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驴试蹄
字体: 16 + -

U型穿越

出于对爱情达坂的仰慕,报名参加了尘埃落定组织的从渔舟小道到苜蓿台子的穿越行动。不知其他的山友是否也是基于此而报名过于踊跃,再加上墨海带领的10多人并入团队,造成了这次穿越的人数众多,让以技术流自居的领队尘埃落定坦言此行压力山大。从乌鲁木齐到本次穿越的起点,大约有60公里路程,坐标是北纬43°22′12″东经87°38′11″,海拔1837.3米(定位略有误差),也就是乌市正南方向羊圈沟边缘的一条沟岔的前端。羊圈沟是天山余脉环绕而成的一个小型盆地,因为形状像一个巨大的羊圈而得名,早期的这里水草丰美是哈萨克牧民的重要牧场之一,如今自然环境退化这里已经有荒漠化的倾向,特别是此时,稀疏的枯草遮不住乌青的地表,驻足远眺满目苍凉。羊圈沟南端有一块飞来巨石,成蛋形立于悬崖之上,有人认为那是一块神石,我没有宗教信仰难以接受神鬼之说,但我愿意把它看成是万能的神安放在这块土地上的守护石,希望它能守住这里的青山绿水。

    去时的大巴车上,领队铁青着脸,多次强调纪律的重要性,并让我的好友烟雨在全体山友面前检讨迟到的行为,可谓是铁面无情。坐在旁边的我除了幸灾乐祸之外,对于领队把烟雨的外挂北京大姐两次叫上去做检讨的行为多少有些不满。但是看到副领队跟我走细致、精准的工作态度和泼辣、风趣的性格特点,心情也随之释然。队员们下车后就沿着一条小道向着那条东西向的沟岔上行,几百米之后两边的山体开始出现天山云杉,谷底除了一些碎石坡之外基本都被草甸覆盖,只是时已入秋,草木枯黄,衰草萋萋。山友们沿着山谷草地一路上行,干涩的枯草支撑着脚掌,老驴友们迈步轻盈不一会儿就走过了1公里地,可是那位北京来的大姐已经筋疲力尽,几次打问今天的行程还有多少公里?不得已领队只能几次叫停老驴们的脚步,防止落下后面体力不足的新驴友。我一直想去体验的爱情达坂,也受此影响,被领队舍弃。我们便顺着这条沟岔继续上行,沿着最近的一条山坡冲顶。我没有能力拖拽后进者,便索性一直向上独行,早早就到了顶部。过了一会儿美女宝宝与她的闺蜜依次登顶,我赞美她们是女子组前两名,他们也不客气的调侃说男子组上来的人太少,我接着奉承她们说巾帼战胜须眉,两美女便笑得前仰后合。那位叫做帮主的小伙子,一人帮扶着两个美女随后登顶,自然也未能打破女子组人数占优的格局。再往后就是绝大多数的男性山友先后登顶,但是他们和我都不是最强壮的男人,因为最后登顶的两个男人,几乎是架着那位北京大姐上来的,所以他们才是最man的男人。

    记录仪显示从起点到这里也不过3.78公里的路程,爬升高度不到500米,但是队员较多,体力相差悬殊,有的人觉得才刚刚热身完成,有的人已经透支严重。倒是有一位,刚满二十岁皮肤水灵,叫做萌萌的俊俏美人儿,不紧不慢的登顶之后,粉扑扑的脸蛋配上一双笑眯眯的眼睛着实让人爱怜,我也通过与她搂肩合影表达了一下我的怜惜之情。我们在峰顶又一次的休整。此处并非南山上的高地,但是我们此行的最高点,面向东方群山苍茫,点缀在苍茫中的白色雪峰清晰可见,脚下满是枯黄的草地,背后便是四季常青的天山云杉林,在这里找不到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却有置身天山苍龙脊背的豪迈之意。万千山峰争奇斗艳,我只在此一点就可饱览群峰、遍赏美景,此行不虚。

    后进者们稍得喘息之后,我们便向着身后的原始森林下行。一路山陡路滑,好在很快就到了谷底。顺着谷底的草地下行,走起来就比较平稳,我也加快脚步快速而行,一个麻痹大意摔倒在一斜坡处,好在反应还算快,单手着地让我那最脆弱的腰部躲过一劫,手腕略有酸痛,在经过一番揉、搓、甩、拉之后便无大碍。中午两点时分,领队选了一处稍大的平整地段,扎营午餐。个别好动的年轻人利用这段时间,吃饱喝足之后便轻歌曼舞,把他们的青春和激情轻松地注入到队友们的精神世界。队伍就在这种轻松地欢笑声中又一次开拔,这次我们沿着山腰横切。在万重山峦之中横向游弋,可以远眺松林涛海也能近观草坡枯叶,偶尔可见围成一个个椭圆形状的爬地松,分散在草坡的上端,就像是泛黄的桌布上摆满了一个个盛满美食的绿色碗碟,不知这算不算大自然给我们预备的精神午餐?这时的路线除了两个垭口处有少许上行之外基本都是缓慢下行,不一时就越过第二个垭口来到了美丽的苜蓿台子景区。

    顺着景区铺就的石板路,向着这里最美的水潭周边的草场前行。夏季时碧绿的冰草已经枯黄,原先肥大的叶片已成弯弯的黄叶,原先不怎么显眼的枝干此时随风摇曳,只是少了一些妩媚多了一些历经沧桑的淡定而已。路过这里便是一处人造的跳跳桥,自然又少不了一番蹦跳取笑。时晨尚早,又有新驴友体力不支,领队安排大家原地休息一个小时,顺便欣赏苜蓿台子美景。而我和烟雨体力过剩,便顺着山坡爬向大片的荆棘林,而此前一直表现活跃的一个小山友也尾随而来。远看有些泛黄的荆棘林,近看却是大有不同,除了他们高大的身躯出乎意料之外,不再青翠的枝条上还挂满了各种小果,更奇的是这些小小的野山果,颜色居然各不相同,有绿有黄还有蓝的象海一样的小山果。那位精力旺盛的小山友直呼大开眼界,我也不忘告诉他自然界神奇多彩,只要你有一双慧眼、一颗明心,美景常在收获亦常有。轻折一小枝拿回去询问众山友,有人说是蓝莓,但我觉得应该是刺玫果。

    充分照顾后进山友后,便沿着景区旁边的一条沟壑下行,墨海这匹劲驴一骑绝尘而去,我也紧随其后快速向着谷底下行。一会儿就从苜蓿台子上的草地下行到山谷中的松林之中,又从林间马道快速步行到谷口附近,再次停下来等待后进山友。背对谷口无意中向山谷一瞥,竟然看到一座高耸的石山矗立在山谷的中央,悬崖峭壁上不长植被,一节一节缩小上升的山体活像一个用竹子堆起来的盆景,让我惊叹不易。恰好有一个哈萨克老大爷骑着毛驴路过此地,我一时童心兴起与老大爷和他的毛驴来了一张合影,无关乎民族大义,只为了展示我们两个人的友好。等山友全部通过后,我和墨海一行很快出了山谷,完成了此次始于羊圈沟南侧,终于羊圈沟北侧的u型穿越。

    回乌市的路上我当着众山友的面做了一次多余的总结,大意是此次活动组织严密、衔接紧凑、团结互助,但是领队过于强势,有碍部分人士维护尊严。领队尘埃落定表示接受但不一定改正。这也许就是社会,尽管观点相左,行事方式迥异,并不影响我们各行其是,甚至相互协作。回家时,妻子已经准备好了晚餐,餐后洗澡、入眠。今日晨起,作如上记录。

    亩心振宇2014/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