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演武
字体: 16 + -

第十七章 掌锋

    “大师兄,外面有两人在林阵转了数圈,看来是想找我派山门。”

    听下面师弟所言,竹之庭笑道:“且随他去,想入我山门,必受此关。”

    时至正午,用完午饭后,竹之庭开始给各位师弟讲解阵法之道。此时,忽闻一声虎啸从远方传来,其声绵长,不似老虎所能发出。

    眉头一皱,竹之庭停下讲解,招来值守弟子问道:“此声从何而来?”

    弟子回道:“是此前那两人所发。”

    刚准备放下不管,忽然又一道虎啸声传来,至此以后,一声接着一声,直搅人心神。

    这就不能放着不管了,竹之庭吩咐道:“你等放出毒虫,将二人驱逐出去。”

    毒虫放出之后,虎啸声顿时停了下来,让所有人心下一松,此等噪音攻击,任谁都会不耐烦。

    竹之庭眼见有效,又开始了授课。

    然而,片刻之后,值守弟子慌忙来报:

    “大师兄,此前放出的毒虫,全部失去了感应。”

    “看来上门者定是恶客,你们温习功课,我去试试他们斤两!”

    话音一落,竹之庭运起轻身之术,消失在了大殿之上。

    ——————

    承寅虎收功之后,赶紧换了身衣服。

    “你这家伙,难道真的是天人所化?怎会如此多的古怪手段?”宋洵忍不住问道。

    这问题不仅宋洵想知道,宋氏先天每个人都想知道。

    “鬼知道天人是什么,我可是如假包换的郦府表少爷。”

    承寅虎也是想明白了,反正自身来路光明正大,管你们怎么想,我就是再特殊,也没人能怎样我。想做就做,谁能让我畏畏缩缩?

    承寅虎心神一动,突然开口道:“主人家来了,还请现身相谈。”

    不远处,方才刚到的竹之庭心下一惊。林风小筑所修岁寒三决,讲究与自然融为一体,自身气息在林中,应该与树木无二,没想到刚到近前就被人发现。

    “这人看似孩童,多半是个侏儒!”

    既然被人发现,竹之庭坦然走出。

    宋洵见承寅虎所言方向,走出一位身着青衫,身高近六尺的青年。此人眼神清而澈,正而直,腰姿挺拔,犹如一颗青松,让宋洵忍不住挺了挺自己腰。

    “在下林风小筑竹之庭,两位扰我派清净,不知有何指教。”

    承寅虎给宋洵使了个眼色,宋洵会意,低声道:“此人是林风小筑嫡传大师兄,前些年行走江湖有些名头。去年年初返回小筑准备突破先天,也不知是否得成。”

    干咳一声,承寅虎抱拳笑道:“我与愚弟出自龙城宋氏,此次前来却是有事相求。”

    竹之庭心下稍松,若两人真是出自宋氏,那此前之事顶多算是无礼,却不会是外敌来犯,当即问道:

    “你们二人可有凭证?”

    宋洵无奈,只能站出来道:“在下为宋氏宋洵,有龙城玉佩为证。”

    此玉佩就是之前承寅虎想要典当的那块。

    竹之庭接过玉佩,观其样貌确实是出自龙城。

    “二位既然是宋氏之人,今日之事我小筑就不做计较了,还请二位回去吧。”

    好不容易搅出来一人,承寅虎岂能轻易放过,赶紧道:“我二人真有要事相求,不知这位竹兄弟能否帮忙引荐一下派中长辈?”

    竹之庭叹道:“门派有规,你俩有事所求,想入我山门就得破开山林之阵势。二位可不能再行胡搅蛮缠之事,否则扰了长辈清修,就不能如此轻易揭过了。”

    “话不能这么说,虽然我们没能闯过林阵,然而却破了你们虫海。竹兄要是不能通融,那我只能先行告罪了!”

    言下之意,你不带我们进门,那我就吼到你长辈出面,亲自和他谈判。

    竹之庭心感无奈,两人出自名门正派,就算搅扰了长辈清修,最多给点苦头尝尝,却不会有什么闪失,适才让其有恃无恐。

    “竹兄弟,我们江湖中人终靠武功说话,若我两能赢得下你,你就带我们入派;若赢不得你,我们掉头就走,不知如何?”

    竹之庭稍一思索,答应下来,对两人道:“那就别怪我竹某人以修为压人了,还请两位出手!”

    承寅虎当然不可能做出围攻此等丢份之事,示意宋洵出手,自己压阵。

    宋洵行走江湖所为者自然是和各门各派的高手过招,当下也不犹如,真气凝聚,正色道:

    “宋氏宋洵,专修宋氏移山掌,望竹兄赐教!”

    武人皆有傲气,对自己此前唐突之举略表歉意,竹之庭告罪一声,直接攻向宋洵。

    竹之庭现年二十,所修内功为岁寒三决,武功招式也是以拳掌见长,其人善使一套三变之掌。相互讨教,不是生死相斗,是以进攻之时,便喊出自己所使招式:

    “请宋兄弟先接我梅之掌!”

    林风小筑梅之掌,宋洵当然听说过,其以变化为长。而宋氏移山掌,主以镇守,以不变应万变,专克此等变化之招。

    竹之庭近身,两人气机交感。宋洵不动如山,待气机察觉竹之庭所出之掌,立时挥掌迎上。掌锋相交,气劲爆发,形成一声声的闷响。

    竹之庭修为高于宋洵,是以梅之掌重变不重力,仍然与其掌劲斗了个旗鼓相当。

    回掌再攻,竹之庭一掌近身,分化数道光影,变化渐起。宋洵以气为眼,掌随影动,竹之庭掌法越变,其所守越快,周身滴水不漏,将来犯之掌全部接下。

    五招过后,眼见梅之掌不能奈何,竹之庭喝到:“再接我竹之掌。”

    竹之掌其疾如风,掌劲穿透性极强,掌未到风先到,搅乱宋洵气机。

    眼见守势出现破绽,宋洵不敢再任其进攻,刚劲爆发,一道震波由其双掌荡出,直接挡下竹之庭的掌法。内力再聚,气机一收,山势凝于掌上,一掌催出,其势先镇人,竹之庭当下有种避无可避的错觉。

    瞬息交锋不可胡思乱想,脑海中判断失误,顿时失去闪避时机。见宋洵势大力沉的一掌,竹之庭竹之掌连发。然而山岳坚固,每一掌只破其一角,掌劲每次交锋,竹之庭就要后退一步以卸其力。连退五步,连续五道掌力才接下宋洵这一掌。

    宋洵把握时机,在竹之庭接下此掌之际,已然蓄力,刚劲再成,移山掌再发,踏步上前,再次追击。

    眼见宋洵此刻掌力比之方才还要强盛,竹之庭几近先天的真气爆发,以势见长的松之掌挥出,与宋洵以攻对攻。

    掌劲相接,气爆声再起,比之方才大出数倍。四溢掌劲,震断无数枯枝,两人掌锋相交之处,地面泥土爆开。两人各退数步,每一步都踏出一个深深脚印,看上去却是斗了个旗鼓相当。

    然而宋洵刚劲、冲劲小成,这一掌却是震的竹之庭右手发颤,却是竹之庭输了半筹。

    心道还是小瞧了对方,竹之庭不敢再大意。再次上前进攻,掌锋既有梅之变化,也有竹之迅疾,还兼有松之力沉,这才是真正的三变之掌。

    飘忽一掌近身,宋洵挥掌迎上,哪知劲力虚假,虚掌一变,其速突疾,攻其不备。宋洵以山守之势再防之,然变招之下劲力不足,被其一掌震开,顿时空门大开。竹之庭速掌再来,守无可守的宋洵,只能眼睁睁看着竹之庭的手掌印在自己胸前。

    然而没有想象中的掌力爆发,此掌一触即收,宋洵知道是对方留手。

    “多谢竹兄手下留情!此阵却是我输了,没想到在竹兄全力之下,宋某连三招都撑不下来……”宋洵略感颓然的说道。

    “竹某离先天也只剩一步,无论内力的质与量,还是回气速度,都比宋兄弟快上甚多,此局却是只能以修为压人。”

    虽然知道此话只是别人客套,还是让宋洵好过许多,两人相互抱拳,就一起看向承寅虎。

    承寅虎心觉灵敏,此前可是让竹之庭震惊不已,对待承寅虎比宋洵还要严肃三分,完全没用因为其个头而小瞧对方。

    承寅虎摆开架势,脸色一肃道:“竹兄此前多有消耗,还请先攻之。承寅虎在此讨教了!”

    竹之庭也不托大,应声而攻之。然而几近身前,却发放对方气机不发,周身被他气机笼罩,好似全身都是破绽。

    也不去多想,竹之庭直接向感应到的破绽攻去。掌锋将要临身之际,哪知对方后发先至,以掌对掌,被对方直接接下。没有预想中的碰撞场面,竹之庭真气被承寅虎吞吃殆尽,掌劲被其肌肉四下崩散至全身。

    在宋洵眼中,竹之庭好似抚摸了一下承寅虎。

    “此乃柔劲!”

    竹之庭掌法再变,无数掌影笼罩承寅虎。承寅虎如宋洵一般,直接接下全部梅之掌,与方才对阵宋洵不同,这些掌劲或实或虚,快慢不一,乃是用出全力的岁寒三变。然而承寅虎虚以虚应,实以实击,每次接掌所用力道与竹之庭一般无二。

    “此乃听劲!”

    连接竹之庭十数掌,承寅虎力道一变,再接之下,竹之庭只觉半身无力,掌锋一下散乱,不复方才变化,心下大惊,赶紧退后。

    承寅虎也不追击,继续对着宋洵道:“此是崩劲。”

    竹之庭心道:“此人掌法古怪,总是能后发先至,无论变化快慢,劲力实虚,皆被其看穿破解。只能一招定胜负!”

    知晓此人不简单,竹之庭直接原地运气,全身气力凝于手掌,踏步上前,再发蓄势大招。

    两人双掌再接,此招如先前一般,石沉大海,未惊半点波澜,连让承寅虎上身晃动都做不到。

    右手接掌,左手回攻,承寅虎终于做出反击。

    仍然半身无力的竹之庭,无法回避此掌,只能硬接。然而硬接之下,巨力爆发,直接将其震飞十仗,撞断数颗大树。

    宋洵大惊,还以为承寅虎下了狠手,哪知道竹之庭一下起身,不说口吐鲜血,面色都无半分变化。

    “崩劲定其身形,冲劲主导,柔劲转力,再以刚绵还之。看似声势浩大,实际上掌力全部透体而出,是以不伤人半分。”

    “六劲相辅相成,冲劲为劲力核心。你现下冲劲小成,其他四种劲力,练起来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