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这一生
字体: 16 + -

第八十四章 明争暗斗

早朝之上,气氛却有些凝重。原来一早从云州便送来了急件,说云州发生暴乱,有民众在半夜的时候冲进了刺史府上,将刺史杀害。这刺史不是别人正是太后的外甥女婿,太后听说这件事请,登时就昏倒在地,那云州刺史丁贵仁是正是她姐姐的长女夫婿,因为此女长的很像太后,因此深得太后宠爱。太后乍闻,外甥女婿被害,顿时又气又急,急怒攻心,这才晕了过去。

太后急召,泪眼婆娑要求皇帝一定要将此事查个清楚。

承佑安抚了太后一番,下旨严查此事。可究竟派谁去云州主持大局,群臣一时也莫衷一是。承佑只得宣布退朝,明日再议此事。

丁贵仁被刺死一案在朝堂之上掀起了轩然大波,下朝后,李准匆匆进宫去见太后了。

太后正为此事伤心,如今听说李准求见,不由的长叹一口气,让胡德全去迎他进来。朝堂之上一场血雨腥风在所难免,而这看似平静的后宫中,早已是波涛汹涌暗藏玄机,而这最终的胜利者只能是那笑到最后的人。

李准一进屋子,忙跪在地上叩头道:“微臣给皇太后请安。”

皇太后看了一眼胡德全,胡德全会意,躬身行了礼,随即带着屋内服侍的宫女、太监退了出去。

屋内静悄悄的,李准跪在地上,半响不见皇太后让自己起身,额间不由冷汗涔涔,可却不敢擦拭。

只听“咣当”一声响,一个茶碗在李准跟前被摔得粉碎,碎磁末和茶水溅了李准一身,可李准却连动也不敢动一下。

皇太后盯着李准,眼中几欲冒出火来,半响才道:“我早告诉你们要收手,为何不听?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我看你们如何收场?”

李准本就胆小被皇太后的怒火这么一吓,早就失了心神,一时也不知该如何作答,只是磕头道:“微臣知罪,请太后恕罪。”

太后见他如此形容,又想起了失去夫婿的外甥女,只觉得胸口一阵剧痛,忙伸手抚摸胸口,半响才道:“云州、海州、磁州三块历来都是控于我李家之手,哀家叫你们收敛些,你们只当耳旁风,现在好了,人死了,民情激愤,皇上一定会彻查,到时候保不齐谁就去了云州……哼哼!”

李准叩头道:“云州的事情一向都是二弟和姐夫在管,臣也不知详情,等微臣回府后,就修书一封去向二弟问个明白,现在只求太后能派个知根知底的人去!”

太后长叹了一口气,说道:“罢了,你回去吧。”

李准如闻大赦,忙磕了一个头,爬起身来要退了出去。

太后突然叫住李准,道:“告诉李啸,云州的兵权给我抓紧了。”

当年太祖皇帝刚即位,因为云州,海州,磁州三块地处遥远,却又是国家税收的重要之地,于是他启用了郡治,这三块分别各设一个刺史和一个参军来共同执政,为了防止他们各自坐大,太祖皇帝还时常派钦差大臣前去查看,以确保民情安定

,没有偷税漏税的现象。

可是这几十年下来这一亩三分地就成了外戚的发源地了,当今皇上继位之前,先皇怕他太年轻难当重任,就将这三郡的兵权交给了当时的皇后,后来承麟兵变,还没等到三郡的援兵来,这颜将军的兵就先到了,这形式就有了一边倒的倾向。再加上这李家的人觉得这宫里有皇太后和李准,自然就无后顾之忧了,直到这颜家越做越大,有侵吞三郡的意图,他们才开始着急了起来。

圈地便是这样的一个极为愚蠢的行为后果,再加上南方大旱,大量的流民便开始往云州逃亡,这就加剧了百姓对当政者的恨意,这才引发了丁仁贵被刺一事。

只是这刺史府是说进就能进的吗?这恐怕其中大有文章啊。

胡德全站在一边见皇太后眉头紧锁,不由的道:“娘娘,脸色不佳,要不传太医来看看。”

皇太后摇摇头,“哀家叫你去查,你可有消息?”

这胡德全在宫中这些年这耳目自然早已遍布,如今听皇太后问话,不由的摇头道:“老奴没听到什么,若是听到了,早就回禀娘娘了。”他心里暗想,这小安子看来是靠不住的,原本他打小就是跟着皇上的,如今皇上当政,他又如何会听他的,想到此,他便想着要另外安插棋子。

“只是……”胡德全脑海中闪过一个信息,可是又有些犹豫。

“但说无妨!”

胡德全沉吟了一会道:“娘娘可还记得云亦?”

皇太后眼前立刻浮现出一个少年郎:“云亦!他是当年跟着皇上的侍卫。只是这些年倒是没看到!”

“他现在暂代边关的所有事宜!”

皇太后听了,叹道:“看来皇上真的长大了。”

“你去传柳大人来见!”皇太后蹙眉道,见胡德全出门不忘叮嘱道:“你亲自去。”

“是,老奴明白。”

过了一会儿,柳守策同着胡德全一起来了,见了礼,皇太后命人赐坐。

原来这柳守策早朝结束后就并未回府,见李准来见太后,他就一直在犹豫此时算不算是一个契机,又怕会引来皇上的反感,正在举棋不定的时候,看到胡德全出来了,没想到他还没去,皇太后倒是差人来叫他了,他心下便有了主意。

皇太后见他坐下,便直接的问道:“柳大人有何看法?”

柳守策心中虽早就想妥了,可是还是迟疑了一下才说道:“娘娘,臣以为皇上一定会派出钦差去彻查此事。只是臣不知皇上会派谁去。”

“你觉得皇上会派谁去?”

“最近王大人的得意门生洪子息洪大人深得皇上信任。”

“这去云州要经过丰县吧?”皇太后突然问道。

“是的。丰县是必经之路。”柳守策当下就明白了她的意思。两人又聊了几句,柳守策就离开了。

“哀家胃口不好,想找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吃饭,你

去把王贵人和淑妃都请来。”皇太后吩咐道。

苏嫣虽然人在宫中,可是朝堂上发生的事自然也知道的一清二楚,她自然也知道太后让她此时去,定跟着云州一案有关,而这云州现在最让人头痛的除了那些流民草寇,便是那刺史一职。这才发生的事,太后就召见她,想来她也着急了,看来这云州还真是一块好地方,只是不知道王爷有什么看法,不知道这刺史的死是不是跟王府有关?想到这些她还是有几分顾虑,怕自己说错什么给王爷的计划带去了麻烦。

莲香见她出了宫门就一直眉头深锁,不由的道:“娘娘,奴婢瞧你这几日为了家里的事,茶饭不思的,要不奴婢让太医来给你瞧瞧?”

苏嫣叹了一口气,“我还未报答爹娘的大恩,他们便……”说着她垂下眼帘,那忽闪的睫毛上晶莹透亮的泪珠在夕阳的照射下,散发出五彩缤纷的光。

莲香忙安慰道:“娘娘,您别哭了。您这一哭,奴婢的心都跟着酸了。皇上,太后都答应过娘娘会彻查的,说不定今天宣你去就是为了这个事呢。”

苏嫣心中不由好笑,这皇太后那么精明的人,居然会派个这样单纯的小丫头来自己身边,不过若不是因为有这个挡箭牌恐怕会有更多的暗杠,到时候她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她还真是要谢谢这个丫头。

苏嫣点点头,“那我们快些去吧。”

两人还没出了御花园,突然从花丛中窜出一只狗来,对着莲香狂吠,吓得莲香直往后退,苏嫣也被吓了一跳,两人正好撞一块,跌倒在地,花圃后面出来2个宫女,见冲撞了淑妃,吓得赶紧去搀扶,谁不知道,这淑妃娘娘可是皇上的爱妃,这要是有什么好歹,她们几条命都不够赔的。

一个绿衣宫女将苏嫣扶起来的时候顺势在她手中塞了一张字条,使了一个眼色,然后就跪在地上说道:“淑妃娘娘恕罪,这狗是皇上特地给我们娘娘解闷玩的,平时很听话的,今儿个也不知怎么了,冲撞了娘娘。”

苏嫣将纸条紧紧拽住,笑着道:“本宫也是极喜欢狗的,下次叫姐姐带着小狗去我那玩。本宫还要去太后那,你们就先下去吧,以后可要小心看牢了,伤了人可不好。”

“谢娘娘,奴婢知道了。”两个宫女见她如此说就知道没事了,当下心喜,忙跪下谢恩。

绿衣宫女又添了一句:“娘娘是去太后那用膳吧?我们家娘娘也要去的……”她没说完,旁边年长的宫女就用胳膊撞了撞她的手肘,绿衣宫女意识到自己多言了忙闭嘴。

苏嫣笑了笑,她自然明白绿衣宫女是在提醒她,看来王爷在这宫中还真留了不少人。她就带着莲香没走几步路就一直打喷嚏,莲香见状忙回去取衣服,苏嫣打开纸条只见上,只有四字:“鹤蚌相争”。还没来得及细想就听到有脚步声传来,惊得忙将纸条塞进了口中咽了下去。

回头一看居然是皇后,数月未见,她可真是憔悴了不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