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仙途
字体: 16 + -

第十三章物是人已非

    一直回了船上,方明还有些疑惑,祖师到底是谁,湖底的骷髅是谁,七佛袈裟一件法宝竟然能破开虚空。

    甩了甩头,还是自己实力太弱了,只有实力高了才有更开阔的眼界,这么一想,方明更加勤奋了,天地棋局,众生是棋子,做棋子的甘心一直做棋子?

    且不说老祖师刚才是与何人博弈,方明回了船藏,盘坐内视,丹田处六个梵文大字散发着光芒,涤荡五行精气,怪不得鲤鱼精身上的妖气很淡,这六字大光明咒还有洗涤真气的作用。

    放出来对敌又能化成一轮日环,刺瞎敌人的眼睛,倒是一种有趣的法术。

    摸索了一阵,真气按照六字大光明咒的样式刻录出来,六个梵文大字直接飞了出来,浮在空中,散发祥和的佛光。

    方明手指一动,六个梵文组成了一道日环,出现在方明脑后,就和寺庙中的大德高僧一模一样,方明嘀咕,怪不得佛门的人脑后都喜欢顶着光圈,说什么功德圆满,明明就是六字大光明咒所化,别说还真是挺唬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方明是修行有成的佛门俗家弟子。

    鲤鱼精只是凭借六字大光明咒本身的威力,都不去探索,这东西不禁能放出大光明,也能当做武器。

    六字梵文组成了日环,甚至可以当做道家飞剑,祭练出去,只要指挥得当,又是一种高明的对敌手法。

    研究了一阵,将六字梵文的功用摸索的七七八八,方明将它收了回去。

    又存神观想起了,得到的万字篇章‘不动明王决’,佛门中能修成明王八金身的都少之又少,非大毅力,大机缘不可成。

    不动明王是佛门中的地位仅次于孔雀明王,十门三寺之一的天竺寺有一尊孔雀明王佛,名冠天下,修成五色神光,刷落万物。

    而不动明王是佛门中,镇压妖魔鬼怪,横扫八方的神圣,忿怒时亦是怒火明王。

    观想其中一个梵文,用五德真气凝聚出来,游走在穴窍,最后停在了涌泉穴,方明控制着这个梵文,将其烙印在脚指骨,指骨烙印处发出金光。

    “啊!”

    梵文刚一烙印骨骼,方明毫无准备,疼得一个激灵,直接从存神的状态清醒过来,小道士抿了抿唇,又进入存神的状态。

    真气护持着梵文,一点一点烙印在骨骼上,梵文每清晰一分,疼痛便重一分,方明的额头出现密密麻麻的汗珠,有股钻心的疼。

    怪不得佛门讲究苦修,昌言苦是人的业障,克服业障便能超脱。

    魔门的练体法门是由外而内,循环渐进,佛门的金身之法虽然脱胎于魔门,但却做出了改变,即由内而外的改变。

    诞生金骨,改变血液,熬炼五脏,最后金身大成,有了金骨才能改变血液,所以烙金骨这一关是最难的,很多人坚持不下去,最后半途而废。

    小道士咬着牙,小圆脸一横,要是连这一关都过不去,谈何长生,一狠心,指骨处金光大盛,一个梵文烙印了上去,同一时间,疼痛也达到了巅峰,方明疼得叫出声。

    “啊……呼!呼!”

    擦了擦汗,方明躺在床上呼呼的喘息,真不知道这些佛门大德是怎么坚持下来的,人体有二百零六块骨骼要将‘不动明王决’全部烙印上,想想就不寒而栗,在联想水府中的骷髅,金骨上有亿万枚梵文符箓,这才是狠人呐,有多大的毅力才能做到这种程度。

    动了动脚趾,没有发现异常,只是被挤出不少污血,只有内视的时候才能发现脚趾骨的与众不同,不知道将整个脚骨刻录完会发生什么变化。

    天已近明,小道士忙碌了一夜,有些困倦,又打坐吐纳了会儿,才恢复了精神。

    ……

    又过了三天,小船已经临近了京城,还有十几里就到了京城最大的码头沙子口。

    老大爷在船头撑着篙,笑眯眯的道:“这一路多亏了小道长照拂,才能平安无事,不知小道长来京可有落脚的地方,要是不嫌弃可来小老儿家中住下。”

    “老丈客气了,小道在京有熟人,就不打扰了。”方明拱了拱手,回绝了,这趟来京,可能惹出大麻烦,万一祸及老大爷一家,就不太妙了。

    老大爷遗憾的一笑,也没再挽留,老大爷也有些私心,见方明是有真本事,不是江湖术士只会两手骗人的手法,想要拉回家中,家里还有一孙子,如果被方明看上,带回道门或者传两手法术,岂不是美哉,要是老大爷知道方明的目的,肯定就不会这么想啦。

    这几天客船的胖管事不断的邀请方明,都被他一口回绝,胖管事什么目的,方明自然也清楚,这人三番五次的上门真是不知趣。

    到了晌午时分,小船到了沙子口码头,这是里是长平最大的码头之一,虽然已经是晌午,但是客船不绝,到处是卸货装货的忙忙碌碌的身影,甚至有不少练气开窍的修士参杂在这些人中,只是地位高些,起码也是个管事。

    方明告别了老大爷,找了辆马车,随手给了块碎银子,车夫屁颠屁颠的载着方明去了内城。

    北都居天子,临边关,乃是重地,每一条街道修建的十分有序,怕的就是危机时刻造成拥堵,这长平城初建时汉高祖邀请了道门数位高人,按照特殊方法修炼而成。

    甚至有人修炼府邸,民居,需要通报官府,官府同意了才能修建,不能有丝毫的逾越,即使朝廷大员也不例外,这一政策倒是让长平城更加的竟然有序,四通八达,甚至开集市的时候都不拥堵。

    方明现在还未辟谷,到了晌午还没吃过饭食,有些饿了,这车夫唾沫横飞的给方明介绍着,拉着他去一座酒楼,说这是京城最有特色的酒楼,来京城必须得尝一尝。

    站在酒楼前方明有些恍惚,已经过了五年了啊,五年,这酒楼名叫燕子楼,方明小时候经常来光顾。

    进了酒楼,声音就有些沸反盈天,从小二到掌柜,方明都打量了一遍,全都不认识,果然也是物是人非。

    要了雅座,上了二楼靠窗的位置,又点了几样小菜,靠着窗台,自斟自酌,心中惆怅,物是人已非,唯天地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