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家末徒
字体: 16 + -

第三十五章 光阴画卷三千年

    陈阿婆心里很喜欢陆丑这个女孩子,又曾经和狗蛋儿共患过难,在武道一途上的天赋也算惊才绝艳,除了长得丑以外基本没什么可指摘的了。

    陈阿婆甚至还想过撮合撮合狗蛋儿和陆丑定个娃娃亲之类的,不过为人父母亲人的在给晚辈寻找良缘的时候大多比较求全,陈阿婆也不例外,也只是想了一想,就觉得容貌这一项也确实太过重要便熄了这个念头。

    但内心还是觉得对陆丑是有些亏欠的,如果不是青鸾道长突然从中横插一杠,自己过些时日就会和陆丑提一提收她为徒的想法。

    但现在既然青鸾道长有意收陆丑为关门弟子,也算是陆丑福缘深厚,陈阿婆虽然有些隐隐的忧虑但还是愿意为此事尽一些绵薄之力,希望陆丑能够抓得住这一份福缘,从此似鲤鱼跃龙门,大道可期矣。

    于是很有耐心的对陆丑讲起了凤凰山的历史:

    “青鸾道长所居的凤凰山别看不高,名声不显,却是真正的神仙之宅,灵异之府。

    在三千年前的全盛时期,曾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住有上千名道士。

    甚至九州中最为有名的龙虎山的大天师每隔百年都会出山一次来此修道,昔日九州五霸的天下霸主皆虔诚登临此山寻仙问药,历代文人名士也是纷至沓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文章,

    只不过后来乱世纷争,诸侯割据,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种种变故再加上时间的流转,这座声名远播的道观便渐渐沉寂下来了,渐渐的便被世间遗忘。

    这也是大家现在都没有听说过凤凰山道观的原因。”

    陈阿婆停顿了一下又像教导狗蛋儿一样对陆丑说:

    “陆姑娘,名声这东西老太婆认为不太靠得住,不是名声大就厉害,名声小就没本事,世间名不副实的事情多了去了,况且很多信息都被少数人掌握,世人被蒙蔽的可能性也许更大呢?”

    陆丑认真的听着陈阿婆说的每一个字,默默的把这些都记在了心里。今天这事是和自己有关的大事,所以陆丑也不扭捏,有些问题还是要问一问的:

    “阿婆,三千年前声名远播的道观怎么会在如今闻所未闻呢?

    我见过云流山的龙兴真人,听师父说起过龙岩观的一些传闻,仅仅是梧州的第一大观,在其他几洲也是很有声名的,就算他们遭遇变故经历很久的岁月,在梧州也总有人会记得吧?

    甚至也许还会衍生出很多传说呢,怎么九州大地上这么重要的一个大观却会一下子就销声匿迹了呢?”

    陈阿婆正要说话就被青鸾道长制止了,青鸾道长站起身来手指轻轻一动,拉着陆丑走入了一幅光阴长卷中。

    青鸾道长如闲庭散步一般与陆丑并肩走在这幅不断流动的画卷中,陆丑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开始,又看到了一个时代的结束。

    她看着岁月的更迭,时光的老去,看到了人吃人的残酷,也看到舐犊情深的爱意。

    终于她看到了三千年前的兵荒马乱,当时的观主悲天悯人,不忍流民饿死,在凤凰山的脚下建起了一个和陶罐村一模一样的村庄,只要是有福缘进入村子的流民都可以得到他的庇佑。

    战火绵延,哀鸿遍野却始终绕开了村庄,但本该如世外桃源一样宁静祥和的村子却因为人性的自私在激烈的内讧。

    有精壮汉子把村里避难的老幼妇孺撵出了村子,为他们在外面水深火热的亲人腾地方。

    有的则暗地里小偷小摸,过了差一点被饿死的日子,总是内心惶惶,想为自己未来生活可能存在的变故多积攒一份保障。

    甚至还有饱暖思**的,本就不是什么良善之辈,在末世之中更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活一天赚一天,就要一个随心所欲。

    那心思单纯的年轻道长本是想尽一份力量,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无上哲思来建造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让有这福缘之人能躲过一劫。

    却没想到从大难之境一下子到了安逸之所,人心复杂尽显人性之恶,年轻道长很是受伤,撤去了这村庄的无形保护,那村子如其他普通村庄一样经历战乱又变回了一片荒地。

    并没有被战争波及的鼎盛道观从那之后关闭了道门,不再接待任何外人,那个年轻的道长也云游四方去了,道观中的道士走的走,散的散。

    昔日蔚为壮观的九宫八观七十二庵,渐渐的便只剩下现在的一座三清殿和一座三官殿了。

    陆丑默默的看完后内心百转千回,既为那道长难过,又愤恨那些村子里的兽行,又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陆丑有些茫然,是不是不该无为而治,像世俗王朝的这种治理国家一样治理村庄是不是就会好很多,既然做了是不是就应该做好?

    大争之世各国重新洗牌,混乱终止后的分久必合,人们不就又过上了太平盛世?道长所做就是救下了几个人?难道没有其他更有意义的做法了吗?

    青鸾道长又轻轻一点,二人又回到了屋内,陈阿婆和青鸾道长手边的茶水还冒着刚出炉的热气,而陆丑却觉得这世上已过千年,满腔的惆怅不知如何开解。

    “只要守心归真,不请福而福来,不攘祸而祸去矣。”

    青鸾道长似看出陆丑的疑惑说道:

    “道家讲究以辅万物之自然不敢为,意思是遵循万物的自然本性而不妄加干预。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当时的九州混战也是点点滴滴积累而成,末世之中大势已定,那道长就算是再道法精深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逆势而行,再说天地间各有其规矩,是不能僭越的。

    他那时想在规矩内行一些善意却不想弄巧成拙,但这事反倒让他更近道了。你也不必为他难过。”

    陆丑更加疑惑的问道:

    “为何反倒更近道了?何为道?”

    青鸾道长旁边的小道童看着一头雾水,眼神迷茫的未来师妹又急又气,顾不得维护师父好不容易一次正正经经的形象,走到陆丑面前指着她的榆木脑袋跳脚的说道: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他从这次失败中吸取了教训,开悟了呗。应该算是天道对有善心善意之人的优待?”

    陆丑再一次惊讶的看着这个嫌弃自己悟性差的稚童,小道童翻了个白眼更加嫌弃这个未来的师妹了,师父的眼光真是一年不如一年,难道是岁数大了?

    那何时才能收一个能够让他俩都扬眉吐气,挺胸抬头的徒弟呢?真是愁人。

    “他知道你我所说并不是因为他也看到了那幅画卷或是知道你的所思所想,只是因为他别的本事没有,悟性倒是将就而已。”

    青鸾道长解释道,说这话时分明特别嫌弃的看了一眼自己的这个徒弟。

    陆丑还有很多问题要问却思来想去说不出一个问题来,她自己也知道自己内心根本没有想明白要问什么,只能将这些迷迷糊糊的疑问压在心底。

    但是她特别确定的一点是,眼前的这个道长一定就是三千年前的那个年轻道长,虽然她根本看不清当时那个道长的面容,但是陆丑就是莫名其妙的那么笃定。

    也正是这样的笃定让她对这个名字叫青鸾的道长生出了一丝好感。

    “陆姑娘你愿意做青鸾道长的弟子吗?”

    陈阿婆轻声提醒有些发愣的陆丑。

    陆丑回过神来有些不好意思的一笑说道:

    “如果道长答应我一个条件就成。”

    这话可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彩萍长老直接捂住脸重重的叹了口气,陈阿婆神色依旧但抓拐棍的手指却动了一动,小道童更是不得了,围着陆丑转了好几圈,上下打量的仔仔细细。

    只有青鸾道长面露微笑点点头,像是很高兴这买卖做成了似的。

    “道长知道我所求之事?”

    陆丑见青鸾道长的反应更是觉得这道长真的是厉害啊,比想象的还要厉害的多啊。

    “当然,我的推演之术这普天之下也找不出来几个咯。”

    青鸾道长这时也不再正襟危坐,颇为得意的自夸自话。然后又对陈阿婆感谢道:

    “阿婆此次之功莫大,咱俩这交情算是瓷实了,阿婆未来若还有不决之事还可以来凤凰山找我,找她也行,哈哈哈。”

    指了指陆丑很是开怀。

    “一定。”

    陈阿婆客气的说道,高兴肯定也是有的,谁不想多结一份肯定有用的香火情呢?

    “好徒儿,你在这里再住几天还是直接和我回观里?”

    青鸾道长对陆丑和对小道童态度截然不同,这让一旁的小道童很是愤懑,刚刚还觉得多个师妹的好心情被他师父搅的一点不剩。

    “我还想再这里待几天和大家告个别,可以吗?”

    陆丑还不太习惯叫青鸾道长师父。

    青鸾道长不以为意,和蔼的点点头,和陈阿婆告辞后,拎着小道童就转眼间就不见了。

    彩萍长老送走陈阿婆后狠狠的对着陆丑竖了个大拇指:

    “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彩萍长老你也觉得我这新师父厉害?”

    “不,我觉得你厉害!”

    “为啥呀?”

    “本来已经中了一桩天大的福缘,你却生生的沉住了气又要了一个小彩头,你未来一定是治家有方持家有道的贤妻良母啊!”

    “嘿嘿,彩萍长老看你说的,我悄悄的告诉你啊。”

    陆丑左右看了看后趴在彩萍长老耳朵上用特别小的声音说道:

    “其实不是小彩头,是大彩头,哈哈哈。”

    彩萍长老眉眼带笑的一把捂住额头,真是岁月不饶人,和年轻人真的是聊不到一块去啊,话不投机半句多,真是要嫉妒死这个小丫头片子了。

    已经回到山门的师徒俩也心生感应,小道童这才高兴了一些道:

    “这才像是咱们观的人嘛!师父你说是不是?”

    青鸾道长没有搭理他,还故意嫌弃的瞥了他一眼板着脸走了。

    小道童撅着嘴气鼓鼓的喊道:

    “别我和炫耀,有啥了不起的,收个女徒弟咋啦,还不是要叫我大师兄,臭老头你心里都乐开花了还故意气我,有你这么当师父的吗?

    信不信我把那个丫头片子整的天天去你那哭哭啼啼,麻烦死你!哼!”

    一个无形的手掌在空中狠狠的拍了小道童的脑袋,小道童瞬间更是炸了毛:

    “不信等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