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跳梁
字体: 16 + -

第107回 起灵

老皇历作品 尸跳梁 尸跳梁 第一卷 猫又 第一百零七回 起灵

在拜完潘秃子离开之前,我最后一眼瞥了一下正僵直躺在门板上的他。只见

整个尸体身上盖着一块大大的白布,只露出了头来。

据说按照这里的民间说法,死者的灵魂不会是马上就离开的,往往就在自己的身提上呆上个72小时才会慢慢的退去离开。

因为它还不能相信自己已经死掉了,会一直带着对家人的留恋,久久的不肯离去。

于是当尸体梳洗整理完毕后,就要抬到灵棚中的门板上,供来访者拜祭悼念,在尸体身上盖一层白布,露出头来,这样为的是好让死者的灵魂看清楚,究竟是谁来祭拜了它。

所以尸体要在灵棚中放整整三天,到了第三天,死者的灵魂才肯相信自己是真正的死了。这下该见的人也见到了,当人世间的最后一点心愿都了完后,它自然便会安心的离去,接下来就可以跟着入棺,下葬了。

尸体入棺木时的这个程序就叫做入殓了,这时候往往会请一位‘祝阴老人’(这里专为人主持白事的老人。)来帮着‘洗阴’。

所谓‘洗阴’,就是祝阴的老人一手拿一根柏树枝,一手端着一碗柚子水,拿那根柏树枝在碗里蘸了蘸柚子水,这时候祝阴老人自己就会高声念叨着:

“一洗,开阴眼,认清黄泉,别走错!”

“二洗,开阴耳,鬼差指路,听不漏!”

“三洗,开阴手,两手撒粮,鸡岭过!”

“四洗,开阴脚,三四五步,奈何过!”

祝阴老人高声念叨一句,站在一旁帮忙喊孝的几个人就重复一句,然后祝阴老人又跟着在死者身上相应的部位比划一下。

洗阴完,尸体就抬入棺材‘入殓’了。接下来,尸体就会被盖上寿单,枕着‘万年青’入土为安。

这里说的寿单,其实就是一块黄布。‘万年青’其实就一种植物,这种植物在我们这里很常见的,能一年四季的常青不枯、不黄的植物。在我们这里常用来枕在死者的头下、或者围在死者棺材里的周围,意寓亡者的尸入土后,‘万年常青,不腐不朽!’。

在这里,盖在死身上的黄布就必须要将头部遮盖上了。未避免死者在入土的的前一刻里,亡魂再看到世界最后一秒里时,会产生对人世间的留恋与不舍。

将整个尸体都严实的盖好后,就封好棺材。棺材上面的周围还要钉入一个大钉子,叫做寿,用‘祝阴老人’们的行话就叫做‘镇魂钉’。

镇魂钉一共有四颗,依次在棺材的东、南、西、北,四个角落各钉入一颗。

在钉的时候,一个人要在灵堂里,围着停放过尸体的门板打着转,手里一边还要端着一碗盐巴,不停的对着门板上撒。

这就是赶魂了,我们这里的老人们都认为,盐巴还可以辟邪,去晦气,驱鬼。鬼魂对怕人用盐巴撒它,有的人死了三天之后灵魂仍然不愿意离开,所以往它趟过的门板上撒盐巴,强制把灵魂从家里驱赶出去。

在这边,一边钉钉子的人还要一边喊着死者的名字,最后中间还要钉一个,再把一只活着的大花公鸡绑在钉子上,公鸡是为了领魂的。

入殓完毕,死者的长子把守灵这三天,祭拜插香蜡用的土缸子高举头顶,然后重重地上摔碎。

这时候祝阴老人手里的引魂幡一甩,高声喝念悼:“某某家某某驾鹤西游!”

顿时,所有死者的亲属跪在棺材后面大哭。

接着就是抬棺材上路了,也叫起灵,一起灵,

棺木抬走之后,家里还要留几个人,将门上贴着门神的白色封条给撕下来(因为家里死人后,怕门上的守门神将死者的亡魂赶走,所以一般都会用白纸剪出两根封条,交叉着贴在门上,好将门神给封住。)。

撕下封住门神的封条后,再把死者生前的一些衣物,特别是枕头,都统统拿出去烧掉。

完了之后,晚上再在河边给死者烧纸了,这叫做烧路引。

倘若死的是男人就烧个纸马,马背上放几件纸做的寿衣裤。这样是,好让死者在黄泉路上走的顺畅,不会受冻。

如果是女子,就烧个纸马,同样是在纸马的背上放几件纸做的寿衣裤。然后还要烧一个纸牛。因为都说女人生前,每月来月经的时候,用来清洗下身,用后的污水经常乱倒、随意处理。所以,每一个女人死后到了,阎王爷那里后,阎王爷都会派女人去喝自己生前倒的脏水。

所以后来,一般女子去世后,家里的人都会为她烧个纸牛,去阴间去帮女人喝脏水。

还有纸扎的一对童男童女给死者烧去,为了去那边伺候死者。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