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纳斯情仇
字体: 16 + -

第213章 刺客之迷

    杨妙真是很爱国,人也不错,可是国与国之间的邦交大事情,他也懂得不是太多,听了文天祥大人的问话,就将自己知道的情况详细说了出来。

    说完之后,他就问道:”文大人,你曾经在临安当官员,觉得这次蒙古前来议合,目的是什么呢?”

    “眼下我大宋偏安于南方,蒙古的国力和兵力可以说远远的超越我们,这个时候,他们来和我们议和,依我看,只怕没有什么好企图。”文天祥问道。

    杨妙真道:“文大人,在下不懂什么国家大事情,可是有一点我还是懂的,那就是只有弱者才回去求和,主动求和的强者我还从来没有见过。”

    “说的没错,蒙古自从雄起于蒙古草原来,灭掉了了他们周边无数的部落和国家,对于我们大宋,一直也是虎视眈眈,说要和我们和平相处,肯定有其他的原因。”文天祥分析道。

    听了文天祥的分析,杨妙真就建议道:“文大人,你和郝经都是文人出身,反正明天他们也不走,你何不他那打探一下,作为蒙古使团的副使,他肯定是知道内勤。”

    “郝经现在是蒙古四王爷忽必烈的心腹,像他这样的人,一旦效力于一个人,想要他做不利于自己主人的事情,只怕是很那的。”文天祥摇摇,道。

    可是说完之后,忽然又道:“不过听说此人非常的孝顺,我看看,明天是不是可以通过这个途径从他的嘴里套出一些消息来。”

    “这个主意倒是不错。”杨妙真赞道。

    文天祥笑道:“也不要报太大的希望。”

    说完之后,转换话题问道:“杨女侠,您倒是说说看,是谁要刺杀蒙古使团呢?”

    “按说蒙古使团一行人也不多,行动十分的秘密,我们也是在他们快要达到东京的时候才知道的,这到底是想要他们的命一时之间还真不好说。”杨妙真答道。

    文天祥道:“哎,幸亏使团的正副使都没有出什么问题,不然话,蒙古以此问借口发动南下的战争,那可就大大的不妙。”

    听文天祥这么说,杨妙真就忽然道:“按照大人您刚才说的,那是不是蒙古四王爷忽必烈派遣人干的。”

    “忽必烈这个人虽然我没有见过,但是以他的为人应该不会这么干的,据说此人是非常礼贤下士的,郝经和杨琏真伽都是他费了心思请来的人,他不可能以牺牲这两个代价来作为发动战争的借口。”文天祥道。

    “不是他们蒙古自己人,难道是我们大宋这边的人?”杨妙真问道。

    文天祥想了想,道:“我的意思不是说就不肯能是蒙古人,但是应该不是蒙古四王爷忽必烈。”

    听了这话,杨妙真心道:“读书人说话就是隐晦,让人无法直接弄明白。”

    “据我们所知道,在蒙古内部,也是有很多的派系的,现在的蒙古大汗蒙哥和忽必烈虽然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可是蒙哥大汗对蒙古四王爷忽必烈一直是提防着的,害怕四王爷忽必烈会夺了他的大汗之位。”文天祥道。

    杨妙真问道:“按照大人您说的,这是蒙古的蒙哥大汗派遣的人,目的就是让忽必烈和大宋之间自相残杀,他蒙哥大汗好坐收渔人之利?”

    “难道没有这种可能吗?”文天祥反问道。

    杨妙真道:“那也太可怕了,自己兄弟之间竟然也相互拆台。”

    “对他们蒙古来说,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但是反过来想想,他们蒙古黄金箭镞内部不和,恰恰是我们大宋的福气。”文天祥道。

    杨妙真道:“看来这官场的争斗真是太可怕了,比我们在战场上厮杀还要恐怖。”

    “不过,我也就是这么一分析,也不见得就是蒙哥大汗那边派遣的人,也许是我们大宋这边有人反对大宋和蒙古议合,就派遣了杀手来刺杀蒙古使团的正副使,也是完全有可能的。”文天祥接着道。

    杨妙真问道:“那大人您是反对议合,还是支持议合呢?”

    这个问题,还真是让文天祥难以回答,其实这个时候他的内心也是矛盾的。

    文天祥一生的志向就是恢复故土,将外族赶走,做个像范仲淹那样的人物,而他也朝中那些清流的代表人物之一,可是这一次,其实的内心也还是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和蒙古人达成和议。

    当然他的和议和那些投降派的和议还是不一样,他要做的是通和议来为大宋争取时间,让大宋的国力得到进一步的恢复,将新近收复的国土稳固下来,再图进取。

    可是他深的知道,面对那些清流,如果他说出这样的心法,肯定是会被他们唾弃的。

    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是有受煎熬的时候,就算他在世人的面前是一个大英雄,完美无瑕,也是如此。

    见文天祥听了自己的问话,陷入了沉思,这杨妙真为了避免陷入尴尬,就问道:“文大人,听说朝廷最近又准备重新启用你,真是真的吗?“

    “是有这么一回事情,这都是当今天子的恩典,还没有忘记我文天祥。“文天祥点点头,答道。

    杨妙真就建议道:“那大人,您何不和我们一起到临安去,一路之上我们也好有个照应。“

    听了这话后,文天祥大人还真是有点心动,可是转念一想,心道:“这蒙古使团乃是去临安朝廷议和的,倘若自己跟随这蒙古使团一起到达临安了,只怕朝廷中有些就以为自己是想着议和这一派的。“

    想到这里,他就委婉的拒绝了杨妙真的好意,而是推脱说自己的庄园中尚有许多的事情没有处理好,到临安尚需时日,为了不耽误使团的行程,他就不和使团一起去临安了。

    说完之后,他就以太晚了,会影响杨妙真休息为由,就起身告辞,离开了杨妙真的房间。

    在这个夜晚,当杨妙真在房间和文天祥大人密谈的时候,在郝经房间,杨琏真伽正坐在小客厅的椅子上和郝经说话。

    只听好经问道:“大师,伯颜小将军的内伤如何了?“

    “没有什么问题了,伯颜小将军本身体格健壮,再加上护身的铠甲又消除了几分内力,在下用内力替他疗伤后,他再休息一天,应该就可以和我们一起上路。”杨琏真伽。

    郝经道:“幸亏有大师在这里,不然的话,还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先生客气了,就算贫僧不再这里,那以你的智慧,也可以想出办法解决的,更何况还有杨妙真女侠在这里,他的玄门正宗内功如果是用于治疗内伤比我施展内功疗伤的效果好的多了。”杨琏真伽道。

    郝经道:“说道杨妙真女侠,这次遇到伏击,还真是幸亏他及时赶到。”

    接着就又问道:“大师,这江湖上各门各派的武功你都熟悉,以你看,那些蒙面刺客是何门何派的呢?”

    “和我对手那个人使用的乃是独角铜人,江湖上使用这种兵器的人还真是不多,贫僧虽然和他交手了,可是此人的武功路数我也是第一次见,还真的没法从武功上判断出此人的师门来历。”杨琏真伽。

    郝经问道:“那刺杀我的那个女的呢?”

    “这个人吗……。”杨琏真伽欲言又止的道。

    郝经道:“怎么了?”

    “刚才在替伯颜小将治疗内伤的时候,从此女的内功手法上来看,应该属于塞外的门派,不像是中原的武林门派武功路数。”杨琏真伽道。

    郝经问道:“听你这说,难道这些刺客是来自塞外?”

    “有这个可能,但是也不一定。”杨琏真伽答道。

    郝经问道:“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江湖上有很武功高手,除了精通本门的武功外,也有可能学习过其他门派的武功。”杨琏真伽答道。

    郝经道:“你的意思是说这个蒙面刺客有可能在你的面前施展的是其他门派的武功,而他本门的武功本没有施展开来。”

    “是的,江湖很多的刺客为了隐藏自己的身份,就这么做,当然这么做还可以栽赃陷害他人,让别人自相残杀。”杨琏真伽。

    郝经问道:“那这么活,这些人到底是来自中原还是塞外还没法判断了?”

    “是这样,可是这帮人没有达到目的,很有可能会再次的对付我们,下次他们就有可能露出马脚了。”杨琏真伽道。

    郝经叹道:“在我们蒙古国内,有反对这次议和的,也有支持的,当然据我们内线的消息,在临安朝廷中,也是和我们一样,有人反对和我们议和,当然也有贪于安逸的官员想和我们议和的,在临安,这样的人,就被称作投降妥协派。”

    “看来这此的和议之行中,可以说交织了各派的利益,看来这次真是前途难料,危机重重。”杨琏真伽叹道。

    “叹完之后,这杨琏真伽就又怀疑道:听说这文天祥大人在临安的时候,就是个坚定的抵抗派,十分的忠君爱国,而我们遇到伏击的地方离他的庄园又不太远,会不会是此人所为?”

    “估计是不太可能,文天祥虽然对外族的入侵十分憎恨,想要将我们消灭,可是他是一个正直的人,一直是以谦谦君子自居的,这种暗杀的事情以我的判断他是干不来的。”郝经道。

    喝了一口谁,这郝经又道:“再说了,我们现在住在他的庄园之中,如果他和那帮刺客是一伙的,再加上他庄园中的这些壮丁,就算杨妙女侠站在我们这边,只怕我们也不是对手。”

    就这种情形是最危险的,看谁像是你的敌人,可是仔细一想,又好像不是。

    听了郝经的话,杨琏真伽就道:“既然郝先生你这么肯定,那贫僧就放心多了。”

    接着,两人有商量一些应对的细节,就各自安歇了。

    这蒙古使团来到了自己的屋子中,文天祥十分的重视,一大早上就让庄园中的管家来请郝经和杨琏真伽他们到大厅之中共进早餐。

    文天祥是这里的主人,自然先行到大厅等候。

    没有多久,就见庄园中的管家带着郝经一个人来到了大厅之中。

    见杨琏真伽没有一起来我,文天祥大人就好奇的问他为何没有来。

    原来这这杨琏真伽师从百思巴大师,除了武学外,对佛学也十分的虔诚,每天早上,只要时间允许,他必定会做早课。

    这是人家的信仰,文天祥自是不便说什么,就让庄园的管家待杨琏真伽做完早课后,将他的早餐送到他的屋子中。

    本来今天早上大厅的早餐准备的是四个人的。

    出了杨琏真伽没有来外,杨妙真女侠也没有出现。

    见到郝经欲言又止的,似乎想问这个,文天祥就告诉他说是杨妙真去找寻找大宋的军队来护送他们一行人,一大清早就出门了,恐怕道晚上才会回来的。

    文天祥大人庄园中的这座大厅,在整个庄园中是地势最为高的地方。

    当年在这个地方建筑庄园的时候,这里本来就是一座小山,庄园的设计者并没有将这座小山消平,而是依着这个山势,修建了一条道路,然后就在上面建筑了这座大厅,作为整个庄园的最高点。

    这样,人坐在大厅之中,只要打开窗户和门就能够轻松的看到外面的美丽景色,十分的不错。

    文天祥和郝经两人边吃边谈。

    这郝经抬头看了看窗外的景色,就道:“文大人,你这庄园中布置如此的优美,真是让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倘若将来年纪大了,能够在这庄园中养老,那真是一件美事!”

    “哈哈,郝先生说的没错。”文天祥高兴的答道。

    可是高兴过后,这文天祥就又陷入了忧郁之中。

    郝经见此情形,就问道:“文先生,你怎么了,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吗?”

    “眼下,我大宋尚未中兴,而北边还有强敌,真是内忧外患,这以后,真不知道这里的大好河山还能否为我们大宋所有。”文天祥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