年,是我能等得起的极限。”

刘薇走了,她一直没有回头。如果,她回头看一眼,或许就能看到莫羽眼角大滴大滴落下的热泪。

或许,她的选择会重新来过,也不一定。

然而,这世界上的事情,从来就是这样,没有如果,也没有彩排。一个决定,就是一辈子。

星期五,朱颜又趁着放学后的时间,偷偷地溜到学校后面的红砖厂里,做散工。

红砖厂的包工头王麻子,本来是不肯收她的,但是经不住朱颜软磨硬套,只好答应了,说好工钱一个月四块,半个月结一次。

朱颜已经在这里做了快一个多月,红砖厂的人都认识她了,每次刚一去,远远地就有人和她打招呼。

“小颜,你来了!”每次都是这样,那个王麻子隔老远就扯开嗓子喊她的名字。

“嘘-----小点声!别让我同学听到了!”每一次,朱颜都会这样回答他,就像现在。同时心里埋怨这个王麻子热情过度,生怕别人不晓得她朱颜放了学不回家,跑到这里来挣钱似的。

“你快看,你又多了个帮手了--”和平常不一样的是,王麻子在和她打完招呼后,居然又加了句,手一指,“那个小子,是我刚招的人,以后,重活你都给他做。你只要把这堆红砖从这里搬到那里去就要的了,记得啊,每次少搬一点,别砸着手了。”

“莫小岩?”朱颜顺着王麻子的手一看,居然是灰头灰脸的莫小岩,失声大叫,“你怎么也在这里?”

“我怎么不能在这里?这里是你买下的吗?”莫小岩没好气地回了句。小气鬼,还在记恨那天早晨她告状的事情呢,哼。

“和你说话,算我倒霉!”朱颜恨恨地瞪了莫小岩一眼,再也不搭理他。放下书包,就熟门熟路地干起了活。

过一会儿,她听到莫小岩在她身后问:“喂,这铲车该放哪里?”

“干吗要来问我?你不晓得自己去问王麻子啊?”朱颜翻个白眼,没好气地说。

“王麻子让我来问你,说这铲车之前都是你负责收的。”莫小岩倒是温顺地低眉顺眼,语气始终淡淡的,不温不火。

朱颜瞪他一眼,从他手里抢过铲车,咚咚咚咚跑到砖房了,轻车熟路地把它推进了杂货间。

“不许回家告诉我外婆,听到了没?”回家的路上,朱颜揉揉酸痛的手臂,追上大步流星走在前面的莫小岩,恶声恶气地威胁他。

“我才没有那么多闲工夫呢!”莫小岩头也没回,没好气地说。

天已经快黑了,四周的山林里发出鸟雀归林细细碎碎的声音,偶尔飞过一两只乌鸦,嘎嘎地叫,吓得朱颜只得紧紧地跟在莫小岩身后。

“我去打散工,是想买学校门口的那本《山海经》。”好像是要讨好莫小岩似的,朱颜自说自话起来,主动告诉了莫小岩她在这做事的原因,“我已经买了《三侠五义》,《西游记》了,你想看吗?我可以借给你!”

“我很忙,没有时间看那些闲书。”似乎觉得回答地太冷淡了,莫小岩顿了顿,又说,“你为什么这么喜欢看那些书?你不知道书里面那些事情都是别人编出来的么?”

“不会啊。”一说起书,朱颜就滔滔不绝了,手舞足蹈地比划着,“书里面讲的那些事情都像真的一样呢,那个孙悟空好厉害的呢,他会七十二变,还会筋斗云,你知道筋斗云是什么东西吗?-不知道吧,筋斗云就是一个筋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呢。唉,我也好想像孙悟空那么厉害,那样,我就可以晚上去港城看我爸爸妈妈,白天再一个筋斗云翻回来上课了。”

末了,朱颜老气横秋地叹了口气,无限惆怅地望着天空,呆呆地机械地走着路,再也不开口说什么。

莫小岩见她突然一下子沉默了,回头一看,见她脸上竟然有泪痕,吃惊地问:“喂,你说孙悟空,怎么说得好好地在这流眼泪了?孙悟空难道也是这样的爱哭鬼吗?”

“才不是呢!”朱颜被莫小岩一本正经地样子逗得破涕为笑,两个人有说有笑地继续往回走。

“你为什么那么喜欢孙晓甜呀?”像是经过慎重考虑似的,朱颜轻轻地问。

“她是我哥哥喜欢的女孩子。”莫小岩看一眼朱颜,眼地里的神色深不见底,“所以,我要替我哥哥对她好。”

朱颜曾经问过莫小岩,是不是人一天天长大,烦恼也会一天天跟着长大。莫小岩说,人之所以会觉得烦恼,是因为有时光木盒。朱颜问什么是时光木盒,莫小岩说,时间是个心眼很不好的老头,他自己过得不开心,所以也不愿意看着别人开心。他有一个木盒,专门抢了别人快乐幸福的时光装进去,却把失意悲痛灾难等等时光作为交换。

邻村回家接小孩的秦三这次除了自己家的娃,另外还带了六七个小孩。他们这些同在港城打工而又打算接留在老家的小孩来团聚的的老乡,为了节省路费,每次都只轮流派一个人回来。为了防止路上人多拥挤,这么多小孩不容易照顾更怕走丢,秦三想了个好主意。他用干稻草揉了根长长的绳子,依次套在每个小孩的腰上,最后又套在自己腰上,就这么你牵我我牵你,去乡里坐汽车到县城,再坐船到港城,一路上倒也畅通无阻。可到了港城火车站,问题就来了。

火车站民警见一个穿着邋遢长得贼眉鼠眼的中年汉子,像赶牛一样赶着一群小孩,东张西望地准备上火车,疑心他是人贩子,二话不说就把他们带到了车站派出所。那秦三哪见过这架势,还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见一群警察把自己单独带到了一间屋里,语无伦次地问:“我说警察同志,我们的火车快要开了,你们把我带到这来做什么?我家那些娃娃呢?”一个年长一点的警察,手里拿着刚从他们身上解下来的草绳,瞪着他大喝一声:“好猖狂的人贩子!你家的娃娃?你敢说那些小孩都是你生的?还用草绳绑着,那不是贩卖来的又是怎么来的?还不给我老实交代!”秦三被他这一喝吓得六神无主,有理也变成了无理,结结巴巴地竟再说不完整一句话。

好在那边被单独带到一间房里询问的小孩,很快就证实了秦三的清白。当得知这群小孩是农民工子女,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已经好几年没见过自己的父母,而之所以秦三会给他们腰上套上草绳是自己一个人没法照顾得来这么多小孩,万般无奈之下这才不得已而为之。好几个年轻的警察眼眶红了,一人抱起一个怯怯地望着他们的小孩。

抱起朱颜的是个平头,小眼睛的年轻警察,二十岁左右的年纪,朱颜偷偷地在心里叫他好看的大哥哥。好看的大哥哥问朱颜叫什么名字,读几年级了。他告诉朱颜自己叫方宥。方宥。朱颜偷偷在心里记下了这个名字。

警察把他们护送上了火车,并且嘱咐列车长给他们找到坐的地方。秦三这是头一回坐火车有正式的位置坐,以前和这次一样,每回都只能买到站票,有时候甚至连站票都买不到,还得在火车站外面睡一夜。一天一夜的旅程,就是这样站着熬过,除非运气好,能在洗漱间的洗漱台上占一小块地方,把屁股压缩了勉强放进去,蜷缩着打个盹。

火车开动了,警察们还在车窗外站着没动看他们,方宥一直在对朱颜笑,他有一颗很好看的虎牙。朱颜也想冲他好看地笑一笑,可惜火车开得太快了,朱颜的笑酝酿好了还没来得及给方宥看到,火车哗地一下已经开出了好远。朱颜趴到车窗上往外面看,外面已经变成了一堵栽满夹竹桃的围墙。

下次再看到好看的大哥哥,一定要让他看到自己的笑。朱颜在心里想。她还小,小得还不知道这世上有命运这种东西,她以为两个人第一次相遇了,就理所当然还会有第二次。她还不知道这世上的很多人,就犹如这趟火车上的人,交点过后便是愈行愈远,生死不见。即使,即使老天垂怜,此生还能再见,那个时候,一切也早已悄然变得面目全非。

在火车上颠簸了一天一夜之后,他们终于在港城火车站下了车。公汽又载着她们晃悠了近两个小时才在一片棚户区前停了车。这便是他们在异乡的家。朱俊海已经快一年没见着女儿,一见到朱颜,便一把将她抱在怀里,慈爱地看了一遍又一遍,嘴里不停地说:“长高了。也黑了。好像瘦了点。”一旁给朱颜剥香蕉的莫长彩嗔怪地瞪他一眼,说:“你是说我妈没把小颜照顾好?”朱俊海亲一下女儿的脸,说:“我哪敢呀。妈肯替咱照顾小颜,我已经感激不尽了,怎么还敢说这种混账话。”莫长彩得意地笑笑,和朱俊海一起看着朱颜吃香蕉。

朱颜被他们看得不好意思,说:“爸,妈,你们这样一直看着我,我怎么吃呀!”莫长彩和朱俊海相视一笑,莫长彩说:“好好好,爸爸和妈妈不看你,你乖乖地吃完这一根,兜里还有呢,妈知道你爱吃香蕉,给你买了好多呢。”朱颜说:“我还想再要两根。”莫长彩一边从兜里拿出两根香蕉,一边说:“一次别吃太多了,会拉肚子的。吃完这三根,剩下的明天再吃,啊?”

朱颜不说话,三下两下把两根香蕉全剥了,朱俊海手里塞一根,莫长彩手里塞一根,说:“爸爸,妈妈,你们也吃吧。我知道你们平时肯定也不舍得买来吃的。你们要是不吃,我也不吃了。”朱俊海和莫长彩没办法,只能接过来心疼着吃了。

晚上,朱颜睡下之后,莫长彩对朱俊海说:“海哥,你有没有觉得我们的女儿变了?”朱俊海说:“你也感觉到了?她今天一下火车我就发现了,但那种感觉就是说不上来。”莫彩说:“没以前的大气,做什么都小心翼翼,好像谁会突然跳出来骂她一顿似地。”朱俊海想了想,觉得就是感觉,点点头,说:“嗯,对,晚上吃饭,我没叫她吃那碗鱼,她就不敢伸筷子。这孩子,难道是一年不见,和我们生分了?”莫长彩叹口气,说:“可怜的孩子,一定是跟着姥姥舅舅舅母,察言观色惯了。”朱俊海听了,心疼地不得了,爬起来去看朱颜熟睡的脸,亲了又亲。莫长彩说:“听四棱子说,他做事的那个工地旁边有个学校,专门收民工子女入学,要不我们改天去问问,干脆就别让小颜回去了。”朱俊海说:“好是好。可万一学费很贵,你的病也要钱-----唉,都怪我没本事!”莫长彩拉住捶胸哀叹的丈夫,两个人唏嘘了半天,抱头睡下。

莫叶子的父母莫三炮和秦穗现在是一个建筑工地上的短工,暂时住在工地里临时搭建的工棚里。他们一年四季居无定所,游荡在各个需要廉价劳力的工地。莫叶子被父亲领进散发出一股汗酸味的房子,并未看见朝思暮想的弟弟,她问莫三炮:“爸,妈妈和弟弟呢?怎么没在家里?”莫三炮瓮声瓮气地说:“你妈在工地上搬红砖,咱们这就去接你弟弟回来。”

当那扇长满青苔歪歪斜斜的木门被推开,十几个脚上被一根绳子拴住,年纪从几个月到几岁不等的小孩出现在莫叶子眼前时,她一时惊呆地说不出话来。

这是一间废弃的厂房,空荡破败的房里凌乱地铺着几张草席,十几个小孩被不远不近地各自拴在木桩上。为了防止他们打架,绳子的长度刚够他们够着放在角落里装着水的不锈钢碗,却不够他们互相接触。装满水的碗,有些已经被打翻过来,被水撒湿的水泥地板上趴着一个睡着了泪痕犹在的小孩。有小孩在咀嚼草席上扯下来的苇片,有小孩扯着嗓子哭得满头大汗额上青筋毕现,有小孩在吃自己的脚趾头。听见门响,他们都往门口望去,一见不是自己的父母,扭过头继续手里的动作。转过头来不见他们有希望的表情,转过头去,同样不见他们有丝毫的失望,从头至尾都是不可思议地漠然。或许是每一天这样的情形都会上演无数次,纵使小如他们,也早已被**地在希望与失望间找到了平衡点。

莫小宝本来在玩驴子推磨的游戏,他绕着木桩打着圈走,想象着自己脖子上套着一个木架,木桩是磨盘,一圈一圈磨小麦。妈妈说,要是他乖,不哭也不闹,晚上就做麦饼子给他吃。可是后来绳子不知道为什么缠在了一起,只剩下短短的一截连在他的脚上和木桩上,莫小宝怎么解都解不开,一个下午动弹不得,只能一直抱着木桩趴在旁白的水泥地板上哭,哭累了就嚼木桩上的木屑。

一眼看见爸爸进来,他松开抱着木桩的手,挣扎着要站起来,却又被脚上的绳子绊倒在地,他张开手臂要莫三炮抱,打着哭腔口齿不清地说:“爸,爸,小宝要吃奶,小宝要吃奶--”

这就是弟弟么?和自己想象中虎头虎脑的可爱样子真是差太远。莫叶子对这个哭得眼泪鼻涕糊了一脸的小胖子有点失望,她伸出手对着这个白胖地不近情理地小男孩说:“我是姐姐,小宝不记得姐姐了吗?”莫小宝睁着被脸上的胖肉挤得没地方安放的小眼睛,仔细看了看她,扭过头继续对莫三炮说:“爸,爸,小宝饿了,小宝要吃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