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武,仁与义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游建业

    诸葛亮笑道:“何必费时在说服这等人之上,但又不得不接受此挑战,不然旁人会说道我等心高气傲或者无真才实学。所以,辩一些,拒一些。不然,江东人数众多,让我个个舌战,那曹操何日可除。”

    南荣谛笑着点头称是。

    黄盖走近诸葛亮道:“先生何必与众人辩论,不如将金石之论说于我主。”

    诸葛亮微笑着道:“诸君问道,不可不答。”

    于是黄盖引着诸葛亮等人至正堂,路上刚正遇诸葛瑾。

    诸葛瑾道:“兄弟既至江东,何不先来见我,倒让手下派我去请黄盖将军。”

    诸葛亮道:“弟应先公后私。”想了想又道:“兄长差矣,此二人并非手下,乃当世少年豪杰,况且,那个‘派’字,岂是为弟敢道。”

    诸葛瑾笑道:“我与你说笑呢。见过我主后,再来叙话。”说罢自去。

    诸葛亮等人穿过中门,来到后厅,早已有人立在那里。鲁肃恭敬喊道:“主公,卧龙先生到了。”

    那人转过头来,这才见他模样。只见他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颐大口。形貌奇伟异于常人。

    其实,任何人第一次见他都会被惊住,但是除了诸葛亮。因为见他之前,诸葛亮已经打听好了此人详详细细的各方面。他总是那么的思考周全。

    孙权道:“久闻先生大名,今日有幸得见。”

    诸葛亮道:“吴侯坐镇江东,才是威名远扬。”

    ……

    此时南荣谛与萧景去了哪?

    他们已不在诸葛亮身旁。

    原来,孙权所在的后堂,只有孙权召唤才可进入。而南荣谛与萧景此次的身份是作为诸葛亮的随从,在外人看来,便是闲杂人等,所以不可以一同前去。

    诸葛亮便叫他们可去城内闲逛,探探百姓口风什么的。当然,也可以直接去驿馆喝酒。

    虽说被当作闲杂人等,但南荣谛与萧景却并未觉得如何,因为他们觉得,别人不愿见自己,是他们的损失。

    那,他们去哪了呢?

    他们当然去驿馆喝酒了,但如此短的时间,他们还没到驿馆,还在路上。

    行于江东的街道上,此地似乎与中原不同,普通百姓的脸上都泛着红光,这不止是因为劳作出汗的缘故,更是温饱得以解决,且营养健康而泛红。甚至大多数青年百姓身体似乎都比北方有些士兵更要好。

    也难怪,自从孙策拿下江东,又由孙权治理此地,已多年未逢战乱,百姓能安心的劳作、土地里能稳定的长出粮食,这对人民来说,似乎比什么都重要。

    萧景叹了一口气。

    南荣谛问道:“大哥何故叹气。”

    萧景道:“我看到此地的百姓,想起了我南河庄园的族人了。”

    睹物思情,何尝不是如此呢。自己很在乎的东西,就会在各种细微末节中找到它的影子,而想起它。

    南荣谛呢?他会在哪里想起他在乎的事呢?

    那他又在乎什么呢?巨石山?五位师傅?阿丘?

    南荣谛又伸手摸了摸怀中的乐器。他好像想起了他的母亲,但他又想起,自己从未见过自己的母亲,父亲也没有。是何容貌,是何身型,大脑中根本没有印象。

    唯一的念想,便是从母亲从父亲那拿来,又经过五位师傅的手,传到南荣谛手里的这件乐器。

    萧景道:“不如,我们在外多逛逛再回驿馆吧。”

    南荣谛心想:诸葛亮与那孙权谈着大事,一时半会也不会回来,况且他本来也是叫自己探探江东百姓的口风,多逛逛也无妨。

    但有一事让南荣谛捉摸不透。萧景平常都是一副对任何事物都不在乎,一心只在祖宗基业的人,今日为何如此反常,却想逛逛。

    南荣谛便道:“大哥今日为何有如此闲情逸致。”

    萧景道:“我也不知,就突然想多见识见识他乡的民生风俗。”

    也是,一生都待在一个地方,不免会想游历下外面的世界。

    南荣谛道:“正好诸葛先生叫我等探探此地百姓的口风,我便陪大哥多逛逛。”

    他们所在是江东,然而江东并不是一座城,只是长江东面的统称,而他们详细所在是江东建业城。

    建业城,西周时期,建业为吴伯周章的封地。春秋时期,势力范围在江南地区的吴国,到第十九世吴王寿梦时变得日益强大,曾经联晋攻楚。

    而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在南京朝天宫后山设立冶城,铸造兵器,此处便成为吴国的冶铸重镇。发展到现在,已是江东的经济、文化中心。

    如此之城,城中必定繁华。

    南荣谛与萧景走在街道上,两旁新奇事物数不胜数,而热情似火的南荣谛,又是十六七岁的年纪,看见这么多新鲜玩意,总是要多驻足停留。

    遇上卖吃的便掏钱买来尝尝,遇上有趣的玩意便也买来把玩个够。

    然而繁华的城市,并不止这些。

    南荣谛与萧景一路游玩着到了一处空地,一群人正围在那里观看着什么。

    南荣谛也好奇,便欲挤入人群中看看究竟是什么新奇事物惹得这许多人围观。

    奈何太过拥挤,人太多,而南荣谛又不愿莽夫般往里钻,他怕伤到别人,所以虽然他在往里挤,却仍未能看清到底是何事物。

    忽然,他的肩膀被拍了一下,是萧景。

    萧景使了个眼色,眼睛望了望上方。南荣谛便心知肚明。

    他俩双脚同时在地面一称,便越出丈多高,掉落在人群中的一棵大树上。

    南荣谛趴于树上,而萧景着立于树枝。

    此地看热闹实再好不过。

    细看人群,中间围成一个大圈,而圈内,是两人在卖艺。

    一年轻男子和一赤膊大汉。

    只见那年轻男子肤白如雪,身子骨似乎还没他旁边大汉的一半大小。手拿折扇、头戴毡帽,着青色长衫,真乃一美男子。

    只见他四方拱手道:“在家仗父母,在外靠朋友。在下与一朋友从北方逃难而来,途径贵宝地,奈何盘缠用尽,只得在此卖弄武艺,希望各位有钱捧钱场,无钱捧个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