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尽河山
字体: 16 + -

第十九章 师父,献丑了!

    日光透过树叶间隙照在路上,形成一片斑驳的光影,在这炎热的夏天带给路人短暂的清爽。凉山驿道便是修建在这样一片密林之中,虽不是很宽,却极尽凉爽。眼看四周,整条道路未见任何行人,直到细细望去,才发现远处有两点黑影在驿道之上缓行,在这偏远的地方显得极其孤单。

    李风来和采桑子并肩行于驿道之上,李风来虽常年捕猎,体力充沛,而此刻却也气喘吁吁。采桑子见状,咧开嘴角笑了笑,说道:“徒儿,调整你呼吸的节奏,不管如何动如何静,切记尽量延长呼吸的时间。”采桑子想了想,李风来常年打猎,这些应当是会的,于是便继续说道:“同时将我教你的内功心法运转起来,咱们灵山上的三清玄功最是能清除疲劳。将气凝于脚底,走起路来便会轻松一些。”李风来闻言,立马应道:“是,师傅。”于是便将这几日修出的微薄内力尽注于脚底,霎时便有种被人托起双脚的错觉。李风来静心将三清玄功运转起来,瞬间似有清泉浇灌于脑,清爽万分,疲惫之感大减。

    采桑子见李风来精神状态好了许多,继续说道:“灵山能屹立江湖几百年之久,便是因为开山祖师无意间创出如此玄妙的内功功法,不用似其他功法一样打坐,内力也会如流水一般生生不息,在体内自然流动。”李风来点了点头,对采桑子恭敬的说道:“徒儿明白。”采桑子见李风来那恭敬的模样,便捋了捋白须,点了点头,暗道:“孺子可教。”

    采桑子将背后的道剑拔出,递给李风来,正经的说道:“你且试试前两日我教你的清风剑法。”李风来恭敬的接过道剑,往前小跑几步,看着原地不动的采桑子,便剑身朝下,双手抱住剑柄,向其鞠了一躬,恭敬的说道:“师父,献丑了!”

    李风来将道剑握正,向采桑子疾驰而去,脚下踩着奇异的步伐,身影如同清风般飘忽不定。突然一剑刺向采桑子头颅,却被采桑子轻松偏头躲过。道剑收回,李风来的身影忽然飘到采桑子侧方,一剑撩向其腰,却又被采桑子后仰躲过。李风来两击不成,却也不躁,继续踏动步伐,飘至采桑子身后,右脚离地,上身下弯,向采桑子双腿扫去。采桑子双脚跳起,又重重落下,将道剑踩在脚下。李风来见状,用力扯动剑柄,欲将道剑从其脚下扯出,却纹丝不动。采桑子见状,竟又笑成了顽童模样,菊花般的脸庞正对着李风来,还不忘挑衅他道:“徒儿,加油!使劲!快出来了!”李风来涨红了脸,用尽全身力气却也不见挪动丝毫,哪里有什么快出来了!采桑子双脚再次跳起,李风来拔着剑的身体往后仰去,整个人摔在地上,好不疼痛!

    采桑子哈哈大笑,上前将李风来扶起,替他拍了拍全身的灰尘,随后将身后剑鞘取下,挂在了李风来背后,语重心长的说道:“徒儿,以你目前的内力,还不足以修习大世观剑,过段时日再教你不迟。这清风剑法乃是灵山上的基础剑法,最适合现在的你。才短短数日,你便已领悟了清风剑法中刺,撩,扫的精髓,真是和你爹一样聪明!”采桑子停顿片刻,见李风来听得极其认真,便继续说道:“不过这清风剑法重在融会贯通,连绵不绝。重在快,不重力道,切忌被人打断,你可明白?”李风来认真思索着采桑子说的话,清风,那便是飘忽不定,迅疾无双,招式若是连绵不绝,对方便只能疲于招架,片刻后,竟有了新的领悟,双手抱拳对采桑子鞠了一躬,说道:“徒儿明白!”采桑子点了点头,继续说道:“你需将这清风剑法好生熟练,剩余的招式也要尽快掌握。这道剑‘游龙’乃是我四十岁登上掌门之后,锻剑山长老送来的贺礼,且送与你拿来练习剑法。”李风来心知此剑珍贵,一时竟不知该不该收下。采桑子看出其心事,从怀中摸出一柄半尺小剑,通体青绿色,显得锈迹斑斑,剑鞘上写着‘青锋’二字,傲然说道:“我有这把就够了。”

    凉山驿道旁,有一间名为凉山驿的驿站,专为来往的官差提供食宿和换马。只因到这荒郊野岭的官差并不常见,于是大多服务的对象都为过往的行商和江湖浪子。凉山驿二层为客房,虽不比城中客栈的豪华,却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能给疲倦的旅人提供一个舒适的休息环境。驿站一层为大厅,也是饭厅,供来往行人果腹。此刻正值饭点,饭厅内人声鼎沸,三五成群的汉子各自说着有趣的事情,唯在一方角落,有个公子哥独自吃着面条。此人头上顶着一个朴实的木制发冠,清秀的面容上长着一双顾盼生辉的大眼,单看这眼睛,就似个脱俗的美人一般,而薄唇上那两撇小胡子,却让其只能用风流倜傥来形容。

    正当公子哥将面条吹凉,准备开吃的时候,门口进来两人,将公子哥的眼睛稍稍吸引住了片刻,见那二人落座,便又自顾自的吃了起来,嘴里小声嘟囔:“也是个耍剑的。”采桑子和李风来落座之后,叫来小二,要了一份五花肉和蘑菇汤,再要了二两花雕,便坐着等候。李风来早已饥肠辘辘,见邻桌的美食五花八门,不免肚子‘咕噜’直叫。闲来无聊,便听邻桌三个壮汉讲着江湖轶事,其中一个黝黑壮汉说道:“你们听说了吗?唐门唐剑门主的小公主跑出来了,唐门主悬赏重金,凡是能提供那小公主位置消息之人,皆可得到数十两黄金的奖赏。要是能将小公主带回去,还可成为唐门客卿,在唐门内吃喝不愁,黄金更是数不胜数。”另一个皮肤白皙,看起来有些书生气的瘦弱男子说道:“我倒是好奇这唐家小姐长相如何,江湖传言,其貌不亚于京都的那位柳生月姑娘。到不知这一出逃能否被我等遇上,睹一睹芳容。”这瘦弱男子说完便怪笑起来。这三人中最后一人则是一个老者,手中拿着一个算盘不停的拨着,手下一停,随即抬起头对二人说道:“有赚,此行若是前往唐门,慌说见着了那小公主在这凉山道内,除去来回车旅费,食宿费,还能盈余几两金子。”其余两人听闻,都大笑起来,准备吃完这顿饭,便前去西蜀道碰碰运气。

    李风来正听得入神,便见小二端着一块盛着酒和两个小菜的木板走到桌边,将菜和酒恭敬的摆放至桌上。李风来虽早已饥渴万分,仍不忘尊师重道,等采桑子夹起第一口之后,才开始狼吞虎咽起来。这时邻桌的壮汉似觉口渴,又不愿等那小二送酒来的时间,见李风来二人一个是小孩,一个是老人。便站起身来,走到李风来桌旁,一把将花雕握住便欲拿起回座。岂料李风来手快,将花雕酒瓶紧紧压在桌上,任由壮汉如何使劲也提不起来。大汉心知遇到了硬茬子,于是向后方同伴叫了一声:“快来!硬点子!”那两人闻言,立马起身离座,向李风来这桌走来,那瘦弱男子将扇子握在手中,缓缓拨开,拿算盘的老人也将手中的算盘排了排,‘劈里啪啦’直响。饭厅中顿时鸦雀无声,所有人都将目光挪到了起冲突的地方,都在等待双方开打。小二躲在柜台内,心里暗想此刻是应该趁机卖点瓜子还是继续藏着,一番心底的挣扎之后,还是选择藏在柜台内,万一真打起来,伤及无辜可不好。

    江湖就是如此,一旦有纷争,那便有人看热闹,有人叫好,不过当自己可能变成池鱼的时候,便会作鸟兽散,毕竟谁也不想因为看热闹把小命也搭进去。

    那黝黑大汉右手朝腰间大刀摸去,想将李风来按住酒壶的手砍断。李风来也伸手朝道剑摸去,随时准备反击。壮汉刚将手放在刀柄之上,还未抽出,握着酒壶的左手便感觉一阵麻痹疼痛,立刻便松开手去。壮汉恼羞成怒的喊到:“谁啊,敢用石头打本大爷,我看你是活腻味了?!”这时一个比较中性,却不失威严的声音从角落传来:“有种你再说一遍?”只见先前那位吃面的公子哥缓缓站起,将手中的折扇缓缓打开,苍白的扇面上用遒劲的力道写着一个‘唐’字!那公子哥继续说道:“先前你们三个算计我唐门财产,又觊觎我小妹美貌,着实该死!”这壮汉三人一听唐门二字,想起适才还在算计怎么谋骗他家黄金,便有些面色难堪。若是普通唐门子弟,三人将其做了,唐门也不会派大量人马追杀他们。而真正让他们三人感到忧虑的是,此人刚才说了‘小妹’二字,那便代表着此人乃是唐门门主亲儿子!三人交换了一下眼神,先后一溜烟的跑出了驿站,钻进密林中消失不见。

    饭厅内看热闹的众人见此情形,纷纷转过头,各自安静的吃着饭,不敢妄自议论。毕竟唐门门主的儿子,不是谁都惹得起的,此刻饭厅再不复先前那般热闹。

    那唐姓公子哥走到李风来一桌面前,将扇柄握住,扇面朝下,抱拳施礼说道:“在下唐朝路,我见这位小哥身手不凡,不知二位准备去往何方?”李风来并未感觉到此人身上有何恶意,但还是留了个心眼说道:“在下李风来,我二人乃是师徒关系,都是京都一家武馆的武师,刚刚送完一趟镖,正欲打道回京都去。”

    这位公子哥并未起疑心,听闻此二人是往京都而去,于是欣喜万分:“我从西蜀道一路寻我小妹到此,却是半路不小心将盘缠掉了去,我正欲赶往京都寻我小妹,不知可否让我蹭吃蹭喝一番?”这唐姓公子哥见二人没有丝毫反应,却也不怒,连忙继续说道:“一路上不乏响马劫匪,多一个人多一份力,请让我与二位同行!”说完这唐朝路便再次向二人施了一礼,李风来望向采桑子,只见采桑子幽幽的吐出两个字:“可以。”唐朝路惊喜万分,高声道:“多谢老先生!”

    等到李风来和采桑子酒足饭饱,便和唐朝路一起离开驿站,朝着这条驿道的尽头湖县行去。这时,饭厅里另一角落,一个麻衣汉子停下了吃面的动作,勾了勾嘴角,狭长的眼睛闪烁着阴险的光,思索片刻,再大口继续吃着碗里的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