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尔摩斯探案集
字体: 16 + -

九毒粽转移何处去十苦闷元配忽见夫

中国福尔摩斯探案集

九毒粽转移何处去

钱志民锻炼回来了,一看门上的手绢包儿,马上明白是李燕又送什么好吃的了,登时心头荡起一股温柔的情调儿,眼睛里闪出不出所料的快感。

他也如贼似的左右窥看了一下,连忙取下手绢包儿,迅速开门进屋,返身把门关严。

他把手绢包儿解开,白塑料袋里的两只粽子形体便映入他的眼帘。他喜形于色,激动得浑身发抖,伸手掏出粽子在手上掂了几下。

粽子,精巧的手包扎成的粽子,沾满无数温情指纹的粽子,表皮湿润,发着暗绿色的光泽,诱人地展示着它的实体。

钱志民似乎想剥开吃,手把其中一只粽子扒开个角儿,鼻子凑上去一闻,啊!他脸上有种被香气醉晕了的表情,难怪,这是情妇送的么!

但钱志民转念又想到了什么,便又把粽子塞回塑料袋里。

他没有再用手绢包粽子,而是把手绢揣进兜里,改用一个布袋儿装上粽子,转身出了门。

这时,他的脸是滞重的,神情极不自在,仿佛是去办一件十分非同小可的事情,全身负着一种出征前的沉重心理负担和忐忑没把握、难以预测事态发展的复杂心态。他推出电动自行车,把布袋儿装进车筐里,一踩脚踏板,电动自行车呼啸上路,风驰电掣而去。

十苦闷元配忽见夫

钱志民的妻子高喜秀坐在家里土炕上,飞针走线地纳着鞋底。她约莫三十来岁,长得高大清瘦,常年的农活劳作使她的脸皮肤黎黑粗糙,显得比真正年龄更苍老,两只手上也是疤痕累累,硬糨层层。较低的大脑文化层次和闭塞的农村生活环境,造成她穿戴上的守旧:仍是脑后一个发鬏,一身对襟褂子,一双黑布鞋。这身穿戴跟李燕是根本没有可比性的。

她曾幸运自己嫁了个城里人,但遗憾是个外省人,生活习惯不同很别扭,慢慢又发现丈夫瞧不上自己了,有外遇了,日子越过越不顺心了。她常常自问:这高攀的婚姻是对还是错?

此刻她表情苦闷,眼神里似含着一丝淡淡的阴影,一副多愁善感的祥林嫂模样。

凭着某种第六感觉,高喜秀似乎听到了丈夫骑车归来的车轮声。她竖直耳朵,企图捕捉所企望的某种细微声响。然而厚重的房门和四面厚实的墙壁却隔离了外边的一切响动。只有房内桌上的闹钟在“滴答”“滴答”响着、响着。

房外确实一切响动也没有。

她自我解嘲地摇摇头。今天不是星期天,丈夫怎可能回来呢?即就是星期天,丈夫也不可能回来啊!丈夫有了外遇,哪里还想到这个家里还有个合法妻子?一百个星期天里丈夫也难回来一次啊!

然而她仍本能地感觉到丈夫似乎正在朝家里走,过不了多久,就会听到丈夫推车进院的声音。那车轮滚地的噗噗声,混合着皮鞋踩地的踏踏声,再过不了多久,丈夫就会推开门跨进房子……

这感觉强烈而固执,久久缠着她的情绪。

她是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因农村落后贫乏的文化氛围,她所摄入大脑内的文化知识太少了。因此她不懂那最普通的美学原理:一张并不漂亮的脸,一旦被高级衣着强有力地修饰、衬托,就立刻美得大放光彩,美的装潢,会使人对不美的本体产生强烈的“也很美”的心理错觉。同样,一张本来漂亮的脸,一旦被寒酸穿戴肆意地贬损、反衬,也会显得丑态百出。

正因为这样,她本来长得胜过李燕,却因不讲穿戴毁损了美而败给了李燕。

得知丈夫有外遇后,最初,她是天天盼丈夫回来,整日固执地守株待兔,也确实饱尝了古代那个守株待兔者饱尝过的痛苦滋味。后来,她又渐渐地害怕丈夫回来了,一旦回来,就必然是“外遇”果子成熟了,要闹离婚了。再后来,她自己也辨不清是盼丈夫回来还是怕丈夫回来了。

真听到了推车之声?不是幻觉吧?用理智再度分辨,确实是丈夫那熟悉的推车进门之声:“咔嗒”!车碰翻了院里的小凳,声音清楚,绝对真实。

高喜秀全身每一个细胞都激动得颤栗起来,她真不知道是喜还是祸。

“夸!叭!”丈夫放车、锁车。

高喜秀紧张地赶紧整整衣襟,抚抚发鬓。

门“啪”地推开,丈夫钱志民走了进来。仍是那般的高大完美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