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满园:农女巧当家
字体: 16 + -

第190章 过小年(一)

第190章 过小年(一)

转眼而就到了腊月二十了,这眼瞅着就过小年了。玫飝垣家里的酸笋子存满了地窖,满香楼也捎话来说,这冬笋基本上是没有了,这年前的腌制酸笋子就算完事儿了。

忙活了这么长时间,总算是能歇着了。往年,这日子过的苦啊,甭说小年了,就连过大年都是凑合着对付过,今年这日子好了,苏氏老早就跟苏妙晴说,今年咋也得好好改善改善,家里的年货都都是旁人送的,也不用料理了,但是这衣服,吃食,可都是要提前开始料理的。

之前晴姐儿准备的年礼都陆陆续续给该送的人都送了,这收了东西的也都没白拿,隔三差五送点儿自己做的吃食来,大家走动的也都频繁了许多。

村里那个外来户的老秀才,这些日子都是忙着帮家家户户写春联,童睿又写了一手好字,就去给他帮忙了。能写会画独立有墨水的格外能到庄户人家的尊重,加之,童睿又是个年轻后生,老秀才也夸赞了几句,村里人看他的眼神儿都带着敬畏了。以前跟童睿家关系不错的,就更好了。之前做了糊涂事儿的不止一次后悔之前咋就猪油蒙了心呢!

童睿家里,苏妙晴跟童桃花两个叮叮咣咣的剁肉馅呢,白菜猪肉的,萝卜丝猪肉的,这肉馅弄好了,准备过小年包包子吃。

苏氏守着祺哥儿,手里做着针线活,这一家大小,过年总得一人来一身衣服吧?棉衣之前做褥子的时候都给做好了,这会儿赶在年前,给每人缝一套新衣服就中了。

“晴姐儿,你喜欢啥花啊?”苏氏手里针线飞舞,高声问道。

“海棠花吧。”苏妙晴回应。

“好咧。”苏氏应了一声,这换了线,针飞线舞的,不多会儿,手里的衣裳领子就出现一枝缠枝海棠,栩栩如生的。

苏氏仔细端量,这粉淡淡的衣裳上配着月白色的的海棠花,雅致又秀气,晴姐儿肯定喜欢。

晌午睿哥儿回来的时候,苏妙晴跟童桃花两个还在剁肉。

“晴姐儿,大姑,你们这是要剁多少肉啊?”童睿放了手里的宣纸,进了厨房问道,“这两大盆咧!”

“咋吃不完?这包饺子啊,包包子啥,还有做狮子头啥的,以前都是搀着面弄的,今年就做纯肉馅的。”童桃花笑着说道。

“大姑说的对头,再说了,还不行咱们跟那些有钱人家一样,拿猪肉馅串点儿丸子吃?这水一滚,一团一团肉的扔下锅,再扔点儿白菜粉条子,香着呢!”苏妙晴接话道。

“睿哥儿,进来。”苏氏在堂屋里喊道。

苏氏比量着手里的袍子,前前后后端量了一番,十分满意。

“娘,你咋又做衣服?我那儿不是有衣服吗?”童睿嘴角挂着笑容。

“这大过年的,还能不穿新衣服吗?”苏氏笑笑,“不光你啊,大家伙都有,祺哥儿我还做了一身呢,还有虎头鞋虎头帽呢!”

苏氏把做好的衣服都抱了出来,“这是辰哥儿逸哥儿的,这是你大姑的,这是黄杨黄柳的,还有晴姐儿的,我的刁蛮上司全文阅读。”

末了一个小包袱,苏氏叹了口气,道:“这是囡囡的……”

童睿原本嘴角的笑容凝固了,这马上就要过年了,囡囡的消息是半点儿都没有,他想去找,可是,没有半点儿方向怎么找呢?这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木掌柜身上,他不是不知道,这木掌柜跟那个墨少爷之间有关系……

苏氏见睿哥儿愣怔怔的站着,抿着嘴角道:“睿哥儿,娘信你,以后肯定能找到囡囡的……”

童睿点点头,去了自己屋里。

晌午就着新剁的肉馅串了肉丸子,香喷喷的一大锅,香味儿飘了老远出去。玩儿的热闹的辰哥儿逸哥儿还有黄杨黄柳,闻着香味儿跟小猫一样围着厨房门口,吸着鼻子,等着喊吃饭。

“你说这肉丸子啥味儿啊!”辰哥儿吸着鼻子问道。

童逸白了他一眼:“还能啥味儿?你往年没吃饺子啊,就饺子馅儿味儿呗。”

“你个棒槌,往年是有饺子吃,可是饺子馅儿里面是菜多肉少,能一样味儿吗?再说了,以前也没这么做这吃啊,多浪费啊!”童辰不服气。

“二哥三哥,你俩吵啥,一会儿就吃饭了,吃的时候就知道了。”黄杨眨巴着眼睛说道,“反正要我说,肯定老好吃了,你们闻着这味儿,香死了!”

童辰童逸点点头,黄杨说的很对,一会儿吃了就知道了。

“娘,这后儿个过小年,我去镇上把杏姨接过来吧?这快年关了,我瞅摸着馄饨摊的生意也不能太好了,她这肚子也大了,就先停了?”童睿说道。

苏氏点头,毕竟,她一个女人家的在外面也是不容易的,这萍姐儿也是在自家丢了的。

“二嫂。”李氏敞亮的声音搁院子里响起来:“咋才吃饭呢?”

“来来来,老三媳妇,赶紧坐下,中午晴姐儿串了肉丸子,你也吃点儿。”苏氏招呼着。

李氏吸了吸鼻子:“可真香啊,闻着就想吃,可我这都吃了晌午饭了,哪儿还能吃下去?”

苏氏也不勉强:“咋了,看你这急匆匆的,是有事儿?”

李氏叹了口气道:“可不是咋的,梨花这过了年就出嫁,婆婆这赶家里要钱呢。”

“多少?”苏氏问道。

“婆婆管老三要十两银子,你说,这哪儿能拿出来?这不,正跟家儿闹呢,我听不下去了,这就来你这儿躲躲了。”李氏叹了口气说道。

“家里都拾掇利索了?”苏氏问道。

“差不多了吧,老三帮衬着修补了几天,怎么着也能住了。”李氏撇着嘴道,“倒是大哥现在,整日的不进家门,早出晚归的,可别又有啥坏心眼子啊!旁的不说了,这梨花要出嫁,家里头有大哥,凭啥银子就跟我们要?再说了哪儿还要用十两银子?这小子娶媳妇都用不上十两银子,她一个姑娘家嫁人,咋就这么多?”

苏氏听李氏絮絮叨叨的说着,也皱起了眉头,这赵氏分明就是当老三两口气好欺负,不说别的,就这十两银子,真是够呛拿出来啊。

“三婶儿,你回头就跟三叔说,童有强出多少你们就出多少就行了。”苏妙晴说道,“这自古以来,就是这个理,家里有大的就该撑着,这银子自然也是分担着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