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恨六百年
字体: 16 + -

第99节 发之于情

第60 120章 第九十九节 发之于情

当宋世平等几人在惊恐中清醒后,早将原来的仇恨抛到脑后,一边张皇失措地抢险救命,一边不要命地大喊救人。不多时,数百人和七、八条小船便陆续围拢过来。

事故现场留四条船救人、捞东西,另几条船沿着水流一路追寻漂浮物。但由于水流太急,船又是粉碎性毁坏,大部分物品都已沉江或被激流冲走,能捞上来的则尽量捞到岸上堆好。

甩到岸上的两人虽浑身是血、脚折手断,所幸还有一口气在,当即被八个小伙子用凉床轮流抬到胜利医院。胖子的尸体最终没有找到,不知是沉入江底了,还是被潜流冲到安庆“马家窝”了。捞上来的东西经过清点,都被搬到五显庙旁边的小披房里,船主单位第三天就来人领走了。

高良等由于担心引起新一轮迷信活动,一直没将事故船的实情告诉其他人。几天之后,那两个手脚已经残废的幸存者,在转院回家之前强烈要求再来黄石矶,一是致谢救命之恩,二是到吴顺华坟头上悔罪。

到这时全村人才知道,原来遇难船就是那天的见死不救船!胖子是船上的负责人,当时就是他指令不要“管闲事”的!

待真相大白,舆论立即大哗,事情的始末缘由像风一样迅速传至周围百十里之外。有好事者更是添枝加叶、添油加醋,传到后来便越发神奇、吓人了。

见死不救,罪莫大焉,其心何忍,其情何堪!按照现时的时髦说法,凡事物都有矛盾的两面性。此事自然也具有两面性啦,虽是坏事,但却起到惩戒、警告和劝善的作用,也算是一种无形教育吧。只不过成本太高了,两条人命、两个残废外加一船几十吨的货物。

随着江水不断上涨,各个圩口相继进入防汛的临险阶段。根据上级指示,县、区、公社所有下派人员都要住到责任圩堤附近,宋世平、周大顺和张志高都离开了黄石矶驻地。原来的各家派饭制度也随之取消,高良除了晚上回来睡觉,一日三餐都和防汛民工在一起吃,饭管饱、咸菜管够。虽然伙食比以前差得多,但高良却非常高兴。现在就他一个人住在这里,和桃花说话或单独相处会方便得多了。

哪知事与愿违,为了避免惹人闲话,明欣老两口却突然收紧“政策”,竟不给高良和桃花有任何单独相处的机会。以前张志高在的时候,老两口晚上还经常出去串门,可现在却突然“亲热”起来,他们一到高良回来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直在堂屋扯闲篇。

高良晚上回来即使和桃花打个照面,两个人也像地下党接头似地,心里虽是开了锅,脸上也是白凉水。除非身边没别人,才敢深情地盯盯对方。他真的忍受不了,本来中午还可以回来看看桃花,可自从三餐饭都在工地吃,他的这点权利也被剥夺了。真是郁闷呐,说不定张志高和宋世平还以为他在过着神仙日子呢!

高良这几天闷闷不乐,脾气越来越坏,老是因为一点小事和别人动气。事过以后又感到后悔,觉得很对不起人家,然后又去向人家解释、道歉。好在这几天水情又缓和了些,小涨大停的,没什么大情况出现,否则还真不知要出什么纰漏。

下午收工前,高良和巡查组的几个人一字排开,沿着大堤里坡巡查有无渗漏。像这样的巡查,每个日夜要进行四到五次,每次都要做好详细记录。一旦发现渗漏必须立即汇报并采取相应措施,绝不许有半刻延误。

刚刚巡查了一半路程,黄石大队文书就将他喊住了:

“今天晚上要传达伟大领袖**的最新指示。上级通知,各生产队长、驻点干部和所有老师,晚上七点半全部到大队集中学习。驻点干部到最近的大队参加学习,你就到黄石大队吧。别忘了啊,晚上七点半。”

传达伟大领袖**的最新指示,那可是天大的事情呀!高良见时间不早,就赶到工棚里弄了半碗剩锅巴,用开水泡着吃了。他看看工棚里的小座钟,时间快到七点了,哪里还敢再耽搁。

半小时后,高良赶到黄石大队部。王书记热情地和他拉拉手,寒暄了几句后就将他按坐在主席台侧边,和大队另几个领导坐在一起。刚坐稳,公社送通知的就气喘吁吁地赶到了,只见他将几页油印纸递给王书记,叮嘱了几句,就又骑上自行车向江心洲渡口赶去。

乘着王书记先熟悉最新指示的空档,高良看了看会场。奇怪,全大队只有十五六个小队长、二十多个老师,加上大队几位干部也才四十多个呀,怎么到了七八十人?高良笑笑,心想可能是党员骨干或是积极分子吧。嗨,人多热闹。黑灯瞎火的,回去时多个伴不是更好么!高良想着便挨着个的搜寻起晓祥来。

忽然,会场后面有个熟悉的脸在他视线中晃了一下,又缩了回去。由于电灯光较暗,高良并没看清楚是谁。他正要收回目光,忽然一个激灵:不会吧,太像她了。

高良忍不住好奇,便假装起来移凳子,站起来向后注目一看,果然是桃花!

他心里一阵激动,这才想起桃花也是老师呀,只不过是“红儿班”的老师罢了。上级通知全体老师都要参加,可并没说幼儿园老师不用来哟。高良即刻心花怒放,真是爽死了,脑子里就开始胡思乱想起来,至于王书记读的是什么最新指示,他也全没放在心上,充其量只是听了个大概。

他不敢不听,又没法全神贯注,耳朵里听到的好像是上海机床厂有个什么调查报告,里面说**使这个厂的技术人员队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产阶级反动技术权威被赶下了台,政治上臭了,技术上的纸老虎原形也暴lou无遗。好像还说实践证明了,从工人中提拔的技术人员比来源于大专院校的毕业生技术要强。

报告还提出了教育革命的方向问题,强调学校教育一定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要组织现有技术队伍参加革命大批判,批判“专家治厂”、“技术第一”、“资产阶级名利思想”,等等,并组织他们分期分批当工人。

他印象中听到,这个调查报告被《人民日报》于1968年 7月22日刊登了,并加了编者按。伟大领袖**还在7月21日亲自做了批示。批示的内容大概是:大学还是要办的,我这里主要说的是理工科大学还要办。但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要无产阶级政治挂帅,走上海机床厂从工人中培养技术人员的道路。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习几年后,又回到实践中去。

传达完最新指示,就是小学校长和部分老师谈感想,最后由王书记做总结发言。王书记在总结之前,要请高良说几句,但被高良以不懂教育为托词婉拒了。

待宣布散会,高良就乘着和王书记告辞,起身向会场后的桃花狠盯了一眼,随即独自大步钻出门。他担心被熟人缠住,不觉加快了脚步。

离大队部半里的大路旁有片小树林,高良稍一思索,就闪身躲进树影里。不一会,后面人就陆陆续续过来了。高良就着星光仔细搜索着,看人群里有没有他要找的人。由于知道今天有哪些人来开会,且从这条路上过去的他基本都认识,所以后面还有谁,他心里清楚得很。

很快,该走的差不多都过去了。高良正在焦躁,忽见几十米后有个踽踽独行的熟悉身影,立时心中大喜,便毫不犹豫地走出小树林,站到路旁等候着。他为了给来人放心壮胆,就轻轻咳嗽一声。来人也脆脆地轻问一声:

“谁呀?”

果然,最后面就是让他要死要活的桃花!

高良一边答应,一边快步迎过去,伸手就要抓桃花的手。桃花娇羞地一甩手,向前紧走几步,与高良尽量保持一段距离。高良知道她的意思,便小心地看看四周,又加快脚步跟到她身边说:

“人都走了,后面就我们俩。”

@!!(下载本书请进入或者搜索“书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遗恨六百年 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