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满唐楼
字体: 16 + -

第四章 账房先生

    thu jun 02 15:27:24 cst 2016

    清晨,韩信起了个大早,深深呼吸了几口空气,太阳方才悄悄冒出个脑袋,早起的鸟儿绕着老树放声歌唱,第一次觉得日子是这么美好。当然,这一切得建立在那个白发老头不敲诈自己三壶清酒的前提下……

    “我说老先生啊,这上了年纪,酒可不能多喝,您老可得悠着点啊,母亲还以为我连番受挫变得颓废了要以酒度日,为了这事我可没有少给你背黑锅……”

    “你小子懂什么,老夫的修行乃是以酒入道,无酒不欢啊,只要有酒老夫就觉得有使不完的力气,你把老头子伺候好了,保证以后跟着老夫吃香喝辣的!”

    说完那白发老人嘿嘿直笑,韩信抿嘴苦笑连连:“可我怎么总是感觉上了贼船似的?”

    老头也不觉得尴尬,又喝了一口清酒,作一脸回味无穷状。方才笑眯眯的说:“你这孩子就是心急了,罢了罢了,可怜老头子这一把老骨头也不得安宁,是了,这就传授你入门口诀,小子你可得记得多为老夫准备一些清酒。”韩信连忙点头称是。

    最终拗不过韩信的死缠烂打,白发老人不情不愿的把功法传授于他了。

    “修行讲究汇聚灵气入体,凡人苦求天道数载也摸不透门道,你小子命好,有朱雀入体,那修习了十几年的圣贤书也不是你口中什么的死人书!如今已经养成了浩然气,只需每日坚持打坐吐呐,用不了多久就能带你进修行的门槛!”

    说到这些老人露出追忆羡慕的神色,当年自己修行可无人指点,哪有这般好运气。

    对于这个性格怪异的老头韩信已经习以为常,自动的开启了忽略模式,一旦追问下去,老头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那痛苦,怎一个愁字了得!

    当下也不再多问,按照老人所说每个清晨是灵气最为浓郁的时刻,于是跑到后山下静心打坐……

    “呼”吐出一口浊气,顿觉神清气爽,看看日头渐渐升了起来,韩信赶忙整理下衣冠往家里跑。自己身上的每件事都将是秘密,哪怕是母亲,也不能告知。

    就这样打定了主意回到家里,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阿信啊,你这几天怎么奇奇怪怪的?”

    生怕母亲误会,慌忙说自己没事,只是这段时间的经历略有感触罢了,最后又跟母亲再三恳求,说是想去甄员外家谋份差事补贴家用。终于得到母亲的许可,这才兴冲冲的出了家门。

    甄员外家,如果不是目今生活所迫,韩信是万万不想去的。

    早些年生自己被十里八乡誉为神童,甄员外对自己家里是百般讨好,又因为自己的父亲从军受了他家不少救济的缘故,所以打下韩信就被定下了娃娃亲。

    却说这甄员外家有个女儿名叫甄采,一直视为掌上明珠,无奈自小体弱多病,是以身材消瘦。然而唐人的审美观是略微以丰满为美,讲究珠圆玉润,所以这甄家的掌上明珠在大唐也就成了另类。

    否则又怎么可能看上家徒四壁的韩信呢,如果他这次恩科考试能金榜题名还好,最终却人算不如天算,落榜了。

    所以哪怕只有一点点的可能,他是万万不愿去甄家的。

    怀揣着大堆的心事赶到了镇上的甄员外家,可能因为时候尚早的缘故,路人倒也没有多少行人。

    至于那些好事的,免不得在背后议论一番,自从前几日受了胯下之辱,韩信已沦为淮云镇的笑谈。所以他很自觉的忽略了这一切。

    不过甄员外家的仆人也没有给他好脸色看,毕竟老爷已经放出话来,从此和韩家没有任何关系。

    再说落魄的凤凰不如鸡,你飞黄腾达了,自然有人百般讨好奉承,你如果落了难没了势,谁又会放弃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呢?

    不过碍于昔日的情面,甄员外还是接待了韩信。

    “贤侄,你的事多数我已经听说了,不要耿耿于怀,三年以后卷土重来便是,老夫一直相信你是这淮云镇最优秀的少年。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甄家一定鼎力相助。”

    大厅上那个富态的中年男子侃侃而谈,如果是以前的韩信肯定早就感激得泪流满面倒地拜谢了,不过经历了那些事情了,他算是深知人情刻薄冷暖,只是表面上到底还是做出一副感激的样子,甄员外对此很是满意。

    虽说觉得这少年气质有些变化,也没有多问,都归结于连番受挫的缘故。最后不咸不淡的给他安排了个账房职务。

    好歹有了份工作,母亲也不用再那么劳累,不管怎么说自己也算是能够自食其力了吧,不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管家的指引下来到账房,和几个一起工作的同事客套一番,开始正经的工作起来。

    不得不说甄员外家家大业大,要打理的生意还真是蛮多的,账本也堆积如山。再看看另外几个账房先生,都是些老江湖了,年龄估计最少都过了半百,也就韩信算个另类,才十九岁……

    不过老爷有了交代,众人也没好为难他。忙碌的日子从今天就开始了。并且韩信为人机灵正派,在账房也没少帮忙,往往那些老花眼大爷研究半天都得不出结论的账务,到了他手里都会迎刃而解,日子久了,大家也都接受了他,甚至还有一些佩服。

    “年十九,恩科落榜,谋职屡屡受挫,终得镇上甄员外救济,纳为账房先生……”

    这是韩信在淮云镇笔记里写下的最后一句话……

    就这样,韩信白天在甄员外家账房工作,夜晚就打坐吐呐,在白发老人的指点下他正慢慢向着初识的门槛迈进。日子倒也过得轻巧了许多,只是,上天真的会一直让他这般安逸下去吗?

    倒是村子里议论的话语少了,毕竟韩信谋了份差事,母亲也不用像从前那般劳累,大家伙都知道,甄员外家多了一个厉害的账房先生,他叫韩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