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妈妈和她的儿子
字体: 16 + -

第十二 阵风戏曲风

第十二阵风--戏曲风

在前面第四阵“风”里,我们讲了“风”妈妈大刮“戏剧风”,和儿子两个过了过戏瘾,那讲的是洋里洋气的话剧,过去被称作“文明戏”的东西。今天“风”妈妈要刮的可是咱中国独有的东西—“戏曲风”。 壹?书?库

这么说,我们的“风”妈妈准备粉墨登场,上台唱戏啰?不,不,不。我们的“风”妈妈可绝没有那两下子,她不是什么票友,没有那本事吊着嗓子唱戏、拽块手帕撬起嗲兮兮的兰花指。和音乐一样,她只不过停留在欣赏的阶段上。

可是,说起中国的戏曲,名目可多了,“风”妈妈到底喜欢那个剧种呢?是京剧?是昆曲?是越剧?是申曲?还有什么山东吕剧、山西梆子?抑或喜欢黄梅戏、广东粤剧?要说前面的那几种,“风”妈妈都喜欢,唯独对广东粤剧她只能敬而远之,从前也曾经听过那位著名的“红线女”的独特的唱腔,确实很优扬,配乐也极美,可惜只可惜,“风”妈妈一个字也没听懂,对她而言,粤剧的唱词就像人们常说的那个不雅的措辞—“鸟语”。

那么,现在“风”妈妈怎么欣赏呢?她决定先从最古老的昆曲入手,她看的是《牡丹亭》选场,书呆子十足的柳秀才捡到一张美人图,对着杜丽娘的画面自说自话,自吟自唱,兴致所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昆曲的唱腔配乐非常优美,被尊为“非物质遗产”实属必然。无奈,“风”妈妈学不来唱,也学不会做,只能看看而已。

接下来,“风”妈妈看的是申曲,也就是沪剧--《阿必大》。看到恶婆婆“雌老虎”与阿必大的婶婶的对场戏,生动俏皮的台词让她笑不可支,一个人在房间里傻笑。再看越剧,越剧的曲调挺美的,可“风”妈妈对女角扮男角总有些接受不了,觉得yīn柔有余而阳刚不足。看着看着,儿子回来了。

儿子见“风”妈妈看的都是些古装戏,还要咦哩哇啦地唱,实在不敢兴趣,躲到房间做功课去了。“风”妈妈见儿子毫无兴趣,有些扫兴,马上把越剧碟片换成了京剧的。她拿的剧目是《群英会》,她想这是出三国戏,兴许儿子会喜欢呢。她有时就是这样欠脑子,也不想想儿子在干什么,就拿个京剧碟片听。只听得:锵锵锵!咣咣咣!京剧特有的快速、响亮的过门声传来,儿子恼怒地从房间里冲出来,使劲地提着嗓门喊到:“关掉!闹死啦!还让不让人做功课啦?!”这一幕,被刚进门的“水”爸爸逮了个正着,也恼怒地吼道:“干什么呢?这么吵的声音,儿子还怎么做功课啊?你长脑子么?!”

老是希望将自己的喜好与人分享的“风”妈妈,确实有点不识时务,看来这些“国粹”要暂时歇歇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