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行捭阖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武境七品

    自山上卜卦以后,吴彧已经在方筑书院待了一月有余,渐渐的与李许一、尹童更加熟络。

    书院课业重,从巳时起至申时末这段时间,不仅很少有人在书院走动,而李吉甫作为教习,也会时时见不到人。

    另外尹童作为院主的关门弟子与斋长,需要协助管理许多事物,如查册、管理图书、监察规过等。因此也是很难见到人。

    所以每当吴彧做完,李吉甫留下的功课后,都会在书院闲逛,或是待在书院为教师门提供住房内看书歇息。

    只是这几日,突然往返山上比较勤快,有时候天色晚了还会待在山上一夜,刚开始李吉甫还担心,亲自上山接他回来,到后来发现山上道士对他不错,也渐渐放下心来。

    一如往常,吴彧在做完功课后,收拾了一下,正准备赶往山上,与他们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儒衫中年人,拦住了他。

    “小芋头,你怎么整日往山上跑,今日我没课,就当替吉甫兄照顾你了,来,到我房里来,我继续教你下棋!”

    吴彧无奈一笑,对于这位看上去忠厚的中年男子,作揖说道:“苏先生,我已经与李道长约好了,实在不好推迟!下次我一定亲自请教!”

    中年男子,名苏恒,乃是书院百家学宫中的讲书,主授纵横之学,自称棋画双绝,画没见过,单说棋艺,就是臭棋篓子,还又喜欢拉着人与他下棋,一但下错不让悔棋,就是一阵撒泼打滚,因而弄的书院师生对他敬而远之,不愿与他对弈。

    刚开始,吴彧并不知晓这人事迹,当他说要教自己下棋,还好一阵感动,只是越与他学习下棋对弈,越发现不对劲,这个看似忠厚的书院先生,居然这么无耻,悔棋不说,还改对弈规则,反正是对自己有利,就怎么来。慢慢吴彧,见到他也是绕道而行。虽说这位先生下棋耍赖,但待人还是不错,偶尔拒绝他,吴彧也会觉得抱歉。

    “你说道人是不是哪个李许一啊?没事,他要敢怪罪与你,看我怎么收拾他!走!”苏恒已经很久没有与人对弈,正感慨棋艺无双时,发现吴彧,如获至宝的他那里肯轻易放人。

    吴彧心急如焚,又不好得罪这位先生,只好哀求道:“苏先生,您这样,让我很为难,要不然,我今日早点回来,您看怎么样?”

    苏恒充耳不闻,拉着他就往自己的房间走去。

    “唉,唉!苏先生,您要我跟我下棋也可以,只是我棋艺不精,下不过您这是应该的,可这样以来,不就没意思了,您不是说,下棋最重要的是棋逢对手嘛?”摆脱不了,吴彧心生一记,先是对他吹捧一番,然后接着说道:“您看这样行嘛?我替您找个对手,保证让您酣畅淋漓的对弈一局,怎么样?”

    “有点意思,你要找谁与我对弈啊?”

    见计划成功,吴彧嘴角微微上扬:“能与您对弈一局的人,自然不是凡人,需要我亲自去请,你看?”

    “别跟我耍小心眼,你不就是借故逃跑嘛?”苏恒早就看出他的小心思,刚刚也只是顺着他的话,想看看他能玩出什么花样来。

    吴彧展颜一笑:“我要请的人,就在在我们院落里,您看着我就是想跑,也跑不掉啊!”

    苏恒眼眸一跳,突然心有不安的问道:“你想请谁?”

    “自然是周夫子,他今日也没课,刚刚出门时,还叫我一起吃饭呢!我现在就去请他,您等等!”

    吴彧心思活络,知道这位苏先生,手谈无赖,全书院又没有几人敢拿他怎样,但唯独最怕周树山。这位周夫子乃是墨家大贤,文坛巨擎,不但精于算数、天文地理,还是一位大国手。还作为书院十二堂堂主之一,为人严谨,说一不二,因此颇让书院上下敬畏。

    “等等!我刚刚想起明日还要授课,就别打扰夫子,你不是要去见李道长嘛?去吧!下次再教你下棋!”见到吴彧走到门口,真要去请那位夫子,赶紧开口阻拦道。

    ………………

    知兴观,莲花池,方筑六景中最为神秘的奇景。池水清凉透明,源头活水终日不断,其中最让人称奇的,便是源头处的三十六朵莲花。自开山建观时,就以存在。更有传言,这三十六莲花,近百年不谢不败,乃是大魏气运所化。所以修筑亭台楼榭将其围住供人瞻仰,只是借口,真正目的不言而喻。

    吴彧站在楼榭前,看着池中洁白如玉的莲花,称奇道:“我数了一下,不多不少三十六朵白莲,现在已经是秋末入冬的季节,居然还在盛开,真不愧为方筑六景的魁首。”

    “我看了这么多年,还是觉得斩龙台还是要更加出彩,这里就这几株莲花,有什么可看的。”李许一站在他一旁,不屑的说道。

    两人本来不是很对付,可自从卜卦之事后,也渐渐熟络起来,李许一了解他身世后,更是因他师叔之事,对吴彧心有愧疚,所以言谈也不再放肆无忌,就是说话方式依旧故我。

    吴彧望眼欲穿的看着翠色欲滴的莲蓬:“你不是说,这几日就快结莲子了嘛?听说这莲子有舒经通络,增加内力作用,是真的嘛?”

    “胡说八道,安神静心到有,至多还有延年益寿作用。增加内力?那这几朵莲花,早让人采摘去了,哪还有莲花池。再说了,真有这作用,朝廷早就把这里圈禁起来了,干嘛还让观仰!”

    吴彧还有些不信,不死心的反问道:“你吃过?真的没有嘛?”

    道士转头看着他笑道:“当然吃过啊,我师叔们还曾经拿它练过丹药,没什么用,还说还不如原来的配药有效。”

    吴彧失望至极,这几日他几乎天天往山上跑,只因为有一次他发现某道士打坐完毕时,口中吐出一口青色浊气,就觉得若以后真要找到仇家,没有功夫绑身,恐怕也要铩羽而归,说不好还会仇家反杀。于是便求着李许一,让他教自己吐纳功法,也从而也了解,江湖武人境界划分。

    江湖人士划分境界,起源很久,相传由当时登顶武学的高手定下,他将天下武人划分为五重境界:自第一重起,算作是登堂入室,以开碑裂石为准,称为碎石境,未入此标准的,则为不入流。第二重,以全力一击破甲胄算,为破甲境。如果说第一重为登堂,第二重为入室的话,那么第三重,这可就是有一席之地,以摘花飞叶破甲胄算,则为飞花境,也称小宗师境,可开宗立派。第四重,大宗师境,也称观微境,顾名思义,如果说前三境界的人,是气沉丹田,由内向外而发的话,那么这一境界的人,则是由外借天地元气,窥视天机,夺造化,可谓见微知著。

    最后一重,五境,传言为仙人境界,搬山移海,一气万里,犹如仙人过境,故得此名。

    由于这一划分太过笼统,后世武人又将这一划分进行细折整理,以官场九品中正制,划分为七品境界。

    以下往上,裂石入境,为七品,开碑为六品,标准也从坚硬的大理石,换成了青石,两个境界合称为碎石境,五品与四品标准一致,皆以破甲为准,只是标准稍有不同,从以前的破甲即为入境,变为全力一击破五甲胄,为五品,破二十甲胄,为四品,分为为破甲上、下俩境。三品,评判标准为摘叶破旧二十为下三品,破旧三十为上三品,统称飞花境,二品至一品,标准不变,称号也不变,只是稍有偏差的是,到了一品根据武人入境方式不同,划分其它三种,只是不做高低之分。

    另外三教划分境界也各自有不同,吴彧只从道人了解武夫与道家的境界划分,道家以冯友兰,芝生真人提出五大境界,分为“自然境界”,混沌未开;“功利境界”,为己为利;“真人境界”,求真诉源,“圣人境界”为人为公;“天地境界”万物皆备于我,我与宇宙同一。

    说回吴彧,这几日,他每每上山,都会与李许一请教修炼功法,谁成想这道士修的是什么打坐运气的功法,其它拳脚功夫,因为平日里懒散惯了也没怎么练,虽也能打上一套,却没入吴彧法眼。

    本兴致缺缺以为计划落空,却又在道士极力劝说下,才学了几下打坐运气的法门,刚开始只觉得脑明心畅,而后总是出汗洗垢,让身体轻盈不少,再后来,虽然已变化不大,但每次打坐完,总结精神饱满,于是便是抱着养神的目的,慢慢练了下去。

    “为什么,你总是让我在黄昏时分,在静安峰打坐啊!那里不仅风大还冷,每次都得好一会儿,才能入定。要不这次我们换个地方吧!”吴彧看着李许一不解的问道,他已经跟道士说过好几次,但他总是敷衍或者闭口不言。

    听到他的话,道士满脸哀怨,心中也是对他腹诽起来,自己第一次被师傅带到这里打坐,可是用了整整三天才做到入定,可眼前这位,虽第一次在这打坐入定用了很长时间,但却成功了,而后更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所用时间也是越来越短,这时他突然想起那句,他师傅经常挂在嘴边的话:缘法自然。

    “缘来如此!原来如此啊!”

    道人释然一笑,引得刚打坐入定吴彧侧目而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