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满园:农女巧当家
字体: 16 + -

第225章 筹备作坊

第225章 筹备作坊

在镇子上转了一圈,买了一哈排骨,让卖肉的给剁开了,装成两份,又买了点儿茶叶点心,苏妙晴这才赶着牛车往回走,道上先去了苏家滩,把卖海参的事儿跟姥爷家的人都说了说。

“晴……晴姐儿,你说啥?”李氏的声音拔高了几度,满脸的不可思议。

“老大媳妇,小点儿声,小点儿声。”高氏瞪了她一眼道。

李氏忙捂住了嘴巴,下意识的瞅了瞅四周,看看是不是有人听到了。

“哎呀妈呀,娘,你掐我一把,我这儿没做梦吧?”

李氏的表笑让苏妙晴忍不住想笑,不过也是意料之中,毕竟平日里不舍得吃的猪肉一斤不过也就卖十几个二十个铜板,这黑不溜秋这么小点儿的海参,一个居然能卖上这么多,那些人不是脑子有问题吧?

苏妙晴把海参的妙用再次详细的说了一遍,又问:“大舅母,你说现在手里有点儿闲钱的都追求啥,不就都追求个健康?这海参做到好处,味道不差,还有这功效,大户人家的人知道了肯定会喜欢。所以啊,这以后的日子有得你们忙咯。咱家也用不了多久就能去镇子上置办个两进量出的宅子咯。”

李氏忙不迭的点头,真要是这样,家里头确实不用起早贪黑的打渔了,就这一样营生还不赚发了?

“大舅母,这干海参的制作方法,你会不?”苏妙晴问道。

李氏不好意思的摇摇头,当时云海在家弄的时候,她觉得是胡闹,也没学,现在云海都去县里了,不过自家男人当时跟云海一起弄的。

“我不会,你大舅会,我可以跟你大舅学学。”李氏道。

这个倒是没有啥,谁跟谁学无所谓。

“嗯,大舅母你学学也是好的,不过这法子我得先跟你说了,咱们要牢牢掌握在手中,无论谁要,花多钱都不能交,除了咱自己家的人。”苏妙晴严肃道,“这次我跟满香楼也是立了字据的,这海参咱们只能供给满香楼的。要是把方子流传出去了,满香楼所有的损失都算在我们头上的。满香楼现在可是咱大周第一酒楼呢,咱得罪不起。”

李氏听了,点点头,一点儿不含糊的就举起手来:“我李珍珠发誓,若是泄漏了一点儿炮制海参的法子就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

古人对于这誓言都是极为看重的,苏妙晴不过是想嘱咐嘱咐李氏,没想到她直接就起誓了,弄得她有点儿不好意思。

高氏瞧了苏妙晴的表情,就知道她想啥,拍着她的手道:“晴姐儿你也不用多想,这事儿马虎不得,你大舅母又不会立字据,我就瞅着这个发誓挺好。”

再瞅李氏,半点儿不愿的神色都没有,苏妙晴就笑笑点头。

“那姥姥大舅母,我先回去了,你们跟姥爷还有大舅说,雇上几个能干的汉子捞海参,再雇几个能干品性好的妇人帮衬着炮制海参,最后一道工序把在自己手里就行,那才是主要的。咱干着这个,总会有人眼红的,所以一点儿要小心点儿。”

高氏跟李氏点点头,虽然有点儿紧张,但是掩饰不住脸上的喜意。

“姥姥,这个茶叶给姥爷跟大舅喝,点心给大郎二郎,排骨你们晌午炖了。我就先走了。”

高氏跟李氏想留她吃饭,苏妙晴指指板车上的东西:“晌午家里也没啥吃的,我要是留下了,他们可得饿肚子了,姥姥你肯定舍不得的。”

这小嘴甜的,高氏只好叮嘱让她路上小心。

到家之后,把海参的事儿跟家人讲了一下,各个都十分开心,不光家里有进项,以后姥姥家里的日子也能改善不少。

苏妙晴熟练的把排骨放热水里焯了,捞出来沥干水锅里放了糖翻炒,等每块排骨上都沾了黄褐色的糖稀后,又加水炖,灶上的火旺着呢,这不一会儿带着甜味儿的排骨香就飘了起来。

童桃花闻着这味儿,忍不住的夸赞:“晴姐儿,你这小手巧的,啥吃的经你手一拾掇,那味儿就绝了。”

苏妙晴笑笑,“哪儿有那么夸张?不过就是我舍得放料而已。”

这红烧排骨好了的时候,童桃花的一锅白面馒头也蒸好了,白胖胖的又大小均一的馒头,瞅着就有食欲。

招呼一家人吃完饭之后,苏妙晴也没有顾得帮童桃花收拾碗筷,就急着出门去童有智家了,这人手不知道找够了没有。

李氏一家正吃着饭呢,瞅晴姐儿来了,就招呼她坐下一起吃。

“三叔三婶儿,我吃过饭了,你们慢慢吃,我等一会儿就行了。”苏妙晴笑笑。

李氏怕她等时间长了,三口两口的吃完饭了,就拉着苏妙晴进了堂屋。

“晴姐儿,啥事儿?”

“三婶儿,我就想问问你,人都找好了没有?”

李氏点头,“都找好了,那写小媳妇们都问啥时候能来上工呢!”

苏妙晴点头,“三婶儿,我是想着,贴着我家院墙搭个作坊,这样的话,做起来也方便。”

李氏点点头,“我看行。”

“行,那我这就跟三叔说说,这作坊的事儿还是得他帮着忙活,回头我再去找方家大哥,争取这两天就把作坊弄起来,人数的话,三婶儿你统共找了几个?”

“七八个。”

“嗯,头批就先她们吧。”

从童有智家里出来,苏妙晴就去方大同家里了,跟方大同说了这事儿之后,他一点儿犹豫都没有,拍拍胸膛就道:“行,这事儿就包在我身上,回头我就去找你三叔,我们俩商议商议怎么弄。另外这作坊弄多大?”

苏妙晴想了想道:“方大哥,这样吧,你看能不能弄到那种可以随时扩建的,现在的话,就十多个人干活,你瞅着多大合适就多大,不过这往后肯定会人多的,到时候……”

方大同笑笑:“行,我知道了。”

这作坊的事儿就算这么定下了,两三天的功夫倒是也不着急,她正好可以趁着这功夫让李氏带着去趟她娘家那边儿看看春笋子,顺便再打听打听这附近哪儿还有竹林子出产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