瞒天英雄记
字体: 16 + -

第二章 瞒天过海

    林四郎跟着李典走在官道上,有些低落,一直想着父母。李典不苟言笑,也不多说话,二人间的气氛颇为沉闷。不知走了多久,李典带着林四郎远离了官道,来到一处静谧的树林中。

    林四郎正奇怪着李统领为何不走官道了,忽然察觉到后颈处抵着一个物什。他斜眼一看,原来是一把明晃晃的大刀!而李典恶狠狠盯着他,极为吓人。

    林四郎惊慌失措,刹那间哭了起来,本能求饶道“李统领,别……杀我,别杀我!”

    李典淡淡道,“停哭!上马车。”

    林四郎擦着眼泪照做,上了马车,掀开布帘,是一扇小门。“推门”两个字在四郎耳边响起,他推开门,里边竟然摆了一副华丽的棺材。

    四郎愈发恐惧,暗想着李统领是要杀了他,把他丢入这棺材中;李典已经放下大刀,亲手打开了棺材,马车里就传来一股淡淡的恶臭味。

    李典道,“靠近过来。”

    四郎近前,见那棺材中躺着一具衣着华丽的尸体。他忍着恶臭,细细端详,棺材中的尸体年龄和他差不多,脸色惨淡,能看出来那人生前皮肤白嫩无比。重要的是,那人面容竟然和四郎有八分相似!四郎呆滞地望着棺材中人,震惊,怀疑,害怕,诸多表情一一显现,这世上竟然还有和他自己如此相似的人!

    李典则面露悲伤之色,黯然说道,“此人正是福王之子,小郡王李闲。”

    “小郡王去年离开京城,在陇西祖地呆了一年,王爷派我前去陇西接小郡王返回京城。然而却路遇铁血教歹人,以致小郡王身死。我自知犯了大错,罪该万死,没想到我竟遇到了你。真是天无绝人之路!我从未见过如此相像的两个人!”

    林四郎说不出话来,李典忽然看向林四郎大声说道,“从此以后,你,就是郡王李闲!”

    林四郎大惊,“扑通”跪在马车板上,哭道,“李统领,这……这怎么可以?万一王爷知道了怎么办?小人大字不识几个,哪里敢冒充郡王?”

    李典眼睛一眯,挥起大刀,恐吓道,“你若不同意,我就杀了你!”

    四郎哭声戛然而止,畏缩道,“不要杀我!好,好!小人同意!”

    李典稍微缓和下来,冷笑道,“这当然也是你的机遇。你若瞒天过海,做了郡王,不再是个山野小民,从此平步青云,一步登天,荣华富贵尽你享用!来罢,小郡王,咱们把真郡王埋在这里罢。”

    林四郎命在他人手中,本能的反应是保住性命,只是身子颤抖着,愈发忧虑。二人埋了真郡王,毁了马车,向扶风县城而去。

    路上,李典说道,“王爷已经有一年多没有见过小郡王了,想必你也不会露出破绽,我这就教你一些宫廷礼仪。”

    “路途中你被铁血教歹人击中面部,容貌受损,又得了‘失忆症’,可以作为你甚么都不知道和容貌细微变化的理由。我在你脸上敷一些‘三转脱皮膏’,可使你容貌暂时被毁,回到王府,我自会给你解药。”

    二人来到扶风县城,李典先是买了草药,制成“三转脱皮膏”敷在林四郎脸上,又给他梳理头发,换了衣物,看起来有了富家子弟的模样。李典又寻了一处客栈,细心教林四郎宫廷礼仪。

    一个月后,李典带着林四郎,哦不,应该是“李闲”,朝着长安城而去。李典千叮万嘱,“小郡王,记住了,你是李闲,不是甚么林四郎。”李闲惴惴“嗯”着,经过了李典一个月的教导,他勉强接受了冒充郡王的做法,心绪逐渐改变,甚至暗暗窃喜。

    十来日后,二人来到长安城中,天宝之后,长安城虽历经三次战火,却依旧繁华无比,“李闲”激动不已,千奇百怪的物件,来来往往的异域人士,无不吸引着他的眼球。李典并无不耐,安心带着李闲熟悉长安城。

    李典带着李闲来到长安城东北角禁锢皇室的十六宅,他兀自感叹,“皇室无亲情!”

    福王府外,正立着两个守门亲卫。那两人见来人是李典,大喜过望,施礼问道,“李统领,你回来啦?”

    李典淡淡道,“嗯。小郡王回来啦。快去通禀王爷。”那两人大惊,慌忙施礼,跑去通禀。

    片刻后,福王和福王妃携一群仆役快步走出,福王年约三十出头,英姿飒爽,而福王妃面色娇柔,两人可谓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福王激动说道,“闲儿,你终于回来京城了!闲儿,你的脸怎么了?”福王妃亦笑亦哭,一把搂住了李闲,嘘寒问暖。李闲被福王妃搂着,有些不知所措。

    李典顿了一下,跪下谨慎说道,“王爷,卑职该死!卑职接小郡王回京途中,不幸路遇铁血教护法‘浪里白龙沈一水’,所带亲卫全被杀害,卑职敌不过他,拼死保护小郡王逃走,然而小郡王头部却受了沈一水一掌,重掌之下小郡王失忆,面部也被毁。卑职该死!”

    福王妃哭着喊道,“闲儿,你受苦了!”

    福王脸色铁青,怒道,“铁血教!沈一水!敢伤吾儿,吾要你等付出代价!”李典道,“王爷,小郡王的容貌卑职还有办法恢复,只是对这失忆症却束手无策!”

    福王妃道,“人没事就好,李统领,你就不要自责了!”福王“哼”了一声,“回府!”

    自玄宗后,皇室诸王不得出阁。而福王李绾和宪宗皇帝一母同胞,又助宪宗登上皇位,皇帝念惜旧情,放松了对福王之子的管制,允许李闲返回陇西祖地;自宪宗登基后,福王逐渐沉迷于礼乐和美酒之中,以示他并无任何反意。

    福王大摆筵席,十六宅诸王接踵而至,迎接李闲回归;李典一一向李闲介绍。宴毕,福王、福王妃和李闲交谈许久,夫妻二人无奈接受了李闲失忆的现实。福王妃道,“闲儿,失忆就失忆罢,起码保住了性命。至于你忘掉的东西,娘相信你都会想起来的。”

    李闲初时惴惴,一段时间后熟悉了十六宅和福王府,不再恐慌。福王和福王妃对他无微不至,他心中感动,亦产生了不少好感。福王夫妇瞧出了李闲诸多异常,但想到“失忆”之事,也没有多过见怪。李闲敷了李典的解药,容貌恢复,知晓十六宅中并没有所谓的“武功秘籍”,颇感失望。

    李闲又进入弘文馆读书识字,学习六艺,如此,一晃眼五年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