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怔
字体: 16 + -

第17章

要换平常指不定要破口大骂,可是现在情况不允许他这么做,万一引起车祸那就得不偿失了。

    无奈之下,范明便靠了过去。助理小王的三颗星手机屏幕相相当大6寸的样子,所以不用距离太近就10厘米的样子。看着屏幕中显示的内容,他有些奇怪:“怎么感觉画面这么熟悉呢?好像在哪儿见过。”可是始终想不起来,接着又往下看,“这地方怎么这么熟悉呢?,好像之前去过,”

    当屏幕中显示广场中央矗立的塑像的时候,他一下就反映过过来:“这是东方广场。”他继续往下看,只见一首优美的《我相信》的时候,事情已经很清楚了,就是今天周小光,在广场唱歌的视频:“不过还没只听一半没什么感觉,我去网上找找,听完整的。”

    想着便掏出自己的水果手机,打开华夏最大的视频网站——“酷网视频”。

    说起酷网视频完全可以用一个牛字了得,作为华夏最大的视频网站,每天新上传的视频不计其数。

    直接输入“东方广场”,点开过后,开始听起来。他从未想到过歌曲还可以这么唱:“到底他是怎么做到的,能在没有一点音响设备,环境空旷的东方广场,唱出比普通录影棚效果要好数倍的空灵之声,最关键给听众的感觉他不是再唱歌,而是唱的是一个孤独求职者对现实的无奈,看他衣着普通,长相一般,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孤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范明对他旁边这位身材偏瘦一身黑西装,无奈之余被当作神经病的周小光越发感兴趣了。

    当然范明并没有叫醒他,从那张沧桑倦怠的脸看的一个字“累”:“算了!先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呆会儿到医院再和他聊聊,我想结果绝对不会让我失望的。”打定主意之后,范明又讲视频再播放了一次。

    由于家庭环境和很多同龄人都不一样,虽说老爹范仲淹将他管得比较严格,但对于同样也是知识分子的范仲淹来说,对待新兴科技比同龄人要开明得多,所以范明家便成了华夏电脑网络的第一批使用人。

    从第一次接触网络之后,他便养成了一成不变的留言的习惯。唱歌好听就是好听,何况对于周小光这种“天籁之音”,即使之前有所误会,也不会影响他的决定,因为他做事儿,从来都是对事儿不对人,这种性格让他在后来晋升和任职过程中都获益匪浅,这当然是后话。

    点开“酷网”“东方广场万人大合唱”(周小光在东方广场唱歌,以后就叫这名字。)的留言区,顿时被吓到了。只见犹如长河般的留言,多大上千页数10亿条,给他的的感觉便是----“周小光要出名了!”。

    “这家伙太浪费,坐拥金山而不知道利用。据说还被雷劈,就连上天都看不惯了;呆会儿好好问问他,这么好的嗓子怎么不好好利用。对了要不问问朋友和同学,万一不行把视频发给他们,好就这么做。”

    说时迟那时快,范明点开手机“窝窝”app,大致看了下,其实他的好友大多数都是医疗系统以及“华夏医科大”的同学和校友,除外还有一些平常爱好的“窝窝群”。

    说来奇怪像范明这种五音不全的人,不知道他通过什么手段,居然能加入到号称网络界音乐殿堂-----“华夏音乐”这个“窝窝群”里面去,要是被那些苦逼的音乐人知道,指不定会羡慕成什么样子。

    “华夏音乐”和别的群很不一样,平常情况下没什么人在群中闲扯,这可能很多人会奇怪“群不是聊天的吗?怎么会没人聊天。”

    事实就是如此,原因有二,一、这群里加的全是顶级音乐制作人;二、另外的则是全华夏资产上亿的传媒公司老总、董事长之类的。当然李白也在里面,只是范明不知道而已。

    很多人奇怪,音乐人怎么会和公司董事长走到一起,原因很简单,这还得从华夏的历史讲起。

    前面说到华夏是类似于地球的位面世界,清朝之前的历史和地球一样,可是刚到了军阀混战时期,突然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叫“华夏党”的党派。

    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将军阀扼杀在摇篮之中,之后一直到现在已经过去100年有余,军事、科技领先地球50年,就在人们废寝忘食的发展科技的时候,却文化有些滞后,根本跟不上科技的脚步,甚至有些拖后腿。

    前面提到华夏(此位面为了方便称呼,以后就叫华夏)面积是地球的50倍,人口200亿,完全可以用“地大物博”来形容,政府要面面具到完全不可能。

    从这点来说华夏的开国领导人李侃,很有先见之明啊,在获取国家政权后,他并没有留恋权势,而是激流勇退,直接将自己的多项权利转给政府,让政府自己组建类似多党联邦这种政权形式。

    到晚年的时候更是将军权交还给国家,实现军队国家化的转变,即便100年过去了,华夏依旧稳步前进,越来越好。

    科技文明、物质文明都上去了,唯独比较欠缺精神文明,所以这届政府,从组阁之后便制定了《华夏精神文明五年发展计划纲要》简称《精五划》。

    虽然从国家层面来说,至《精五划》开始实施起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了,效果比起没实施之前要强的不是一星半点。但毕竟这是长年累积的历史问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就能扭转困局,总体来看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整改的。

    所以,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全华夏征集方案,最后还是华夏天王“刘华”提出了一个实质性的办法,那就是——“网络”。

    对没错!就是网络,华夏早在30年前便已推行“无纸化办公”。这一词从提出到实施,再到完成,不可能不接触“网络”。

    刚不是说到天王刘华的提案吗?很简单,便是将华夏顶尖的音乐人和传媒企业聚集起来,现实中是完全办不到的,不管是人力、物力、财力都不可计数。

    虽说家大业大,每年财政收入已50兆亿计算,但也不能随意折腾和浪费啊。唯一的办法便是“网络”,省时不说,还不用大动干戈,所以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和音乐制作人都比较支持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