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庶女:田赐良缘
字体: 16 + -

第297章 春日宴(上)

第二百九十七章 春日宴(上)

纸笺上的墨迹稍干,杨彩芽拿在手中吹了吹,才折好收进信封中,外头又套了曹卓专用的信封才印了火漆封好,转手丢给曹卓。

杨彩芽起身离座,当先出了大花厅,顺带甩了甩写字写得发酸的右手。

动作夸张,含沙射影之意随着她侧头斜睨过来的眼神展露无遗。

曹卓纵声长笑,直到取了官帽背影消失在雅源阁门外,那透着得意和嚣张得笑声仍萦绕不散。

杨彩芽翻着白眼目送曹卓去上衙,转身找了几本近日要看的书,便只身去安享堂寻权氏

给余先生的信和给小王太医的信,都尽数交给了曹卓——他到底心有担忧,这两封信巴不得眨眼就能送到目的地,便也不多耽搁功夫,趁着去外院就一并交待给陈大管事去发送。

想来陈大管事被黄大掌柜特意调来曹卓身边,用处不单是明面上的管家,私底下还管着曹卓和京城互通消息的门路。

事情交给陈大管事,她也就没什么好挂心的了。

杨彩芽脚步轻松,一路寻去安享堂和权氏商量接下来几日吃春酒的事。

许二媳妇脸色却是半轻松半严肃,趁着主子不需要服侍,拉着红茶寻了个安静的地方说话,将许昌德的差事简单说过,末了道,“不论夫人是不是看在县令夫人的面子上,你二叔能得夫人看重,一进门就分派他这样的实差做,对我们许家来说都是天大的机会。你二叔这几天除了要陪夫人窜门吃春酒,眼看着就要在外头忙活起来了。”

见红茶懵然不上心,许二媳妇面色更加严肃,“咱们一家人能不能在长史府站稳脚跟,一个就看你二叔外头的才是,二个就看我们婶侄两个在内院的表现了。虽说夫人给我们两的差事轻省,寻常又不用你和白茶在身边多服侍,但你也不能因此就躲懒,可得尽心尽力,知不知道?”

红茶原先在家里,那是许妈妈疼父母爱的,说是县令家的次等丫环,实则比小门户的小姐也不差。

许昌德夫妇虽是她二叔二婶,但自己还没孩子,平常也不会越过许妈妈和红茶爹娘管教红茶。

这还是来了杨彩芽身边,许二媳妇头一回拿起管事妈妈的款儿,出言敲打红茶。

红茶心里别有想法,对她这交待并不放在心上,只是今非昔比总不能把自己家人往外推,忙换了副乖巧的笑脸,应声道,“二婶放心,原先在县令夫人手下我虽不是贴身丫环,但没做过也听过看过,二婶的意思我省得的。”

许二媳妇欣慰一笑,红茶眼珠子一转,挽着许二媳妇往外走,“倒是白茶姐姐,看我们三个抱成团还不知心里怎么想呢。二婶可别光顾着我一个,也得提点提点她。”

伍慧娘嫁进望族张氏,白茶都没想着争一争,一道陪嫁过去,可见她是没什么大志向的。

再看她进长史府的表现,事情老实说,嘴巴却比以前在县令家更紧,夫人不发话是半句反应都没有。

许二媳妇倒是对白茶放心的很,却又觉得红茶话里有话,狐疑道,“怎么?你们住在一块儿,她是私下被你看出什么不安分的地方了?”

“那倒不是。”红茶撇撇嘴,意有所指的道,“白茶姐姐比我大一岁,比夫人还大上两三岁呢。您瞧瞧老爷夫人,年岁差得大,将来……我是和二婶二叔一条心的,谁知道白茶姐姐会不会有其他心思?”

话中蹊跷许二媳妇哪里咂摸不出味道。

许二媳妇仔细看了红茶两眼,非但不以为杵反而笑起来,“你这孩子还是年岁小,经的事少

。我看老爷夫人呀,将来不……嗐,我跟你个小丫头说这些干嘛?你就别瞎操心了。只管和白茶亲亲热热的服侍好夫人就是,别的就不是事儿了。”

院中有婆子来请示,许二媳妇话说到这里,又交待红茶几句“好好做事”,便先出去安排家事。

红茶呆站在当地,面色神色变换数次,才皱着眉往下人房而去。

安享堂内,权氏亦是眉头微蹙,担心的拉着杨彩芽上下打量,“请个大夫怎么要麻烦到余先生?他一个读书人……不,这事儿是怎么说的?你身子哪里不舒服?”

将来请到好大夫,上门的动静瞒不过权氏,也没有必要瞒。

她和曹卓都商量好了说辞,先给权氏打个招呼。

杨彩芽笑得眉眼弯弯,“阿卓说余先生认识的人,要是能请到好大夫,可不比我们人生地不熟的,在苏州府随便请坐堂大夫好?长史府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进出的。我们就是想着,您操劳半生,享福的日子才开始呢,干脆就请大夫来好好扶扶脉,就是没病也能开几个养生方子。”

见权氏眉头微松,杨彩芽便故作赫然的微低着头,低声道,“再有,再有就是我也顺便看看,为了……将来打算,调养调养身子也好。”

给她请大夫是孝道,给彩芽请大夫,还是为了将来,可不就是为了子嗣做准备么?

彩芽到底是年岁小些,这也是正理。

权氏顿时释然,又是宽慰又是懊恼道,“也是娘想的不周全,你这孩子以前吃了那么多苦,为了一大家子也没少用心思。心思重最容易坐下病根,这里头的病可比外头发出来的病更唬人。阿卓考虑得周到,是要好好请个大夫来看。”

这伏笔也不难打,杨彩芽抬起头,露出个羞涩的笑,“娘疼我。”

权氏呵呵笑,听说信已经让人安排送出去,便也不多纠结还没影的事,转口说起家事,“这成天待在家里也是无趣,我想着第四进院子也别空置着,单放着先慈堂也是浪费,不如照着青山村那样,我们娘俩也弄快菜地出来,第四进院落座的深,也不怕气味大……”

青山村曹家和杨家一样,翻年又买了猪仔来养,长史府不好养牲畜,往深宅辟快菜地自种自用倒是可行。

婆媳两说了会家中琐事,又说起去几家吃春酒的事,定好出门的穿戴才各自散了。

曹卓衙里时忙时闲,但三天里也就一天能按时回家用晚饭,更别说白天能腾出空陪权氏、杨彩芽出门应酬。

王超没再来长史府充当小船护卫,池方正和江英江立已经去吴家盐矿帮张大的忙,这日去安家赴宴,权氏和杨彩芽便照例带了许二媳妇随身服侍,领着许昌德和吴崖、吴单吴盛一道上了小船。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苏州府商户有商户聚居的地界,而异域商人也各自抱团,声势最大的胡商也独占了苏州府居民区——北坊的一方地界

灯笼胡同、桃花胡同、四桥胡同、清平胡同这四条两两相对,又交错纵横的胡同正是胡商的聚居地。

而胡商安氏的嫡支就在四桥胡同内,安六爷又是在关内的安氏嫡支领头人,宅院几乎占了半条四桥胡同,剩下半条又有一大半是安六爷家下的仆役和各处店铺的掌柜。

这样排场不可谓不大,要不是只是商户出身,这幅身家只怕不比苏州府府衙任一个官老爷差多少。

相形之下,李富贵家那令人咂舌的高宅大院也相形见绌。

杨彩芽暗暗挑眉。

权氏是在京中见过世面的,许昌德面上也不为所动,倒是吴崖和吴单吴盛,见了安家富贵也能撑住不露出异样。

杨彩芽暗自点头,略带询问的去看吴大壮。

吴大壮小声和杨彩芽说话,“吴崖几个来苏州府之前,我和烟烟都找他们说过话。让他们将来无论如何,都得把面皮绷住,一惊一乍的给长史府丢脸也就罢了,别人也不敢真说什么不好听的话,倒是将来是为你办事的,不能唬住外头人那哪儿成?”

话糙理不糙,杨彩芽听得笑起来,再仔细去看吴单和吴盛两个小的,就不难发现他们小脸虽绷得牢,手脚行动间却有点僵硬。

一口吃不成胖子,见世面打磨心智也得一步步来,杨彩芽和吴大壮会心一笑,也就不再多说,只跟着安家领路的下人,一路往后院走去。

安家楼台庭院看着有些年头了,想来是现成盘下的好宅院,竟没有一处透着安氏胡商、西域出身的异域格调。

虽是规规矩矩的江南大宅院,却是难掩其间富贵气息。

再往白里说,多少也难掩暴发户的土豪气息。

杨彩芽一路看下来,也忍不住为安氏的富贵暗暗咂舌。

眼前才看见后院垂花门的影子,就见门边影影绰绰的几道人影抬脚迎了上来。

除了老熟人安六爷和安九郎、安十郎,还有过年时见过安六婶,并三四个小辈分的男男***。

安六爷未语先笑,一一问候招呼过,便介绍身边几个小辈——都是安六爷的儿女,未嫁的女儿也就罢了,几个儿子都和安九郎、安十郎一般,早早就领了家中生意打理,今天是特意留在家中,等着款待长史府一行人。面子给的十分足,杨彩芽却也不拿大,和权氏笑着依次简单问候。众人一番寒暄,安六爷做了个请的手势,领着众人拐向设春酒的小院。

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