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代 十 国
字体: 16 + -

14、朱温逢源迎娶娇妻 谢瞳献妓反间诸葛

第十四回:朱温逢源迎娶娇妻谢瞳献妓反间诸葛

书接前文,朱温闻听其中一女子声称乃幼年故交,便走到这女子跟前端详。朱温用衣袖拭去着女子脸上尘灰,见其美貌动人,超凡脱俗。猛然想起此女便是宋州刺史张蕤之女。

朱温少年放牛时曾与宋州刺史张蕤之女相遇,见其国色天姿,奈何自己时刘崇家长工,光景惨淡,常盼有朝一日能取其为妻,那时不过是孩童玩耍,未曾认真。今朱温占据同州,拥兵万余,而张家门庭衰落,又逢战乱之苦,人生起伏也令朱温惊讶不已。

朱温问道:“汝可是前宋州刺史张蕤家的小姐吗?”

张氏女低声答道:“正是民女!”

朱温扶起张氏女连声道:“快快请起!我于小姐同乡,今兵乱民殃,令小姐受惊,乃温之过也!但尚不知小姐父母双亲何在?”

张氏女答道:“父亲病故多时,我与母亲因避乱兵之灾四出逃难,后与母亲失散,不曾再遇,只随流民逃难至此。”

朱温言道:“当年我自从同州郊外,得睹女公子芳姿倾心已久,从随义军起事以来,我不曾有婚娶,堂中尚无正室。今预娶小姐为妻,永结百年之好,不知小姐意下如何?”张氏女虽默不作声,但迫于乱世流离,无所是处,只得微微点头,也是天作良缘,二人有夫妻之运。

当晚,朱温命婢女拥张氏珠宝加身,打扮得似天仙下凡、倾国倾城。朱温身披大红袍与张氏红毯之上拜过天地,洞房花烛之夜不做细说。朱温有了正室妻子,童年痴心之梦今已成真,遂将在同州抢掠的其他女子纷纷释放。正是:

天下之大何其小?富贵贫苦相替交。

时来运转杳难测,缘得痴情也凑巧。

新婚燕尔,偏有急报,黄巢命朱温会战栎阳。朱温不得已,率兵直驱栎阳城下。

诸葛爽身边有个太监名叫杨光复,虽是个太监确是天子亲信,为栎阳监军。杨光复平日没有文治武功,对皇帝是一腔愚忠。得知朱温率兵来犯,对诸葛爽说:“民贼来犯,将军必当首战胜一阵,才能溃其士气。”

诸葛爽为人滑佞,只想死守,无心取胜,答曰:“我自幼熟读兵书,当以逸待劳,贸然出击,必定大败,还是守为上策。”

杨光复说:“朱温兵马不多,若不趁机取胜,待援兵增多将更加困难。”诸葛爽心不耐烦,一口闷气憋在心中,只是答应而去

两军阵前,诸葛爽心中逆反,与朱温战过两个回合,故意退兵。杨光复在城头看的清楚,心知诸葛爽消极出战,便令连续击鼓。诸葛爽大怒,硬是退兵。

杨光复与诸葛爽不欢而散,单说朱温回到营中心中大怒,嚷道:“诸葛匹夫,龟缩不出,气煞我也!”

谢瞳劝言:“主公息怒,诸葛爽闻鼓不进,抗令军命,如此反常定是城内将帅不和。”

朱温问道:“先生可有良策?”

谢瞳笑而不答,执笔写下四个字“再战诈败”。遂袖手而去。

次日,朱温又在城下叫战,杨光复恐诸葛爽又耍奸猾,连下三道将令催战,诸葛无奈只得对左右手下骂道:“老阉鬼!处处刁难,我偏要别扭一番。”

诸葛爽又不情愿出战,未战二合,朱温诈败而逃。观战的杨光复心想,朱温武艺不再诸葛爽之下,怎得轻易失利,必有奸计,即刻鸣金收兵,唯恐诸葛爽中计。诸葛爽闻听收兵,暗骂杨光复道:“我堂堂主将,怎能让太监玩弄。今日偏要生擒朱温,抢个头功!”遂不听军令,驱马追杀朱温。

两人一前一后,追出五里,跟着朱温窜进林中小路,诸葛爽只觉前面一倾,便载进陷马坑中。谢瞳早已派下两员大将在此,一个护卫太保氏叔琮、另一个铁枪大将王彦童,二人合力钩出诸葛爽,一番捆绑便押回大营。

朱温刚回营中,谢瞳喜笑来报:“恭喜主公,诸葛爽已被麾下生擒回营,”

朱温大喜,“军师胜算,令人押解诸葛爽来见。”

少时,几个军卒押上诸葛爽,朱温打量一番,心想虽然唐军将帅不和,这诸葛爽多少还有些朝廷大员的派头,不如招降营下。朱温劝道:“诸葛将军,久闻大名,快快松绑赐坐。”

诸葛爽大叫道:“朱三贼子,休要唬人,宁死不降。”

朱温火冒三丈,正要还口,谢瞳劝道:“既然将军不降,今夜就先别帐休息,明日定当送还。”诸葛爽甩袖而出,朱温言道:“那厮无礼,怎能轻易释放?”

谢瞳曰:“大唐有今日之乱,乃是官僚**。久闻诸葛爽有六房妻妾,定是贪色**逸之人,当赠美女以诱降。”

朱温本好色之徒,身边多有美妓佳人,温言:“这有何难,选我营妓二人赠与诸葛爽便是。”

谢瞳言:“诸葛爽所见美女多矣,非寻常美女可诱。若要其死心归顺,非绝色不行。”

朱温问:“先生之见,哪个女子可行?”

“詹鹊。”谢瞳答。

朱温对詹鹊平日最为宠爱,哪里舍得,犹豫不言。谢瞳道:“昔日董卓吝啬貂婵,反到与吕布父子反目,遭致大祸。如今主公欲取栎阳,必用诸葛爽破城,何必惜一妓女?”

朱温思量了一会儿说:“若果此计不成,我顶多丢个妓女?”

谢瞳道:“不过如此。”

朱温一拍大腿说道:“一个婊子换一座城,就按军师妙计!”

朱温来到后营,见詹鹊正在梳头,朱温道:“你随本将军也有日子了,我想给你立个名份,找个好人家。”

詹鹊见识的男人多了,说道:“你那些兄弟一个个跟土包子一样,姑奶奶可不嫁。”

朱温笑道:“看你说的,哪能嫁给土包子,我看那唐将诸葛爽一表人才,到是不错。”

詹鹊道:“诸葛爽都被你活捉了,还算什么大将?”

“话不能这么说,城中有奸臣,所以我才能生擒诸葛爽。你要能嫁给诸葛爽,他自然会归顺起义军。”

朱温费尽口舌才说动詹鹊,便让谢瞳带着詹鹊去见诸葛爽。那诸葛爽一见谢瞳到是一副视死如归的姿态,谢瞳说道:“我家主公担心将军孤闷,特献美女詹鹊到此。”

诸葛爽不理会,背着身子答道:“就是送来西施,又能怎样?”

谢瞳道:“詹鹊可不是黄花闺女,乃是营州大将夏侯逵的爱妾,后为我家主公妾侍,若非绝色佳人,怎能有这般红颜薄命。”

诸葛爽一听到是有点动心,若真是个薄命红颜肯定比黄花闺女更具**,诸葛爽转身打量詹鹊,果然是色心蓬动。谢瞳知道诸葛爽上了套,便退出营帐。

第二天早上,朱温将诸葛爽释放回营,特意安排了一家马车送詹鹊一起回城。诸葛爽有了和詹鹊的一夜风情,到是对朱温变得彬彬有礼。对朱温道:“恩公留卑职一条生路,定当涌泉相报,怎奈何我市朝廷命官……”

谢瞳一看诸葛爽为难,赶忙说道:“诸葛将军多虑了,我家主公并非想拉拢收买,只是怜惜将军一代将才,不忍加害。”

诸葛爽一言难尽,再三感谢,便带着詹鹊返回栎阳城。

杨光复一夜不见诸葛爽回城心理万分焦急,估计诸葛爽凶多吉少,正在给朝廷写求援的奏折。一个小厮来报:“启禀监军,诸葛将军回城了,还带回一个女子。”

杨光复命叫来诸葛爽,问道:“将军一夜未归,莫不是被擒了吧?”

诸葛爽轻蔑说道:“是被擒了,朱温不忍相害,送我回城。”

杨光复厉声叱道:“不忍相害,还倒贴格女子,你分明是私通起义军。来人,把诸葛爽给我绑了!”

两边的侍卫正要动手,诸葛爽喝道:“慢着,杨监军你才来几天,敢在栎阳耍威风,今天我送你这条阉狗上西天。”诸葛爽拔剑就砍,杨光复短衫不及,一命呜呼。

诸葛爽杀了朝廷命官,自知是欺君罔上,况且又收了朱温行贿的女色,思来想去竟大开城门,投降了起义军。

朝廷的檄文发往各道,浙东节度使名曰刘汉宏,看过檄文,召其弟刘汉宥道:“今天下大乱,万岁与黄巢谁主沉浮,尚且难定,你我兄弟镇守浙东不过地方一吏。郑畋起草檄文诏各镇兵马勤王,此乃群雄并起之时。江浙之地,鱼米富足乃成就大业之地,我欲以勤王之名,假道杭州,取浙东为我等立身之地,汉宥意下如何?”

刘汉宥言道:“兄长高见,如若黄巢得天下,我等向其称臣,仍不失富贵之尊;若万岁收复二京,你我也可借剿盐贼之名坐享江浙。”兄弟二人一拍即和。

次日刘汉宏中军点将,命刘汉宥为征西大将军,都虞候辛约为副将,率精壮士卒两万人进逼浙西,借勤王之名以图兼并杭州之地。不过数日,两万大军屯于西陵。

前文曾表杭州刺史董昌命钱镠伏击黄巢大胜,忽闻刘汉宏由浙东发兵欲借道杭州,遂召众将官议道:“今刘汉宥拥兵两万欲经杭州之地,北伐黄巢贼党。我恐其刘氏兄弟欲图我杭州,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幕僚项绥道:“刘汉宏兄弟乃江浙枭雄,两万大军驻扎西陵,威不可挡,还望大人早早迎入。”

兵马使钱镠闻项绥欲降,便道:“此言差矣,刘汉宏此番西进,乃是欲图我杭州,以假道讨伐黄巢之名,进兵西陵。刘汉宏不思报效朝廷,只顾自身兼并疆土,其心必是另有所图,望刺史大人速遣兵马尽早讨伐。”

董昌言道“具美之言甚合我意,吾命兵马使钱镠为大将,率精兵一万以拒刘汉宥。”钱镠领命即点兵一万人隔江屯驻。

时值大雾,钱镠沿岸观雾,自语道:“真乃天赐良机。”跟在一旁的部将顾全武言道:“大雾漫天,将军发兵急速,敌水寨尚难建成。可借此雾大,过江袭营。”钱镠以为可行,连夜率兵借雾渡江,所部将士皆口衔竹叶,轻声慢步,时江水湍急与大船行进之声混杂难辩,浙西将士接连靠岸刘汉宥大营竟无人知晓。

钱镠以火起为号,顿时四面火升,一万部众见火而攻,喊杀四起。浙东兵马虽闻有人劫寨,但奈何夜色昏暗,又逢大雾难辩,难以鉴别劫营之兵起自何方,人马多少。两万兵卒慌不择路,降者万余,死者不计其数。刘汉宥夺路而逃,兵败西陵。钱镠俘敌万余,辎重粮草甚多,钱镠大胜而归。

刘汉宥与辛约大败而归,让刘汉宏大惊不已,言道:“未想浙西还有如此神武之兵,吾当亲率大军讨伐董昌。”大将王镇,字德齐,乃被刘汉宏令为先锋;刘汉宥为左军,辛约为右军,沈瑶押粮,刘汉宏亲领中军率浙东诸郡七万人马再望西陵,离江东岸十里扎营。

杭州刺史董昌闻刘汉宏领兵再犯,遂率两万兵马驻扎于大江西岸,与钱镠商议退敌之策,董昌言道:“刘汉宏亲领大军七万于江东岸扎营,欲图我浙西诸郡,将军可有退敌良策。”

钱镠言道:“刺史大人,前番刘汉宥败于江东,今大人可再让刘汉宏再败江东。”

董昌道:“前番将军借助大雾漫天,过江而袭营,攻其不备,今日晴天无云岂可再渡大江?”

钱镠答道:“刘汉宏前番大败于岸东,此次却不敢沿岸扎营,而退后十里,正是赐与我等过江之良机。昔日韩信以‘身陷死地而后生’背水列阵,今番大人可亦学背水列镇,破釜沉舟,与其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