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琅
字体: 16 + -

第二十二章 画符

    符篆源于太古时期,传承万万年,早就形成一套完善体系。

    符篆有一百零八符根,又以九九之数,细分“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组,顺应一日十二时辰,一年十二月之天时。

    符根便是天道印痕,不同符根搭配组合,便能催生出不同的符文,相错一个符根,符篆的功效往往便会天差地别。

    符篆越高级,所蕴含的符文也就越繁琐精妙,传说有那仙符,包含符根亿万。

    符笔蘸符墨,写符文于灵物之上,方能赦灵成符。

    承载符篆的灵物以符纸居多,却也有人将符文刻录在宝器之上,加持宝器威能,更有甚者,符篆一道修至大成,以天地为纸来画符,那样的符篆,已经是仙符范畴。

    罗道升生前精修符道,造诣颇深,早已是黄品符师,制作黄阶下品符篆手到擒来,便是黄阶中品符篆,也能制作几种,只不过成功率不高罢了。

    韩林吸收了罗道升魂魄,虽不能完全继承他的符道修为,但习练起来,进步神速,说是一日千里也不为过。

    知识储备、符道感悟,他都不缺,唯差‘熟练’二字。

    韩林先以普通纸笔,习练符篆,有罗道升记忆的帮助,很快便入门,一切了然于胸后,这才换了宣化符纸。

    拿出珠墨与蚌砚,直接以珠墨研磨蚌砚,符墨自现。

    “珠墨蚌砚,相伴而生,果然名不虚传。”

    韩林赞叹一句,掏出青毫笔,蘸符墨,没有丝毫迟疑,直接落笔。

    他如今状态正佳,手腕极稳,丹府真元运转,透过指尖,渗入青毫笔内。

    青毫笔的笔杆用上等青灵玉琢成,内里石脉天成,真元入笔,如溪水流入通畅河道,顺着石脉淌至笔尖,毫无凝滞。

    真元散入笔尖狼毫,快速与符墨相融,催发地符墨泛起乌光,虽是黑色,却有种灿若星辰的错觉。

    这一过程极快,差不多韩林真元甫一催动,便完成了。

    青毫笔与宣化符纸刚一触碰,便迸发一道流光,引得周遭灵气紊乱。

    灵物相冲,这是自然之理。

    韩林对此早有准备,丝毫不受影响,轻呼口气,开始画符。

    静音符由三种‘子符根’组成,并不复杂,是最基础的符篆之一。

    韩林第一次画符,便以静音符练手。

    青毫笔在宣化符纸上移动,不疾不徐,珠墨自笔尖脱离,渗入符纸,留下墨迹。

    第一个符根画完,符篆毫无奇异之处,待第二个符根完成,略显暴虐的灵息突起,两个符根交相辉映,墨痕宛似活了一般,要从符纸上跃出。

    韩林手中笔不停,很画完第三个符根。

    嗡地一声!

    符纸颤鸣一下,三个符根同时亮起,呈掎角之势,完美融为一整套符文,光华内敛,暴虐灵息也逐渐平静下来。

    韩林放下青毫笔,捻起制作的第一张符篆,打量许久,眉头微凝。

    “符根的书写仍有些不规范,此外,符根之间的连接也十分生涩,虽然勉强算是成符,但威效却要大打折扣。”

    韩林放下静音符,暗道自己还是心急了些,思忖少许,便重又拿出普通的白纸、毛笔,一遍又一遍地练习一百零八符根。

    若有其他符师在此,定会骂韩林吹毛求疵。

    一个初涉符道之人,能够成功赦灵成符,便已经殊为不易,而韩林却在苛求尽善尽美!

    韩林是以浸淫符道几十年的罗道升为标准的,有珠玉在前,眼界高,标准也就高了。

    修行无岁月。

    转眼间,半月便过。

    韩林除了第一张符篆外,便没再尝试制符,每日时间划分地极为细致,早晚各习练两个时辰的基础符根,另花费六个时辰修行云上琅琅诀,并习练三幻印的后两重法印,其余时间,看看时报,偶尔也会去坊市转一圈,日子过得平淡且充实。

    这一日晚间,韩林时隔半月,再次铺开宣化符纸,研墨,落笔画符。

    仍是静音符。

    这一次,韩林落笔极快,没有丝毫凝滞,两个符根画成时会激发的狂暴灵息,根本没有出现。

    起笔,符成。

    韩林再次去看这静音符,拿出先前所画的第一张,两相对比,不禁满意点头。

    单轮这静音符,自己所画,已与罗道升相差无几了。

    韩林瞥眼桌脚摞起的时报,厚厚一沓,几乎都有灵符斋的消息。

    “那老儿倒是沉得住气。”

    韩林轻叹一声,回想灵符斋所售的符篆,其中有七种,罗道升记忆中都有画符之法。

    重新拿出一张符纸,韩林微微沉吟片刻,便继续下笔画符。

    挑灯符,有驱邪避凶之威能,凡是闯荡古战场的修士,都离不开此符。

    挑灯符由两种辰符根、三种午符根组成,比静音符复杂许多,但并不算难。

    有罗道升记忆,以及近半月大量的练习打底,韩林第一次画挑灯符便成功了,而且品质还不错。

    将挑灯符放在一旁,韩林继续画符,直至丹府真元消耗大半,才结束画符。

    韩林擦把汗水,看眼一旁叠起的符篆,心中被成就感填满,“休息片刻,修行云上琅琅诀恢复真元,再接着画符。”

    此后半月,韩林每日雷打不动地修行六个时辰,将三幻印全部炼成,其余时间,便都用来制符。

    随着不断制符,韩林符篆造诣愈发深厚,已有罗道升八成真传,而且因为制符,不断造成真元消耗,反而极大提高了他对真元的运用,倒是意外之喜。

    这期间,韩林一直在等老掌柜上门,却没见到人影,心中不得不感叹他的老而弥坚。

    清晨,和煦阳光从窗外洒入屋内,斑斑点点地落在桌头一沓符纸上。

    韩林画完最后一笔,揉揉略显酸痛的手腕,将这新制的幻音符收入储物袋。

    先前从灵符斋拿的整整一刀宣化符纸,如今已经尽数变作符篆,存放在储物袋内。

    韩林收笔,伸个懒腰,看眼窗外天气,重重吐出一口浊气,心情舒畅。

    而后,韩林就地盘坐,修行半个时辰恢复真元,再起身时,疲倦一扫而空。

    韩林站起身,随手抄起桌脚处堆放的最新时报,夹在腋下,推开屋门走了出去。

    熊奎仍盘坐在树下,冲击丹窍穴。

    韩林给他留下一瓶补气伪丹后,半月内第一次走出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