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庶女:田赐良缘
字体: 16 + -

第287章 接手

第二百八十七章 接手

妻纲不振。

看着镜中映出的两坨眼下淡青色,杨彩芽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床头的挂绳发出叮当铃响,杨彩芽才起身抻了抻衣袖,随手抄起炕桌上摊着的书册,磨磨蹭蹭下了楼。

饭厅已经摆好碗筷,红茶瞥了眼杨彩芽的脸色,视线略过东厢房的方向,扬起笑脸请杨彩芽落座,“夫人先坐,我去请姑爷过来。”

杨彩芽随口嗯了一声。

本来正要退出去的白茶闻言却是脚步一顿,不动声色的跟上红茶,往东厢房走去。

杨彩芽的嫁妆从东厢房挪到小跨院之后,东厢房的小天井就做了曹卓早晚打拳的地方。

想到某人一大早起来神清气爽,逗着她又叫了两声恶心巴拉的“阿卓哥”后,就脚步轻快的去晨练习武,杨彩芽就忍不住暗暗磨后牙槽。

妻纲不振!

她不能任由曾经的呆萌忠犬化身满肚子“坏水”的腹黑夫君

她得把场子找回来!

杨彩芽鬼头鬼脑的还没想出个章程,曹卓已经一身薄汗的大步迈进饭厅,探头往后看,却是没看到去叫人的白茶和红茶。

杨彩芽眨了眨眼,曹卓皱着眉掰开肉包,沉声道,“先前就说过我在院子里的时候服侍的人都别凑上来。回头跟你那两个丫环说一声,这规矩放她们身上一样用。”

是说不用看县令夫人的面子,一众下人都同等视之。

一句话倒说得杨彩芽没了脾气。

等用过饭曹卓上楼换官服的档口,杨彩芽便喊了白茶和红茶说话,“以后也不用特意去叫老爷,我和老爷都不喜欢满屋子人围着转。以后摆了饭上过茶,你们也不用跟着伺候,和许妈妈一道自去忙就是。”

白茶应得干脆,红茶倒也不见异色。

杨彩芽便摆了摆手,听见下楼的声音,便起身将曹卓送出了雅源阁。

回头逗过小猫仔,交待许妈妈着白茶和红茶把东厢房收拾出来——楼上的绣房书房兼用的小房间杨彩芽是够用了,曹卓若是把公文带进内院倒是有点显逼仄不便,干脆就把自成小院的东厢房改成内书房,也能把曹卓那几大架子藏书挪点进来,以后杨彩芽也有个打发时间的去处。

安排完自己院子的杂事,杨彩芽便抱着看到一半的书,闲庭信步的穿过翠芳园,往安享堂而去。

一家子都是早起的作息,送曹卓去府衙,杨彩芽便去权氏那里晨昏定省。

说是请安,权氏哪里会和她讲究这个,昨天回来的晚没能仔细说话,这会儿见了杨彩芽,两母女就凑到偏厅吃茶闲聊。

问过几句昨天回门的事,权氏一双盈满笑意的眼睛就落在杨彩芽脸上,几乎是直接定在她青色眼圈上,又是心疼又是欣慰的道,“你们小两口年岁差得大,要说阿卓不晓得心疼你,我是第一个不依的!只是阿卓也这个岁数了,和他一般大的孩子都能满地跑了。好孩子,你就当是孝顺我这个做娘的,你们早点有消息,我这心才能真正踏实。”

嫁个“高龄”老公就是这个不好,子嗣压力相当大。

杨彩芽闻言大窘,哼哼哈哈的含糊应和两句,忙转开话题,“娘,这院子里的事您是怎么打理的?”

“你过门了,自然是交给你来管。”权氏见好就收,也知道新媳妇面皮薄,不敢打趣狠了,顺着话茬就说起长史府中馈。

长史府院子大主子却少得可怜,满打满算一天也没二两家事要处理,权氏搬来长史府后,自己就做个总决定,具体的事都是身边王妈妈打理的,下头临时使唤了几个婆子丫环,现如今几个管事的主要位置都由杨彩芽带来的陪房顶上了。

这王妈妈是陈大管事找来的,据曹卓说,也是黄大掌柜暗地里从曹卓的私产里调过来的,是福建两处茶场之一的女帐房,管事手段如何先不说,这段时间的内院账目却是理得清清楚楚,不用权氏操心,杨彩芽接手起来也十分便利

府里又有陈大管事和张二把关,这么点人事也乱不了。

杨彩芽心里有底,见王妈妈将账目和对牌钥匙奉上,也不过随手翻了翻,说了几句客气话,就算是把中馈转到了雅源阁——人口简单,婆婆和自己亲香就是好,别人家争破头的东西过过手也就成了。

杨彩芽和权氏直言不讳,“虽说府里事情少,不过我接过来了也少不得麻烦王妈妈,这几天多跑跑雅源阁交接。完事了再把王妈妈还给您。”

权氏无有不应。

而在府里无根基的王妈妈更没有二话,态度丝毫不敢拿大,笑着谦虚几句,转手又拿出几张红色纸笺,“这是这两天收到的春日宴请帖。老夫人已经看过来,说是让夫人拿主意要去哪家。”

大讯朝各式民情风俗都有后世所知的盛唐影子,一到开春就是踏青郊游的热闹时节,下到小户上到高官大家,都有开春日宴的习俗。

不过这春日宴也分三六九等,普通点的就是去山川河流找块风景好的地儿,搭个帐篷摆上好酒,居家出动,帐篷连着帐篷,帷幔缠着帷幔,来个百家凑合的大型春游也就是了——放到再偏点的地方,比如青山镇地界,帐篷都省了,也就是自家呼朋唤友出外吃喝一顿就罢。

讲究点,尤其是有钱有权的,春日宴就办得正经***,挑出景致宜人的园子下帖子相邀,坐在一起谈天吃酒看戏,也是个小型节日的热闹。

看这沓请帖的样子,会给长史府下帖子的必然是讲究人家了。

杨彩芽一张张翻开看,嘴角露出会心一笑。

沈练家里没有女眷倒没给后院送帖子,卢午阳家里那个侍妾也不好出面张罗,没有这两家的帖子倒不奇怪,想来是另约了曹卓一人。

再来就是常刺史如夫人白氏发的请帖,接着便都是熟人——胡商安氏,小权氏许家,许巧儿夫家,吴家。

这几家会送帖子都是意料之中,杨彩芽单独抽出白氏那张帖子,看向王妈妈,“都在这里了?”

按说常刺史府都发了帖子,那三大望族——尤其是方惜月所在的张家,居然没有丝毫表示?

曹卓好说歹说都是常刺史一人之下的二把手。

王妈妈似早有准备,笑道,“夫人大概不知道。苏州府这几家高门大户比一般人家讲究,这春日宴都是几家轮流主办的。去年轮着的是望族张氏,今天又轮到了刺史府。是以就由刺史府发了请帖,想来不光请了我们家,苏州府的有头脸的人家都是必到的。”

原来如此。

她还当方惜月真怎么好性子,被曹卓狠狠敲打两句就销声匿迹了

杨彩芽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权氏这才开口,意有所指的道,“常刺史如夫人是你和阿卓的保山,这要是别家发帖子还好说,如夫人送来的帖子倒是不好不去。至于其他几家,倒是好拿主意,你愿意去咱们都去。”

权氏这话说得也挺妙。

曹家说起来曾经只是定国公府的家将,但权氏那样刚烈的脾性,又是在京城混过十数年的,见识和心思未必比吴氏这个待过高门后宅的清浅。

其他几家都是老熟人,她还有生意要谈,就算别人不找她,她也得找机会一一拜访。

至于白氏这份请帖……那也是必须去的。

杨彩芽微微一笑,冲权氏挤眉,“娘放心,这官场内眷如何来往,我会和阿卓商量。我心里有数,谁不知道我们两家几斤几两重,这小门小户出身的名头,用得好也是个好事。”

彩芽这话说得也挺妙。

王妈妈还在心里咂摸味道,权氏已经了然笑起来,也冲杨彩芽弄眼,“你这孩子心里机灵的很,我放心的很。这些事我就不费心琢磨了,到时候跟着你出门吃酒就是。”

老夫人都不琢磨了,王妈妈也就不费心多想,笑呵呵将一沓请帖都尽数塞到杨彩芽手中。

在安享堂消磨了大半个上午,蹭了顿午饭,杨彩芽和权氏一道睡了午觉起来,这对新出炉的母女又头凑着头,一个做针线,一个看闲书,有一句没一句闲唠嗑,转眼就日落西山,晚霞铺天。

本待等曹卓下衙来安享堂一起吃晚饭,杨彩芽再跟着回雅源阁,小厮陈岩却派婆子进来传话,“老爷府衙有事绊住脚,今晚不回来用饭了,让老夫人、夫人不必等他。”

还真是个大忙人!

权氏无奈一笑,杨彩芽撇撇嘴,便喊王妈妈摆饭,径自吃得亲香,直到月挂枝头,杨彩芽才抱着一堆东西回了雅源阁。

女主子回来,雅源阁内只有一番忙碌。

杨彩芽端起茶碗吹了吹雾气,喊住许二媳妇和白茶、红茶,随手指着桌上一应物什,交待道,“这对牌和钥匙就由许妈妈先拿着,这几本内院的账目你们花点时间先看看,账务的事过两天再说。内院的事务明天用过早饭,我再仔细跟你们说。”

说着顿了顿,看向许二媳妇,“回去跟许昌德说一声,手上要是没什么要紧活计,明天就放一放,我们说完家事就找他进来,我有些话另外交待。”回门之后新媳妇就要正式掌家,也要开始给近身下人分派具体活计了。许二媳妇心神一振,压抑着心中兴奋,正色应下。

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