哑巴庶女:田赐良缘
字体: 16 + -

第117章 归家

第一百一十七章 归家

落日余晖,炊烟四起。

李富贵家的小花园里架起大圆桌,富贵媳妇正带着三个儿媳妇忙里忙外,厨房花园两头穿梭。

正对小花园的穿堂内,一人高的插屏旁矗立着三道身影。

杨彩芽半垂双眸,仔细翻看手中契约。

目光落在合计总价上微微一顿,杨彩芽嘴角微翘,抬眼看向李广余,“这是你们东家最后定下的价格?”

李广余两兄弟束手直立,站在杨彩芽身前几步远外。

李广余笑着点头,解释道,“东家一见你画的那个木柜,开口就问我是出自谁的手,再一听你肯将几样家具的图纸白送给店里,就不住口的要我转达谢意。写契约的时候,直接划掉了零嘴铺后院要换的家具钱,只说聊表谢意。”

“还有食肆后院的家具,东家选了套上好的样式木料,不加价。”李广年接着道,又指着李广余,“东家听说我们两家相熟,就把这事全权交给我四堂哥来做,说给你们家打的家具,木料一定用最上乘的

。”

有舍就有得,她的人情没有白送。

杨彩芽听罢点点头,就着李广余准备的红泥,在契约上具名按印,将自家那份收进袖袋,笑道,“食肆最快要月底才能翻修完,按着契约上的工期,各样家具都备齐了就先送到两家铺子的后院放着。等铺面拾掇清楚,我再去验看,到时候还要麻烦二位帮着摆放。家里定的家具,广年哥做好直接送去我家就行。”

这些都是分内之事,听杨彩芽说的细致,李广余两兄弟忙点头应下,说定会和李富贵商量着安排送货的时间,届时会提前知会杨家,木工店这头的事就算告一段落。

穿堂内的话音刚落,在外头探头探脑的几个小身影忽喇喇窜了进来。

李富贵的四个小孙子年纪相仿,最大的五岁,最小的才三岁,一群小娃娃早在外头听得不耐烦,冲进来抱着李广余两兄弟“小叔叔,小叔叔”的叫,叽叽喳喳围着二人问七问八,话是对着二人说的,四双闪动着好奇的眼睛,却是直直盯着杨彩芽。

李广余两兄弟见状忍着笑,逗几个小娃娃,“刚才跟彩芽姐姐见过礼没有?叫姐姐。”

杨彩芽和李广余两兄弟同辈,因着和李家没有亲缘关系,又是未出阁的姑娘家,富贵媳妇就干脆让孙子们称她姐姐。

四个小娃娃刚才见礼时已经叫过一次,对这位漂亮姐姐想亲近又害羞,此时闻言小鸡啄米似的齐齐点头,仰着四颗小脑袋声音洪亮的喊道,“彩芽姐姐!”

杨彩芽笑眯了眼,脑中回响起大郎当年也是这幅憨憨可爱的模样,心头发痒张手就去揉四颗小脑袋,边挨个蹂/躏边笑微微的应声。

四个小娃娃又羞又喜,围着李广余两兄弟边躲边笑,尖笑声响彻穿堂,引得端菜路过的富贵媳妇几个婆媳好奇探看,笑骂和脆笑声交杂成一片。

李富贵带着翻修契约回转,大步踏进二门,远远看见穿堂内的热闹,心情更是好上加好。

人员到齐,富贵媳妇招呼众人先坐下,自去厨房拿酒。

杨彩芽是客,被让到了上座,李富贵等自家婆娘领着酒坛回转落座,便先将契约交给杨彩芽,笑道,“赶巧我过去的时候,工头还在铺子里,印都盖齐全了,彩芽你收好,正好省得我再跑一趟下河街。”

大事落定,李富贵举杯开饭,“彩芽别客气,就当是自己家。你第一次上门,肯定要喝点,不过你还要摆摊,意思意思碰碰杯就好。”

杨彩芽和李富贵碰过杯,众人便有说有笑夹菜吃酒,因着家中有四个小娃娃,席间热闹非凡。

看着李富贵三个儿媳妇又哄又骂,四个正调皮的小娃娃才肯安分吃饭,杨彩芽默默汗颜:怪不得李富贵总说羡慕吴氏和白叔,直叹家中没女儿没孙女。李富贵和李长贵两家也不知是什么强大的基因还是风水旺子,下头两代小辈全都是男的!

她虽喜欢小孩子,此刻也有些受不了四个小男娃一起闹腾的“壮大”场面,不由想念起乖巧的玉娘,还有早/熟懂事的大郎

脑中忽然响起曹卓说过要她生半打孩子的话,杨彩芽打了个哆嗦,默然捧着饭碗,闷头吃饭。

坐在她身侧的富贵媳妇眼珠子一转,夹了筷子菜放到杨彩芽碗里,低声问道,“彩芽,你姐姐翠花呢?什么时候也带她来我们家里做客。”

杨彩芽只当她是热情好客,虽觉得这话问的突兀却也没多想,笑着应下。

富贵媳妇脸色发亮,乐呵呵自斟自饮,对面下首的李广年迅速抬眼瞥了杨彩芽一眼,夹菜的动作透着莫名欢快。

顾虑到杨彩芽还有正经生意要忙,饭毕李富贵也不多留,起身正要送人,富贵媳妇已经开口道,“让广年送彩芽过去。”

同辈又是对门邻居,话能说到一块儿,又能拉近关系,李富贵闻言也不坚持,交待李广年好好将人送去下河街,众人便一道把杨彩芽送到大门口。

见二人身影隐入夜色,渐行渐远,李富贵一家老小才折身进屋。

这会儿月亮刚挂上枝头,正是夜市热闹的时候。

走夜路连灯笼都不用打,李广年走在斜前方带路,放缓脚步离杨彩芽不远不近,距离正适合说话聊天,又不会显得太过亲昵。

杨彩芽捕捉到李广年的体贴举动,心中暗暗点头:李广年虽腼腆寡言些,言行举止却也不乏细心周到。几次接触下来,李富贵和李长贵两家人家风和人品都让人觉得熨贴。

前头却突然传来一句有些含糊急切的问话,“彩芽,你姐姐怎么没跟你一起?你家里的事都是你一个人出面料理的吗?”

话音未落,李广年平稳的脚步就有些磕碰,直视前方的侧脸隐隐泛红。

杨彩芽看得一愣,几乎是本能的就想到富贵媳妇席间的问话——怎么一个两个,都拐弯抹角的打探翠花?

再细看一眼身形颇有些局促的李广年,杨彩芽心头一动,讶然挑眉,略一斟酌答道,“我今天中午另外有事,所以提前进镇上。我娘和姐姐晚上直接去下河街,这会儿应该已经摆好摊了。你送我过去,正好也能见见我娘和姐姐。”

“是吗?”李广年转头看向杨彩芽,随即似想起什么,忙转回头继续直视前方,点点头道,“那,那还真巧。”

说完便没了声音,半垂的侧脸隐约能看见翘起的嘴角。

杨彩芽眉角放平,樱唇微张,心中讶然已化作了然,一时不知该对自己的意外发现作何反应。

暗暗决定待会儿到了下河街,要仔细观察下李广年的神情举动,结果李广年将人送到地方,规规矩矩的和吴氏翠花见礼认过人,不仅没有半点异常,反而丝毫不做停顿的就告辞转身

杨彩芽看着李广年迅速消失的背影,嘴角抽了抽:难道是她多心了?

只可惜接下来的几天,杨彩芽都无心再去想其他事。

零嘴铺除了果酱外,酸辣萝卜是第二主打小吃,杨彩芽和吴氏翠花晚上摆摊,白天在家就要加紧腌制酸辣萝卜。

柳氏也不得闲,酸辣萝卜要帮着一起做,另外还要拉着长贵媳妇,盘算着收新鲜萝卜的事。

一家人已经商定,等零嘴铺做稳之后,小作坊还是要开,帮工的人选也得趁早挑选,长贵媳妇这个知根底的“地头蛇”,也跟着忙进忙出,杨家帮把手,邻里里窜门,暗地里帮杨家留心合适的帮工人手。

白叔则带着李长贵家人,配合着打墙加门的工程,挤着时间翻修自家墙瓦。

等到初十这日,西墙崭新的木门加好,杨家墙瓦重新刷过换过,生意上的事情也理出个大概的头绪,众人才稍稍松了口气。

中午请匠人和李长贵家的一道吃过午饭,送走人,白叔便套好车,和吴氏柳氏一起赶车去镇上。

三人兵分两路,吴氏和柳氏去找富贵媳妇,往集市去定食肆的肉菜供应商。

白叔则将马车停在县衙大街口,自去找曹卓。

才和门房搭上话,就听县衙小巷内传来马蹄声,偏头一看,就见曹卓一身服青官服,正牵着山风拐出巷口。

曹卓见到白叔一愣,忙上前抱拳行礼,微笑道,“白叔怎么特意过来了?可是家里有事?”

“家里顺当的很!”白叔谢过门房,三步并作两步走到曹卓跟前,上下打量曹卓一眼,呵呵笑道,“看着精神不错,本想过来跟你招呼一声,让你下衙了去青山书院找我们。这是有事要外出?”

曹卓摇摇头,“这几天闷在衙门里处理公务,该处理的该安排的都已经交待清楚。左右也差不多到下衙的时间,县令大人就让我先走,也好早些回家松乏松乏。”

说着拍了拍马背上一大包换洗衣物,问道,“您是要去青山书院接大郎?”

白叔忙拆下包裹,笑道,“守约,县令大人这样为你着想,可见看重你!这样好,这样好,我们听着放心也高兴。包裹放到马车上去,你骑马也方便些。”

说着凑近曹卓,低声耳语几句。曹卓听罢嘴角上扬,挑眉道,“这是……彩芽的主意?”白叔忍笑颔首,曹卓凤眸闪过一丝柔色,扬声笑道,“走,我跟您一道接大郎回家。”

手机阅读:

发表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