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菩萨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功夫境界

    水桶满满当当漾出水来,夏方肩起担子健步如飞的样子,惊掉了朱五四的下巴。

    朱五四的‘狮掌’毫无进展,夏方在他面前劈开第一节圆木的时候,朱五四彻底惊呆了。

    朱五四像自己健步如飞一样开心,像自己劈开圆木一样兴高采烈。

    夏方说:“你好好练习,你也可以。”

    朱五四点点头,其实心里已经心满意足。朱五四珍惜与夏方相处的每一刻,因为他一见到夏方就会有一种感觉从心底蒸腾出来,这种感觉像缭绕的烟雾,在他心头久久不能散去。他感觉到自己有一天会和夏方分别,这种无端的臆想甚至连臆想都不算,却又像腹中空虚的饥饿感和疲惫时候袭来的睡意一样,无法名状,但却不能否认他们客观的存在。

    朱五四确信自己有一天会和夏方分别,这种感觉也像确信有一天夏方会成为大英雄一样真切,朱五四无论如何也想不通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这个世界上,至少目前为止,如果有哪一个人是朱五四离不开的,那就只有夏方和刘疯子,可是朱五四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这种分别的感觉日益强烈,到底来源于哪里。

    有一点,朱五四是身体力行的,那就是他觉得他和夏方之间,有一个人学会高强功夫,就足以面对世界了,就算有一天会被迫分别,但是朱五四相信,夏方会舍掉性命不顾,也来接他团员。

    兄弟情谊这种东西,特别玄妙,产生的时候,与血肉无关,消散的时候也抓不到尾巴。本不是同根同姓流传下来的,有些却能天地运行,时间流转,融为一体。

    朱五四领略功夫奥义的天赋,简直让夏方抓狂,夏方绞尽脑汁,无论如何纠正,也没办法让朱五四在同样的时间里,完全领略这几招简单武功的秘诀。

    这个夏方无尽苦恼的问题,在段北亭那里得到了解答。

    夏方已经学过了九兽爪里面的六式功夫,分别是狮掌、马足、鹰击、龙抓、鹤翅、象拍,功夫精进之深,让段北亭也惊叹。

    现在摆在段北亭面前的问题是,终于可以把教导夏方功夫这件事情,交给吃肉、喝酒、食色三个和尚,这三个和尚本该叫无欢、无喜、无乐三位大师。

    夏方把自己的苦恼一股脑倾诉给了段北亭。

    夏方说:“大叔,我心里有件困惑的事情,需要大叔解惑。”

    段北亭一边告诉他扎稳下盘,一边说:“什么困惑?”

    夏方说:“我有一个与我一起长大的弟弟,也跟我一样,是被刘疯子在野地里捡来的。”

    段北亭心下已经明白,夏方这是要说朱五四了。说朱五四的笨拙,领悟功夫的缓慢。对于两个小娃娃的深厚情谊,段北亭是很清楚的。

    夏方接着说:“先请大叔原谅,我瞒着大叔您,把您交给我的功夫一一传授给我的弟弟了。”

    段北亭虽然好多天没有当着两个人的面用刘疯子的身份与兄弟两个聊天,但是兄弟二人的行踪,三个和尚却时时都在关注着。

    段北亭故意说:“瓜娃子,传授给你的功夫,是该你一人受用的,你却敢背着我胡乱传授给别人。”

    夏方对段北亭的爱戴,远不如刘疯子,但是夏方对段北亭的尊重却远在刘疯子之上,段北亭的一字一句,夏方都异常放在心上。

    夏方心里紧张,噗通一声跪下。

    段北亭看夏方紧张的样子,也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候,在闻人博颜手底下学功夫的样子。

    论起孤傲,闻人博颜举世无双,段北亭是闻人博颜酒后失言之后允诺收下的徒弟,闻人博颜酒醒之后,无比懊恼,因为这个允诺收下得徒弟,简直笨的不堪入目。

    其实全天下所有的师父,都觉得自己的徒弟笨得无人可以匹敌。这是失望,也是爱。

    段北亭心下还是比较感激的,夏方要比全天下的徒弟,聪慧得多。

    想起当年在师父门下学武艺的时光,看着现在面前战战兢兢的夏方,段北亭心下爽的很,开心得很。

    严师必然出高徒,夏方成才,是早早晚晚的事情。段北亭心下很是清楚一句话:热爱世间一切生命,是一种天赋,轻视世间一切邪恶,也是一种天赋。如果你同时拥有这两个天赋,并且拥有高强功夫,那么你的生命,就注定与众不同。

    夏方一五一十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懊恼,关于朱五四的笨,关于朱五四的缓慢。

    段北亭被夏方的心焦逗得开心了,心想:这小子担心倒是挺多。

    自从自己传授夏方功夫开始,自己仅仅是在招式上、经脉上、穴位气劲灌输上给了夏方指导,关于每个人对于武功和苍生的理解,段北亭一直觉得不到时候,在夏方无比困惑的这个时间,段北亭觉得可以由浅入深地继续指导夏方一些武学概念了。

    段北亭说:“至今为止,你学到了我交教给你的几招功夫?”

    夏方一边背诵口诀,一边重复领悟招式奥义,这两件事情,已经是这段时间以来,自己甚至在睡梦里也一直在不断重复的事情。

    段北亭点点头说:“关于招式秘诀的领悟,你领会得十分恰当,运用起来也自然得心应手。如今担水劈柴,不在话下,但是,未来你会走进江湖,这江湖是什么概念?”

    夏方说:“大叔,我理解的江湖,就是汉人和蒙古人活着的世界。”

    段北亭道:“错了。所谓江湖,前辈有言,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只要有人还在这个世间生存,这个世间就是江湖。无论你到任何地方,这个地方或战乱,或和平,或厮杀,或共处,只要由人这个元素组成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是个江湖。”

    夏方说:“大叔,如果没有战乱,没有厮杀,没有欺压和残暴,一个无比和平的世界,又怎么会成为江湖呢?江湖不就是厮杀和纷争吗?”

    段北亭笑笑道:“所以你还并不知道,江湖的概念,并不清楚,到底什么叫有人就有江湖。”

    夏方被段北亭说的越发懊恼了。

    段北亭接着说:“你以为没有蒙古人,汉人就会停止撕杀了?”

    夏方反问说:“难道不是吗?难道世间灾祸不都是蒙古人挑起的吗?”

    段北亭说:“你这么说不为错,这个时代的仇恨和纷争,都源于蒙古人,但是即便没有蒙古人,这个时代也不会断绝杀伐。蒙古人仅仅是一个表象,可能金人,可能西夏人,甚至更可能汉人自己,都足以让这个时代动荡、混乱不堪。”

    夏方摇摇头说:“不懂。”

    段北亭说:“金人也好,西夏人也好,蒙古人也好,说到底,都是人而已,传承有点差异,各有优劣。这个时代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人性。”

    夏方说:“大叔,我不懂到底什么是您说的人性。”

    段北亭说:“有人这种生物活动的地方,就有无尽生死攸关的事情出现,这就是人性。有人要领土,有人要金元宝,有人要霸占女人,这就是人性。同样的,有人要追求正义,有人要获得公平,有人要匡正除恶,这也是人性。你所不能不预料到的,为了领土、为了金元宝、为了女人就有厮杀出现,这就是人性。同样的,你所期待的,有人为了捍卫正义、为了平等公平、为了消除邪恶而奋不顾身,这就是人性。”

    夏方越发糊涂了,却不知从何问起。

    段北亭接着说:“总之,你所不能预料的,远远超乎你的预料,你所期待的,却是举步维艰,这就是江湖,这就是人性。”

    夏方说:“大叔,您所说的重点,是要说我举步维艰吗。”

    段北亭说:“没错,说的具体点,连举步维艰都不算,简直就是不可能完成。”

    夏方说:“大叔,那为何从我有记忆那天开始,我就相信这世间有正义,有天地正气?”

    段北亭说:“这是天赋,你现在不能领会,你且按照你现在对人生的理解继续修行。我要与你说的,并不是江湖这一番事。”

    夏方说:“那大叔您指的是?”

    段北亭说:“我要说的既是关于江湖错综复杂的人性,更是关于错综复杂的人性背后错综复杂的功夫。”

    夏方懊恼得要掉下泪来,嘴里还不住反问:“大叔,您把我说得云里雾里了。”

    段北亭心想:看来这个时候将这些错综复杂的事物,心思单一简单的夏方毕竟接受不了。

    段北亭说:“既然不能消化,你且记得,这世间江湖和人性,是你远远不能预料便好。我现在要告诉你的,是每个人生而为人,行走于世的人,来到这世间之上的不同。”

    夏方用力点点头。

    段北亭道:“凡功夫,世间有四个境界可以概括。一层境界叫土劲,就如你挑水劈柴累积的功夫,这就叫做土劲。土劲之上,还有一层境界,叫做神力。你累积功夫,学会了下盘步法,挑水往返的时间省却了一般,掌握了掌可劈柴的功夫,单手劈柴,利做两瓣,你就已经入了这功夫的这第二境界,就是神力。”

    夏方却一点都不感到骄傲,这段时间以来,越是刻苦钻研功夫,反倒越觉得自己与世间武功高手,差距之远。

    段北亭接着说:“入了第二阶段,你也仅仅是入了门,也就仅仅是证明你我二人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但是入了神力这一层,往上的路却是最难走的。”

    夏方不解:“大叔,武功境界不是越发精深的吗?怎么我反倒入了第二阶层之后,倒是越加困难了呢?”

    段北亭说:“入门径易,窥珍宝难。很多人,都死在了第一层通往第二层的阶梯上,最怕的,就是到你这般田地之后,洋洋自得,以为天下唯我独尊的。担起两桶井水,劈开一节圆木,靠这样简单的功夫,人前卖弄得一碗剩饭吃,运气好的话,倒是可以,想行走江湖,拯救万民,却好比世间万里路,短短走了几步而已。”

    夏方磕头说:“大叔,我万万不敢在这里就洋洋自得,我心下清楚,距离拯救万民的绝世功夫,我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段北亭点点头说:“你必须知晓这一点,当你稳稳领悟功夫核心奥义,你才会超过这一状态,有望将武功修为进阶倒功夫的第三境界,这第三境界,叫臻境。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人,已经是人中龙凤,行走江湖,呼风唤雨,不在话下。”

    夏方听得入神,低声问道:“大叔,如果有天我到达了这一境界,拯救万民是不是就不再是空谈?”

    段北亭点点头说:“若一天你到了臻境,便可与我平起平坐,护佑苍生难免力所难及,护佑一方苍生,不在话下。”

    夏方说:“如大叔您所说,达到臻境的人,便可护佑一方,那在这臻境之上,还有功夫吗?”

    段北亭笑笑说:“世间在这臻境之上功夫的人,屈指可数,到达这种境界,已经超脱了阴阳二字做能概括的极限,称之为天命。”

    夏方不懂,但是嘴里反复重复说:“天命,天命,天命。”

    段北亭说:“世道无常,所以人生出时候就有三六九等之分,有人生下来就是奴隶,有人生下来就是王侯,这是天道,无需怨怼。但是万事有阴有阳,世道无常,也正对了天道有常,那就是每个人从娘胎里带来的天赋。“

    夏方问:“天赋?”

    段北亭说:“正是,这就是你所焦虑的,为何你的弟弟,领悟能力却完全在你之下。”

    说到这,夏方听得越发认真了。

    段北亭说:“先天滋养,是武功造化的一种,世事没有绝对的公平,就好比世事绝对会公平一样。武学根基,有三点。一个叫进攻术,是对领悟要求极高的术领,这正是你的长处。无论心法经脉穴位如何复杂,都能在很短的时间里面,用自己的方式消化,这就叫领悟力,会直接体现在进攻术这范畴里。还有一种,叫防御术。与你的天赋一样,拥有这种术领的人,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防范意识,这种防范意识,不归自己思维支配,但却完全在自己思维掌控的范围之内,同样的,拥有这种术领的人,天生敏捷,速度会成为其走向武林的第一要素。还有一种,叫洞悉术。这种术领,百年难得一见,而你的弟弟,很有可能就是拥有这种术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