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等庶女,嫁值千金
字体: 16 + -

第六章 锦绣显恶毒,七巧求姻缘(求订!)

袁锦心笑望着她,淡淡的说道:“大夫人,这斟茶认错,哪有不跪的道理!”

听了这话,大夫人的嘴唇几乎是颤抖了起来,她瞪圆了双眼看着袁锦心,原本就青白的脸上更是惨白一片。

袁锦心的要求,于她来说,胜过赏她十个耳光!

她以为自己的心已经够毒辣了,却不知,三姨娘软弱一世,竟会生出一个如此蛇蝎心肠的女儿。

她气得胸口澎涨起伏,一口恶气堆积在那里,上也不是,下也不是……

“袁锦心……你太过份了,我母亲身为嫡夫人,三姨娘算个什么东西,她受得起我母亲的叩拜吗?”

袁锦绣原本就气得不行,此时听了袁锦心的话,胸口的一把火却是怎么也熄不灭,她怒气冲冲的跑了上来,扬手就将大夫人手中的茶盏给掀翻在地。

“哐当……”一声脆响,所有人都心里都莫名的颤了一颤,而后将目光停留在了袁锦绣的脸上。

那五道手指印还留有淡淡的红痕,她却仍旧学不会大夫人的隐忍,毕竟还太年轻

袁锦心看着她,眼中的熊熊恨意将她的双眼烧得如同烈火,里面跳跃着的不仅仅是恼怒,而是一种让人心惊胆战的啸杀,她极少会露出如此不加掩饰的神色,可见,她对袁锦绣的恨意已经到了不可估量的地步。

“把地上的茶盏捡起来!”她指着地上洒了一地的茶水,眼神像是钉子一样深深的扎进了袁锦绣的脸颊。

从那娇艳的唇瓣中说出来的话,每一句都带着让人不可忽视的命令。

仿佛她就是那高高在上的王者,仿佛她的每一句话都是金口谕言!

袁锦绣被她此时可怖的神色吓了一跳,而后畏惧的往后退了一步,脚后根正好踩在了那杯盏之上,发出一声低低的‘卡’声,杯角立即缺了一道口子。

她惊慌的低头一看,顺手便捡了起来,随后恶劣一闪,将杯子里剩余的半杯水快速的泼在了三姨娘的脸上。

“给你……想喝茶是么?我就让你喝个够!你们母女都是扶不上台面的庶女小妾,别以为自己有多高贵,今儿个我母亲就算犯了天大的错,她这嫡母的身份却是改变不了的,喝茶!好啊,你们只配喝我们剩下的残杯剩羹,哪天等我们母女大发慈悲了自然会赏些给你们……”

袁锦绣嘶喊着,她的声音虽然极大,却怎么也掩饰不了,她此时的惊慌,因为,在她将茶泼向三姨娘的时候,墨雪的剑便已经出了鞘,而袁锦心的眼中那团啸杀之气也越演越浓,似乎有一对无形的手此时正透过空气死死的掐住了她的喉咙。

袁锦绣有些透不过气来,她的话说到一半,便害怕的打住了。

祸从口出,这些话无非是戳住了这屋子里所有人的痛处,她得罪过的二姨娘、三姨娘、二房夫人以及那刚入门的刘姨娘,都如狼似虎的看着她。

或许是她的外表太过美貌,别人才会对她的行为多加宽恕,此时,听到她嘴里说出来的这般口无遮拦的话,只觉得往日里的种种委屈、种种不平,都像是潮水一样朝她们涌去。

大夫人急忙去捂她的嘴巴,可惜……已经晚了。

老夫人听到这话,早已是心如死灰,对于这母女两的恶行,她已经不抱任何回转的念想了

她轻轻的叹着,许久,道:“有其母必有其女!”

大夫人连忙跪了下去,爬到老夫人的脚边,哀求道:“老夫人,锦绣刚才只不过是一时气愤口不择言,她的心肠是善良的,您看看她……如花似玉的一个孩子,美若天仙,才情过人,将来必定有一番大作为啊……老夫人,您不能怪她啊,要怪就怪我这个做母亲的不会教女儿,您将一切过错都罚在我身上吧!我现在就给三姨娘跪下斟茶认错!”

说罢,大夫人急忙从一旁的茶几上捧起一只杯盏,颤颤的双手举起,递到三姨娘的腰迹,哪里还有平日里的嚣张跋扈,她脸上淌着泪水,乞求道:“三姨娘,我求求你了,我求求你放了我们母女两吧,如今锦心一跃成凤,将来说不定还要封个贵妃淑妃,已经是十分好命了,您就大人有大量,饶过我们家锦绣吧,她刚才说的话只不过是一时意气,我向你保证,她以后不会再冲撞你了!”

三姨娘怯怯的看了一眼锦心,见到对方轻点下颌,她这才弯着腰,带着几分惶恐的接下那杯茶,放在嘴边意思意思的小抿了一口气,又伸手去扶跪在地上的大夫人。

“您快起来吧,锦心没有恶意,我相信你,刚才的话我也没有放在心上!”三姨娘性子本就软弱,听到大夫人说得声泪俱下,心中委屈了多年的冤屈也似乎消散了不少。

她只觉得,自己终于得见天日了,至于大夫人的恶行,她亦没想过要去报复!

在三姨娘的观念里,总觉得人不可能坏到天地不容的地步,那良心总是留在心里的。

她却不知,这世上真有这么一种人……是没有良知的!

三姨娘今日的仁慈,终究会将她推入一个悔恨不及的学渊!

袁锦绣的心中几乎已经发狂,但她突然想起刚才在来福安院的路上,母亲说的那番话‘人学不会这个‘忍’字,就随时准备失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大夫人这是在暗示她,只要留得一口气在,她们还有报仇的机会。

是的,她必须忍,想到这里,袁锦绣死死的咬住了牙齿,静默的退到了一边,她不能再满口胡言了,若是再让人抓住把柄,只怕凭袁锦心的巧舌如簧,把她赶出府去,也是有可能的

她生来就是袁家的大小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若是真的离开了袁家,无非是让她横死街头。

袁锦心掏出手绢将母亲脸上的水渍都擦干净了,眼角的余光淡淡的扫了一眼袁锦绣,这路还长着呢,她才没有那么好心,让她死得那般容易!

大夫人的错认了,接下来,要轮到袁相爷了。

当年那事,袁相爷若是能明辨是否,不听信大夫人的一面之词,母亲的日子也不至于那般凄惨!

“大夫人固然有错,但却错不全,若是这一家之主能明查秋毫,只怕大夫人也兴不起风浪,如此,袁相爷,您觉得您不该向三姨娘道个歉么?”

她清冷的眼神淡淡的瞟向袁敬之。

袁敬之一直低着头,对于大夫人今日的下场,他心中早已没有了任何的同情,甚至有一丝隐隐的快感。

埋入黄土整整八年的心上人,和已死十年的五姨人,这两人在袁敬之的生命中都存在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如今,一切真相大白,他错误了三姨娘数十年的光阴,弃她如草芥,对她百般凌辱,而后又听信大夫人之言将她遣到了南边的偏院,还将袁锦心交给大夫人扶养。

他觉得自己愚蠢至极,枉他一向自诩清高,竟然被一名妇人骗了足足十年。

此时,袁锦心将茅头毫不留情的指向了他,袁敬之有一瞬间的怔惊,瞳孔微微放大,好半天才意识到,众人的目光都投注在了他的身上,连老夫人也没有帮他的意思。

即使心中有愧,即使他早已认识到了自己当年犯的错,但让他在这些小辈和妾氏面前低头认小,是万万不可的。

于是,袁敬之在短暂的错愕之后,双眸一横,手掌一拍靠椅便站了起来:“胡闹,锦心,你不要太得意妄行了,你可别忘了,你是我袁敬之的女儿,单凭这一点,我就可以治你个不忠不孝的罪名!”

袁锦心早料到袁相爷不肯低头认错,她又是一笑,眼神中带着一丝庸懒:“既然父亲觉得当年那事,你毫无错误,那么锦心也耐何不了,要怪只能怪那些人该死,但让我十分伤心的便是,竣廷听到这话该有多伤心

!”

随着她目光的转移,袁敬之看见屏障后面有一道影子正怯头怯脑的立在那里。

他如今已经长大成人,虽说只有十一岁,却是十分成熟和聪明的,袁锦心刚才说的那些话想必他都已经听到了,以至于此时才会瞪着一双美丽的眸子僵立在原处,不曾动弹,他的拳头是紧握的,没有表情的脸上隐隐带着一丝让人陌生的冷漠。

此时,见袁敬之望过来,袁竣廷也抬起双眸,那对眼中没有任何温情的东西,有的只是让人寒颤的冷漠,他静静的看着袁敬之,似乎从不曾认识自己的父亲一般。

袁敬之的心猛的跳动了一下,他吃惊的看着袁竣廷,眼中慢慢的氤氲着丝丝愧疚,而后,他闭上眼睛,慢慢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再睁开双眼,已经是一惯的严厉和高傲。

他一步一步的朝着三姨娘走去,在距她一步之遥的距离时止住了脚步。

三姨娘吓得面色青白,连忙低下头去,正要往旁边缩,却被袁锦心按住了双手,她惊恐的看着袁锦心,眼中写满了畏惧,这是她面对大夫人时所没有的情绪。

袁锦心知道这是母亲的心结,她自嫁入袁府便待袁敬之一心一意,也有过一段好景似水的日子,但是……那一年的那件事,却将她的整个人生都愧了,为此,袁锦心听林妈妈说过,三姨娘几次三番的自杀过。

但终究被林妈妈救了下来,而后想到尚且年幼的锦心,便硬着头皮勉强的活了下去。

这些年来,她因为当年受罚,曾被夹断十指,冬日里遇水则痛,夏天里**刺骨,没有一日不在痛苦中渡过。

不仅如此,她曾在冰天雪地里跪了整整十日,膝盖早就被落下了治不了的病根,一到刮风下雨便有如硬物刮骨,苦不堪言!

这些事,三姨娘从来都没有和袁锦心说过,都是后来林妈妈偷偷告诉她的。

每每想到这里,袁锦心的心脏就像是被刀子割过一般,所以,她必须打倒大夫人,为母亲讨回一个公道

正因为如此,她早早便派人盯上了大夫人,终于,黄天不负有心人,大夫人自诩瞒天过海,竟将最致命的证据留在了自己房间的显眼处,起初,她派去查的人也误以为是件普通的手饰盒,几次无功而返。

后来,在墨雪来后,她不死心,利用墨雪飞颜走臂的轻功再次对大夫人的院子进行了一次全方面的排查,最终让心细的墨雪找出了这件东西。

袁锦心费尽心机,几乎是举步为艰,她要的不是父亲的重视,要的不是老夫人的支持。

她要的只是‘公道’二字,她要母亲堂堂正正的活着,她要袁敬之明明白白的向她道歉。

她拉着三姨娘的手,制止她因为害怕而退缩。

袁敬之的额头上隐隐有青筋在暴跳,他望着三姨娘,望着她因为害怕而不停往下低的头,和那对左右转动,畏惧不堪的双眼。

是的,他欠这个女人太多,让她蒙冤含雪数十载,受尽府中的白眼和欺负。

这句话,他确实该说:“燕儿,我对不起你!”

袁敬之的声音带着淡淡的沙哑,声音非常的低沉,带着一种矛盾的愧疚,他伸手去牵三姨娘的手,却因为对方的一声尖叫而僵住了。

他不明白,为何她会如此害怕。

三姨娘像是听到了什么恐怖的答案,她吓得直往袁锦心的背后钻,而后捂着双耳,不停的颤抖,那对惊恐的眸子里却流出了多年来不曾流出的委屈的泪水。

袁锦心知道她这是一时激动,试问,一个女人被人遗弃守活寡守了数十年,一旦沉冤得雪,她的心中到底是何种感受?

“娘,没事了,父亲已经知道错了,他以后不会再骂您了,您若是不肯愿谅他,女儿便与你搬出去住,您若是肯原谅他,我们就像以前一样好好过日子!”

袁锦心轻拍着三姨娘的手背,轻声细语的安慰着,可见,她也有柔情温顺的一面

老夫人的气稍稍顺了一些,她笑着揭了一把眼泪,连说了三个“好,好,好”字,而后又想起了什么,由谢妈妈扶着走了下来,拉起三姨娘的手,再拉起袁相爷的手,轻轻的搭在了一块:“以后,我们一家人和和睦睦,不要再被那些毒妇左右了!”

三姨娘哭得像个孩子,却是不住的点头。

这些年来,她从未像今天这样高兴,也从未像今天这般激动。

屋外的阳光分外的明亮,似乎那些久经阴霾的天气也在一点一点的放晴。

袁锦心看着母亲,从她眼中那抹淡淡的欣喜,她已经知道了答案,一个女人最想要的并不是自由自在的生活,而是与自己最心爱的人相偕相守一辈子。

如今,母亲选择留下,她这个做女儿的定然不会去破坏她下半世的幸福。

大夫人看着屋子正中央那一家四口合乐融融的场影,明明是温馨感人,她却觉得好似有一万支针在变着戏法扎她的心脏,她的眼中散着恶毒的光芒,再望向锦绣,她与大夫人的反应却是如出一辙的。

该认的错也认了,接下来,该处置这些作奸犯科的人了。

袁锦心欣慰的扶母亲坐下,指着被魏府当场休掉的二小姐袁锦兰说道:“老夫人,真相大白于前,该处置的人也该处置了!”

这回,不等老夫人下命令,袁敬之便拍案而起,怒声道:“袁锦兰不知廉耻,未婚生子,如今已无颜面再留在我袁家,来人,将此人逐出家门,永世不得踏入我袁家的境地!”

说罢,便有两名壮实的婆子左右将袁锦兰架了起来。

本以为又要闹上一阵的袁锦兰定是挣扎得死去活来,却不知,她目光呆滞,仿若未闻,直到身子被人架起,她却狂笑不止,喃喃道:“我杀了儿子……我杀了儿子,他不该来到这个世上……大夫人来找韩国夫人,让我杀了儿子……让我杀了儿子,大夫人,你好狠的心啊……大夫人,你好狠的心啊!”

说罢,她又狂笑了起来:“我袁锦兰错爱上不该爱的人,袁竣峰,你害得我如此下场,定不得好死……你不得好死……”

她的声音渐行渐远,却教在场的人隐入了深深的沉默

袁敬之的声音有些无力,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打击,他也似一下子苍老了十年一般:“袁竣峰胡作非为,行为不端,我袁家亦容不下你,二房夫人,我念你们孤儿寡母,便将郊区的别苑赠与你,从今往后,你与竣峰便搬去别苑吧!”

二房夫人早忆料到这结果,只是轻轻一福,道了声:“好!”,便拉着儿子退出了福安院,去收拾行理去了。

至于大夫人,袁敬之淡淡的扫了她一眼,便移开了目光。

有皇后娘娘替她撑腰,袁敬之纵使恨她入骨,也不能拿她怎样,因此,他轻轻的叹着气,闭上双眼道:“大夫人身为一家之母,却嫉妒成狂,草奸人命,本该休之……”

说到这个‘休’字,大夫人颤身一僵,一双眼睛瞪得滚圆。

而后,袁敬之又说道:“念其有愧过之心,我便暂且原谅你一回,但从今日起,大夫人赵氏于福安院静心养病,没有我的吩咐不得外出!”

这无非是将大夫人软禁了起来,袁敬之已经做了最大的让步。

说罢,他疲惫的出了福安院,只觉得这空气中含着让人窒息的毒药,这府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那般的熟悉,却又是那般的陌生。

老夫人喊住袁锦心母女,又说了一些体已话,这才放人走。

这一日终于过去了,雨过天晴,烟消云散。

袁锦心握着三姨娘的手堂而皇之的坐在花园的牡丹亭中。

“母亲,从今往后,你不必再畏惧任何人了,女儿相信,善恶终有报,像母亲这样好的心肠,菩萨总算是显灵了,父亲和你的心结也解了,女儿真替您高兴!”

三姨娘轻轻的笑着,眼睛里却噙了淡淡泪花,她握住袁锦心的手紧了紧,轻道:“锦心,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你在帮我,我也知道你不喜欢留在袁家,但我已经到了这个岁数,出去外头只会给你添乱,你不必顾忌我,想做什么就去做吧

!”

锦心的心思,三姨娘又怎会不知?

她是她十月怀胎生下来的亲生骨肉,一个母亲最希望的便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平安快乐。

因此,她告诉她,不必为了她这个无用的母亲委屈求全的留在这里。

袁锦心微微一笑,冲母亲点了点头。

是的,总有一天,她会远走高飞,只不过……这一天,一定是袁锦绣母女已不在人世的那一天。

送走三姨娘,袁锦心却折回了牡丹亭,她绕过梁柱,轻轻的喊了一声:“竣廷,你还要躲到何时?”

自那粗壮的梁柱后便应声走出一名少年,那少年生得虎虎生威,面容俊美,面上却越发的冷竣了。

“姐姐,你又瞒着我!”袁竣廷恼恨的一甩袖,故意背对着袁锦心。

袁锦心自然知道他在气什么,但这一次,确实不是她故意瞒着他,而是袁竣廷被人下了朦汗药,所以昏睡了一天,这小子居然没有察觉。

也难怪,她也是刚刚从墨雪口中知道的,小哑巴还没有将这事报给袁竣廷。

“这一回,你真的错怪我了,你仔细想想,你今天都去做了什么?”她上前一步,笑意盈盈的扯着他的袖子,这一回,换她向他撒娇了。

这样的袁锦心有一种说不出的风情,青春美丽的外表,沉稳内敛的气质,俏皮可爱的笑容,整个人都像是沐浴在春风里,幽静如兰,却又灿烂似火!

她是一个矛盾的结合体,她是一个让人无法捉摸的女子。

袁竣廷看得有些痴了,好半天,他意识到自己的脸竟微微有些发红,这才移开了目光,细细一想,道:“我好像……昏睡了一天了!”

是的,他昏睡了一天,直到刚才才醒来,莫非是被人下了药?

这个想法让他整个人一惊,脱口而出:“是大夫人给我下了药?但我身边有小哑巴,大夫人的人是如何下手的?”

袁锦心点着他的额头,白了他一眼:“你以为就你身边有高手?大夫人就没有么?”

袁竣廷也不笨,经她这一提点,立即醒悟了过来:“姐姐,你是说大夫人也养了死士?”

袁竣廷惊讶的合不拢嘴,以他的思维来说,这些常居后院的女人,除了平日里的勾心斗角,和外界基本上没有联系的

如今,听袁锦心说这些话,袁竣廷是非常吃惊,但联想到那人能在小哑巴的眼皮子底下下毒,定是高手中的高手,定在小哑巴之上。

看来,这府中的风云并没有因为大夫人的失势而结束。

袁锦心但笑不语。

这初秋的风倒是清凉清凉的,打在脸上舒服极了,这天夜里,袁府出奇的安静,天刚墨,整个府里就已经陷入了一片死寂的宁静。

袁锦心舒服的躺在**,看着头顶上的景云幔帐,只觉得浑身的肌肉都放松了下来,连同那酸软的骨头都似乎有了庸懒的睡意。

她的嘴角轻轻的勾了起来,眼角眉梢细细的弯成了一道月牙型的弧线。

今天……是她最开心的日子。

沉沉的睡去,这一睡,竟一觉睡到了第二日的正午,如喜知道她累得不轻,自然是不敢来叫醒她,院子里的下人都小心翼翼的做着各自的活计,唯恐吵醒了她。

当袁锦心睁开双眼之时,已经过了午膳的时间,她一坐起来,肚子便‘咕咕’的叫了起来,她本能的摸着干扁的肚了,跳下床去找衣裳,却在这时,门外一阵细微的喧闹,而后传来如喜压低的劝阻:“五少爷,三小姐累坏了,还没想床呢,你晚些再来吧!”

“我进去瞧瞧三姐,不会吵醒她的,如喜姐姐,你就通融一下吧!”是袁竣廷的声音,带着几分悦雀的兴奋,似乎有什么高兴事要迫不及待的与袁锦心分享。

她径自换好衣裳,拉开房门,刺眼的阳光毫不留情的打在袁锦心的脸上,她本能的伸手去挡,却不知,竟是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却在那美丽的阳光下形成了一副绝美的画面

在袁竣廷的角度看,此时的袁锦心身着百合花瓣长裙,对襟领口微微竖起,让她细嫩的脖子若隐若现,一头长发随意的挽了在了脑后,一伸手,几缕俏皮的刘海散落下来,她的皮肤如凝脂一般的嫩白,在阳光下散发着青春的色彩,正是这抹庸懒让她的样子看上去少了几分冷漠,而多了几分温情。

袁竣廷的唇角慢慢的逸出了笑容,他上前一步,晶莹的眸子闪烁如星光:“姐姐,今日是七巧节,我们一块去逛庙会吧!”

七巧节?袁锦心这才想起,好似这几天府里的丫头都忙着穿针引线,许多空地上都晒了新旧衣裳,这是七巧节的习俗。

传说天河东岸的织女与天河西岸的牛郞结为夫妻后,因云锦织作稍慢,天帝大怒,将织女逐回,只许两人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夜晚在鹊鸟搭成的桥上相会。因此,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便会引来许许多多的女子穿针引线,向她乞求织布绣花之术。

久而久之,许多未出阁的女子还会相邀在这一天前去逛庙会,乞求姻缘。

“出去走走也好,只是……竣廷也想求姻缘么?”袁锦心笑着点了点头,乌黑的眸子滴溜溜的转出了一下,一丝狡黠便外泻而出。

听了这话,袁竣廷脸上一红,而后粗声粗气道:“谁说的,我只是闷在府里久了,想到外头走走罢了!”

唐朝诗人杜甫曾提诗: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如今这个千古神话仍旧在民间广为流传,以至于许多未婚少女都爱在这一日结伴前去织女庙求姻缘。

自袁府走出来,街上是热闹非凡,许许多多裙裾飘然的妙龄姑娘结伴而行,长衫儒雅的士子手持折扇,街道两旁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应景商品。

有龙凤成祥的同心结,有栩栩如生的牛郎织女小人偶……各色各样,扰得人眼花缭乱。

袁锦心带着墨雪,袁竣廷带着小哑巴,四人两前两后的穿过鹊桥,看到有些姑娘手上戴着由鲜花串成的花环,三五成群的结伴布行,墨雪显得有些兴奋,她跳了起来,跑到路边的一个小摊上左挑右选的买了两顶。

“主子,你看这花环多好看啊,你也戴上一个吧

!”说罢,她将手中的花一个戴在自己的头上,一个套在袁锦心的头上。

墨雪自小在仙渺宫长大,这一回,也算是他第一次下山,因此,对这外界的事物尤为好奇。

她笑着转了一个圈,兴奋的像个孩子似的。

袁锦心笑着摇了摇头,拉着袁竣廷继续往前走。

这个鹊桥有个好意头,从桥头走到桥尾,遇到的第一个撞上自己的人,这人便是三生所遇之人,有着百世的姻缘,二人便能厮守终生,幸福美满。

袁锦心并不信这些迷信,她今日会出来走走,一是因为袁竣廷,二是,觉得在袁府确实有些闷躁。

四人一路走下桥,看着那一个个姑娘兴奋异常的脸,她突然有些淡淡的感触,似乎这里的一切都与她相隔甚远。

她望着那些或谈笑风生,或眉眼含情的妙龄少女们,心底不知为何,竟生出了些许羡慕。

却在这时,前头一名墨衣男子突然飞快的跑了过来,擦肩而过之时,和袁锦心的肩头一撞,两人同时踉跄了几步。

男子赶忙去扶袁锦心:“对不起,对不起,在下太过鲁莽了!”

这声音响起,袁锦心惊讶的抬头一瞧:“楚修辰?”

竟是好些日子未见的楚修辰,她正想问他走得如此匆忙,却见周围已经围了一圈人,这些人都带着满满的羡慕,有人轻声说道:“这可是三世姻缘啊!”

“姑娘和公子郎才妇貌,一对天作之合啊!”

“是啊是啊,这是织女显灵呢!”

“……”

------题外话------

如何说呢,如何说呢……亲爱的娃纸们,太后趁着今日月色风高,酒醉壮胆,撒泼打滚求票票!手中有票的娃子都毫不留情的砸向太后吧!么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