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恨六百年
字体: 16 + -

第31节 百窑火起灵瑞消

ha18 第三十一节 百窑火起灵瑞消

公元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应天即皇帝位,国号大明,建元洪武。登基之日,洪武皇帝升殿受群臣朝贺,并命刘伯温奉册宝,立马氏为皇后、世子朱标为皇太子;仍以李善长、徐达为左右丞相,刘伯温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即位第二天即正月初五日,朱元璋颁布即位诏书于天下,追封皇帝伯考以下均为王,又封马皇后之父马公为徐王、母亲郑媪为徐王夫人。并准刘伯温两本奏请,一为划东流县直属南京;二为在东流县黄石矶之盘龙顶西北脚至杨山南脚一线,按照游龙形状,共建砖窑100口,以烧制砖料建筑金陵城。诏令即下,即时飞马传递,命东流县并所在兵备衙门,遵旨建造百口砖窑,务于本年二月二日午时‘龙抬头’之前,限期内点火烧砖;如有一刻延误,凡工匠、夫役并相关大、小官员等,一律究责立斩。

自古新皇开国登基,无不严刑峻法、令出必行,绝无姑息迁就之论。皇帝旨意即下,相关大小官员无不闻风而动。游击将军陈虎,受命为钦差大臣,总揽建窑、烧砖等大小事务,并有权任可调集周边六县人马、物料。因黄石矶在东流县境内,县令与所在兵备衙门接旨后,哪里还敢耽搁,遂迅即搜罗擅于建窑、烧砖的能工巧匠与精干夫役,并辅之以近千汛兵充任往来交通及现场监工等。陈虎将军也及时将周边府、县大人召集到黄石矶,现场部署垒窑、烧砖的各项事务。

待安排好一应事务,随从的绍兴李师爷遂向陈虎将军禀告道:“大人,此事十万火急,稍有差池,将军人头定难保全。目今距离二月初二龙抬头节只有二十多天,如果按通常规矩,限期内建好百口砖窑是不可能的。不说别的,就是建窑用的大青砖也无法按时筹集齐备!现烧根本来不及呀。此一项,不知大人有何妙策安排?”

陈虎本是战阵之将,哪里知晓办理此事的程序及其复杂程度?皇帝委派他为钦差大臣,也只是看他办事雷厉风行,又且知人善任罢了。陈虎见问,心下知道师爷必有妥当办法,便将他拉到里间,极诚恳地说:

“师爷,你虽名为亲随,实为本钦差心腹。现而今你我已是困在一起的两个蚂蚱,有好主意千万别掖着,尽管拿出来,本钦差照办就是。”

李师爷见陈虎如此厚待自.己,加之他已将自己的处境挑明,便直言相告道:“大人,目今皇命紧急,时不我待,要想按时完工只有一个办法。”

“有何高招,快请讲!”陈虎焦躁地催促道。

“大人知道,安庆城累被战火,敌我.争夺致使城墙早已千疮百孔、徒具虚名了。大人何不严殇安庆府,命令他们将散落的城墙砖搬运过来,以作为垒砖窑之用?”

“此策甚妙!”陈虎被李师爷一言.提醒,便一拍大腿说:“我立即派人传令安庆府,就按你的主意办!”李师爷见钦差大人采纳了自己的建议,顿了顿,接着又说:“不过,还是要周边现有窑口赶紧烧制垒窑砖,以防日后皇帝究问擅拆城墙之责时,我们也好有个‘烧制不及’的理由。”

钦差陈虎出了房门,即将与李师爷商定的知晓各.府县,尤其是要安庆府必须负责垒窑用砖。安庆府知府立时傻了眼,一时虚汗加额,又不敢争辩,只是愣在当场;当李师爷将他拉到一旁,悄悄告诉他办法后,才稍有缓神。安庆知府情知此事不可避免,虽然荒唐,也只好点头答应,也不等吃饭便随着众人出来,快船张帆向回急赶。

总策既定,各府、县自就按分工忙乎起来。因夫役已.经由各县带到,陈虎钦差便命令,工匠各按职责,垒窑、制砖坯等;夫役、兵士等分成几拨,除了平整窑基、挖土运土、和泥、搬运者外,再派五百精壮夫役,由得力兵士带领,负责砍伐黄石矶各个山头上的树木柴草,以作为烧窑柴薪。钦差令下,各个闻风而动。尤其是负责砍伐的夫役、兵士,更是如同蝗虫触地、猛虎下山。所到之处:青枝绿叶,旦夕之间便成荒山秃岭;红花紫果,吆喝声中顿为脚底污泥。不消十数日,如山的树木、柴草便堆积在杨山至盘龙顶一线。

柴薪尚且好办,垒窑用的青砖仍然是个大问题。.安庆府已将倒塌的城墙砖几乎搬尽,但是仍然不足使用。周边现窑烧制,本就是空话一句,等待也是无益。正在此时,又接到圣旨,要黄石矶砖窑建成后,烧制专用宫墙用砖。这道圣旨简直就是催命符,本来已经打好的普通城墙砖坯,这会子却要弃之不用,而要重新赶制建造宫墙的大青砖了。陈虎此时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焦躁至极、五内焚身,见限期将临,无奈之下只好严令东流县知县,强拆附近大户房屋,择其可用青砖砌窑;一边催促制作砖坯的工匠,夜以继日赶制专用大砖坯。

一时间,挖土的、.运砖垒窑的、和泥的、制砖坯的、搬运晾晒砖坯的、伐树的、运输材料的,以及指挥、监工、后勤保障等等,整个工地内昼夜不分、晴雨不论。堂堂钦差的陈虎大人,也顾不得官样体面,每日都深入工地,手里提着马鞭,高挽衣袖、血红双眼,无论何人只要稍不随他的意思,上去就是一马鞭。钦差如此,下面就更不用提及。只听工地上人喊马嘶,呻吟与亢奋声交响彻云。官员叫喊、将军催逼,在数千兵士、夫役和工匠的拼命之下,百口砖窑及备烧的大砖坯终于按期完工。

时值二月二日‘龙抬头’节,除了本身、本地人外,方圆数十里的老百姓都纷纷赶来看热闹,一时间,窑场内外万头攒动、人声鼎沸。钦差大臣陈虎今日官服齐整,喜庆中隐含着慑人威严。临近午时,他在众知府、知县簇拥下,和朝廷派来名为庆贺实为督察的大员们一道,喜气洋洋步出临时搭建的钦差府门,登上坐落于王举人坟头的观景台上。闲聊不过片刻,只听报时官高声大唱道:

“二月二日午——时——到——!”

随即,陈虎便率领一干官员,来到观景台上的拜桌前,朝东焚香次第跪拜。祷告完毕,钦差大臣陈虎将军放声高喊:

“点火——!”

喊声未落,就听得三声炮响,在场官、兵、民齐声山呼万岁。随着钦差大人的一声令下,一百口砖窑同时点火。此刻,江翻巨浪,山传哀鸣;神光乱舞、彩云泄散,愁云恨雾直冲九霄。刚才还是万里无云的晴空,在遍地烟雾纠结下,顿时乌云盖顶。由于人声躁动、热烟漫空,致使冷暖空气激烈碰撞,随着平地忽地腾起数十股旋转怪风,将地上的浮沉搅动起来,窑场内瞬间便人不可立、口不能张,十余米外难以分辨彼此。真是人有旦夕祸福,天有不测风云,官民人等正在惶惑,突然一声震天春雷又将其中一口窑门震塌。监工与烧窑工匠都深知此事体大,不敢隐瞒,便飞跑着一级级向上禀报。陈虎正感雷声蹊跷呢,忽听有人慌忙来报:

“报钦差大人,一口窑门尚未点着火,即被惊雷震塌!”

陈虎闻报大惊,忙问报信的监工道:“何时可以修复点火?”

“回钦差大人。据工匠说,须得两个时辰。”

陈虎大怒,情知按时点火将成泡影,一时间气冲斗牛、血贯双目,喝令将对应的几个垒窑师傅与现场监工就地斩首,并严令再派其他工匠火速抢修。午时之内如不能修复,将全部就地斩首。

虽然剑悬头顶,但修复工程并不能说好就好,直至一个时辰后才将塌陷窑门勉强修复。然而时间早过午时,抗命之罪已在所不免。钦差大臣陈虎血红着眼,手提佩剑立于窑门外,仍然命令烧窑师傅即刻点火。就在烟火燃起的刹那,突然平地卷起一股狂风,就见一条青龙自袅袅烟雾中腾空而起。陈虎不愧是武将出身,只见他稍一愣神,便迅即挥剑向上甩去。随着剑锋所指,但见血光一闪,那青龙丢下一尺多长的断尾,长啸一声扶摇而上,瞬息便不见踪影。

现场官民见平地里突然飞出一条龙来,一个个吓得脸如白纸,呼啦一声便齐刷刷匍匐在地,颤声祷告,叩头、作揖犹如捣蒜。唯一呆站在当场的,只有那泪眼含血的钦差大臣陈虎。只见他脸色青白,牙关紧咬;待人群恢复平静,他便转头朝东趴在地上叩了九叩,然后起身捡起地上带血的佩剑,抬手照项上一横便魂荡西天了。

高良听得惊心动魄,讶然失语,全忘了喝酒吃菜。明欣老人说完故事,则伸手端杯一饮而尽,脸上尽显难以言表之情。良久,高良才问:

“那条断尾龙又逃到哪去了呢?”

“没有走远,它在等着顺江东去的龙返回来呢。每年的清明节前后三天,为了祭奠这里的山水灵气,断尾巴龙都会回来一次。故老相传,它是回来祭祖呢。”明欣老人说。

“怎么就知道,它每年还回来呢?”高良还是充满疑惑地问道。

“它每次回来时,都伴随着狂风、暴雨、冰雹,可是天不昏、地不暗,也从不伤害黄石矶”。老人欣慰又肯定地说。

“您老说百口窑是从洪武元年开始烧砖的,那些烧好的砖真就运去建皇宫了?”张志高似乎很不相信地问道。老人见问到这一节,便笑着说:“明史有记载:洪武六年六月辛未朔:‘诏留守都指挥司,修筑京师城,周为里五十九,内城为步五千一百四十三,为里十有四’。黄石矶这里烧的砖,是在修筑南京城之前,就运去修筑皇宫了。”

“怎么能证明是修筑明故宫的呢”?高良仍怀疑地问。

“不信?如果有机会,你们就到南京故宫城墙上去找找,一定能找到刻有‘东流县黄石矶烧制’等字样的城砖!”老人夹了一口菜,接着又说:

“作孽哟!自那以后几百年来,这里就没有出过文举人了。武举人倒是有过。祖上传说要等六百年,再加十年的孕育期,然后才能恢复灵气。算算时间,也快了!”。

高良和张志高心里都暗自发笑:几百年没出文举人有什么稀奇呢?文举人毕竟不是想出就出的,这要看当地的文风、学风。文风、学风不好的地方,即使一千年也是出不了文举人的。不过高、张二人也就是心说而已,哪里好意思在脸上表lou啊。

“那时候黄石矶有多少人家呀?”高良问道。

“此前只有一户袁姓人家。饶姓人于洪武元年正月初二的上午才到这里。”

“这么说来,从蛟龙口到五显庙有整整一百口明代砖窑了”张志高生怕话题又被岔开,便假装很兴奋地说:“明代的砖窑,那么窑址附近肯定会有明代遗留的东西。乖乖,一百口!”。明欣老人听他话中别有含义,脸上即lou出一丝难以觉察的不悦来,瞬间又干笑两声,似乎很随意地说:

“本来就是一百口。不过,你要是一口一口的数,那就只能点数出九十九口了。除非把每个窑址都绘在纸上,那才能点数出一百口来”。“怎么会有这样的事?那是因为多而杂乱了,不太好点数。”高良表示了极大的不理解,既然有一百口,那怎么会点数不出来呢?图纸既然是依据现实窑址绘出来的,那不可能出现两种数字结果嘛!

老人好像很理解两个年轻人心里的疑惑,沉吟了片刻才又说:“刚才不是说过嘛,一百条龙被烧走了九十九条,还有一条飞升了。那飞升的一条龙没走,灵气还在,所以一百口窑就只能点数出九十九口”。

这么解释倒是有一定理由,可高良还是惊奇而疑惑地说了一句:“还真有这事呀?”老人哈哈一笑,既遗憾又自豪地说:“不信?那你明天随便去问问别的人。我们这儿的小孩子都知道这件事!”

“按迷信的说法,龙是有灵气的神物,既然知道有危险,可为什么不早点都飞走呢?”高良并没因老人的说法而信服,疑惑反倒是一个接着一个,也不让老人喘气,就紧盯着问过去。老人也没生气,只是教孩子似地说:

“桃树砍光,灵气消失!不然,那条龙的尾巴也不可能被砍断。灵气都被朱元璋赶走了,连他后人都在这里遭了殃!”

各位先生女士,水鹞子首先感谢您的光临。进来了,就是我最尊贵的福星!这是本书上架后首发章节,热望您看过以后,多提宝贵意见,以利我不断改善、进步。人到中年再码字,书未成时日夜惊。真个是,烟蒙简陋室,茶灌干咳喉;鸡鸣正苦思,白发已上头。请您看在水鹞子呕心沥血、辛苦至极的份上,不吝赏赐您的鼓励!无论是打赏、催更、订阅、推荐,还是鲜花、短信以及点击,都是我热切期望的。水鹞子先行致谢了!

@!!(下载本书请进入或者搜索“书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遗恨六百年 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