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恨六百年
字体: 16 + -

第25节 温泉水暖

ha18 第二十五节 温泉水暖

“吃肉、睡觉吧。反正是走不出去了,不如吃饱、睡死”。张志高泄气地说。

“还是向前再找吧。宋世平说得对,只要没死就得找,只要找就有希望。”高良虽然感觉已到了绝地,但还是不赞成张志高的说法,毕竟路还没有全部堵死。宋世平已经被高良刚才的神态气得够呛,现在又听张志高还是这么说,便火冒三丈地责怪道:

“你他妈就知道吃呀睡的!你摸摸自己裤裆里,还是不是男人!”

“那好吧,我也同意走。”周大顺说着话,举起电灯转身就向前走去。宋世平二话不说,和高良一起扯着张志高就跟上去。出了岩壁洞口,他们又犹豫在地下洞里,左右两边到底哪个方向是他们的求生之途呢?现在已完全失去地下河踪迹,何去何从不仅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其结果也就彻底kao碰大运了;或者说是听天由命、命在脚下。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地下洞必有另一出口贯通地面,使洞内空气相互流通,否则他们早憋死了。但是另一个或几个出口在哪里,且能否容人体通过,这都是未知之数。站着商量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决定沿着刚才的方向一直向前;起码,向前比向回走的希望要大得多。经过刚才发觉问题的地方,再向前走了一会,周大顺从身上找出打火机点着,见火苗明显向前方倾斜,极高兴地说:“你们看呀,风朝前面吹,就意味着前面一定有出口。我们不要泄气,无非是距离远近、时间长短而已,总会有走出去的时候!”

这一现象又给了大家极大地信心,好似泄了气的皮球又重新灌足了气。宋世平又拿过电灯,再当开路先锋。年轻人就是这样吧,气泄得快,充足也快,四个人被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所鼓舞,都不知哪里来的力气,吆喝一声,便一起跑步向前。渐渐地,脚下的沙粒逐渐稀少,到后来便完全消失,代之而来的则是大大小小的石头,偶尔还能看到一两处钟乳石。细沙也好,石头也好,钟乳石也好,他们现在只有一个念头,就是一心一意向前。打火机的火苗向哪个方向倾斜,哪个方向就是他们的目标。仿佛性命已经不是自己的,而是完全交由冥冥之中的宿命去安排。中途他们又吃了点东西,休息了两次。当再向前走时,忽然渐渐地感到燥热起来,四周竟然还见到了久违的青苔。无疑,这可是天大的好现象!有空气、水汽以及其他条件,才可以长出青苔,在这个地方,青苔就是生命的象征、就是希望的公告。随着热度逐渐增加,四个人都将棉衣拖去,身上只穿着仅剩的内衣裤。再后来,当他们发现洞内充满着乳白色热气时,就连身上的内衣都穿不住了。这时大家又担心起来:前面不会是地下火山吧?要不哪来这么浓的热气呢?再一想又不对:白雾里不但没有硫磺味,而且还含有浓浓的清香。这不可能是火山。要么是地下煤层燃烧?想想也不对。煤燃烧时的烟雾应是黄色或黑色,且有大量的臭瓦斯气体,与眼前的热气颜色和味道简直是风马牛。高良穿着裤头,搂着棉衣,跟在宋世平后面一步步向前探去。看他们现在的心理、神态和动作,将之比为地道战里的“鬼子进村”,那是再恰当不过的。半弓着腰,直瞪着眼,走两步停一会,没看出危险就再走两步。正走着,宋世平忽然向后面招招手,并示意大家仔细听。高良距离宋世平最近,在他的示意下便驻足、静心、侧耳;果然,左前方隐约传来“咕嘟咕嘟”声。正疑惑间,从后面吹过一阵凉风,将前面的热雾吹散了不少,就见左前方洞壁现出一个大豁口,腾腾热气自大豁口向外奔涌出来。张志高禁不住轻呼一声:“出口!”。周大顺却没这么自信,便摇摇头道:“不见得,说不定还是个要人命的地方呢。”说归说,此时也顾不得许多,吉凶祸福只有看了才知道。乘着风吹雾淡的空隙,大家一个急跑来到大豁口处,透过浓浓白雾,只见kao里十多米处,一个热气蒸腾的大水池赫然出现在眼前!

这是个天然水池,呈正方形,边长约十米,乳白色四壁很光滑。透过池面的腾腾热气,池水清澈见底,底部全是蚕豆大小的花色石。水池中间有一个大喷水口,四周花瓣状排列着很多小喷水口,热流从喷水口“咕嘟咕嘟”地喷鼓出来,在花色石的映衬下,彩光闪闪、耀人眼目。四周的绿色池沿约一米五宽,每边正中有台阶可以上下,与整个水池共属一个整体。池沿外侧的左右后三面都很平坦,上面铺满米粒大小的彩色沙石。彩沙地上遍生两尺多高的褐杆、绿叶植物,枝桠上杂然点缀红、黄、蓝、白各色玉一般的花卉;在热气蒸熏下,玉花溢出沁人心脾的奇香,令人顿觉神清气爽,身轻欲飞。宋世平大着胆子踏上水池沿口,脚一滑差点摔倒池子里。高良急上前扶了他一把,蹲下身才看清楚,池沿上的深绿色原来全是青苔;透过踩拖的青苔,里面lou出隐隐乳白色玉石。宋世平小心趟过池沿,下了两层台阶,伸手试试水温,回身说道:“有六十来度呢,泡温泉澡正合适。”说着话,就想拖掉内裤跳下去。周大顺见状,立即阻止道:

“慢!千万别鲁莽,你不觉得很奇怪吗?”

“这有什么奇怪的?地下温泉很正常啊。”宋世平甩甩手上的水说。

“这么规则的水池、喷水口,还有平台上美玉一样的奇香花卉。你见过有这么巧妙精致的天然温泉吗?怕是听都没听过吧!”

宋世平仔细一想,对呀,真的太奇怪了。看池壁、池沿的整体形状,倒很像天然形成;可规则、巧妙的喷口,规整、对称的台阶,又只能是人工建筑。如果真是人工建筑,那么池壁、池沿可就算得是浑然天成了!人工建筑,可没见到丝毫人迹呀!从池沿的青苔判断,这里也不知有多长时间没人来过了!可要说没人,这周围感知的气氛却明明有极旺的人气。难道是一个美丽的陷阱?宋世平浑身一震,惊疑之下便向后急退几步,和他们三人站到一起。四个人直盯着水池里的热水柱,很快都有一股冲动,时间越长那种跳下去的**就越强烈。虽然理智告诉他们,这可能很危险,但那冥冥之中的诱人召唤却搅得人愈加恍惚和兴奋。高良终于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扯下短裤,一个鱼跃就射到池子里。见有人跳下去,其他人也像着了魔似地,再也不顾什么生死后果,就“噗通噗通”都跟着跳到融融热水里。

当先跳下来的高良发现池水异常时,想告诉别人已经来不及了。在入水瞬间,全身感到一种莫名的舒爽。可是几秒种后,整个水池又像是个具有强大吸力的磁场,使浑身能量如决堤洪水般向外奔涌而出,整个**似乎已融化在池水之中。意识在飘忽,既不感到痛苦,也感觉不到快乐;慢慢地,在氤温热气中淡然晕厥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受一阵阵沁人肺腑的花香所激,四人竟然都悠然苏醒过来。身体仍是原样,只是觉得体轻了,精力充沛了,浑身上下畅快至极。也许刚才的感受过程太快,现在的记忆反倒不是很明确。但那种强大的吸力和虚拖感却记忆深刻,令人想起来还是不寒而栗。张志高胆子最小,他醒过来看看四周,总觉得哪里有人在看着他们呢。水不深,正好在胸部。他站起来,不声不响地爬上池沿,然后说:

“差不多了,都上来吧。”

这个地方尽管令人心驰,但毕竟怪异而使人心虚,大家听张志高一喊,就都纷纷爬上池沿。自己摸摸、拍拍,再互相看看,都是好好的,没掉什么,除了舒爽也没感觉到什么不对。周大顺边套裤衩边看着水池说:“你们说,这到底是仙境还是魔域呀!”。“管他呢!只要活着就是仙境;要是不能活着出去,那就是魔域。”高良倒是看得开了,现在一切都可以用生死来衡量,难怪他刚才那么不顾死活的跳下去了。

当他们拿着电灯、搂着棉衣上路时,忽然有了和先前大不一样的感觉。周大顺问大家:“是不是感到脚步特别轻快呀?”呀,真的!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这与通常的泡澡感觉大相径庭呀。平时在澡堂子里泡澡起来,虽然也很舒爽,但却有一种免不了的慵懒感觉,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体力。可这会儿不但没有慵懒之态,而且精神特足,张力滚滚,浑身感到特别轻捷。尤其是在没穿棉衣的情况下,就更有想飞起来的冲动。如果依据现代科学知识,肯定会解释为水中含有大量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其实这并不重要,有哲人不是说嘛,人类一动脑,上帝就发笑。微量元素是什么,怎么来的,又为什么会对人体有益,人类说得清吗?说不清,“求末”而已。到目前为止,人类连自身都还没完全了解,又何谈了解其外部环境呢?所知者无非是浅科学外衣下的直观认识,即,对人体可知的生存年限有益处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有害的。这就像历史上的天圆地方之说,是否过于狭隘了?对婴儿有好处的,就一定对青年、中年、以至于老年人都有好处吗?答案是否定的。就如少量饮酒对中老年人有好处,可对婴儿绝对是坏处一样,目前人类只了解百岁之内的需求,如何能超出认知之外,人类还远没有做好准备。中国古时多有炼丹求仙之举,或被讥为愚昧,愚以为此话言之尚早。世事难料,哲语或成笑柄,疯言或是惊天发现,千万年以后再来议定不迟。中国人自古不缺智慧,其超前的哲学意识更是世界少有。西方哲人多为当世服务,而中华哲人却可以指引人们千万年。孔子的有教无类,老子的无为而治,如果从哲学的高度、宇宙的范围去领悟,该是何等的伟大、超前!我等芸芸众生,可惜难以领悟,只注重眼前可见损益,智者所及,数十年而已。能顾及百年的,就差不多可称之为“半圣”了。譬如他们入浴的温泉,依照目前可见的效果看,就该当归结为“仙境”吧。

温泉水消除了大家的极度疲劳,于晕厥中,向体内冲注了更强的力量和精神。唐僧坐无底船,落水出水,拖胎换骨。他们虽然没有拖胎换骨,但是身体里旧有的某种因子已经蜕掉,新的、更加有益的因子被注入进来,这可是确定无疑的。天意,神奇的天意!就在他们即将精疲力竭的时候,天上的瑶池便显现给他们,若不是天意又怎么解释呢?张志高兴奋极了:既然老天垂顾,我们还会死么?肯定不会的!

出了豁口,他们仍按原来的既定方向前进。随着距离豁口越来越远,身上的衣服也逐渐加齐。谁都能感觉到,现在的速度快多了;没人催促,更没人想停下来。一两个小时过去,地下洞逐渐显得低窄,脚边的石头凌乱而有棱角,全不似先前那种大水冲刷过后的圆润。虽然身体仍然轻松,腿脚也仍然有力,但高良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他停住,再试着走了几步,发觉这种不对劲就在脚下:必须抬脚走路。先前是平脚大步,现在要抬脚才能大步,如果不是腿脚轻捷早该发现了。高良拿过宋世平手上的电灯,前后左右地照了照,然后兴奋而肯定地说:

“向上了,我们是在向上走了!”

“什么向上走哇?”宋世平不解地问。

“我们已经在向地面走了!你们看,前面是不是比后面高得多?”高良用电灯照照前后、踢踢脚说道。周大顺疑惑地端视了一会,用心试着走了几步,忽然哇的一声大叫:“太是了,太是了!一点不错,前面的洞底明显比后面的高,高度角约10度左右”。待宋世平和张志高也试着走了几步,四个人便愣愣地对望呆站着,突然不约而同地一跳多高,互相拥抱着哭喊道:

“有救了,我们有希望了!”

@!!(下载本书请进入或者搜索“书名+哈十八”)您可以在百度里搜索“遗恨六百年 哈十八”查找本书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