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封学兵来信
字体: 16 + -

第13封

    sat mar 14 19:09:25 cst 2015

    易山先生:

    一九七○年十月初的这天,秋风呼啸,望着秦、巴大山里被风吹得呼啸作响的空旷的萧索景象,我和徒步才来到陕南的学兵战友们心里不由得逐渐渗凉起来,当初报名应征学兵的热情随着临近蛤蟆沟也逐渐冷却了。但是,没有谁敢明目张胆地敢退回去,即使心里再不愿意,在那政治气候浓郁的年代里,我和我的战友们虽然都还年少,但是俨然早已成人,并且还挺圆滑和世故的。这不能怪我们,要怪只能怪当时的社会太离谱,过早地就把我们这群中学生锻打成了金刚人。别看我们相貌幼稚,我们的思想和认识,特别是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情怀,却是后来的青少年望尘莫及的。

    蛤蟆沟地处巴山的尖山段,归“襄渝铁路尖山段建设指挥部”管辖。走在下着毛毛秋雨的逼人的山路上,稍不留神脚下就会打滑摔倒,接二连三有摔倒的战友哎呀哎呀地叫喊着。我还好,别小瞧我五短身材、貌似体质弱,即使趔趄打了不少,一路上背着背包拿着行李爬山过隘我却还真没有摔倒过。不过,到了蛤蟆沟,我跟同来的六十五个铜川的学兵战友一样,也累得差点背过气去。

    我和战友们起初从家乡铜川出发,是在一星期前,我们先乘坐的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汽车,到达西安,再从西安辗转到镇安,这期间花费了两天时间。然后队伍又一路徒步翻越巍峨的秦岭,在大个头的铁道兵的副连长毛建成的带领下,再经过五天的艰苦跋涉,最终在一星期后的那天傍晚时分,我和战友们胜利抵达了驻扎在旬阳县城的铁道兵某师驻地。极度疲乏中,我和我的少年学兵战友们误以为到了旬阳就算到达目的地了,谁知吃过铁道兵某师给我们提供的夜饭,毛连长传话说队伍在旬阳师部休整一夜,明天一早徒步赶往蛤蟆沟。当时,我们还不知道蛤蟆沟在哪里,管它在哪里呢!一路上靠干馒头充饥,眼下刚美美地像似饿虎扑食一般吃过一顿驻扎在旬阳县城的铁道兵某师给我们提供的红烧肉和白米饭,饭饱之余,睡意袭来,得抓紧时间休息才是。翌日拂晓,嘹亮的军号声把我和战友们从酣睡中惊醒,我们迅速穿好衣裤,打好背包,收拾好行李,在毛副连长的吆喝下在某铁道兵师部机关的大草坪集合待命。

    毛连长命令:“现在排队打饭。吃过饭,带好师指挥部给大家提供的干粮,按照军训时编的班,继续由我带队,每班领取马灯三盏,队伍跟着我又得朝东边出发……我们必须得赶在明天中午到达蛤蟆沟……”

    天哪!我和战友们遥望旬阳东边茫茫的山岭,心里没底,抵达旬阳县城盲目地以为已到达终点才稍稍放松的心情一下子又莫名其妙地紧张和畏惧起来。要知道还有山要翻,昨天就不应该在师指挥部歇息这么一个晚上,人的生理好奇怪,如果连续跋涉,我和学兵战友们拼命熬过了也就会适应行路之难,但是歇息一晚之后,放松的皮肉和心理,骤然间使我们感到浑身更加的腰酸背疼不说,脚底板也肿胀的连胶鞋似乎都要崩开,站在草坪上时间稍微一长我和学兵战友们就会站立不住身子不由得在打闪。尽管情绪低落,但是我和战友们心里都有一本经,谁都知道相当逃兵不过是白日做梦。命令还得坚决服从,哪怕累死,事到如今也只能硬着头皮前进了。

    开始翻越巴山。比起翻越的秦岭,巴山的山岭似乎要高耸得多。步履维艰地走在巴山上,我扭头望向右边和汉江一江之隔的秦岭,群峰林立,沟壑丛丛,回想翻越秦岭的历程,艰苦是艰苦,但是翻阅秦岭还是值得骄傲,我仿佛看到了当年翻越崇山峻岭,一路从江西瑞金出发长途跋涉两万五千里到达陕北的中国工农红军,他们的长征已被永远地载进了历史,那么我们这些未成年就参加学兵也翻越了崇山峻岭的少年学兵,将来是不是也会被记入人民共和国的史册呢?都一样地在长征,红军为的是中国的军事革命,革命的目的是要让祖国独立自主;如今的学兵为的却是社会主义建设——这无疑也是一场革命——只不过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修成襄渝这条位于祖国内陆腹地的具有重大战略目的的铁路,为守卫祖国社会主义江山筑起新的钢铁长城。

    队伍从旬阳的师指挥部开拔之际,天色还好,但是队伍出发不久天色就阴暗起来刮起了不大不小的风,但是在九月底十月初的仲秋时节,爬着一座又一座的巴山的山头,我和学兵战友们却感觉不到一丝凉意,汗水迷住了我们的眼睛,也浸湿了我们的衣裤,湿透的衣裤裹着身体,加重了我们迈步的负担。脚在穿着的解放牌胶鞋里打滑,走一步滑一步,谁吃不住劲谁就会摔倒或趴下,即使摔得不轻,也不会有人吭声,但是眼眶里溢满的泪水会告诉你我们一路翻山越岭时的哭笑不得的心情。我们想哭,是因为我们稚嫩的身躯还无法承担行路难的负荷,我们确实有些受不了了,真的很想大哭一场以减轻负重难行的憋屈的心情;我们想笑,是因为我们虽然年幼,但是却背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重担,我们是在执行毛主席的指示,小小年纪就能堪当大任,这无疑又是值得我们自豪的。

    毛副连长是个实在人,他似乎不善言谈,跟我们说话总略微带着笑,这使得我们不把他当外人,他是铁道兵,他就是我们心目中的老大哥。一路上,他不但是队伍的领路人,而且还扛着一挺轻机枪帮我们驱赶野兽肩负着保卫队伍安全的重任。他眼看着我们力不从心的时候,总爱扯着长声用唱诵《毛主席语录》给我们打气,鼓动队伍勇敢向前。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发扬勇敢斗争,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

    毛副连长声情并茂地唱诵着《毛主席语录》,我和学兵战友们听了,浑身就来劲。毛主席的教导是放之四海的真理,能得到毛主席的教导,并把毛主席的教导落实到实践中,这可是我们学兵的光荣和荣耀啊!我们不能给党给毛主席给祖国抹黑,少年学兵将义无反顾地执行毛主席的思想路线,坚决捍卫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权威与尊严,我们一定会早日把襄渝铁路建成的。请毛主席放心啊!

    你还别说,毛主席的教导就是灵丹妙药,从精神上快速地就治愈了我们畏难的心理,我脸红了,战友们的脸也都红了,不就是翻越几座山头吗?不就是跨越几道山沟吗?总比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容易多了吧?相比与革命老前辈,我们不脸红谁脸红啊?从小学到中学,我们念念不忘把毛主席的教导到处传颂,现在该是我们用实际行动验证对党和毛主席的忠诚了,我们再不奋勇前进,对得起党对得起毛主席对得起为中华民族的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吗?扪心自问,我深感自责,我也知道自责的不光是我一人,还有我的学兵战友们啊!

    山高人为峰。再次爬上一座山峰,我豁然意识到我脚踩的是高耸的山峰,我头顶着浩瀚的苍穹,我的胸中燃烧着炽热的革命信念。人的心境不一样,走路的姿态也就不一样,想开了,我们是光荣的学兵,我们是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少年战士,一切对前途畏难怯弱的想法必须及早剔除。心情一好,心镜自然也开阔,仰望峰峦层叠的前途,我和学兵战友们信心百倍。读毛主席的书,做毛主席的好战士。我们这一次出远门不远千里来到陕南的秦、巴山中,为的什么?为的还不是要把自己锻造成合格的听党的话、永远沿着毛泽东思想路线前进的啥困难啥征途也休想吓到我们的毛主席的好战士吗?

    走走歇歇,歇一会坚持再走,走到天黑,队伍点亮马灯继续翻山越岭,一直走到半夜月亮钻进云层队伍才歇息……黎明时分,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不下雨爬山都不容易,下了小雨爬山就更不容易了,山道变得滑溜溜的。好在从家里出发前照着军训时铁道兵教官的提醒,我们每个人都备有至少四双草鞋,这时正好用上。比起解放牌胶鞋,草鞋粗糙得多,所以走起路来它跟地面的摩擦力就越大,这是解放牌胶鞋没法比的,摩擦力一大,迈起步来就稳当多了,加之歇息了半夜,草草吃过干馒头,队伍又抓紧时间开拔了。听毛副连长说他的战友们在蛤蟆沟已经开始施工了,人手紧缺……虽然毛副连长丝毫没有催促我们快赶路,但是我和学兵战友们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那就是蛤蟆沟的铁道兵老大哥急需我们学兵去给搭把手。

    队伍再一次歇息的时候,有战友问毛副连长:“毛副连长,蛤蟆沟!为啥叫这么个名字?这名字多瘆人啊?”

    毛副连长笑着应道:“之所以叫蛤蟆沟,原因在于那条并不见得深,但是却有上百米宽的终年潮湿的山沟沟里,生活着不少的癞蛤蟆。”

    “你已经去过蛤蟆沟了吗?毛副连长,你亲眼见到过有那么多的癞蛤蟆吗?”战友们七嘴八舌趁着歇息的空闲,都想多了解一下蛤蟆沟,一个人问毛副连长,惹得大家都响应。

    毛副连长依然面带着和善的笑容,热心地回答着我们的提问。我起初还担心毛副连长一路上累着了,大家这样打破砂锅你一言我一语发问,虽然不至于惹得毛副连长不高兴,但是会不会影响他的休息呢?我看着原来坐着的毛副连长说话说到兴头上干脆站了起来精神抖擞的样子,我才认识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一看就知道毛副连长翻山越岭已经习以为常了,跟他一比,我们这群少年学兵只能甘心当小弟了。既然我们学兵都不觉得累,都兴高采烈地不时向毛副连长发问,那么毛副连长肯定也不会觉得累,对于学兵的问话他也肯定满心欢喜乐于回答,这个动机我猜他作为铁道兵连一级的首长,压根也是很想早早地让我们这群好奇心特重的少年多少了解蛤蟆沟,这样人还未到,心理上不就先有个准备了不是?

    “当然去过。”毛副连长说,“早在今年四月中旬,我就跟着一个连的铁道兵队伍到过蛤蟆沟。那时,才早春,往山沟里看,随处可见黑乎乎的让人看了心里就瘆的慌的大大小小数不胜数的癞蛤蟆。”

    “呀!那不但见着瘆的慌,而且还挺可怕的……”

    “是的。乍一看之下,让人浑身起鸡皮疙瘩,不过,作为军人,又认为没啥可怕的。不就是些蛤蟆吗?虽然数量多得惊人,但还不至于把队伍吓得退回吧!”

    “你们……你们后来是咋办的?”

    “咋办的?”毛副连长轻描淡写地说,“赶!把癞蛤蟆全都赶走。”

    “啥!?赶走?癞蛤蟆那么多,咋赶啊!”

    “点掺有硫磺的柴草烟熏或是燃放雷管的办法驱赶。”

    “能行吗?管用吗?”

    “肯定行!肯定管用!”毛副连长可能想着要帮我们学兵去除心理上对于蛤蟆沟的恐惧感,他笑嘻嘻地瞅着问话的我的学兵战友,斩钉截铁地说。

    “都赶跑了吗?毛副连长,是不是我们去了蛤蟆沟就见不到癞蛤蟆了?”

    “哈哈。”毛副连长温和地一笑,说,“未必。但是蛤蟆沟的癞蛤蟆,还有蛇,经过我们前期的驱赶,你们现在去了,加之现在已是秋天,天气凉了,难得再有机会碰到大量的癞蛤蟆和蛇了。它们是冷血动物,眼下大都已冬眠了。”

    “哦……那就好!就用不着太害怕了!”

    “不用怕。有啥可怕的?不就是些癞蛤蟆和蛇吗?只要胆气壮,没啥可怕的。”毛副连长说。他这个时候真的就是一位大哥,言语中溢满了跟少年学兵的兄弟情谊。

    易山先生,信写到这里我要跟您说,我的学兵经历还没完,这封信只打个头。或许您惊讶我怎么会知道先生您,并且还给您写信呢?我要说明的是:我是在跟学兵老战友在一起闲聊的时候,听老战友们专门聊起您……他们咋知道的您的呢?我问过,也才知道,他们中有人去过咸阳光顾过“老学兵面馆”,听面馆老板——老学兵项国庆——介绍的您。我能有幸在无意中知道先生您的大名,你我算是有缘人。您含辛茹苦地在创作学兵题材的小说,我作为一名曾经的少年学兵战士,我想我有义务更有责任把我的学兵经历用写信的方式告诉您,如此一来,不但为先生您创作学兵小说提供了素材,而且也让我聊以**。

    祝先生

    大作早成!

    关中老学兵战士:郜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