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武神
字体: 16 + -

笑傲天下 第一卷 少年意气 第2章 讲武

    又一日。

    演武堂中。

    蒲团上。

    凌千山与罗天师徒二人相对而座。

    凌千山道:“各门各派,武学千千万万,或似是而非、大同小异,有截然相悖、大相径庭,但人在修习过程之中,皆脱不开五重武道境界的标准。万象,你出自长安镖局,应该也接触过武学之道,可知道这武学之上的五重境界?”

    罗天回忆了一下,道:“好像听我爹提起过,有站桩入门、练气小成、大成之类,但具体的记不大清楚了。”

    实在是那日不知算是夺舍重生还是破解胎中迷之前的小罗天,年小玩兴大,加之长辈纵容,对需要吃苦的练武一道并不怎么感兴趣,连带着如今他也了解有限。

    凌千山点点头,“那在教你之前,我就先与你讲讲练武之人的这五重境界。”

    接着他详细介绍:“这五重境界,第一重为筑基桩境,第二重为入门气境,第三重为小成定境,第四重为大成上境,最后为无极胜境。”

    “先谈筑基桩境。于内呼吸吐纳,于外固形定势,内外同修,行桩入胜,此为武学基础,无论内家外家,皆必行之,故称筑基桩境。此境时,武者能增长些气力,但人的体质各有不同,未必就强于普通人。”

    “其次入门气境。所谓气,便是内力,筑基桩境时内外同修,直至感受到内力在体内滋生,便是武学入门,称为气境。”

    “第三重小成定境。心神内敛,冥想空空,入定守静,气息滋长,便是定境。此时不再需要刻意去维持桩功形势,任意坐卧,心神入定,便能壮大内气,当然,继续维持也无妨,视人而定。”

    “而定境,又分为初定,小定,大定与死定四种。”

    “初定就是身怀内力之后的初次入定,初定时长决定内力的数量与质量,初定维持时间越长,积蓄的内力便越多,也越精纯。因此一般而言,一入初定,内功造诣便能突飞猛进。你且看……”

    说着,凌千山抽出了随身带来的精钢剑,提醒了一声后,在锃亮的剑身之上轻轻一弹指,叮的一下脆响,平平常常,道:“入门气境,内力初生,大概便是这水平,与常人所能做到的区别不大,但你再听好……”

    接着他又在剑上弹了一下。

    顿时,剑鸣再起。

    响声仍脆,然而脆响长鸣,余音绕梁,经久难绝,直到十余息之后,嗡嗡颤颤的剑鸣才彻底湮灭。

    凌千山道:“这便是经历初定,内功大进之后的大概水平,可谓弹指一气,经久不竭。或者我再换个更直观的例子,还处于入门气境时,武者奋力一掌,也就让人踉跄几步,被打得疼上一会儿,而换成定境初定之后,直接能将人打得吐血重伤,站不起来……知道差别了吧?”

    罗天忙不迭点头:“知道了。”

    凌千山递出了宝剑,笑道:“你要不要也试试?看看能听多大的响声?”

    罗天接过剑,学着弹了一下,噗的一声轻响,而代价就是手指头贼疼,害他吸了口气,一阵龇牙,直甩手。

    “哈哈哈……”

    凌千山手捋青须,朗声大笑。

    “来,剑还我吧。”

    罗天将剑递回。

    凌千山道:“咱们再继续说回定境的分类。”

    “初定之后,便是小定,为浅层定境,易进难深,需要在十分安静的环境下才能保持,否则一有风吹草动便受打扰,使得定境告破,极不稳固……我先前所言,不再局限于形势,任意坐卧,入定壮气,便是这小定之境的一种特征。”

    “其实说穿了,初定就是小定,只是更加深入三分,不那么容易被外在环境惊扰罢了,加上这是初次入定,这才被特别列出,其他方面倒也没有太大区别。”

    “而到大定之境往后,就有了本质的不同,这是深层定境,知环境变化而仍能守静,遇干扰亦能自行决断出定入定的状态,而除此之外,大定状态下,功力增长速度也数倍于小定状态。”

    “第四种死定,又叫死寂之定,浑然为一,物我两忘,是极深层的定境,虽然很难进入,可一旦进入,便会六识封闭,彼时天崩地陷,万变难扰,除非身体消耗达到极限自行醒来,或者被人强行以真气刺激丹田气海,否则概不出定——说穿了,就是入死定时,被人砍了手脚乃至脑袋,一命呜呼了自己都还不知道,所以在师门之外,切忌进死定,就算在师门之中,也得请师长从旁护法,以防意外。”

    “死定期间,不吃不喝,丝毫不动,因此一般而言,一次死定,少则三五七日,多则十天半月,便会因身体饥饿疲乏而自行醒来,当然,更多的维持数月也不是没可能,本派历史上,就曾有先人死定半年的记录,总之体质越好,功力越强,死定时间便能维持越久。”

    “而入死定最大的好处,便是功力增长速度十倍、十数倍于小定状态,死定一日,便是平时十数日之功,这是真正的一日千里。”

    说到死定状态的神奇,凌千山也为之钦叹道。

    ……

    第三重定境之后,便是第四重,大成上境。

    凌千山继续介绍道:“内功积蓄至顶,丹田饱胀,真气盈溢,是谓内家大成、上境一流,至此已是世间一流高手,武力强绝,可以睥睨一方、纵横数州。如这口剑……”

    他再度提起手中剑,道:“这口百炼精钢所铸的宝剑,坚固无比,质地极佳,可在内家大成的一流高手面前,只消轻轻弹指,便能被震断为数节。”

    面对新弟子期待的目光,凌千山哈哈一笑:“哈,一口精钢好剑怎么也价值几十两银子,华山派虽说家大业大,可也经不起收一个徒弟就报废一把这般的消耗,这个为师就不演示了。”

    罗天失望,不禁腹诽,可别不是你老人家自己还没到那境界吧……

    又听凌千山继续:“当然了,大成上境算是一流高手,一流高手却未必就是大成上境,这个属于内家一流,是一流高手的一种。”

    ……

    凌千山深入浅出,侃侃而谈,依他所言,一流高手共有四种,除了这内家一流,还有内功不足,但专精外家绝技,将刀剑拳脚等某项或多项练得出神入化的外家一流高手,内功、外功皆臻至大成之境的最上乘一流高手。

    以及最后,内功不凡,外技亦不俗,却都没有登顶,只是仗二者相合叠加之功,方论非凡的中庸一流高手,这类一流高手数量最多,却也相对最为平庸弱势。

    而这四类一流高手,根据其内在特征,真气雄厚的上乘一流与内家一流,被视作真境一流高手,而功力不足的外家一流与中庸一流,则视作伪境一流高手。

    当今江湖上,有名有姓的门派掌门人,基本都是一流高手,当然,多是伪境一流高手,内家一流与上乘一流相对较少。

    静静听完介绍,罗天好奇道:“不知道师父属于哪一种一流高手?”

    凌千山道:“为师嘛……算是内家一流吧。”

    罗天道,“可咱们华山派不是剑道圣地吗?剑法属于外功一种,师父你怎么反倒成内家一流高手了?”

    在他想来,这位刚拜的师父,应该更符合他所言的外家一流高手,特别是想到他刚才不肯演示内功断剑的手段之后,就更认定是这样,哪想到凌千山给出的是一个截然不同的答案。

    凌千山解释道:“本派虽以剑法闻名于世,可不代表内功就差了,事实上,本派是内外兼修的门派,内功与剑法皆是绝顶,而相对于剑法,为师更擅长的是内功,可惜为师天赋有限,目前还无法臻至最上乘。”

    罗天点点头:“哦……是这样啊,那师父,还有一个无极胜境呢?”

    凌千山面带憧憬道:“无极胜境啊……打通任督二脉,内力循环生生不息,气填三尺百步穿杨,纤尘不染寒暑不侵,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咱们寻常武夫叫它无极圆满胜境,道家称作小周天,佛门说是入微,简直是非人的境界,就算为师已然内功大成,可离那层次,还是自感遥遥无期。”

    罗天道:“既然有小周天,那可有大周天?”

    凌千山笑道:“你倒是机敏,都会举一反三了……不过这大周天,据说的确是有的,有典籍记载,说是在无极胜境之上,其实有个无极至境,就是道家的大周天,不过那是传说中的境界了,臻至无极胜境的高手,这世上还是有的,可无极至境就真的未必了……”

    “欸,与你小子说这个做什么?为师都连无极胜境也还没摸着,你就在这谈大周天了?顾好眼下,不要好高骛远。”

    凌千山教训了一句。

    ……

    大致讲了一遍武者境界之后,凌千山道:“好了,这些内容就讲到这里,你自己好生记着,若是记忆不清,事后可与师兄们请教。”

    罗天恭敬道:“是。”

    随后凌千山开始正式传授华山派筑基入门的法门。

    这法门的名字很烂俗——

    华山养气桩!

    但名字虽俗气,却是华山派的最好的入门武学了,据凌千山所说,这是先人由镇派绝学《紫霄玄功》推演而出的武学,练至小成,便是定境,届时,再转修《紫霄玄功》可事半功倍,进境比直接上手修习《紫霄玄功》都要快得多。

    而若是肯下功夫一直练下去,练到大成上境也并非不可能,可谓是能让人一路从无到顶的奇功,放在外面,比许多小门派的镇派武学都要高深玄妙,已算得是一门上乘武学了,在华山,也唯有内门弟子才有资格直接参习。

    就在一次次的演示与效仿,纠错与改正之中,一上午时间很快过去。

    凌千山叫停了还在练桩筑基的罗天,嘱咐道:“好了,上午就先这样,先去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