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月天无雨
字体: 16 + -

第一章 无想剑

    “哗哗哗!”一条大瀑布从山顶的岩缝间倾泻而下,在谷底溅起蒙蒙薄雾,彩虹在水帘中若隐若现。

    一位青衣少女盘腿端坐在瀑布边的大青石上,双眼微闭,面色平静,对周围动静毫不在意,她双手紧握一把宝剑,那把剑的剑鞘斑驳古朴,仿佛已年代久远。

    一阵微风拂过,吹响了周围的密林,吹乱了少女额前的一缕秀发。这时一片枯叶翩翩飘落,划过少女面前,那少女眉头微微一紧,猛的双手一颤,那把宝剑“樱”的一下,一道寒光闪过,那片枯叶“呀”的一声断作两片,跌落下来,此时宝剑回鞘,电光石火仅在一瞬。

    “啪,啪,啪!”身后的密林中响起一阵掌声,“凌云阁排名第六的无想剑果然名不虚传,今天真让我等大开眼界。”话音传来的地方走出两人,其中一人身着官服,显然是个当官的,另一人跟在他的身后,奴仆的模样,手里捧着一个华丽的盒子。

    那青衣少女眼睛尚未张开,头也没回,叹息一声:“你们居然能找到这来,一定是他让你们来找我的吧?”

    那当官的笑道:“不错,今日我们能找到这里,全听阁主的推荐,无想剑的大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说完那人弯腰拱手深深地做了一揖。

    青衣少女睁开水波般的双眼,喃喃地道:“要杀谁?”

    当官的笑道:“呵呵,姑娘果然快人快语,这次的人有点难办,那人身边有个护卫武功不弱,我们先前派去的几人都一去不返,不过那些江湖杀手又怎能和朝廷的凌云阁相提并论,凭姑娘刚才的技艺,那个护卫在你手上应该过不了几招。”

    那人说完用手招呼身边的仆人,那仆人端上锦盒,上面码放着整齐的银锭,恭恭敬敬地走上前来。

    当官的又道:“姑娘排行凌云阁第六,报酬自然不低,这是见面礼,姑娘且胡乱收下,事成之后,自有重谢!”

    青衣少女缓缓站起身来,转过头道:“东西你们拿走,人头我自会送来。”

    那人一脸诧异:“难道姑娘揽活不要报酬?这怎么使得。”

    青衣少女冷冷地道:“要不是看在阁主的份上,我懒得理你们,以后少来烦我。”话音刚落,身子已闪到两人身前,“樱”的一声,手中宝剑已经出鞘,少女随手挥动,寒光在两人头上一通乱闪,声音宛若蝉鸣。

    那两人“哎呀”几声乱叫,赶忙蹲下身来,摸摸头顶,只觉头发散乱,早已削短一片,再一看时,青衣少女已经宝剑回鞘,跃上了一棵枝丫,那枝丫细长,托着少女上下颤动。

    这功夫一露,那两人敬畏不已,不由全身颤动,当官的忙道:“姑娘武功卓绝,能请到姑娘出山,我等何其荣幸,机缘难得,只此一次。”

    “这就是了。”

    当官的心中一喜,仰头看时,只见枝丫兀自颤动,却哪有人影,密林深处枝叶摇摆,余香阵阵。

    这时,那仆人赶忙凑上来说道:“哎呀,大人,你还没说要杀谁呢!”

    当官的惊道:“哎呀,没来得及说完。”他赶忙向前奔跑几步,使足力气远远喊道:“姑娘快回来,我把那人的情形详细跟你说一下……”

    翠绿之中,日光点点,树叶沙沙,声音在密林中久久回荡……

    黄河岸边郊外。

    一个少女一边敲着铁板,一边依依呀呀地唱:“这年间,百姓苦,十年倒有九年灾;好河山,国破亡,命如蝼蚁累无常……”

    “好了好了。”一个衣衫褴褛的汉子打断道:“小姑娘,这里全是修大堤的,人多口杂,传到当官的那去,小心把你抓去。”

    那少女却好似没听见,继续唱道:“天涯间,何处去,将心一横把歌唱;顾今日,无明日,将去阎罗道短长……”说到这里早已泣不成声。众人循声望去,只见那少女骨瘦如柴,衣衫褴褛,满面煤黑,一边抽泣一边瑟瑟发抖。

    那汉子走上前来递给她一个馒头,说道:“快吃吧,你估计是逃灾来的吧,这里也不是能待的地方,快离开这吧。”那少女接过馒头道了一声谢,狼吞虎咽地吃起来,那汉子问道:“你的家人呢。”那少女一边吃一边摇着头,泪水滚滚而下。

    “哎,刚才有人拿银子跟你换吃的,你都说没有,现在从哪变出个馒头来。”

    “算了算了,我见不得她饿成这样,听说长清大人很快就要增设粥场,我也不至于下面没东西吃。”

    “长清大人算是难得的好官了,来了为我们穷人做了这么多好事,我们会有救的。”

    “跟着长清大人干,我们都会有救的!”

    “干活了!干活了!抓紧干活,那里还有几百个大麻袋,快去点人搬,否则明天大堤难保要出事。”随着几个兵丁催促,一群人朝着大堤走去。

    大堤边,一位年轻的官员领着一队官员在雨中来回踱步,大堤上的每一块沙土都用脚来回试探是否夯实。他也就二十多岁样子,但却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沉稳与干练,他鼻梁挺拔透着刚毅和不屈,目光锐利透着果敢和睿智,满面的雨水掩不住他年轻隽秀的面庞。

    “张大人,照这个进度,还是很慢,难保大堤能不能顶住洪水。”他转过身忧心地对身边的一位官员说道:“听说上游暴雨不断,这里压力很大啊。”

    旁边一位官员上前道:“大人,是不是催那些民夫加快进度,否则确实危险。”

    “不能了,”那年轻官员摆手道:“民夫们日夜超常劳作,已经到了极限。在这样催促非要累死人不可。依我看这样吧,再把河对岸那块田扒了,把洪水引过去,分洪吧。”

    “万万不可啊,大人!那边那块良田的主人都是京城里的,非富即贵,惹怒了他们,要倒大霉的。”

    “我们之前在上游已经扒了一块,该得罪的已经得罪了,再扒一块也无妨,豁出去了,再说最近已经有人在找我麻烦了。趁我还没死,再多做点好事吧。”那年轻官员望了众人一眼:“所有的事由我曲长清一人承担,出了事不关各位,你们快安排人去办吧,迟了出了事,人命关天。”

    “是!”一群官员急匆匆散开,各自招呼去了。

    远处一个人影冲曲长清飞奔而来:“大人,你来这怎么不跟我说一声,这样太危险了,你得罪了不少人,很多双眼睛都在盯着你,以后无论到哪都一定要带上我。”

    “我知道了,武翳。我怕我不在这的时候,那些兵士会欺压民夫,引起事端,我时时来这盯着他们,总会好些,你一直寸步不离跟着我,保护我的安全,如此辛苦,我很是过意不去。”

    “这是哪里的话,大人如此为国为民,我又怎能懈怠。可是我真不明白,大人这是何苦,你年纪轻轻,以后前程似锦,干嘛接这容易掉脑袋的差事,多少人避之不及,你却……”武翳不由得梗咽了,布满血丝的双眼湿润了。

    曲长清叹了口气望了望汹涌的河水,思绪回到了一个月前……

    “长清。黄河决口,泽国千里,难民无数。我已几次上奏皇上,皇上终于答应赈灾,现在户部调拨的赈灾款已经到位。只是赈灾的官员人选让我十分为难。此番赈灾事务繁重,既要保证赈灾款不被中间官员盘剥全部落实到位,又要组织人力修复大堤一劳永逸。”

    “丞相,除此之外,赈灾过程中难免会损害一部分权贵的利益,得罪那些达官贵人。我听说,黄河之所以决口,天灾固然有,但是人祸也不少。黄河岸边有很多达官贵族的良田,他们把自己的田围得滴水不漏,老百姓的地却始终不管,长此以往,每次黄河水涨,洪水都往一边决口。”

    “没错。”丞相脱脱两眼如电,望着曲长清:“我需要一个富贵不能移其心,威武不能夺其志的人担此重任。”

    “丞相,我明白了,您是想把这重任交给我。”曲长清被脱脱锐利的目光看得心中不由一颤,连忙附身拱手道:“丞相,长清年纪轻轻,被您破格提拔,这几年蒙您栽培,无以为报,如今您想把如此重担交给我,长清自然当仁不让,不能辜负恩师对我的信任。不过,学生有话一直憋在心里很久……”

    “哦,你既然憋了很久,那说给我听听。”脱脱捻了捻自己的长须,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宠爱的门生,多年的宦海生涯,让他有着超乎常人的城府与老练,一双敏锐的目光扫一下便仿佛能看透任何人的内心。他的每一个动作都透露着强大的气场,让人不敢正视。

    “丞相,如今中原,南方流民四起,叛贼到处割据,而朝廷内部派系纷争,全然没有把国家放在心里。只有您不为名不为利,一心为国为民,力挽大厦于将倾……”

    “放肆!什么大厦将倾,这话你也能说出口。”脱脱重重地甩了一下衣袖。

    “老师!”曲长清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眼含热泪,哽咽道:“长清,本一介书生,心中一腔济世安民的抱负,得蒙恩师提拔,以汉人身份得中翰林,可以有一展身手的机会。可是,这几年,长清所见所闻,无一不让人颓丧痛心。长清失望至极,悲痛至极!”曲长清仰头望了一眼脱脱,眼中流露出无比的愤恨。连脱脱都被此目光震慑。

    “长清此去赈灾,已抱着有去无回的打算。所以临走前斗胆把心里话都说出来。只怕我们尽心为国,一腔热血,到头来也于事无补。朝廷光凭老师一人独撑远远不够,百姓只怕要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老师您也要当心小人背后谗言毁谤。”

    “长清,我明白你的意思,这几年朝廷的现状让你的信念动摇了。”脱脱双手扶起曲长清,动情地说:“可是在其位谋其政。我们所做作为不求安邦定国,但求问心无愧,对得起全天下的千万百姓。试想如果连我们都不为黎民苍生着想,那百姓岂不是更加悲惨。现在黄河两岸一片狼藉,百万人无家可归,他们是多么需要朝廷去帮助他们。我这几日思来想去,也只有你去,我才能放心。你是他们的救星啊。”

    曲长清点了点头,拱手道:“老师,我明白了,我一定不辱使命。”

    脱脱眼眶湿润了,拍了拍曲长清的肩膀道:“放手去干,把差事办好。老师这里你不用担心,那些朝堂上的小人还动不了老夫。倒是你要时刻注意安全,保护好自己。如果不及时赈灾,流民无路可走,铤而走险,这几百万人将又是一场大的危机……”

    ……

    “长清大人,粥场已经布置好,只等按时施粥,只是……”一个官员匆匆跑来,打断了曲长清的思绪,让他回到现实中来。

    “只是什么?”

    “大人,如果每碗粥按照您定的量,征集来的粮食只够布施三天。是不是可以把粥兑得稀一些,这样可以……”

    “不行!”曲长清厉声道:“粮食不够叫他们去远的地方筹集,三天内运过来。如果还是不行,就叫附近大户捐粮,他们平日有钱得很,出点粮食应该不难。如果赈灾出了问题,灾民闹事,到时候麻烦更大,他们的家业估计都保不住。你把厉害关系跟他们说清楚。谁要是不捐,我领灾民去他们家闹。我可告诉你,在这里如果还有人饿死,我拿你试问!”

    “是是是,属下一定照做。”那官员擦了一下脸上豆大的汗珠,快步跑去了。

    曲长清转头望了一眼武翳。

    武翳抱拳道:“大人有何吩咐?”

    “你陪我去一趟粥场。去看看那里的情况。之后我们再去一趟市镇,我要看看有没有奸商趁机哄抬物价,谁要是在敢这时候捞油水,我弄死他!”

    “是,大人!”武翳这声是喊出来的,他仿佛全身都能迸发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