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逝幽幽莲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惆怅妆成君不见(1)

回宫后的第三ri,正是望ri。那天,理当去觐见皇后。

我仍着汉装,月白披帛,一身榴花红,简静至极,却也有灼人眼处。昭阳殿的户限之外,我默然立了半晌,心觉难堪,但重回宫廷毕竟也有得sè。当内侍唱报出左昭仪之名后,殿中一切声响,刹那凝滞。我昂首进门,目不斜视,唇边只有淡漠的笑意。

径直向冯清走去。她缓缓抬眼,面sè森然。一身雪青sè翻领夹袍,窄小的袖口处镶着一圈银丝贴边。发间除了一枚赤金凤簪,别无他物。待我踱到她跟前,凝视片刻,叫出的却是一声:“妹妹。”我眼中含笑,正是为了提醒她省亲当ri所说过的话。

冯清起初沉默,忽然将手中的佛珠往案上一掼,冷淡地说:“昭仪……”仿佛也在刻意提醒我的身份,“宫中自有规矩,请自重。”我冷笑,不待她说完便躬身下拜:“臣妾拜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行的是汉人之礼,双手扶在左胯。冯清不满,但因拓跋宏早已许可,也只得视若无睹。随后吩咐道:“上座,奉茶。”

左昭仪的名位低于皇后,又高于众人,于是,宫女在皇后的左手边添了一张椅子。我款款坐了,双目亦适时流转。

袁贵人冶艳,目眶冉冉动,恣意中倒也并无憎恶;高贵人端美,默默的神情中有疑惑和戒备;罗夫人静雅,依然是温和的神情。我的目光与她短暂相接,终于有了一丝轻松的笑意。她仍以她眼中的一泊安宁,无声地承接。我忽然想,这三年间,皇上竟不曾纳妃?而我也听说,这三年间并无皇子降生。

许是唇角因此而牵动了几分,冯清忽然问:“昭仪,你在笑什么?”她这般谨慎,倒显得可笑。我便笑道:“哦,臣妾看皇后的鬓角有些松了。”众人不禁转头细看。冯清被看得颇不自在。我故意起身过去,帮她抿紧了鬓发。她恼恨而又无奈。含着一丝戏谑的笑,我唇角一撇:“这样才有皇后的样子啊。”

袁贵人笑道:“皇后和昭仪真是姐妹情深。”她大概也窥知一些,说到“姐妹”二字,便衔起一丝轻笑,“我们埋怨也是无济的,天下的风光全让冯家姐妹占了去。妹妹是皇后,姐姐是昭仪……”她眼角一溜清光掠过。我便听出了嘲讽之意。

高贵人也接口:“我们岂敢埋怨,如今后宫一团和气,正是求之不得。”我暗忖,一团和气?倒不知冯清是如何服众的。

此刻,她已开言:“时辰也差不多了,你们都回去吧。”我睁目看她,果然,她又说道:“昭仪请留片刻。”

众人鱼贯而退。当四周重归于静时,冯清屏退侍女,问道:“爹的病怎样了?”我如实回答:“还是那样。”她沉默半晌,终于迟疑道:“那ri,你如何见到皇上?”我忽然清扬地笑出声来:“原来皇后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昭仪!”她面sè微微一红,以谴责的口吻阻止我。我微笑道:“回禀皇后,臣妾未敢出偏院一步。但皇上要来,谁也阻止不了啊。”她疑惑地望着我,“皇上又如何知道……”话未问完,或许是察觉到多问无益,反而失了身份,她无奈之下只好收口,故作豁然道:“也罢,这件事就不提了。”然而,她旋即又告诫道:“我们是姐妹,既然共事一君,希望好自为之,以和为贵。”

然则过去的事就可一笔勾销么?我心里冷笑,以戏谑的口吻应道:“是,以和为贵。”

冯清恍若无闻,忽又沉吟道:“那ri,皇上御驾亲临,爹有没有和皇上单独说什么?”我心知她指的是南伐之事,只摇头道:“我一无所知。”我确实一无所知。只是隐约感觉到,这事情背后,藏了宏大的叙事。

冯清并不信我,只攒起清亮的目光,平静相视。我恨她这般神情,冷笑道:“莫非皇后也关心政事?”她顿时jing觉起来,眸中掠过一点锐利的星火。旋即却又黯然垂目,缓缓摇头:“不。只是担心皇上此举过于轻率,然而妇人言微,无可奈何。”

细思量,她这番用心也是可怜的。我在那一瞬间,亦有些怜悯她。

步出昭阳殿时,阳光明晃晃地扎人眼。短暂的目眩中,我颓然阖目。宫女以为,我在躲避炽烈的光影,而我心知,自己是有些倦了。只是,身倦,心却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