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庶女嫡妻
字体: 16 + -

第九十三章 开宗祠(一)

“夫主,夫主——”刘夫人带着双胞胎姐妹惊慌失措的跑进了书房,“夫主,外面的流民已经攻进来了,快快逃走吧——”

不多一会,郑元顺的那些姬妾带着大大小小的包裹,各个面带惊慌之色跑了进来。

“夫主,夫主——”见了郑元顺,像是突然见到了主心骨,各个都嘤嘤哭着围了上去。看见刘夫人面带不虞的站在一旁,都只是娇滴滴的喊了几声,到底没有敢像往常一样扑在他身上。

“夫主,奴好怕,好怕啊——”后面又哭着跑进来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子,像是没有看见刘夫人和诸位妾室一般,一进门直接就扑到了郑元顺怀里,紧紧的抱住他,哭诉着心中害怕

刘夫人见了,心中气恼,却知道此时不是发脾气的时候,只是大声而着急的催促道:“夫主,快些走吧,再不走,待那些流民闯进来了,你我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双胞胎姐妹也走上去,一左一右的挤开了郑元顺怀里的小妾,说道,“阿爹,快些逃吧——阿爹——”

任凭她们怎么催促,郑元顺就是不动分毫,笑着摸了模双胞胎的头顶,说道:“莫怕,那些流民不会伤害我们的。”说着,他转过头对着一干妻妾说道,“你们莫怕,都回自己屋里去吧,一会就没事了。”

众人不解。

刘夫人心中有疑虑,犹豫的问道:“夫主,听下面的人说,流民已经闯过第二层了,此时不走……”不愧是多年夫妻,她脑中灵光一闪,看着他,“夫主,可是心中有主意?”

郑元顺摸了模自己的下巴上的胡子,笑着赞赏的点了点头。

刘夫人虽然不知道他为何这么肯定流民不会伤了自己,但是心中也猜了个**不离十。看到一屋子的莺莺燕燕,看着她们身后的下人们拿着比自己还要多的包袱,眉头一皱,心中起了厌恶,说话也不客气。

“赶紧回自己屋里去,夫主既然说没事,你们就回屋去呆着。冒冒然跑来跑去,若是有了闪失,可莫怪我无情!”

刘夫人说着,还不忘走过去借着宽大的袍袖狠狠的拧了一把方才倒在郑元顺怀里的小妾一把。

姬妾们心中有着犹豫,却不得不在刘夫人的**威之下,斯斯艾艾的一步三回头的出了书房门。

等出了院子,姬妾们面面相觑,到底有几人听话回了屋子,还是有几人趁乱逃了出去,就不得而知了。

等人一走光,郑茹还是有些忧心的说道:“阿爹,她们都走了,我们是不是趁着这个时候赶紧逃走?”原来她以为,郑元顺说没事,是为了不让那一群姬妾跟着逃走误了事。

“对呀,对呀——”郑婉附和道,听见外面远远传来的声音,有些害怕的说道,“阿爹,听说那些流民见人就杀,阿爹,我们还是快快走吧——”

刘夫人没有说话,因为眉发全部被剃,即便天热的要死,又在屋子里,她还是带了厚厚的纱帽

看着夫主镇定的模样,她走过去,执起茶岸上的茶壶,忽觉手上一空,这才想起府中的水是限了量的,即便是一家之主,也只有一日一壶水。放下茶壶,想到整个坞堡中只有郑若院子里那口井有水,她心中又有些暗恨!

最好让流民杀光了她们一家!

他们死了,那座院子就是自己的了,想要喝多少水,就可以喝多少水了!

这么一想,心中一动,对方才的想法坐实了几分。

“夫主,这事儿您真的有把握?”她颤着声音说道,也不知是激动的还是害怕的。

到了这个时候,郑元顺也不再瞒着她,“人都进了坞堡了,你说我有几分把握?”

“可是……可是……外面都是族人……”刘夫人犹犹豫豫的说。为了得到水和粮食,是连整支大族都设计了进去,这一晚还不知要死多少人呐……这事儿若是传了出去,这族长的位置怎可坐的安稳?恐怕连性命都会失了去!

郑元顺怎么会不知其中利害?只是,得不到郑若的粮食和水,自己一家就活不下去,铤而走险又如何?今晚王九郎不在凤凰城,是难得的机会,他怎可轻易放过?自己设计将郑若送进郡守府在先,若想和他们一家子冰释前嫌,那是决计不可能的。问他们讨粮讨水,不要说他拉不下这个脸面,就是去讨了,他们也不见得会给。既然他们不给,就不要怪他心狠了!

郑婉不明白父母两个打什么哑谜,郑茹却是已经听得清楚了,脸上出现片刻诧异,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对她而言,郑若那个旁支庶女,地位卑微的如同蝼蚁,即便死了,也没什么要紧。

郑元顺站起身来,走到门外,看着外面冲天的火光,微微有些皱眉。心里觉得这帮人做事太过了,如此大的火,又是天干物燥的若是烧到了主院,可就不妙了。可一想到,等到天亮了,火光熄灭之后,自己就有了大批的粮食还有取之不尽的活水,南迁路上又可以甩掉一些族人,省下的粮食,即便在南方落脚之后,也不至于过于窘迫。

正在他在想去南方之后,是买一个五进的大宅子,还是买一个三进的大宅子,是再娶两房小妾,还是娶三房小妾的时候,有个家丁慌慌忙忙的跑过来,还在半路上摔了一跤,看见他站在院子里,哭着跪在地上,颤颤巍巍的说道:“来了——来了——家主来了——”

见他话都说的不利索,郑元顺走过去,一脚踢在他身上,怒喝道,“慌什么?说清楚

!”

家丁摔在地上,立即有爬起来跪好,呜呜哭着,说道:“家主——流民来了——流民闯进来了——”

“流民闯进来了?”郑元顺不信的再问了一句。

家丁点了点头,慌里慌张的说道,“是的,流民闯进来了,家主——我们要没命了!”

“混账——”郑元顺又是飞起一脚踹在他身上,“说什么鬼话?”

说完,他走回了书房,也不去管吓的半死的家丁。

刘夫人听见了他们的对话,急步走过来,问道:“夫主,出了什么事儿?”

他没有说话,皱着眉,在屋里来回走着。他分明和郑大交待的清楚,不能让那伙人进了主院。这郑大是怎么办事的?

他想着这群流民的真实目的,又想着这会子逃走是不是还来得及,转念又一想,莫不是事情已经办妥,其实,他们是来拿赏钱?

双眼一亮,方才被家丁惊慌的模样给误导了。郑大这人跟了自己多年,没有办砸过一件事儿。肯定是那件事情办妥了!

这样一想,他停下了脚步,方才的焦虑一扫而空,忽的哈哈大笑。

刘夫人和双胞胎被他一下忧愁,一下大笑的样子弄懵了。

“阿爹,阿爹,究竟发生什么了?”郑婉性子最急,被他弄得心惶惶,不禁开口问道。

郑元顺摸了模她的脑袋,笑着道:“阿婉,想不想吃饱饭?”

郑婉用力的点了点头。

“阿婉,想不想喝足水?”

郑婉再次用力的点了点头

“阿婉,想不想用泡香汤?”

郑婉双眼一亮,更加用力的点了点头。

“哈哈哈——阿婉,等会就让下人们给你们烧热水,好好的沐浴一番!再好好的吃一顿饭!”

“真的,阿爹?”

郑元顺笑的更畅快了,学她一样用力的点了点头。

饱饭,香汤,茶水。这三样在两三个月前,对于双胞胎姐妹来说最稀松平常的事儿,可在现在,却是最奢侈不过了。现在听说可以肆意的泡香汤,又有饱饭吃,双胞胎姐妹都忍不住欢呼起来。

刘夫人见她们高兴,方才听到家丁的话而引起的隐忧也烟消云撒了。

“家主——家主——”又一个家丁远远的跑进来,高声喊道。

郑元顺平时最是重规矩,听见他大呼小叫的,面色一沉,怒道,“何事?这么没有规矩?”

家丁见他发怒,心中虽是有些害怕,还是跑过来,说道:“家主,叔太公开了宗祠,让奴来请你过去!”

郑元顺心中一跳,问道,“叔太公为何在这时候开宗祠?”

家丁摇了摇头,“奴不知,好像与流民有关!”

“胡闹!”郑元顺喝了一声,“流民闯了进来,不去抵御流民,却来开什么宗祠?”话虽这样说着,心中还是有着疑虑,这老不死的,不去逃命,却开什么宗祠?

他大步往外走去。

一路上还在思索着叔太公这有些怪异的举动背后的深意。

刘夫人多了个心眼,拉着双胞胎姐妹,跟在后面。

等一家四口到宗祠的时候,才发现,这里围了很多人

。他们全都一身狼狈,不是歪了发髻,就是脏了衣裳,更有的身上染了许多血,再有严重些,缺胳膊断腿的也不是没有。奇怪的是,这些人看着这一家人全然没有了平时的恭敬,各个都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郑元顺心中突突的跳了两下,忽然有了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再往里走,就看见宗祠的大院子里,许多人衣衫褴褛的人用麻绳捆绑在一起,都是些壮实的汉子,此刻却像斗败了的公鸡一般,耷拉着脑袋,跌坐在地。

郑元顺眼皮一跳,心中明白这群人许就是那些突袭的流民。他快速的看了一圈,没有看见郑大,心中稍安。

“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走进祠堂,看清左边坐着的一群人之后,郑元顺的眉毛紧紧的锁在了一起。

“这里是宗祠——”他绷着脸,厉色的说道。言下之意,并不是他们该来的地方。

郑元义但笑不语的看着他,他身上有些脏污,面容却整洁,若仔细瞧,他平和的眼中,有股隐忍的怒气。此刻看着站在自己面前的郑元顺,他还不敢相信,这一族之长居然如此歹毒!

“女子不能入宗祠,何况你还是个旁支的庶女!”郑元顺对站在郑元义身后的郑若说道。

宗祠是一族的神圣之地,他们这一群地位卑微的人出现在这里,对于家主郑元顺来说,是一种天大的污辱!

“叮——”的一声脆响,将郑元顺视线吸引过去。这才方现,在右边还坐着两个外人。

一个是谪仙一般的王九郎,另一个年轻男子,郑元顺并不认识,可他一身凌厉的气息,却让他心中有些发颤。

王九郎放下手中茶碗,若有似无的看了他一眼。就这一眼,郑元顺的腿却开始发起抖来。

王九郎不是应该出了城吗?

很快的他摆正了脸色,也不去想坐在他身边的男子是谁。

“孽畜!还不当着列祖列宗的面儿给我跪下!”坐在上首叔太公怒道

如果说郑元顺是一族之长,在郑府坞堡地位最高,那么叔太公的辈分是最高的。除了郑元顺之外,整个坞堡,就只有他说的话最有力度。

郑元顺对着上首的叔太公行了大礼,站直身子之后,有些不解的问道,“敢问叔太公,元顺可做错什么事儿?”

“做错了什么事儿?你还问我你做错了什么事儿?咳咳——”叔太公说的激动,吸了一口气,不由得咳了起来。想起这一晚上的担心受怕,四处躲藏都是因眼前之人引起,心中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元顺,老夫问你,你姓什么?”

郑元顺一愣,答道:“叔太公这话问的,元顺自然是姓郑。”

“好。好。老夫再问你,你做家主有几年了?”

“自家父仙逝之后,元顺不才,便接了这家主之位,至今已经有十个年头了。”

“哼!”叔太公冷哼了一声,“老夫再问你,一族之长所为为何?”

郑元顺愣了一下,道:“自然是维护全族人的安全,不受人欺负,带着族人过上好日子。”

“亏你还记得!”叔太公再次冷哼了一声,用拐杖敲了敲地,怒道,“可你今日却做了背叛全族之事,你这不忠不孝的东西,可还记得你当初当上族长时的承诺?”

郑元顺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请叔太公息怒!元顺不明白叔太公意思。”

“不明白?”叔太公的拐杖往外一指,“你且看看他们是什么人?”

郑元顺看了一眼,回过头来,说道,“元顺知道今夜遭了流民的突袭。元顺也组织了护卫抵御,奈何这些流民如狼似虎,堡中人手不敌。想来这些贼人是王九郎帮助擒之,在此感激不尽!”说着,他转过身对着王缙之行了个谢礼。

王缙之坐着没动,一直都是面带笑容,淡淡的看着这一切。

见他不给自己面子,郑元顺心中暗恼,却不再多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