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历史
字体: 16 + -

少林之旅

    thu jun 18 09:59:23 cst 2015

    历史系每一学期都要到省内一处地方考察一次,这样会给学生一次锻炼的机会,这一次听消息灵通人士讲是到少林寺去,秋子反而有些失落,因为在高中时他已经去过一次了,对于很少出门的秋子来说,能在上学期间多去几个地方事他最大的愿望,可去过的地方却不想去第二次,因为没有了新鲜感。这就像再美丽的姑娘一样,看的时间久了,相处的时间长了,自然失去了魅力。,也就感觉不到她的美丽了。

    可考察是系里安排好的,不可能因为某些学生的意见就改变决定,所以秋子还必须去,不去是要扣班级和个人的操行分的。提起操行分,秋子气不打一处来,这操行分就像一道紧箍咒一样,套在每个学生的头上,让追求自由的学生不再信马由缰,让向往时尚的学生不再无拘无束,所以有些不那么循规蹈矩的学生既恨它,又怕它。

    秋子的操行分总是让其他同学羡慕,系里规定,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可以加分,秋子就隔三差五地在许昌日报、师专学报上发表文学作品,那分数积累起来也是相当可观,另外,往学校广播站投稿也可以加操行分,但每次播的篇数就那么多,机会也不能总给某几个人吧,也得讲究一下平衡吧,况且九个系里也是人才济济,虽说美丽是播音站的编辑,也不能总是向阳花木易逢春,近水楼台先得月呀!这样一来,别人有意见呀!所以秋子给播音站的稿件很少,有时也会有一两篇秋子自认为非常好的文章才给美丽,当然美丽对秋子的文章总是啧啧赞叹,播出也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有加分,就有扣分,扣分的手段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迟到、旷课、顶撞老师、考试作弊、谈恋爱、不参加集体活动……所有你能想到的东西都能扣掉你来之不易的操行分。因为操行分与毕业联系到一块,你不得不重视,所以有人就想通过造假来使自己的操行分保持一个及格的水平。秋子的文章发表出来署上别人名字就成了见怪不怪的事情,反正都是一个班的同学,要那么多的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秋子总是用成人之美来美化自己的行为,其实他也觉得为别人做嫁衣也是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可谁让自己心太软,说一个不字就那么难吗?

    少林之旅定在了十一之后,这样避开了十一黄金周热闹的人群,有人说中国的景点,在黄金周是大人看人头,小孩看屁股,因为人多,景点里密密麻麻,大人看到的是前边游客的后脑勺,而小孩比较矮,看到的就是游客的屁股了,说的虽有点粗俗,但也是实情。选择十一之后,天气也由热转凉,天高气爽,非常适合出游。

    和去年到郑州一样,依旧是大巴车,只不过车里的人又增长了一岁,智力与能力也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欢声笑语里,汽车一路向西行驶。从许昌到少林寺所在的登封市,要经过观星台。作为历史系的一名学生,当然也不能错过这个地方。

    观星台,位于登封市城东南7.5公里的告成镇周公庙内,距周公测景台二十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世界上著名的天文科学建筑物,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2010年8月1日审议通过,将下列历史建筑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

    观星台由台身与石圭、表槽组成。台身上小下大,形似覆斗。台面呈方形,观星台,用水磨砖砌造。台高9.46米,连台顶小屋通高12.62米。台下边宽16米多,上边约为下边之半。在台身北面,设有两个对称的出入口,筑有砖石踏道和梯栏,盘旋簇拥台体,使整个建筑布局显得庄严巍峨。台顶各边有明显收缩,并砌有矮墙(女儿墙),台顶两端小屋中间,由台底到台顶,有凹槽的“高表”。在凹槽正北是三十六块青石平铺的石圭(俗称量天尺)。石圭通长31.19米。观星台的建立反映了当时我国天文科学的巨大成就。

    在观星台内,还有一“测景台”,它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姬旦修建,是古代祖先测量日影,验证四时的仪器。周在灭商之后,建立了周王朝,俗话说“得中原者得天下”,周王朝因此要在中原建都,也就是现在的洛阳,为了政治统治的需要,也为了寻求营建东都洛阳的准确天文依据,周公姬旦才修建了“测景台”。中国传统的节气划分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正是周姬旦通过在测景台的实地观测划定的,从而使“春”“夏”“秋”、“冬”四时得以划定。

    站在高大巍峨的观星台的最高处,秋子不仅为古代天文学家的智慧而赞叹,历史是人写就的,历代先贤用自己的智慧与汗水谱写了一篇篇历史等等华章,他们是真正的时代英雄!

    少林寺,位于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登封的嵩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禅宗祖庭,由于其坐落嵩山的腹地少室山下的茂密丛林中,所以取名“少林寺”。少林寺在唐朝时期,享有盛名,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民国时期被军阀石友三几乎焚毁殆尽。

    秋子回忆起自己是在高三那年去少林寺的,大概是学校组织的,同去的有三十几个人,几乎是班级的一半学生。

    嵩山景区的入口处,石块上赫然雕刻着“嵩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入口处的黑色的武僧像,双手合十,表情严肃,俨然诉说着少林寺的武术博大精深,威震世界。景区里外都有很多武术学校,一路走来,可以看到很多。武术学校和少林武僧院每天都有武术表演,只是武僧院的表演都得提前半小时排队才会有位置。虽说外行看热闹,但是明显能看出来,表演的内容纯属故弄玄虚,没一点力道。不过武术学校墙上的浮雕看似栩栩如生。

    “天下第一名刹”,自从李连杰的电影《少林寺》播出以后,其声名远扬。武术学校的僧人雕塑,每一块雕塑都流露着僧者的精神。

    深山藏古寺,悠然闲静。到了少林寺的山门,山门前的雕像映入眼帘。

    山门为少林寺大门,1735年(清雍正十三年)修建,1974年重新翻修。山门上方横悬康熙御题长方形黑金字匾额,上书“少林寺”三字,匾正中上方刻有“康熙御笔之宝”六字印玺。山门前有石狮一对,雄雌相对,系清代雕刻。山门的八字墙东西两边对称立有两座石坊,东石坊外横额:“祖源谛本”四字,内横额“跋陀开创”;西石坊内横额:“大乘胜地”,外横额:“嵩少禅林”。山门的整体结构配置高低相应,十分和谐。

    记得秋子看到树上的小洞非常惊奇,导游解释是少林僧人练硬气功时戳出来的,秋子暗暗赞叹这才是高手。殿前侧边的观音阁,赫然挺立。太宗皇帝御书碑,这是为了表彰少林十三武僧的战功而立的,碑上的“世民”二字为唐太宗亲笔所写。

    天王殿位于碑林的尽头,以供奉象征“风、调、雨、顺”的四大天王而得名。该殿红墙绿瓦,斗拱彩绘,门内隔屏前左右各有一尊金刚塑像。

    在山门和天王殿之间,有一条长长的甬道,道路两旁就是苍松翠柏掩映下的碑林。这里共有20多通历代石碑,如“宗道臣归山纪念碑”、“息息禅师碑”等。在道路东侧有一长廊,廊内陈列有从唐代到清代的名碑100多通,有碑廊之称。

    大雄宝殿是寺院佛事活动的中心场所,与天王殿、藏经阁并称为三大佛殿。原建筑毁于1928年,1986年重建。殿内供释迦牟尼、药师佛、阿弥陀佛的神像,殿堂正中悬挂康熙皇帝御笔亲书的“宝树芳莲”四个大字,屏墙后壁有观音塑像,两侧塑有十八罗汉像。整个建筑结构合理,雄伟壮观,气宇轩昂。

    钟楼、鼓楼坐落在大雄宝殿的两侧,东面为钟楼,西面为鼓楼,两座楼均有四层,造型巧妙,巍峨雄伟,是我国建筑史上的珍品。原建筑毁于1928年。后来在1994年和1996年,当地政府按照两楼原先的样子重新修建,沉寂近70年的晨钟暮鼓,又重新在中原大地回荡。

    立雪亭建于明代,1980年重新修缮。相传这里是二祖慧可侍立在雪地里向达摩祖师断臂求法的地方。殿内神龛中现供奉达摩祖师的铜坐像,是在公元1531年(明嘉靖十年)所铸。龛上悬挂的匾额“雪印心珠”四字为清乾隆皇帝御笔亲题,字体遒劲,气势豪迈。此殿现为寺僧日常做佛事的场所。

    千佛殿位于立雪亭后面,又名毗卢殿,是寺内最后一进大殿。殿内的壁画非常有名,是少林寺壁画中的珍品。大殿背面及东、西两墙壁上都绘有彩色壁画,最著名的有“十三棍僧救唐王”、“五百罗汉毗卢图”,色彩艳丽、构图和谐,衣袂飘飘,展示了唐代壁画的极高水准。殿内正中还供有毗卢佛铜像和白玉释迦牟尼像。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公元1750年,清朝乾隆皇帝游少林寺时,即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室内有1980年日本所赠的达摩铜像,东侧立有弥勒佛铜像。墙上的一幅“达摩一韦渡江图”,画面布局合理,形象生动、逼真,线条细腻柔和,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千佛殿的西厢为地藏殿,东厢为白衣殿。白衣殿内供奉白衣观音铜像一尊。殿内三面墙上绘有彩色壁画,均系晚清所制。北面和南面绘的是众僧徒手和持械练拳习武的动作,所以千佛殿亦称拳谱殿或锤谱殿,北面山墙上绘湛举和尚在殿前指导僧徒拳赛的情景。后壁北端二间绘“十三和尚救驾唐王”与“活捉郑将王仁则”的传统故事。神罩两侧绘制的是降龙伏虎图,东北和东南壁角是文殊骑青狮和普贤骑白象等。

    塔林在寺西300米处,有一片宏大的古塔群,这是安葬历代高僧、住持、大和尚的坟墓,占地约1.4万平方米,共有唐、宋、金、元、明、清历代250多座砖塔和石塔,为我国最大的塔墓群。塔从一级到七级,为四、六、八角,也有柱体或锥体,空心实心均有,大都雕刻塔铭题记。塔林是我国研究砖石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

    相传达摩祖师从海上经广州、南京,然后“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广召信徒,弘扬佛法禅宗,从此确立了少林寺作为禅宗祖庭的地位。到了唐代,少林寺又因一段“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而声名大振,在唐王的特许下,少林寺可以拥有僧兵,自成体系的少林武术于是成为中华武术的代表之一。

    秋子是不愿意再去看一遍了,虽说是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可几十块钱的门票是要自己掏腰包的,倒不是秋子可惜钱,毕竟也不多,可里面的景物还是老样子,再看看还是变了不成,秋子觉得没必要,他和同寝室的几个不想进去看的同学一起沿少林寺的后山往上攀登。

    后山自有一番天地,远离了香火缭绕的寺院,仿佛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另一个世界。如果说达摩面壁是一种精神的涅槃,少林弟子练功是一种肉体的锤炼,秋子觉得他们敢于挑战很少有人涉足的嵩山是两者兼而有之。

    刚开始大家还信心满满,青春的激情与挑战的兴奋让大家的脚步显得格外有力,但爬山毕竟不是平原跑马,可以信马由缰,自由驰骋,一会功夫,几个人就有点吃不消了。

    望望山下,村庄已成为小孩子玩的积木,村民已成为一只只蚂蚁,半山腰的秋子他们几个已是进退两难。

    是迎难而上还是知难而退,实在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在半山腰休息一阵后,看看时间还很充足,大家补充给养之后,一致同意直登山顶。

    越往上山路越不好走。原来还是一尺见方的羊肠小道,到最后就只剩下无人涉足的荆棘和藤蔓了,离山顶倒是愈来愈近了,但每往上行进一米,都要消耗很大的体能。

    大家相互鼓劲,行百里者半九十,坚持就是胜利。每个人的脸上,脖子上都是汗水,虽然已是秋日,但空气里依然带着一种夏天的暑气,让大家喘不过气来。

    终于,几个人登上了山顶,放眼四望,虽说他们爬上的不是嵩山的主峰,但也是一份豪情在我胸的豪迈感。秋子吟诵起了杜甫的《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应该是当时最好的写照。阵阵山风袭来,那种惬意,那种清爽,只有攀登过、跋涉过、奋斗过、抗争过的人才能体会到。

    极目远眺,嵩山主峰显得更加巍峨壮观,这山看着那山高,想想这句话还真有道理。只有登上最高峰,才能物我两忘,像范文正写的那样,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几位同学也是在峰顶上畅谈,只有同甘共苦的人,才会有共同的语言。秋子不想去打搅他们几个的谈话,只是用快门记录下那变幻莫测的风景。

    上山容易下山难,秋子在下山过程中,不断咂摸着这句话。上山时是一心往上,不用顾忌太多,只要脚往上走,手往上爬就行了,可下山可要当心注意了,既要注意脚下的路是否平坦,还要顾忌路边是否有悬崖峭壁,手脚并用,心念合一,终于到了半山腰了,秋子看到刚才歇息的地方还保持原状。

    再歇了几分钟,大家就又向山下行进了。算下来,下上比上山多花了半个小时。到达山门时,秋子已经看到艾美丽她们已经出来了。

    “你们去哪了?”看到他们几个的狼狈样,美丽很好奇。

    “猜!”秋子卖了个关子。

    “爬嵩山了,这么高,不会吧?”美丽也很聪明,但又对自己的答案不那么肯定。

    “恭喜你答对了,加十分!”和美丽很爱开玩笑的秋子一幅调皮的模样。

    “到那边山泉处洗一洗,看你们热得,衣服都洇湿了!”美丽显然被这一群勇士的行为感染了,从内心里对他们很是敬重。

    这时候,秋子才觉得疲倦和劳累渐渐袭来,他很想找一张舒服的床躺一躺,幸亏不久后车便开了,不知不觉中秋子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