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殿阎罗听我宣
字体: 16 + -

第七十六章 女娲到底炼了几块石头?

    吴常愣了一下,却没有反驳。

    他方才虽然没有看到自己身后出现的虚影,却也知道自己曾经进入一种极为玄妙的状态,有一刹那之间,他仿佛明白了自己,也就悟通了天地万物的道理。

    他曾经是凡人,又有什么不妥?在这个世界,无论是修道者还是先天之灵,谁没有几个属于自己的秘密,谁没有几世轮回的记忆?

    那又怎样呢?如果连自己都不承认自己,那岂不是最可笑的自欺欺人吗?

    而且不知为何,吴常对于金蝉子有一种莫名的信任,虽然金蝉子身上的秘密可以说不逊于他。

    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太乙真人、地藏王菩萨......还有那个神秘莫测的女娲占卜的末日预言?吴常隐隐地感觉到,自己需要信得过的盟友。

    “是的。”吴常对金蝉子点点头。

    想要获得一个盟友,首先要做的是信任对方。金蝉子向吴常讲述了自己的跟脚来历,这已经是先递出了信任的橄榄枝。

    而吴常投桃报李,自然也不愿在金蝉子已经明确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再刻意欺骗隐瞒。

    金蝉子反而一愣,他没想到吴常这么爽快地承认了。然而他继而哈哈大笑起来,对吴常点头道:“好气魄!”

    金蝉子没有继续追问,有些事情问到为止即可,盟友需要的是信任,不是共享一切秘密,至少不是现在。

    “这条红绳你收好了,不要给地藏王菩萨看见。”金蝉子打住了上一个话题,面色认真地嘱咐道。

    吴常用一团灵性裹住发黑的菩提子,收起红绳,点点头。他没有问金蝉子与地藏王菩萨之间的恩怨,不过他从金蝉子的表情中隐约看出,他不希望地藏王菩萨看到这颗菩提子,有一部分是不希望地藏王菩萨卷入此事。

    “如论宾伽罗是否是这件事情的幕后推手,就目前来看,他溜得很快,也很狡猾,没有留下太多的痕迹。”金蝉子摇摇头道,“仅凭着此地城隍土地的一席话,指责西方灵山座下一位佛最宠爱的孩子,此事希望渺茫,弄不好反而会打草惊蛇。”

    吴常亦点头同意,他也没有想要把事情闹上灵山,至少不是现在。

    “不过,此地除了宾伽罗之外,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人物。”吴常向金蝉子对视了一眼,两人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都把目光投向了山脚下那块赭色的石头。

    “石矶想来已经灵性复苏,既然我二人已经到此,不妨去略作拜会。”吴常微笑道,与金蝉子向那块略比人高的赭色石头走去。

    “石矶生性孤僻古怪,当年灵珠子误杀她童儿,她一怒之下,明知灵珠子在封神之战是先行官,依然强行向太乙真人讨要说法;她道行深厚,就连太乙真人也几乎无法制服,最后还是祭出了元始天尊借给他的九龙神火罩,然而神火罩不是太乙真人的法宝,虽然供其驱使,却不能通其心意,一时竟将石矶万年道行烧化殆尽,石矶也因此化为原型。”金蝉子一路向赭石走去,一路感叹道。

    吴常笑笑道:“我倒觉得石矶做的没错。灵珠子虽然有任务在身,却也不能以此理由无故杀伐,石矶为童儿讨要说法,倒是有情有义。”

    金蝉子大笑道:“这的确是你会说的话。不过封神一战牵涉甚广,凡受诸使命者皆大开方面之门,不幸死于其手的,都被作为命定有此劫难,最终封神了事,算是给个补偿。”

    倘若此时有第三个神仙在此,听到金蝉子与吴常如此轻慢地戏谑封神之事,恐怕要大惊失色:要知道,封神乃是女娲与鸿钧,仙、灵两界的最高尊长所议定的事情,万千生灵只有服从其道的份儿。

    偏偏吴常是个不知此事轻重的,金蝉子是个不在乎此事轻重的,于是两人一言一谈,着实把封神这件牵涉三界的大事当成笑谈来说。

    当然,吴常和金蝉子都不知道,在一片云雾之中,有一只竖瞳的金色眼睛轻轻地眨了一下,正在静静地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

    金蝉子是肉体凡胎,又是个小孩子身型,从神庙走到赭石这段路,将近行了有小半个时辰。

    “这块石头长得还真是……”

    吴常和金蝉子第一眼见到赭石,都微微一愣,然后露出有些哭笑不得的神色:倒不是这块石头长得奇形怪状、张牙舞爪,反而是因为它长得太过方方正正、质地匀称,不像天然形成的石头,倒像一块放大版的玉石印章。

    “石矶仙子,地府司命,灵山金蝉子问讯了。”吴常看着眼前这块石头,不知是敲门好,还是行礼好,只得略显尴尬地拱了拱手,开口打了个招呼。

    赭石一动不动,仿佛没听见吴常说的话一般。

    此时场面略有些尴尬:吴常和金蝉子站在一块方方正正的红石头面前打招呼,看上去像是自说自话一般。

    半晌,赭石中悠悠一声长叹,一个清冷的女声慢慢道:“我根源浅薄,道行难坚,怎敢当得两位的大礼。请回吧。”

    金蝉子却不以为忤,笑道:“石矶仙子,我有一个偈子,说笑与你听: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吴常听在耳中,虽然不甚明白,却恍惚朦胧有所感悟。

    没等他细细品味,只听得赭石中传来一声轻叹,旋即石面灿若明镜,从中走出一个作道姑打扮的姑娘,身形瘦削,面容青白,身穿大红八卦衣、腰系缕金白丝绦,脚踏麻履,头戴鱼尾金冠,向金蝉子道:“便是说得轻巧,你不过转世轮回而已,凡人一生譬如朝露,不过百年,便能还你本来面目;而我自天地开辟、女娲炼石以来,数万年道行毁于一旦,又如何能乐?”

    吴常听石矶之声颇为凄楚,又听她说“自天地开辟、女娲炼石以来”,不禁问道:“请问石矶仙子跟脚何处?”

    石矶上下打量了吴常一番,微微蹙眉道:“司命大人从来不关心这等俗事,如今怎么忽然动问?这倒也不是什么秘密。我本是天地初生时一块顽石,受日月精华感悟,灵智已开,尚未化形。直到女娲炼石补天……”

    “所以你也是女娲炼石补天的遗珠?”吴常沉吟道,若有所思。

    石矶苦笑道:“我算是什么遗珠,不过是不能得其所用、无才补天的一块废石罢了。数万载的清修,居然不抵太乙真人一张火龙罩。”

    她本来便是清冷面容,此时心灰意冷,更是面若清霜,眉蹙秋山,仿佛拒人于千里之外。

    “女娲补天遗留的一块石头?”吴常心下疑惑,孙悟空是女娲补天遗留的一块石头,如此看来,石矶也是。

    那么问题来了:女娲到底炼了多少石头?