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恨六百年
字体: 16 + -

第77节 老屋

第60-120章 第七十七节老屋

张志高想想也是。米少难煮饭呐。?

他们没有再向东穿行,而是沿着房屋之间的人行道,转弯横穿向南。?

现在正是上工时间,村里几乎看不到成年劳力,一路打招呼的都是些女老人,以及学龄以下的孩子。老人们见这两个技术员同志东张西望地穿巷过房,差不多都会好奇地注视一会儿。虽然肯定他们不会干坏事,可即使是做好事、做正经事,谁都想着先睹为快呀。但见他们两个一直向南面走,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也就怏怏离去。?

高良和张志高本来就想找老人扯闲篇,可现在女老人差不多已被排除在外了。他们要找男老人,最好是村里有威望的知识性男老人。刚才经过的就是明哲老人家,可惜他家已‘铁将军把门’了。没奈何,只好干脆直接到江边看看,说不定那里会有赋闲的呢。?

此时已是阳历五月初,正是cha早稻的农忙时节,江边除了零零散散地洗衣洗菜的女老人外,根本就没看到赋闲的男老人。?

看来还是思维方式有问题呀,或者说根本就不知道农事农时。跑了这么多路,别说情况。就是合适的人都没见到一个!一眼望去,都是差不多的翠柳,一样的桃花,哪里看得出什么可资考据的依据。沿江每家屋基墩kao江的一面,上下都有四五排柳树;柳树北面还是桃花,南面就是滚滚长江水。?

高良还真有点累了,就一屁股做到江边的青石板上,两眼透过前面的树杈,看着江水想心思。张志高却是闲不住的人,他一边扫视江岸,一边捡地上的小瓦片向江中打水漂。很快,附近的小瓦片被打光了,他只好稍远点寻找。?

就在他从地上捡起瓦片缓缓抬头时,忽见不远处江岸的突出部上,在绿柳掩映中隐约还有个小建筑,如果不是离得近还真看不出。张志高好奇地想,以前没看见也从没人说起过,不会是什么古迹吧??

“高良,右边江岸上的柳树丛里还有个建筑物,我过去看看。”?

张志高边走边和高良招呼着。高良听说他要看个什么小建筑物,哪里耐得住,便不管三七二十一,爬起来就冲过去。?

到了旁边才看清楚,所谓的建筑物其实就是一间小房子。?

他们绕着小房子仔细观察了一下,小房子约二十来平方米,估计原来就是大房子的某一间。小房子的墙壁已风化的非常严重,很多外lou的青砖都只剩下窄窄的一部分。透过风化墙壁的多处空洞。可以看见里面的木柱和黑朽的板壁,只是由于周围的大柳树遮盖,光线很难透进墙壁空洞,所以外面看里面还是漆黑一片。?

房基已有一大半处于江岸的突出部,基脚大石块虽然用糯米浆砌筑,但已有多处出现松动,面对汹涌的江水冲刷,似乎已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两个人再退到远处看屋面,嚯!屋顶上竟然已是一片荒草。在无名的荒草之下,都是长满着青苔的杂乱灰土,已经很难看出屋瓦的痕迹。如果不是房檐上还挂着破瓦,还真以为房顶就是用泥土垒起来的呢!?

高良嘴里“嘶——”了一声,感觉非常奇怪,像是自言自语地试问着张志高道:?

“这是谁家的破房子,显然已经不能使用了,怎么不但不拆,反而还要保护墙基呢?”?

张志高觉得很可笑,就调侃他道:?

“是我家的老房子,就是摆在这里占地,怎么着?什么话,它的主人不拆。就一定有不拆的道理,我们不问怎么知道啊!”?

说着话,两个人又转到房子门口,面对大门及门前附近仔仔细细的观察起来。大门前堆着很多垃圾和碎砖、碎瓦,两边都是一尺多深的荒草。门锁是现代产品,但已经锈蚀,看样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进去过了。如果结合门前的垃圾、荒草分析,也可能锁上以后压根就没有打开过。大门板还算结实,估计也是后来换上的。?

长满杂草的屋面,严重风化的四壁,却安上一扇结实的大门,给人一种奇怪又滑稽的感觉。?

太不配套!?

门楣上横砌着一块长约六十厘米、高约二十五厘米的石板。石板上虽然也生了青苔,但仍依稀可以看出石板面上有被凿平的痕迹。?

高良走前两步踩到垃圾堆上,贴近了看,由于凿得太彻底,根本看不出原来的字迹。张志高不信,也同样的凑上去看看,又跳下来骂道:?

“搞什么名堂啊。好好的石板刻字,碍着谁呀,非得铲掉!”?

“估计是碍着破四旧的事了”高良猜测着说:“不过我总觉得有点不合情理。”?

“说说看”张志高跺跺脚上的灰土说。?

高良略有所思地指点着破房子说:?

“四壁都这么破了,为什么还要安上如此结实的门?既然已经不能使用了,连房子基脚都被水淹了一大半,为什么不仅不拆,而且水中的房基还明显在近期加固过?要说是房主有意占地,这好像说不过去,因为这儿的房屋地基似乎不紧张。?

门楣的石板上到底刻了什么字,非得凿平不可?不是我有意钻牛角尖,而是这地方疑惑太多,不得不多想想。说不定就有新发现呢。”?

张志高摇摇头、点点头。也不答话,就直奔最近的一户人家而去,边走边埋怨说:?

“在这里胡猜有什么用啊,找个人问一下不就知道了吗?”?

高良笑着摇摇头,心里责怪自己太过迂腐、太多书呆子气。如其自己瞎猜,的确不如随便找个人问问。?

张志高和高良穿过桃花丛,走上一户台阶敲门。很快,里面就传出一个女老人的问话声:?

“哪一个哟——?就来开门啊。”?

随着话音,一位头发尽白的老太太开门出来,见是他们两个就立即客气地招呼着说:?

“哎呀,这不是县里来的两个贵客嘛,快进来坐吧。”?

还没等他们坐稳,老人就要泡茶。高良赶紧客气地阻止道:?

“老人家别麻烦了,我们歇息一会就走。”?

老人并不听高良说什么,执意泡了两杯茶过来,笑眯眯地问道:?

“你们敲我家的门肯定有么事吧?别客气,有事直接说啊。只要我能办到的,一定不会躲。”?

张志高见这位老人说话比刚才那位爽利得多,知道是有点来历的,就不再多扯闲篇,便笑嘻嘻开门见山地说:?

“老人家,我们就是出来玩玩,没什么正经事。只是刚才从前面过。看到江边有间破房子,我们就打了个赌。进来找你老人家,就是请你裁判一下。”?

“打赌,打什么赌哦?……说出来听听。”?

老人听说那间破房子,明显就有点犹豫起来,很快又装出若无其事地问道。张志高见入了道,就答道:?

“我猜那是房主人为了占地才不拆的,他猜那只是一间无主的房子。您老人家说说,到底谁对谁错了?”?

“你们在老明欣家住着,他没和你们说?”老人试探着问。?

“他老人家是和我们说了很多关于黄石矶的事情,能说和不能说的都告诉我们好多。可我们又没向他提起过这间房子。他干嘛要扯这些闲篇呀。”?

高良这句话既是遮掩,又是显示明欣老人已经不把他们当外人看了。他已经看出来,这位老人在拖延时间,或是在思考着该不该告诉他们什么。?

半晌,老人可能已经按高良的意思做了理解,才慢腾腾地说:?

“那可是我们的老祖屋呢!”?

“老祖屋?破成这个样子了怎么还不拆?”张志高紧追着问道。?

“这是祖训。……拆?说得轻巧,后人都不能随便进的,还能拆呀。除非是维修时必须要进去,也只能是族中管事的长辈。如果有人违背了,轻则关个七七四十九天,重则从族谱上除名!”?

高良听老人说得如此邪乎,就更觉得奇怪了,便随之问道:?

“既然是这么重要,为什么不把房子修得更好点呢?四壁都烂通了,就不怕有人偷着进去?”?

“可不是想修就可以修的。祖上说,要一百年才能修一次,修过五次就不要再修,等着倒塌就可以了。听老辈人说,已经修过五次了,现在也只有看着房子倒,谁也不敢拿主意。你说怕人偷东西。别说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是真有东西,哪个又敢进去偷哇?不想活了!”?

“您老晓得那门头的石板上,原先雕刻着什么字么?”高良转问道。?

“没有人晓得什么字了。据说在清兵过来的时候,就用凿子凿掉了。当时也没有记下来,现在都几百年,就更没有人去讲究了。”老人也很可惜地叹道。?

张志高见老人似乎要沉默下去,就假装着无意间凑近老人,像是自言自语地说:?

“这位老祖宗也怪啊,怎么把房子建到江水里呢?当年的人口肯定没有现在的多,完全可以离江岸远点嘛。”?

老太太见这个小伙子这么沉迷,不觉眼睛一眯,就笑出声来说:?

“不是我们老祖宗奇怪,是你不晓得以前的因由哦。不要讲当年做这个祖屋的古时候,就是我亲眼得见的也和现今大不一样啊。”?

高良见老太太又拉起了话题,赶紧恭维着以讨教的口气问道:?

“你老以前见到的什么情况啊?说给我们听听,说给我们听听。我们年轻人就喜欢听老人说以前的事情。嘿嘿嘿,比看小说过瘾多了。”?

老太太听了这话,似乎很高兴,真的就拉开话匣子说:?

“黄石矶往日比这会子热闹多了。据说在洪武朝以后才慢慢兴盛起来得。听我的公爹讲,闹长毛的时候这里就是个很有名气的水路码头。‘长毛’你们晓得吧?哦,是的,是的,现在叫‘太平天国’。?

那时黄石矶为了帮助彭大人打长毛,头一次就出了一千多乡勇呢!为什么要出那么大力帮?就是因为这里商家店铺多,有钱的人多,怕长毛来抢嘛。那时候的街面、房子怎么个样子,我是不晓得。可是日本鬼子进中国的时候,我还是亲眼得见的。那时候小日本在盘龙顶修了大炮楼,在大黄石嘴也驻了兵,凶得很喏。?

要躲鬼子啊,许多有本事的人家和商号、店铺都搬走了,剩下来的也就是些没地方搬的小店、小号和一部分本地居民。我还记得很清楚,日本鬼子走之前黄石矶还有六排房子、五条街。?

你们不是说老祖屋太kao江了吗?其实啊,在日本鬼子的时候,老祖屋前面都还有一排店面、一条街呢!记得那时候最外边一排房子的前面,还有两丈宽才到江磡哟。?

你们想想看,要是在闹长毛的时候,老祖屋前面还不晓得有多少房子呢!这会子你们该晓得,老祖屋不是建在江里面了吧?”?

闹了半天,原来就是间平常的老祖屋!?

高良和张志高虔诚、小心地听了这么长时间,得知结果后心里又感到非常失望。原以为这里藏着,或是背负着什么历史秘密,真想不到这些人竟能如此小题大作。也可能是怀念祖先创业的一种思想情节吧。正所谓是,十个人有十种想法,谁也不能说谁对谁错。?

可是,既然是有着纪念意义的老祖屋,为什么又不让人进去呢?这不合乎常理呀!不对!这里面肯定还有不为人所知的“古怪”:是五、六百年前的第一代人修建;每一百年修一次,修五次就不必再修;禁止任何人进入这间“空”房子。这里肯定有大文章!?

高良正准备再问老人,又一想,这件事她可能真的不是很清楚,还是另想办法吧。告辞时,高良又随口问道:?

“姓袁的那边有祖屋么?他们总也有祖宗留下来的什么东西吧?”?

老人听他问起袁姓人家,就笑眯眯地朝东比划着说:?

“哎哟,小伙子啊,打听袁家的事情你得问袁家人呀!喏,出了我家门,向东十几家就是姓袁的了。你找他们问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