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这一生
字体: 16 + -

第九十八章 赢家

皇后在去慈喜宫的路上,心中纳闷,这皇太后未单独召她用膳过,就连上次召王贵妃和淑妃去,都未叫上她,那今日此举意欲何为?想来想去定与那早上之事有关,思及此不由的要怨恨她的父亲,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老要去跟太后作对?难怪太后不待见她。

翠浓见她脸色阴沉,知道她心中的担心。她在她耳边细语道:“娘娘放心,将军本无意与太后争什么,只是为了让娘娘的地位更加的稳固。”

“你怎么不早说!”秋琳一脸惊讶的望着她,心生责怪。

翠浓也不辩解,道:“娘娘恕罪。”

“算了算了,快走吧!”秋琳心中一松,步伐也轻快了不少。

早朝结束后,将军让人带了一张黑色的脸谱和一张白色的脸谱进来,当时皇后盯着那看了许久,翠浓以为她懂了,没过多久皇太后就来宣皇后用膳,未曾想皇后的急脾气又出来了,翠浓这才知道这皇后根本就没明白,所以她不得不提醒她。

秋琳到了慈喜宫门口,就有小太监进去通禀了,不一会胡德全就笑吟吟的出来宣召。

皇太后见到秋琳面上甚是高兴,待秋琳请过安,就拉着皇后在自己身边坐下用膳。

皇太后笑道:“哀家从未和皇后单独用过膳,瞧着今日天气不错,厨房又做了新菜式,就想着叫皇后过来陪哀家尝尝。”

秋琳谢过皇太后后,尝了几个菜,问了几句饮食起居的话,就说道:“如今天气暖和了,太后多出去走走才好。

皇太后笑道:“可不是,昨天下午我带着胡德全他们几个去御花园逛了逛,晚膳倒吃了不少,只是一个人终究没味,以后皇后要来陪陪哀家才是。”

秋琳笑着遵命。

恰好这时,有宫女奉上了百合莲子汤来。皇太后接了一碗在手里,笑道:“春日天燥,吃此物是最相宜的。”

秋琳接过,只是拿着调羹搅动着碗内的莲子。皇太后笑道:“哀家记得几年前皇后曾女扮男装进宫来玩,就是这般模样,后来才从皇上那得知,你不喜甜食,今儿个你放心吃,哀家特地让他们少放了些糖,皇后尝尝他们做的可还可口?”

秋琳听皇太后这么一说,前程往事涌上心头,想想现在的境遇不由心中一酸,却只得强忍住,舀了一勺,略尝了尝,百合淡淡的清甜萦绕在舌尖,甜味也是淡淡的,并不夺味,秋琳也就多吃了两口。

皇太后扭头对李嬷嬷道:“皇后不喜甜食,以后叫御膳房里留心着点,做些新菜式,点心略放些糖就好。”李嬷嬷忙答应。

皇太后兴致颇高和皇后谈笑甚欢。

皇太后突然说道:“这宫里的人不多,今年皇上倒是该再纳几个妃嫔才是,如此皇嗣亦可有望。”

秋琳听皇太后说要给承佑纳妃,心中早就浸了一缸子醋,虽如此也深思她这番话的意思,这皇太后明着暗着都拉拢若水,看来这若水终不是她李家

的人,她心中难免有些猜疑。而皇上虽然宠爱若水,却也不专宠,皇太后这番话是要来试探自己?

秋琳笑着禀道:“但凭太后做主。”这后宫的事情明着是她这个皇后在做主,实际上都是皇太后在操控,即便她反对也是没用的,这点秋琳心里清楚的很。

皇太后有心拉拢皇后,笑着道:“这后宫还是要皇后看着,哀家老了,今儿叫你来,就是跟你说这个事的,以后后宫的大小事务就由你来打点。”

秋琳一愣,没想到皇太后竟然会这样说,忙躬身道:“臣妾不敢。”

皇太后罢了罢手:“让李嬷嬷去帮衬你几天,哀家也乏了,这事就这么定了。”

秋琳心中一阵欢喜,她终于要执掌后宫了。刚想走却见翠浓朝着她诺诺嘴,她这才想起太后这番话是要有回报的。

忙又说道:“臣妾有几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皇太后朝四周瞟了一眼,胡德全会意的带着人都出去了,皇太后这才笑着说道:“皇后要说什么就说吧,这也没外人。”

秋琳道:“家父自小就宠臣妾,他一直担心臣妾在这宫中没照应,可今儿臣妾才算知道,皇太后是打心尖上宠着臣妾的,臣妾定会将此告诉父亲。”说着激动的泪已隐隐。

“你这孩子说的哀家也跟着心酸。哀家如何会不疼你,只是有些事哀家不能做的太明,你知道哀家的心意就行了。回了告诉你父亲,让他不用为你操心了,好好养着身体,多为皇上分担才是。”

“臣妾明白,父亲一定会明白太后的意思,为皇上多多分担的。”

“那就好,你也回去歇歇吧。”说着,就扶着李嬷嬷的胳膊往里走去。

皇后待她离开后,方搭着秋琳的手缓缓的离开慈喜宫。

第二日朝堂之上,承佑问道:“云州刺史一职,众卿家可有结果?”

李准上前道:“臣以为这都督李啸常年在云州辅佐前任刺史,对云州事物一清二楚,与其在调派人过去,不如让李啸代云州刺史一职。”

承佑皱了皱眉道:“这也算是一个主意,不知颜将军有何意?”

“臣以为,可行。”颜锦天的态度倒是在承佑意料之中,现在就看王丞相了,如果若水没猜错的话,王丞相定会出列反对,承佑心里这么想,眼睛就偷偷的往王丞相那边看去,却见他依旧纹丝不动,他心里有些着急,这云州刺史一职是不能在让李家的人做了,思及此心念一动,刚要开口,却听六部尚书王清河道:

“臣以为不可,李啸李大人做了这么多年都督之职我想没人比他更熟悉军务了,况且云州是大洲,事物必定繁忙,若让他身兼两职难免有疏漏,这样做于情于理都恐怕说不过去。还望皇上三思,另拔贤能。”

王丞相自然知道皇上的意思,他迟迟不出列是在考虑这个时候是不是真的能够去得罪李家?不过从王贵妃的言语间显然能听出皇上对王家

的倚重,也因此他下了这个决定。

待到儿子说完后,王丞相见皇上脸色一松,心里就知道,看来王贵妃是没说错的。

“那王大人以为何人能胜任?”承佑问道。

王清河顿了顿道:“臣听闻忠武将军德才兼备堪当此职。”这忠武将军乃是颜锦天的表弟,此时他居然提他为云州刺史,难免让颜锦天一愣,不过颜锦天毕竟在官场混迹多年,自然想到了他们的用意,想挑拨他们的关系,他又如何会如了他们的意,忙说道:“不行,忠武将军带兵打仗可以,若要他治理偌大的郡,怕他难当大任。”

“李大人你说是吧?”颜锦天又将问题丢给了李准。

李准连忙道:“臣也以为不可。”

王丞相见时机成熟,忙说道:“老臣以为聂竟海虽是一介儒士,可是他见多识广,德行兼备,出任云州刺史一职定能胜任,若皇上不放心,臣以为可以晋升都督李啸为节度使,更好的辅佐聂大人。”姜还是老的辣,两边都不得罪。

颜锦天一愣,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反正他颜家在这件事上已经得到了想要的,那其他的他也不干预了。

李准虽然没达到预期的效果,可是李啸升为了节度使就能更好的掌握兵权,那就是说云州还是在李家的控制之下,想到此,他也就放松了。

王丞相父子一黑一白,将问题按着承佑的意思解决了,承佑自然也明白这其中的原委。

这边云州刺史一职定下后,次日承佑就下旨让聂竟海走马上任,并让他代为宣旨,委任李啸为云州节度使一职。

而云州这边柳守策当机立断乘着李啸还不知情就已经将所有的地契房契都还给了当事人,待到李啸听说出了这档子事,匆匆赶来的时候最后一张地契都发完了。

柳守策见李啸横眉怒目的赶来,忙对着那些在那谢他的人道:“大家应该谢谢李都督的明察秋毫,他听说此事后竭力协助本官查处此事,现在终于物归原主了,大家放心,以后有什么问题还可找李都督,他都会为大家做主的。”柳守策说完后走到李啸面前道:“今日还要谢过李大人。”

那些拿了地契的人都纷纷过来谢过李啸,李啸此时的表情不用说都能想象到,青一阵白一阵的。憋了一肚子气的他,却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柳守策自然不会傻的等到他发飙,找了个借口,就走了。留下了李啸一人愣在原地,李啸急的直跺脚,那些都是钱啊!

想当初李啸囤积土地,和那些建筑商商量好将这里盖成商业圈,成了之后再转手,这其中的利益是可想而知的,当初好不容易将那些贱民赶走,现在让他轻而易举的将这些还给他们,他实在心里不平衡。他气的眼冒金星,正当他要发作的时候,刑师爷走了过来,在他耳边道:“大爷来信了。”大爷自然就是他的大哥李准。

李啸这才缓了缓情绪,吐出两个字:“回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