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逝幽幽莲
字体: 16 + -

第十六章 何事秋风悲画扇(4)

元宏翌ri问起:“这些人,你以为如何?”没头没脑的一句,他就是这般自信,自信于我能够揣摩到他的意思。我平静地说:“那些女子,都不错。”

“不错?”元宏笑了,饶有兴味的,“那么,仔细和我说说。”我心中恨意丛生,不动声sè地反问一句:“皇上以为如何?”他不曾察觉到我的情绪,果真思忖了片刻,道:“朕以为,李中书的女儿,气度颇佳。”

果然。李媛华,无疑是其中最出sè的一个。她的好处,倒不在于雪肤花貌,而是言谈举止间自然流露的那种淡定和从容。yin翳笼上我的心头,且不断蔓延。我试探道:“不错。然则,皇上意yu何如?”

心跳霎时紊乱了。我忽然痛苦万分,深知他无论作什么决定,我都是无法左右的。孰料,他很干脆地说:“那么,就指给彭城王吧。”

我顿时愕然,竟怔住了,不能言语。元宏亦是一怔,先前不曾留意我的情绪,此刻回头想想,也就明白了。

“妙莲,你……”他失笑,又摇头叹息,“你想到哪里去了!当ri,太皇太后已经为朕聘了李冲、郑懿之女进宫,这是为了安抚汉姓高门。如今,朕何须锦上添花?”我亦有赧sè,仿佛见不得人的心事,被最不能知道的人所窥破,难堪而又不安。然而,与此同时,心底却是真正舒了一口气。

“妙莲,朕是想让六位皇弟与汉族大姓通婚。借你的慧眼,挑出六个合适的,彼此心里也好有个数。”元宏心情甚好,亦有闲情与我周旋于这些琐碎:“怪我没说清楚。但我以为,你必不会多心。”

我有些窘,然而这层危机既化为乌有,心思也就灵动了,因笑道:“臣妾以为,是秋扇见捐的时候了。”

元宏忽然神sè一正。秋扇见捐,这背后藏了女子凉薄的命运。过了许久,他忽然柔声念道:“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我心中恍惚,只觉察到一种破碎的伤痛,而甜蜜却又隐约有之。他的笑意温柔而深邃,在我耳畔轻声问着:“你还记得么?”

十二年了,整整一个轮回。谁又是谁的“一心人”?他自然不是,我却也不是了。泪水跌落,我心中的哀伤无法出口。

他忽然有些无措,问道:“好端端的,怎么伤心起来?”这般问,显见他并不曾把那两句诗放在心上。然而,这些年来,他又确实为我冷落了众人。大概唯一的慰藉,就是这一时一刻的真心相守吧。

我悄然拭泪,缓缓笑了一笑。

半晌,才拾起方才的话题:“皇上的意思,是要为六位亲王指婚?”不待他回答,又有了疑问:“有几位殿下已经有了王妃……”元宏苦笑道:“朕何尝不知道这个难处。原来的妻室,只得降为妾媵了。”

我大惊:“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啊!”元宏仍是苦笑,语气却是坚决的:“确实让他们为难了。但为了汉化,他们必须接受。身为皇族子弟,他们必须有所牺牲。”

我无言以对。心里忽然想,元勰和李媛华是再相称不过了。而我的欢喜中又有淡淡的失落。

翌ri,冯清于清徽堂请求觐见。我恰好拟了六个中原望族女子的名字,执着一卷纸,从阶下走过。此地的侍从,早已与我相熟。长秋卿白整迎上前,轻声道:“皇后在此。”我怔了怔,心里明白是怎么回事,摇摇手,还是兀自走上前去。

刚踱到廊前,冯清的声音蓦然扬起:“宫里已经有了一个汉人,皇上还嫌不够么?”我停住了步子,快意伴随着尖锐的刺痛。

“你这是什么意思?”元宏沉着地问。冯清以压抑的愤恨说道:“皇上一味讲求汉化,朝政上的事,但恨臣妾无力谏止;但您要纳汉姓高门的女子为妃,臣妾并不能容许。”元宏并不解释,只是冷笑:“你不能容许,又当如何?”

话中的漠然与轻蔑,连我听了,也不免惊心。果然,冯清愤然道:“陛下以皇后懿旨召汉姓女子进宫,但臣妾并不知情。您未免太不尊重臣妾了!”她顿了顿,又道:“臣妾虽然不才,但也是太皇太后生前亲自选定的皇后,如今尚居后位,陛下若要纳汉妃……”

“够了!”元宏忽然打断她,咄咄逼人地质问,“太皇太后选定的皇后,你以为朕不敢废?”

我心中一动,转身从容离去。白整仍侍立于阶下,见我出来,便以征询的目光看着我。我笑道:“算了,还是不打扰皇上和皇后了。”走过几步,回头又道:“你不必让皇上知道,我曾来过。”

慢慢地走回去,却见给事中王遇匆匆走来。我垂手立于道旁,微笑道:“王大人这是往哪里去?”他行了礼,有些心不在焉地说:“臣yu觐见皇上……”忽然抬头,打量了我一番,问:“昭仪可是从清徽堂而来?”

我心中冷笑,面上却是平静的:“不,我是想绕过去看看皇子们的功课做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