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驴试蹄
字体: 16 + -

关中四日

    thu oct 09 18:03:56 cst 2014

    第一日

    中学生在暑假期间还是有机会外出旅游的,但是我的孩子更愿意沉溺在网络世界,而少有去户外的兴趣,好在儿子还有一张贪吃小嘴和对空中飞行的不排斥,让我们一家终于在七月下旬的一个周五,搭上了一架飞向西安的航班,开始了一次周末旅行。

    我们一行来到咸阳机场时,已是夜幕低垂、华灯初上,等到了机场大巴的终点站鼓楼时,古城西安已经是灯的世界。古朴大气的钟鼓楼在灯光的照射下更显端庄威严;繁华的东大街依然车水马龙、人潮涌动。我们来到事先预定好的一家公寓式宾馆,接待我们的是一个留着莫西干发型的时髦青年,他面目表情单一,说话直来直去,办手续倒也爽快,很快就让我们住进了房间。随后在他的指点下,我们顺着楼后的一条小路来到了回民小吃街。小吃街上的人流如织如梭,置身其中便是一叶浮萍,不用费力都会被人潮荡得东来西去;年糕店门口的三个伙计,特意穿上了纯白色的长裤短褂儿,卖力地挥动着手中的木槌,表演般的敲打着砧板上的糕饼;店铺门头上的招牌,个个都是最最正宗的某某,祖传秘制的某某或者是某某第一、某某特制,只叫我这样的异乡人眼花缭乱,不置可否。

    小吃街的美食品类繁多,食客来自四方,经营者不用担心客源,所以饭菜的质量完全依靠老板的良心把关。我们在回民坊中段的一家羊肉泡馍店曾经吃了一碗水盆,价位是38元一碗,碗里的羊肉片只有三片,粉丝及其他辅料也不多,老板的理念大概就是水盆要以水为主吧,但是食客很多,不光有我这样的外地人,还有金发碧眼的外国人。我们又在回民街尾端的另一家羊肉泡馍店吃了一碗水盆,价位是35元一碗,碗里的羊肉片是六片,且比38元一碗的那家要大要厚,粉丝和其他辅料也多,食客也很多。经此感受,我们打算以后这几天的吃饭问题就固定在尾端的这家店铺。可是当我们在小吃街的人流中飘荡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处号称独家发明的灌汤包子店,特别是当我们看到殿堂里的屏风上镌刻着贾平凹先生的文章时,还是没有抵御住诱惑又一次改变了初衷,信步走进了那家店铺。凭着较大的耐心等来了两笼包子,凭着对贾平凹先生的尊崇细细地品味着其中的美妙,可是迟钝的我并没有发现与其他灌汤包子有甚么太大的区别,惶恐之下又觉着似乎辜负了贾先生的美意。一路闲逛一路闲品,很快就肚皮滚圆,可是贪嘴难填,便又买了几种当地的饮品才回去宾馆休息。

    第二日

    周末旅行,时间紧迫,第二天的华山之行不敢学驴友那样花两天的时间徒步攀登,只能借助于旅行社的一日游来保证当日去当日回,还得坐索道从西峰上北峰下。旅行社倒是积极,早上七点钟就把我们从宾馆接走,却在别的地方磨磨蹭蹭,直到九点半才把我们拉到旅行社的门口,途中也不作任何解释。即便是这样,还要等到十点才有一个去华山的导游上车,并且干净利落的说:“为什么晚,为什么等,你们去问前面的人”,而前面的人此时已经踪影全无。此时我想我需要强调一下,我们参加的是一家正规的旅行社。我们为了节约时间选择了保证无购物纯玩的旅行社,但是经过他们的帮助我们比自己在火车站坐车去华山晚走了三个小时。因为走得晚到华山脚下时已是午饭时分,所以一车人又在一家与导游非常熟悉的餐厅里吃了一顿午餐,费用当然在我们的团费里出。华山脚下的饭店老板和服务员们和我们的导游一样的不善笑脸示人,甚至还颇多烦躁,我们一行之中有人想喝一杯水,就被极不耐烦的服务员指着门口说自己倒去完事,好在门口倒是真有开水。以前虽然也去过西安,但是没有到过华山脚下这样农家乐性质的餐厅,以前总以为只有城里的权贵们骄傲自大、颐指气使,到了这里才知道乡野村妇也会态度生硬、脾气火爆。不知是不是天气太热之故?

    听导游说,华山太险这里的导游都不上山,所以我们的导游只管安排我们进检票口,回头在出口等着接上我们,然后拉回西安,就算是完成了导游任务。我们一行进入景区门口已经是下午三点,坐缆车上到西峰时已是下午四点,导游却要求大家最晚也要在六点半到北峰坐缆车下山。并善意的告知我们,南峰就不用上了,东峰嘛看看就行了,以免发生意外。还说延期未归者,一律被当做出现意外情况者处置----也就是不再等待。我想如果要对这位导游的心思,最好是我们交了钱在山下转一圈走人便可。导游这种作为陕西人的荣耀显露的所谓直来直去的性格,多少让人有些不快,但是华山的险峻壮美,很快又平复了我们的种种不愉快。坐在升向西峰的缆车上,看着直插云霄的华山绝壁,不由的让人心生胆怯。特别是通向西峰的索道并不是一味的上升,而是在经过一个小的山峰后突然下行一段后又再次上行,缆车运行到索道的支点时还会发出咯噔咯噔的响声和轻微的跳动,坐在车箱里的人们不免心惊肉跳。我旁边的一对年轻恋人更是抱得紧紧的,只是女友希望早点结束,男友却希望再多一次惊惧。

    西峰因为形似莲花也叫莲花峰,其实就是一块巨石,高度只比南峰略低而已。下索道后,为了节约时间,我们沿着在山脊上凿出来的台阶快步上行,因为台阶实在太窄游人又太多,只好不断地侧身超越游人,很快就上到了西峰顶,但也来不及细看诸多美景和欣赏太多的摩崖诗作。可是在石脊上凿出来的台阶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影响,所谓沉香劈山救母的斧劈石也是让人震撼,还有快到杨公塔的地方,也就是峰顶的部分,两侧都是万丈深渊,宽度也就几步的距离,走在上面着实让人心惊肉跳。假如一个趔趄滑倒,便要坠入那万劫不复的深渊,真是不堪设想呀。好在两边都有铁链相拦,游人的安全基本可以得到保障。

    走完了西峰,我和妻儿又快步奔向南峰,同样的匆匆而过,同样的不及细品。一路上的炼丹炉、避召崖、南天门等等都只是一扫而过,但是南峰的峰顶还是一定要仔细端详的。来到南峰顶就到了华山的最顶峰,群山都已在它的脚下,蓝天白云已成它的玩伴。正如古人所云“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南峰又名落雁峰,站在峰顶上那标注着海拔高度2154.90米的界碑旁,做一个飘落的姿势还是有点落雁归来的味道的。只是不知道这里作为北归的大雁落脚之地,到底栖息过多少只飞雁?也不知道这些飞雁中可否也有过孤雁落在这顶孤峰上?如果有,它会继续北归呢,还是会选择在此终老呢?华山自古就不缺文人墨客吟诗咏赋、刻字摩崖,但是象金庸这样只以“华山论剑”四个字,就被刻得漫山遍野的恐怕没有第二人。南峰作为华山最高峰自然也不能少了“华山论剑”四字,只是不知道诸多的华山论剑处,哪一处才可以象沉香救母的斧劈石那样让人情愿把它当真呢?

    从南峰的顶峰下来时已是下午五点,如果按照导游的意思现在就得放弃其它的游览。可是我们并不想就这么因为别人的错误而委屈自己,还是快步奔向了华山最险的长空栈道。凭着当地人对栈道险峻的描述,我们也想看看到底是怎么样的艰险才有了“小心小心九厘三分,要寻尸首,洛南商州”之说。快到长空栈道时,石脊上就能看到“世路如斯不慎终成恨”“悬崖勒马”等等石刻,提醒着游人此路不易,量力而为。我们自认为体力尚可、胆量也可一试,何况还有安全绳保驾护航完全可以去栈道一游,就毅然决然的登上了栈道上的入口处。没成想我们的前面还有两拨人在等待,轮到我们大概还需要再等一个半小时,而这又与我们需要遵守的下山时间相差实在太远,不得已只好放弃。幸好还可以通过在崖壁的侧面观看别人的凌空漫步而聊以**,传说中的风清扬以及他在栈道旁隐居的山洞也只好在想象中相见了。

    惜别长空栈道后,我们意外的碰上了四位同车的游客,一下子让我们七人的胆量陡然激增,马上就相约到位于东峰旁的鹞子翻身一试身手。山高路陡,从长空栈道到鹞子翻身有上坡也有下坡,虽是一路快走也用了半小时的时间,好在这里排队者不多,很快就开始了我们的危险旅程。系上保险绳,沿着石壁小心地下探,每踩到一个可以搁脚的石窝就可以下落一段距离,等下到一定距离后石壁突然凸起,下行的人就看不到脚下那仅仅容得下半只脚的石窝窝了,只能靠听从别人的指挥或者靠伸手下探,摸着位置后才可再一次下行,好在有保险绳做保护,又有铁链可抓,只要心里不怵,安全还是有保障的。才十四岁的儿子在我的上方也稳稳当当的路过了此处,老婆甚至还做了一个蝎子摆尾的动作。经过此处后岩壁上下方的人们便不能相望,也许这就是鹞子翻身之名的来历吧。再往下就是在直立的石壁上下行或者斜下行,由于有了前面的心理历练,不管直下还是斜下都不在话下,单足点石,单手抓链都已是很轻松之事了。过了鹞子翻身,沿着山脊便可走到建在侧峰顶部的下棋厅。如果一两位好友相邀,系着绳索攀下鹞子翻身,到此厅下棋品茗,能否算作闲云野鹤呢?我们还要赶路,只在充分的感受了险峻的魅力后就匆匆沿原路返回,结束了本次历险活动。此时已是下午六点半,按导游的要求现在就应该在北峰坐索道下山。

    离开了鹞子翻身,来到朝阳台。朝阳台是观日出的绝佳地点,也是东峰别称朝阳峰的出处所在。可惜我们在此并不能观赏明晨的日出美景,也不能在此欣赏今晚的落日余晖,而是急匆匆地往北峰前行。一路急行,陡峭的山脊在脚下逐渐后移,幸好我们的体力尚可,不断的超越众人时小腿并不发软,所以下山的安全还是有保障,碰到人多时我与妻子好几次都顺着直立的石壁抓着铁索攀援而下。天色渐行渐暗,玉女峰里弄玉和萧史的故事也来不及探究,就沿着石壁、栈道、台阶一路下行,过了檫耳崖,过了智取华山纪念碑,到了北峰的索道附近。至于北峰上的真武殿、仙油贡、神土崖、老君挂犁处等等景点,都不知道是否经过也不知道是否看见。只是记得在檫耳崖之上过了天梯之后的一处小平台上,我看到了苍龙岭,的确犹如龙脊,坡度四十度,宽度却只有一米,两旁却是万丈绝壁,看着都叫人担心。怪不得韩愈也会在此哭泣。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并没有从此下山就到了云台峰也就是北峰,因为时间关系我又不能沿此而上感受韩愈之恐惧,只好望崖兴叹了。在此平台我还看到了关中八景之首的仙掌崖,可能是太近之故,无法看到惟妙惟肖的仙人掌印,倒是更像一张撑大了的老羊皮,绝壁上偶尔生长的植被非常象羊皮上的皱纹,不知其他的游人有没有同感。

    这时已是下午七点半,我们一点也不敢耽搁,快速的拥上北峰的索道下山,然后坐区间车到出口,来到旅游大巴车时已过了八点。本想导游会抱怨,但是她却冷冷地对我说:“等多晚我都没意见”。不知道同车的其他游客听到后做何感想,反正我并没有向导游致歉的想法,反倒觉着跟着这样的旅行社的确是一个错误的选择。回西安的过程这里不再赘述。

    第三日

    经过一个夜晚的休整,早起的我和妻儿已是精神抖擞,鉴于昨日的教训,我们自己坐车去了华清池。华清池的温泉的确不凡,在免费的洗漱区,捧两掬泉水洗脸,感觉上滑腻、温润,很是享受。怪不得唐玄宗与杨贵妃二人常年在这里沐浴嬉戏、鸾凤和鸣。从遗留下来的汤池可知,皇上身边的杂役、奴仆也能享受到华清池里的温泉浴,只是可怜了厨子,即便是全身浸泡在池里也不敢用手搓一下脚底,硬是用自己的一双肉脚把池底的青砖蹭出两道印痕。大臣们如果能赶上泡温泉,就在皇上下游的池子里,享受着清洗过皇上龙体的温泉水,据说还会有无上荣耀的感觉。九五之尊的皇上自然是在最上游、最大、最奢华的汤池里一人独享了,而美人玉环由于有皇上的特别宠爱也有一个专属汤池。

    院内的建筑有旧有新,旧得是历史遗留,新的是今人仿造,但都是极尽宏大又富丽堂皇。发生在故事也有远有近。远处是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二人,已经被演绎的缠绵悱恻的所谓纯真爱情故事。现在还有以他们的爱情为基调的大型实景晚会,夜晚在华清池里演出。只是不懂体态丰盈的杨玉环凭什么就令李隆基那么的着迷,纵使六宫粉黛全无颜色。为了美妃好食荔枝的癖好,皇上就可以动用国家机器,累到无数差官、驿马,而千里相送。看来公权私用,在那会儿就已经被唐玄宗娴熟的应用了。可是此二人的报应却是现世报,马嵬驿兵变就让他们相望于阴阳两界。今天的人们以他们二人的故事为最大的卖点发展旅游经济,古代的诗人用他们的故事写下了千古名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近处的则是影响近代历史走向的西安事变。华清池里有一个院落,里面的房间都按西安事变时原样布置。蒋委员长的办公室和起居室以及卫兵室都保存完好,发生事变时打在墙上的弹痕被作为历史遗迹保留。其中有一处,我把手指头伸入可轻松转动,深度可达第二关节。不知是不是我过度猜疑,总认为它太过夸张。以前来华清池可以随便观看的捉蒋厅,现在想去还得再买骊山的门票才可到达。少帅张学良和杨虎城将军的照片及西安事变的简介也在墙壁上张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让凌乱的中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抗日体系,却让张扬二人身陷囹圄,一个长期监禁直至耄耋之年才重获自由,一个先囚后斩。官二代出身的张少帅,晚年客居他国不忍再踏进国土一步,不知是否还会再去回想当年那震惊世界的西安事变。刀客出身的杨将军,想必对秋后算账早有准备,只是太过悲惨的结局恐怕也出乎他的预料。华清池的故事千年不衰,华清池的幽静已被游人带走,而我和妻儿却未留下一个脚印。

    离开了华清池,特意带儿子去兵马俑做一次考古旅游。坐着旅游专线到站后,却找不到景区门口,又因为饥肠咕咕便在路边小摊每人吃了一碗凉皮。没成想凉皮摊主的朋友却热情好客,言语之间还有笑声相伴,在关中大地难得一见的笑容立刻就博得了我的好感,再加上他们是兵马俑馆址上失地农名的身份更加我们放松了警惕。此时烈日当空,骄阳似火,狡黠的他立刻提出用车送我们到兵马俑的建议,三十块钱包我们游览三个展坑。我们讨价还价之后用20块钱成交。上车后他便把我们带到了几公里外的所谓一号馆,我们购票入场后才知道是另一个景区与兵马俑无关,好在这个现代人造景观的主题也是秦王陵,作为参观兵马俑之前的预热也可接受。所谓的二号馆就完全与兵马俑无关,看后只有一个感受就是冤。等到去他所谓的三号馆的路上,还极力鼓动我们采购这里的土特产,至于是否耽误参观真正的兵马俑那倒是与他无关。好在我们已经醒悟,便不再耽搁直接去了他所谓的三号馆,也就是真正的兵马俑。

    兵马俑展览馆的确有三个馆,但都在一个景区,相距不过几十米,而我们却在一个会笑的关中人的带领下开车跑了几公里参观所谓的一号馆与二号馆,好在他还把我们拉到了兵马俑。参观兵马俑,就是观看从地下挖掘出来的泥人泥马,附带一些复原的战车和兵器,如果想让孩子真正看得懂看得明白,最好请一个导游讲解。我们雇用的讲解员,有一张我已经看惯了的不会微笑的脸,黑瘦精干,语速很快,步伐也很快,很容易就让儿子明白了兵马俑的来龙去脉。这些兵俑都按真人大小塑造,千人千面,就连发型、服饰、动作也是各有不同。其中有一个跪射俑神态端庄、动作规范,令人吃惊的是他的鞋底上的针线,都被刻画的完完整整,站在他的身旁还真有那种一触即发的感觉。马俑也是与真马相当,也是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秦始皇千古一君,功过分明,性情残暴但有雄才大略,一直期望长生不老但也不忘早早为己修筑如此规模空前的陵墓。据说他的寝宫周围的机关至今无人可破。其期望的万年江山虽然很快就在秦二世手中丢失,但是楚霸王的怒火只烧得了自己的怨愤,对早已深埋地下的秦始皇却无可奈何。今日所见的秦陵一角已然让世界惊叹,它日如能打开真个始皇墓,不知会给世界怎样的一个震撼。参观完毕,那个语速很快的讲解员,也不忘补充一句,其实编造两个异地馆的失地农民没有恶意,就是想去领那两个景点的油票补贴而已。我想这种行为也是世间百态之一吧,只是在本地才能获得广泛的理解而已。此时天色已晚,大雁塔已不便再去,直接坐车回到鼓楼,听说过的大唐芙蓉园也被舍弃,又一次在回民街填饱肚子后回宾馆睡觉。

    第四日

    妻子因为工作之故,一大早就去了机场,直接飞回了乌鲁木齐。我带儿子坐火车去兰州看望我的父母。由于提前在网上买好了早上10点的火车票,我计划着带儿子在开车前的空隙里逛一下古老的西安城墙。来到西安火车站,向那面无表情的车站执勤人员问好了城墙售票处的位置,便来到售票口领取火车票。儿子的身高虽然与我相差无几,年龄却只有14岁,也没有身份证,我们只好在人工窗口排队领取车票。好不容易轮到我的时候,在自动取票处凭身份证就可领取的车票,在人工窗口却无法完成,只好翻箱倒柜的寻找购票订单号,庆幸的是最后终于在手机记事本里看到了这个订单号。满以为凭此就可轻松获得原本属于我的火车票了,可是窗口人员又告诉我,因为孩子购买的是成人票,坐飞机都可以通行无阻的户口本在这里不能用来领取火车票,只好在她的指点下来到火车站广场一角的一个铁皮屋前,又一次的排队,等待警察出具一张零时户口证明书。等到身前的漫漫长队终于散去的时候,警惕的警察用挑剔的眼神打量了两下我儿,倒也很爽快的开了一张零时身份证明,于是乎我又一次排着长队到窗口领取火车票,好在这一次里面那个面部表情呆板、语气生硬的工作人员没有再提出什么要求,我也终于拿到了我们的火车票。可是开车的时间已经迫近,带儿子登城墙的计划只好泡汤。

    等我们坐在飞驰的列车上,在富饶的关中平原上穿行时,我在想,这里是不是因为承载了太多的沧海桑田而无法用真诚的微笑迎接同为炎黄子孙的外地人呢?还是因为沉积了太多的古代文明而对现代文明有些漫不经心呢?我无法确定也没有能力确定,细细的想可能都不是,一切皆因我的运气不好所致。在我厌倦这里的风景躺在火车的卧铺上酣睡时,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这里的人民热情、友好、真诚、善良。

    随着火车的移动我们离陕入甘,晚间时已在兰州与家人共叙家常。

    亩心振宇写于乌市

    2014/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