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庶女:田赐良缘
字体: 16 + -

第362章 变故

第362章 变故

外书房独立成院,回廊圈成的小花园花木成荫,穿堂风过带着些许凉意。

棋子落在棋盘上发出清脆声响。

杨彩芽探手取子,摩挲着指间棋子抬眼看向对坐,“江苏布政使方家?常氏这个时候给常一尘定下这么一门亲事……是打着什么盘算呢?”

时机和人选都太微妙了。

余先生耷拉着眼皮,落下一子后端茶就口,砸吧嘴胡须颤,“不管什么盘算,对我们来说都不是坏盘算。常刺史是个明白人,否则不会晾着姻亲关系盘错的白氏、张氏、黄氏三大望族不理不睬。常一尘年轻气盛,如今肯应下这门亲事,更说明这是件好事。”

杨彩芽替余先生续茶,目露不解。

“常氏定的不是任布政使的方家二房,而是任宗长的方家大房的嫡长孙女。”余先生捋着白须,目光含笑,“江苏布政使已连任两任,两年后任期一到,不是调任出两道就是升任京官。方家家世不输两道其他望族,行事却比哪家都明白谨慎。方家光嫡支就有四房,但除了二房,其他房子弟仕途平平。再有出自方家的地方大员,大概……是下两代的事了。”

杨彩芽恍然大悟。

方家刻意压制族中子弟出仕,可见深谙月满则亏的真理,只捧二房一支撑门户其他房不冒头不争抢,实乃簪缨世家为保家族长盛不衰的明白做派。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常氏在两道官场大动后选定方家联姻,是摆明态度:只守不攻。

常氏不想做刺头,即便不能成曹卓一派的助力,也不会成阻力。

常氏在朝中地位不同,有这样历经两朝的百年世族坐镇两道,或许才是腾文帝又压制又安抚常氏、这两年敢放手消左相势力大动两道重地官员的底气和凭仗。

常氏守成本分,对谁都好。

见杨彩芽面露了然,余先生目光闪了闪,挤着老眼别有深意,“常一尘做了方家女婿,将来……说不得和府里来往就会越来越多了。”

这话怎么说?

杨彩芽竖起耳朵,不及细究,就见池方正的身影闪进门内,门外几位中年文士打扮的人垂头等着通禀。

是府里幕僚清客来找余先生。

杨彩芽只得起身告辞,张二兴冲冲来请她去大花厅,“李二叔和李三叔一行人半个时辰前刚到,这会儿安顿好了想见夫人。”

大花厅内好不热闹,当年李家那一溜孙辈已长成小大人,见着杨彩芽好奇的偷偷打量,稚气的小少年们规规矩矩的脆声问好。

杨彩芽笑着揉搓一遍小包子们,让春分、夏至陪着去一旁用茶点,看着李富贵、李长贵带着各自次子夫妇、三子夫妇排排坐,笑容愈大,“李三叔信写的简单,这架势是打算让几位大哥大嫂都迁来苏州府?富贵婶和长贵婶就舍得?”

李富贵借着牙侩人脉,已让同行帮着在苏州府看房子,两家都只留长子、幼子在身边,放次子、三子趁着来小吃街做事,另谋前程。

两家小孙子们则一并带来见见世面,之后是回扬远学堂启蒙进学,还是留在苏州府学手艺,则看孩子们自己的意愿。

“咱们有彩芽和杨家这样的好姻亲,沾光也得沾出个样子来,总不能让孩子们还继续跟我和长贵做牙侩、种地。”李富贵爽朗大笑,不客气才是真亲近,和李长贵相视一笑,“现在海禁一开,两道眼看着又要大变样,咱们也不能守着老本不变不是?就是要麻烦彩芽多费心啦!”

小吃街的事有韦茂全,其他琐事有张二。

杨彩芽笑得轻松自在,让他们别客气尽管麻烦韦茂全和张二去,契阔之后不由问李富贵,“那您家行商的担子岂不是都落在一人身上?”

李富贵几个儿子除了李广余原来都在外行商,现在只留一个长子,独撑门户岂不是太苦\/逼。

李富贵摇头,“以前几个小子专做往蜀道、两湖的行商生意,今年河南道、两湖大\/灾生意难做。这次也是你这里赶巧有机会,正好也让老大转行,在南坊开了间卖西红柿种子的铺子。如今哪家不种西红柿?我让老大加个育苗的活计,自家虽多费点事,但买家便利,这开张小半年生意倒也红火。”

李长贵接道,“家里合买了地。专种西红柿,不管是卖给本地酒楼饭肆,还是卖往岭南道,两家大小子可都有的忙活。”

西红柿推广在北地如火如荼,之后加上曹卓这个特使,玉米推广事半功倍。

李富贵哈哈大笑,“彩芽真是点石成金的好本事!等往蜀道、两湖的商道放行,曹长史功成回来后,这玉蜀黍的生意你可别忘了照顾咱们!老大这几年行商也不算白走,到时候往蜀道、两湖拉玉蜀黍,有路子有人脉可比原来单做行商轻松好来钱!”

自从小吃街完工后,常一尘很快定下“小西市”之名,市署大力宣传造势,黄大掌柜和安六爷派往各地聘人进货也不见阻碍。

怎么听李富贵的意思,往中部、西南的商道竟然不让行商走?

听杨彩芽这么问,李富贵讶然,“你不知道?,也是!官场的消息有时候还不如行商之间灵通快捷!我也是才听到的消息,两湖等着咱们两道的粮面送过去,蜀道只是限制行商,两湖商道却是完全不准闲杂人等擅过,官道都锁了,官兵守着查通行文书压着不让过。说是等粮面到了才重开。”

李富贵次子听兄长说起过,接口道,“听说现在两湖官道的驿站也管得严,别说不能像以往多给点钱行商也能借住,就是驿站来往的信件、通商文书也查得十分严。”

所以曹卓的回信才迟迟未来?

但扣谁的信件,也不至于扣曹卓这个特使的信件啊?

太古怪……

杨彩芽眉头微蹙。

权氏却是满脸笑。

李广余和李广年木工店生意顺遂,如今带出了一批熟手、请了几位可靠的老师傅,李广余除了把关验货外,只偶尔做些小东西防手生,现在主要负责木工店运营。

李广年得了长子,恨不得天天黏在杨家陪翠花儿子,办过儿子满月后才回木工店专心投入工作,这回李富贵等人过来,两兄弟给林烟烟、许巧儿、杨彩芽都做了许多婴孩用的学步车、新式小床等木工。

“这是你给画的图纸?”权氏看着后世婴儿床又是新奇又是欢喜,完了拿起各式木制小玩具看,“李家有心,以后咱们家孩子可不愁没东西耍。回头让烟烟和你小权婶好好谢谢他们,等李家几个小子定下住处,让她们也出力帮着安置。”

杨彩芽轻轻抚着已经八个月大的肚子,有些心不在焉的点头。

当晚给李家人接风洗尘后,李富贵和李长贵次日天未亮就告辞回家。

韦茂全和张二一早就被喊进雅源阁,领命负责帮衬、安顿留下的李家人。

杨彩芽看了眼天色,吩咐许二媳妇,“去看看余先生起来没有。”

想到昨天来找余先生的幕僚清客,杨彩芽顿了顿又添了一句,“要是余先生在外书房忙的话,你就留个人等话,看他什么时候能见我。”

许二媳妇闻言心神一凛,不敢多问更不敢耽搁,去二门传过话后,亲自等在门上。

这一等就等到了下晌。

许二媳妇满头热汗的疾步回转,“余先生请夫人去外书房。沈大人和卢大人也来了。”

不安的预感灵验。

两湖封商道的事果然和曹卓迟迟不见回信有关。

沈练和福宁陈家小姐婚期已定,就在明年六年,京城右相沈府已派人来操持,沈练虽不用亲力亲为,这段日子却也忙得无暇分\/身。

他和卢午阳这会儿同时登门,不会是小事。

杨彩芽下意识的去摸肚子,闭了闭眼才镇定心神,扶着许二媳妇站起身,“让张妈妈跟着我去外书房。”

她不能自己吓自己,现在更不能让自己有一丁点闪失。

张妈妈还当杨彩芽又是去找余先生下棋,特意拎上装点心的食盒,笑道,“夫人爱吃的酸萝卜和酱菜装多了两碟。还有小厨房刚做了道新点心,正好给余先生也尝尝。”

身后来禧和旺禧吭哧吭哧摇着尾巴紧跟。

张妈妈的话语,来禧旺禧的模样数月如一日般不变,透着熟悉的、莫名让她心安的温煦和关切。

杨彩芽忽然心头一松,嘴角笑意重新漾开。

脚步轻松而坚定,带着一人二狗往外书房而去。

二门的探头的小厮引起来禧和旺禧的吠叫。

守门的婆子忙打发走人,上前秉道,“角门来传话,说是张三少奶\/奶有急事求见夫人。”

伍慧娘?

对伍慧娘来说生活中的大事就是夫婿孩子加吃喝玩乐。

这样正经的用急事登门,不会是自己的事,只可能是张家有事。

张家……

司仓参军事张怀帆可不就是伍慧娘那房的当家伯父么?

杨彩芽心头微动,嘴角笑意渐渐加深,声音清越,“请去外院大花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