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尔摩斯探案集
字体: 16 + -

九苦苦不放弃十药店找小三

九 苦苦不放弃 十 药店找“小三”

九苦苦不放弃

走访的结果有了:果然,起码有两个人听见了刘医生跳楼时在空中落下时喊了一声“啊!”声音是从肺腑里发出来的,极惨,极渗人;又起码有三个人看见老胡跟刘医生并排走进老胡家的楼门洞。

这时王科长开始在心里建筑一座假想宫殿:他的推理轨迹如下:

那么多疑点都张口说不是丈夫杀妻,而老胡却说丈夫杀妻后跳楼自杀,反推老胡就有问题。老胡家那么穷。俗话说“饥寒起盗心”。那么其实是……而那个突然出现的“小三”?会不会是老胡的指使?查她与老胡是否认识?那惊呼声、两人一起进门洞事,不都证明是老胡下手推刘医生下楼无疑吗?

继续推理……

但“小三”和老胡必然坚不承认。怎么让他跟她开口?

思路又转到银行卡上,现在凶手不取钱,也是为了让公安人员判断失误,否决小偷劫财作案。那么等将来风平浪静后,凶手会去取钱,他的目的就是杀人劫财嘛!隔段时间再查银行?

十几天后的某天,王科长再次派出助手奔赴各银行……

经过再次调查各大银行,果然有了结果——是老胡取走了死者卡上的钱。他的形象很清晰地留在银行的录像上。尽管他戴着帽子,把帽檐压得很低。

几名助手都恍然大悟,用眼睛询问王科长:意思是,抓老胡吧?

王科长想了想,却对助手说:“咱们先去找那个‘小三’。”

他是想先攻软肋,就像在《尸体背后的阴谋》案中先攻张玉莲那样。

门外走廊上有几个人说话。一个人的说话声很像是老胡。怎么,老胡竟来公安局了?他来干啥?王科长纳闷地走出去观看,却原来是一位后勤科的老科员。

生活中,王科长见过长相相似的两个人,比如他有回出差坐火车,见一人极像是东北吉林公安局的马科长,是开全国公安会议认识的,住过同一个房间,就连忙招呼。谁知对方却否认说:“我是陕北长庆油田的,我姓李……”原来是认错了人。闹得王科长挺尴尬,连连致歉:“对不起对不起,我认错人了。”

但声音相似的两个人还是头一次碰到。王科长就与那人闲聊,得知那人正巧是老胡同乡,所以说得一口老胡的家乡话。是刚从外地调到公安局的。

十药店找“小三”

王科长打量着眼前这个药店——益康连锁店东直门分店。名片上写得很清楚:那个自称“小三”的姑娘就在此店工作。小店不大,门上贴满各种药品或保健品的广告,竟花花绿绿的找不到入口。

即将推门的一刹那,王科长脑海里又重复了一下已想好的两大突破口:1.你小三和刘医生根本不是同一类人,怎么能走到一起?2.请你拿出手机展示一下你们交往的短信和通话记录。给她来个一针见血。

推开门,里边有一老一少两个女店员。她们马上迎上来问:“要啥药呢?”声音谦恭并满含希望,她们极希望人买她们的药。

“梅英是在你们这里工作吧?她在吗?我们找她。”

“你是找胡梅英吧?她已经辞职不干了。”

王科长好失望,没预料到会扑空。

但一听“小三”竟姓胡,王科长想:莫不是与那个老胡有什么瓜葛?原来小三隐瞒了姓胡的事实?

“那她爸叫啥?”

“她爸叫胡建华,就在这小区住。”

小三竟是老胡女儿,王科长更觉有秘密了、值得深究了。父女都来为刘医生自杀出示证据,刘医生并非自杀的嫌疑就反而重了。

“她何以不干了?”

“因为工资低。才800块钱,本市最低工资标准是760元。”那老女营业员说,“像我是反聘的,无所谓。但她们咋能生活?物价越来越贵。一斤菠菜都4块。”又指指那年少的营业员说:“她也准备不干了。”

王科长看见柜台里有甘草片,恰好最近他嗓子发炎,就顺便买了一瓶。

王科长望着这个小小的、装着100粒甘草片的小瓶不由心生感慨:药店和医院一样,都是人人希望远离却远离不了的地方。自己这个棒身体,几年都不得病,却也不得不买一瓶甘草片。

他当然不会相信“小三”真是嫌工资低而辞职了。是由于配合其父说了假话心虚,为了躲开公安人员的进一步盘问?所以躲开甚至逃亡?让公安人员永远找不着她?那她说的自己是刘医生的“小三”云云,岂不更有嫌疑,更要打问号?

王科长本想像《尸体背后的阴谋》案中那样先攻软肋——女人,女人的意志品质和判断力、把握局面的能力比男人差。但此意图遇阻,王科长有点遗憾。

那就只好去碰硬茬——老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