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尔摩斯探案集
字体: 16 + -

三五等元凶投案

中国福尔摩斯探案集

三五 等元凶投案?

郭大雄讲完时,在场每个人都已气炸了肺,大家个个眼里喷火,真可谓:怒火烧胸胸胀裂、忿恨涂脸厚厚层。

王科长压抑不住愤怒,一拳砸在桌面上。

桌面上茶碗几欲震落,光啷啷横躺下了。

并且,郭大雄所交代的作案过程与王科长的推理大体一致,使大家不得不再次佩服王科长的推理能力。大家也为侦破了此案长舒口气。

过后有人评议:一切似有天助,郭建设找了个智商差的凶手,多处没按他的“既定方针办”1 误脱了郭雨民裤.衩,露出裸.泳破绽;2 起先不按约好的夜间作案,而是急于大白天押郭雨民去“行事”,被游泳小孩瞅见,再露破绽……王科长又恰好是是个极善于寻找和抓住这些蛛丝马迹分析之人。

接下来小张本以为顺理成章,王科长会马上下令去抓捕村主任郭建设,谁知王科长丝毫也没有行动的意思,就提醒说:“咱快去抓村主任郭建设吧?”

“别急,”王科长却轻摇其头说,“俗话说:‘引而不发,跃如也’,且看村主任郭建设如何动作吧!”

“看村主任如何动作?”小张诧异,“那他当然是闻风后脚底抹油,逃之夭夭了。”

“他不会逃的。”

“为啥?”

“就如同当年《索贿传奇》案中的徐满囤那样,他会觉得:既然被害人郭雨民还活着,那他的罪过就仅是个买凶杀人未遂而已,不至于判死罪,这就大有回旋余地,凭自己的各方面关系、凭自己的智慧、凭自己的财力,若干年后弄个取保候审不成问题吧?所以如果匆匆忙忙逃出去,颠沛流离,百般吃苦划不着啊!

“另外,他虽料定郭雨民早已讲出与自己恩怨的详细实情,但他还立刻会来主动抢先“自首”, 讲出实情,以便‘然’上一个自首名声,以后有利于从宽判决。”

于是大家静坐着守株待兔——等郭建设来自首。

追问郭大雄买凶钱的下落,郭大雄答这两年都挥霍光了,“仅剩下百十块钱。”说着把那百十块钱掏出放在桌子上。

……事情果不出王科长所料。

话才刚落音,忽听门外有响动,紧接着一声高叫:“王科长在吗?”

然后一个人推门进来了。

这倒如同唱戏程序,先叫板,主角才登场?

其实不然,这是投案者先给自己打气,以求镇定情绪。

果不其然是村主任郭建设。好像王科长能掐会算似的。

王科长吩咐先把郭大雄押下去关起……

因当事人还活着,所以郭建设自首前事罪恶时,内心不太恐慌……

他先听说郭雨民带着干警们回了村,立时知道他买凶杀郭雨民的事烂包了,后来指使手下人寻郭大雄无果,立刻猜出郭大雄必是欲逃走已被干警们擒获——八成已落网。更感到大祸临头,这个亡命徒郭大雄绝非如共产党员般坚强不屈,必然供出自己是后台。如今想逃也逃不掉了。如之奈何可奈何?他没头苍蝇般在房子里来回转圈,时不时瞅瞅窗外,一副困兽犹斗模样,额头布满了汗珠。

冷丁想起:但好在郭雨民竟然没死?不幸中的万幸。顶多是个杀人未遂,还有生路。判几年就判几年,届时,他自信凭自己的社会关系、强大的社会能量,大把的金钱,上下打点自救,也会弄成个保外就医或减刑,回旋余地是很大的。如此一想,定心丸吃了。

他决心来个主动自首,或许会轻判?

此心理过程与王科长推测一模一样。

他未雨绸缪,在没来自首前,事先搞了个提前量——提前做局,到附近银行给本地法院的、关系较好的某审判长的银行卡里汇进了50万元,指望将来在法庭上能替他说话。他哪来的钱?是贪污本村的征地拆迁款。

他还看到网上有个新闻:罪犯在服刑期间搞了个“假立功”,试图减刑……他也想照此办理,在服刑期间,计划用钱买通一个犯人,让他装作上吊自杀,而自己假装救他下来立个功减个刑……如此就更心里有底了。

恐惧飞进爪洼国。他自首时声音平静,如讲故事。

下面是村主任郭建设自首出他与郭雨民恩怨产生的经过,和他如何下决心除掉郭雨民灭口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