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逝幽幽莲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犹是有情无思时(4)

这一年的残余,宫中忽然流传起一段逸闻,却是关于高贵人的。

说她曾梦见自己被ri光所环绕,躲到床下,而ri光追逐不止,化为龙形……不久后,她便怀了身孕。

元宏自然也听说了。一ri,向我问起:“妙莲,这话是从哪儿来的?”我笑道:“既然是梦,除了文昭贵人,还有谁知道呢?”元宏不以为然道:“文昭贵人已经去世很久了。”很久了么?其实还不到两年。我心中恍惚,半晌才道:“恐怕这其中有曲折之处吧。”他思忖片刻,直望进我的眼睛里去:“你觉得此梦何解?”

“此奇徵也,贵不可言。”这番措辞,早已烂熟于心,但我仍作半思半言状:“ri者,君人之德,帝王之象。光照女身,必有恩命及之。而躲避不开,说明主上来求,女不获已也。”元宏微有笑意,又有几分嗔怪的神sè,道:“你是在影shè朕么?”

“不敢。”我掩口而笑,又道,“梦月入怀,犹生天子;何况ri照之徵?因而,这是诞育人君之象。”元宏先是默然,继而似笑非笑道:“你说得是恪儿么?”

他虽在笑,然而那话却尖锐,其中的戒备与怀疑,隐约间刺痛了我。我忙辩解道:“不,既然恪儿如今为臣妾所收养,臣妾又怎么敢这么说?”元宏沉吟道:“那么,这些话是谁传出来的?”

“昔ri为高贵人所信任的宫人,或许知道这个梦吧。”我定定神,镇静地回答,“臣妾斗胆揣测,高贵人怀孕时,必不敢外传此梦,怕皇上不信,又怕有人嫉妒。一旦生了恪儿,也不敢说了。立太子而杀其母,她怎么敢冒这个险?及至恂儿作了太子,这话更加说不得了。如今,太子既废,高贵人虽已不在,知情人却沉不住气,以为梦境果真应验了,所以……”

元宏只是低头沉思。半晌,忽然举目看我,陌生的、深而切的,带着些审视的味道。我心中不安起来。他却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微一笑。

不久,任城王从平城遣人报讯:叛乱已定,收捕陆叡及其党羽下狱,听候处置。

事到如今,立储已迫在眉睫。李彪和王肃先后上书,请求皇帝早ri定下储君,以安人心。元宏却犹豫了。他只字不提此事,我也只当不知道朝野对于此事的争议。然而心中并不能做到安之若素。

元恪前来请安时,我问他:“宫里的传闻,你听说了么?”他点点头,有些局促不安的神sè。我又问:“那么,你知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他虽是茫然的神sè,眸子却亮得惊人。我无声地漾出一丝笑意:“恪儿,你以后会明白的。我一定会将你父皇的江山,交到你的手中。”

元恪并未成年,此刻却如大人一般,清晰地说:“我不愿让娘来承担风险。”我心中一震,微笑先于泪水绽出:“傻孩子!”我拍了拍他的手,在低头的瞬间,将泪咽下。

几ri后,伴着元宏在亭中小坐。

我闲闲地拨着七弦,曲不成曲,调不成调。元宏虽朗然说笑,眉间的抑郁却若隐若现。他终于问:“朕昔ri曾问你,几位皇子中谁最出sè。你可还记得?”我淡淡地回应他的试探:“记得的,是四皇子。”

我这般直接,并且恳切,元宏不禁感到诧异,然后说:“群臣劝朕早ri立太子。”我喉间只是“哦”了一声,指尖在尾弦上轻轻一勾,漫不经心的模样。却猝然听得他问:“难道你不希望立恪儿么?”

他仍然微笑着,灼灼的目光却迫得我几乎窒息。我半晌才踌躇道:“臣妾并不能说完全没有私心,毕竟,臣妾所能依靠的,惟有恪儿……”

“是恪儿?”淡淡的震惊之后,他的微笑蓦然有了悲凉的味道,却仍然是笑着,似问非问,“你认为朕将来会冷落你?”我心底一凉,似触动了长久以来暗藏的心事,随之垂下头,哀伤地说:“会的,会的。你是天子啊!”

他不说话了,我也说不出话。

“你的意思我明白……”元宏终于启齿,神情端凝,声音亦是庄重的,“我也想使你安心。身份、地位,原本无关情义,但若能使你安心,我决不吝惜……”我知他这番话经过深思,缓缓道来亦是一诺千金,而他此刻的眼神亦是温柔而执著,虽也有丝丝缕缕的哀伤与无奈,却恰好作了承诺的点缀。于是,我身不由己地陷入其中,心下欢喜,且又带着卑怯的敬畏。一如多年前,对他的深情,深信不疑。

他说:“恪儿行二,这原本是没有争议的。何况此子仰慕汉学,朕也很放心。但,朕近来心思烦乱,总不想在仓促间变更人事。于立储是如此,于立后……”

我不禁失sè,顿时局促不安起来。我固然不在乎这一朝一夕,却惟恐被他窥见了心思。他忽然温柔一笑:“朕说过的话,必会兑现的。你放心罢。”温柔中,忽又泛出一些苦涩与沧桑。

太和二十一年,正月,元宏忽然召集了七位皇子。元恌还不满三岁,由我抱着他。

自从废后,元怀、乐安公主,以及元恌,都交由我抚养。元恌的生母虽然在世,但我向元宏请求道:“臣妾未曾抚养过那么小的孩子,皇上能否成全?他原本就是过继给废皇后的,郑充华又是冯家旧人,我必不亏待他们母子。”元宏笑而颔首。我其实并不费心,横竖有他们各自的保母,我的心思仍然只在于元恪。

郑充华曾要求亲自抚养元恌。我冷笑起来:“你的孩子?你何曾有孩子?这孩子不是已经过继给皇后了么?皇后被废,自然是交由我抚养。”

郑充华心中凄惶。冯清被废,她既不受宠,又无家世,何况有子而不能亲自抚养。她此刻已不复当ri的佻巧,流着泪哀求道:“昭仪,他毕竟是我十月怀胎生下来的……”我淡淡一笑:“十月怀胎又如何?你不是也把他过继给废皇后了么?”郑充华噎住,只是流泪。我挥手道:“不必多说了。我自会照顾好他。”

此刻,我抱着元恌,亭亭立于元宏身侧。忽然瞥见郑充华悲戚的目光,而元恌,却早已认不出她了。这种残忍,我无法领会,但我的快意却交织着酸楚。

面前的长几上,罗列了宫中宝物,一片金碧,粲粲夺目。我并未细看,只是凝神揣摩着元宏的意思。

他向几位皇子说:“你们喜欢什么,就随意抓取吧。”说着,他与另一侧的元勰,相视微笑。我心中已领悟过来,悄悄向元恪递了个眼sè。

元宏笑道:“恪儿,这里你最大,你先来选。”元恪出列,辞谢道:“儿臣是兄长,就让弟弟们先选吧。”元宏微有喜sè,颔首不语。

我抱着元恌上前,轻声道:“恌儿,你喜欢哪些?”宫女过来帮忙,将他抱下来,凑近桌面。他的小手只一味的扑颠,最后却抓了一只铜制的兕觥。我心中没来由地一惊,这一件是祭器啊。

然后,是罗夫人的元悦。他与元恌一般大,罗夫人牵着他,他抓的是一件金莲佛灯。元宏忽然轻声笑道:“可惜了,这一件本该留给你的。”我勉强一笑:“这孩子与佛有缘。”

元怀抓了只镂金错采的长颈瓶。元怿出列时,我不动声sè地瞥了罗夫人一眼。她神sè安然,只向元怿微微一笑,鼓励他上前。元怿十一岁,踟蹰片刻,抓了一件玉柱斧。我暗暗思忖,斧钺象征权柄,这孩子应该相当有决断吧。

接着,元愉抓了一柄七宝腰刀。

元恪却仍然站着不动。元宏笑道:“恪儿,你没有喜欢的么?”他悄悄看了我一眼,我的目光定视于某一处,久久不动。他走过去,将那柄骨如意轻轻举起来,道:“儿臣就要这一件。”眼中含笑,说得果断而诚挚。

如意,与人讲论时,可持在手上,用以增强说话的气势,亦有领袖群伦之意。而如意,又是多么美好的兆头。骨制的,自然又好过镶金嵌玉。

元宏赞道:“难得恪儿不喜珍宝。”身侧的元勰,但笑不语。

于是,正月丙申,遂立元恪为皇太子。

注:元恌早逝;元悦好读佛经,览书史;元怀平庸、奢侈;元怿风神秀伟,明于决断,死于非命;元愉起兵谋反;元恪即后来的宣武帝,雅爱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